⑴ 佛門里的大孝
佛教里說的大孝,就是自己能夠真正地學佛。自己學佛,發願斷惡、修善、利益一切眾生,這就是從你春碧孝發願開始,就在真正地利益你的父母。如果你真正地能夠依佛的教不去做殺生、偷盜、邪婬的事,不去打妄語、惡口、兩舌,說那些無益之語,你的道德增長了,你的心念善起來了,你安全了,那父母就是最放心的。因此做一個能夠受三歸、持五戒慧世、有道德的孩子,最能報父母的恩。
我們自己做好了能報答父母的恩,那我們也要勸父母歸依三寶。《佛說孝子經》裡面講到,大意是說,佛告出家人,真正的孝子就是能夠引導自己的雙親去惡修善,歸依三寶,奉持五戒。原文里說乃至於「朝奉而暮終者」,就是哪怕只持一天的三歸五戒,那這個恩德就超過父母撫養我們的恩德了。只有這樣做才算是真正的孝順,才真正地能夠報答父母的深恩。
儒家講的孝偏重於現世的,一方面奉養父母衣食,一方面要有恭敬的心,讓父母喜悅。但佛教不單單是今生,要利益父母的生生世世,要能夠讓他奉持三歸五戒,得生人天,直至解脫成佛。
因此要真正的報恩,就是我們對父母,不單單今生來孝敬他,而且以佛法的利益讓他真正地能夠離苦得樂。所以蓮池大師說,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
最後送給在家人幾句話:我們要孝養父母,不要對我們的父母生起冷淡的心,不要使我們的雙親生起煩惱心,不要使我們的雙親生起恐懼的心,不要使我們的雙親有難言的心,不要使我們的雙親有愧悔的心……
那也就是說,一句話,不管出扒稿家在家,都要用心來對我們的父母。剛才說到,出家人真正的用心,就是把你們的道心建立起來。相信不管出家在家,都能做好自己本位的事情,來利益我們的父母。
⑵ 學佛人如何對待臨終前父母才算較大孝順孝順
不管學不學佛,你在你父母臨終前做好子女應該做的事情。父母動不了,該照顧照顧,該孝順孝順,盡量不要留遺憾。不要說,我是學佛人才去做,難道不學佛就對父母不用孝順了嗎?打著學佛的幌子去做的事,其實這並不是真正的學佛。貫穿在生活中有德行的一言一行,才是人間真正的佛。就例如唐僧在成佛之前,生活中一言一行都是善良之人,自然會被佛祖及菩薩喜歡。可以說經得起苦難,經得起歷練,更經得起考驗,這才是真正的學佛之人該做的,而不是為了學佛而學佛。
記住,伊斯蘭教有一句聖訓是:天堂就在父母的腳下!因為伊斯蘭教是去世的好人要升到天堂里去。但是有些人以為只磕頭做好拜功才能進天堂,但是聖訓說的意思,子女把父母孝順好了,一樣能進天堂!其實雖然宗教不同,但是道理相通,作為子女,孝順了自己的父母,你就是自己真正的佛。
⑶ 佛教認為,不孝順的人沒福,那麼,愚孝的人會不會有福
愚蠢的孝順是很多行為組成的,不純粹,果報是有好有壞的。
⑷ 一個信佛的人跟我說,孝順父母會越來越富裕,不孝順會成窮光蛋,是真的嗎
你好!不管你富裕了還是窮光蛋,你孝敬父母是應該的,他們年輕的為你付出了那麼多,你應該孝敬父母,不孝順就會是一個不孝子。你只要努力工作或者做生意,我就不相信你不會富裕,首先人要對得起自己的父母。
⑸ 佛說,兒女為什麼要孝順父母
佛教是很重視孝順長輩與父母的。
如《盂蘭盆經贊述》中記載:「經曰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者述曰。第二明其述孝有二。一述孝心。二述孝事。此述孝心也。曩裁我母生我勞悴。懷恩既重。理須酬報。是以阿含經雲。佛告諸比丘。常念孝順供養父母。涅槃經雲。寧於一日受三百鑽以鑽其身。不應起一念惡心向於父母。何以故。父母恩重故。依末羅經。母懷子十月。如負太山之重。乳哺三年。育養之恩。號天罔報。縱令從地積聚珍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所得功德。不如供養父母一分功德也。」
可以看出佛陀對孝心和孝事是非常贊同的,認為父母生我養我,恩重如山,理應報答。因此在阿含經中也說,我們要常思念,孝順,供養父母。涅槃經中也說,寧願自身受三百鑽,也不應對父母起一個惡念,因為父母恩重難報,母親懷胎十月,如負泰山之中,哺乳三年養育之恩,用盡一生也難報,即使用地上乃至二十八重天的所有珍寶用來布施他人,所得到的功德不如供養父母的一分功德。
⑹ 佛家有雲「在家孝父母,何必遠燒香」,這個說法有何典故
很多人都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去寺廟里燒香拜佛,以祈求新的一年能夠鴻運亨通、身體安康。於是乎,寺廟成了春節期間最熱鬧的地方,那些名山古寺更是香火鼎盛絡繹不絕。
這不,下午在一個微信群里,就看到一幫朋友相約去名山勝地燒香拜佛,其熱烈程度不亞於搶紅包。這讓我想起很久以前聽過的一個故事。有這么娘倆,母親含辛茹苦把兒子拉扯大,可兒子卻嫌棄家境貧寒,平日對母親態度惡劣非打即罵。
當今社會,人情日疏。很多人為了尋求心理上的安慰,以神靈為精神寄託,希望神靈能夠助己成功。殊不知,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父母才是我們這輩子最應該頂禮膜拜的佛啊。如果堂上不孝敬父母,遠處求佛有何用?佛家說「百善孝為先」;道家講求「孝親尊師」;儒家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就是孝字當頭;在民間,還有賣身葬父、卧冰求鯉等廣為流傳的二十四孝典故。「孝」才是接通福緣慧根的通天之道。只有力行孝道,上對得起列祖列宗,下對得起子孫後代,才能有一顆恭敬之心,打開財富和幸福之道。
⑺ 【佛學與心理(34)】——百善孝為先(認知行為療法)
【佛學與心理(34)】——百善孝為先(認知行為療法)
一、感恩父母
是日午時,接女慰電,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倍感溫馨。觸景生情,追憶雙親,於無人處,淚如泉涌,長噓短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不能自已,作文說孝。
時光的流逝,許多往事已經淡化了,可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顆星星永遠閃亮,那便是親情,時間可以讓人丟失一切,可是親情是割捨不去正指碼的,即使有一天,親人離去,但他們的愛卻永遠留在子女靈魂的最深處。
人世間最美麗動人的情景莫過於我們懷念到父母的時候。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親才是真的,永恆的,不滅的。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母愛甚於萬愛。
陽光是燦爛的,但比不上母親對我的愛。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媽媽,您是母親、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結合。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聖的情感。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在這個舉哪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逗拆就是母親。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再有什麼能比人的母親更為偉大。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引導,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
母親是英勇無畏的,當事情涉及到她所誕生的和她所熱愛的生命的時候。
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
父愛同母愛一樣的無私,他不求回報;父愛是一種默默無聞,寓於無形之中的一種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體會。
凡為父母者,莫不愛其子。有慈父的健在,你總是年輕。
慈父之愛子,非為報也。
父親是一個銀行,發行知識,支付愛。
父愛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的生命。
父親和兒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親愛的是兒子本人,兒子愛的則是對父親的回憶。——淚目,可憐天下父母心!
父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溫暖如春;父愛是一泓清泉,讓你的情感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依然純潔明凈。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父母——他們是失敗時的伴侶。
父母者,人之本也。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沒有人天生該對誰好,所以生而為人當學會感恩。
羊尚有跪乳之恩,鴉亦有反哺之義。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平旦寅,早起堂前參二親,處分家中送疎水,莫教父母喚頻聲。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沒有感激之情的人,如同沒有靈魂的驅殼。
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
卑鄙小人總是忘恩負義的。忘恩負義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
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
骨肉之間,多一分渾厚,便多留一分親情,是非上不必太明。
家庭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
家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為它能使父母獲得情感。
一家人能夠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百年輪回千年等,他世不做陌路人,物事人非性已改,依舊不泯養育恩。
二、孝道文化
中國孝道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仁愛孝悌、謙和好禮、誠信知報、精忠報國、克己奉公、修己慎獨、見利思義、勤儉廉政、勇毅力行」這些中華傳統美德中,第一條就說到了「孝」。
「孝」是中華傳統美德的基礎,是中國社會倫理的最基本准則。
中國的第一部詞典——《爾雅》這樣說道:「善父母為孝」,這指出了「孝」的最基本含義,即尊敬、侍奉、贍養父母。
聖人孔子崇尚「孝」道,並進一步發展了「孝」的含義,以其為根本建構了其「仁愛」思想。
儒家經典《論語》有雲:「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這種思想在儒家後來的繼承者那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並作為中國傳統的家庭倫理以及社會倫理的主要內容而流傳。
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詳細為梁惠王講解了如何施行「王道」。重點指出:「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可見,在孟子看來,讓百姓懂得「孝悌」的道理,保證老人的生活,是形成良好社會風氣、實施「仁政」的重要內容。
《孝經》里,「孝」的地位更加提高,《三才章》雲:「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將「孝」看作天經地義的事情。
佛教自傳入中國以來,也充分發掘自身所具的文化資源,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佛教孝道思想。
在中國,佛教有兩大孝經深受人們的喜愛,即《地藏菩薩本願經》和《佛說盂蘭盆經》。
《地藏經》第一品即講到了釋迦牟尼佛陀升到仞利天宮為他的母親摩耶夫人說法的故事,奠定了全經孝親報恩的基調。經中贊揚了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正菩提」的宏大誓願。地藏菩薩以盡孝道為初心,發下了宏大誓願,並分身無量救度眾生,這種孝道精神塑造了地藏菩薩在人們心中孝親、報恩的形象,並使得佛教的孝道文化和孝道精神深入人心。
《盂蘭盆經》則更為大家所熟悉,並以此為基礎形成了弘揚佛教孝道文化的節日——盂蘭盆節,這一節日可說是佛教孝道思想與中國傳統的孝道文化相結合的完美體現。
相對於中國傳統的孝道文化,佛教孝道文化有著自己的特點。
強調「孝名為戒,孝為戒本」,將踐行孝道與修行、守戒結合起來;
強調盡孝源於報恩,要「上報四重恩」,即佛恩、國土恩、父母恩以及眾生恩。
當代社會踐行佛教孝道思想,主要體現為慈悲、包容和感恩。
「慈悲」關愛社會上的老人,力所能及做慈善,這也是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思想的體現;
「包容」需要每個人有海涵之心,大度為人;
「感恩」,「四重恩」是客觀存在的四種恩德,不管我們有沒有意識到,我們所有的人都在平等地蒙受這四種恩德。
每個社會大眾都應該報答父母、長輩、國家、社會的恩德。
三、見賢思齊
小烏鴉會反哺老烏鴉,老烏鴉年紀大飛不動了,小烏鴉找食物來喂養老烏鴉;
小羊在喝奶的時候,一定會跪下來感謝母親的恩德,何況是人倫呢?
1.兒媳賢孝
重慶市,某處,有一賢孝之家,婆母及兒媳孫子共有四人,家庭和睦,兒媳賢孝。
婆母高齡已87歲,身體逐趨衰弱,行動遲緩,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媳婦關照,如夏天沐浴與之抹洗;冬季嚴寒備其暖器;每餐食物炊之和軟,均親手奉給;如在病中醫葯調理不失母意,盡量做到老人心中愉快不生憂郁。由於身體衰退已極,經常糞便不能自控,均由媳婦換洗,不計骯臟氣臭,事奉母親從來未有怨言。更可嘉者,婆母突然右臂跌傷,即護送醫院治療,出院回家後,仍然護理,做到無微不至。老母在床上,由於晝寢時間較多,到晚卻精神興奮,難於入睡,其媳感到母親寂寞,長夜難度,她就移被與母同床陪睡,以便敘言,歡暢婆母心情,令其胸中愉快。由於睡卧時間長,有時不免胸中煩悶,兒媳就在床上將老人抱著,將老人背部貼在自己胸中讓老人觀賞電視,並與解說故事情節,令其寬暢心懷等。
「家庭出孝子,後裔必昌盛。」
其孫子自幼性格馴良,天賦聰俊,讀書成才,全家幸福。
可見孝友家庭,福報顯然。
2.誠心奉父
顧態是一位天性很孝順的人。他的父親娶妾,生了兩個兒子,十分鍾愛,顧先生以教書為職業,每年所得薪金,全數奉獻給父親。庚子年的春天,他受聘為張氏家塾的老師,到任的那日, 張氏知道顧先生的孝行,就把全年的薪金,一次送給他,並且對他說;「今天我付給你的銀子,你的父親不知道,這里有人出售田地,你可把這銀子買田,到了秋收以後,可以獲得幾石的租米,這樣才是增加收入的好辦法,何必把薪金都給父親呢!」顧態回答說:「父親是我家庭中的家長,我的薪金收入,應該都給父親分配應用,才能盡到做兒子的責任。我怎可為了幾石租米而改變孝心,怎敢把錢私用而欺騙我的父親呢?」他收受了張氏全年的薪金,仍是誠心恭敬的全數奉獻給父親。由於顧先生孝順的榜樣,故他的兒子都有良好的品行,有一名叫顧明的兒子,少年時就考中了進士,做到翰林的官位。
佛教的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上說:「慈父之恩,高如山王。」
儒家的孝經上說:「孝莫大於嚴父。」
顧先生誠心尊敬其父,可說是莫大的孝,因而能得到高貴的兒子,真是善有善報。
3.父母是佛
楊蒲是安徽省太和縣人。他聽說四川省高僧無際大師的道行很高,辭別雙親,到四川省訪師求道。剛到四川省境內,遇見一位年逾古稀、面貌慈善的老和尚,老和尚問他說:「你從哪裡來?到四川做什麼?」他答道:「我從安徽省來,想到四川參訪高僧無際大師,修學佛學的大道。」老和尚說:「你要見無際大師,那還不如見佛。」楊蒲問:「我更想見佛,但不知佛在哪裡,請求老和尚指示我,好嗎?」老和尚說:「行,那你現在返回,遇到肩上披著大被子,腳上倒穿鞋子的,那便是佛。」楊蒲聽了老和尚的話,半信半疑,租船回鄉,一路上左顧右盼不敢絲毫疏漏,聚精會神尋找老和尚所說「肩上披著大被子,腳上倒穿鞋子的」佛。心神不寧的在路上跋涉了一個多月,從渴望到期望,從期望到希望,從希望到失望,回到家的那天,已是深夜,他沮喪的敲著家中的大門,呼喚媽媽開門,他媽媽聽到是兒子回來了,歡喜得從床上一躍而起,哪等穿好衣服,只把大棉被披在肩上,忙亂中倒穿著鞋子,匆匆忙忙的去開門。楊蒲看到披衾倒屨的媽媽,頓然覺悟老和尚說的父母就是佛,感激涕零,虔誠跪拜。從此以後,竭力孝順雙親,在物質方面,盡量使父母滿足;在精神方面,盡量引導使父母調養心性。後來楊蒲享高壽無疾而終。
不少人在父母活著的時候不去孝敬奉養,而且還百般忤逆不孝,使父母憂心愁悶。而在父母去後卻大操大辦,出巨資看風水、建豪華墓、焚燒大量紙錢冥物、宰殺動物拜祭等,這些都是本末顛倒的行為,毫無用處。
生前不奉一滴水,死後枉掘百重泉。
4.善行孝親
福建人林承美,在幼年時父親就已去世,他母親堅決不願再嫁,盡心地把他撫養成人。承美長大後想到父母的深恩難報答,因此日思夜想,不得安寧。有一位禪師對他說:「孝子思念親恩,窮思竭慮是沒有益處的,應當身體力行才能有益處。行善於親有益,作惡於親有憂。你要報答親恩,只有不作惡、廣積德、多行善,才是真正的報恩孝道。」
承美覺得很有道理,從此以後,廣修救人濟世的善事。後來享高壽,兒子、孫子都得到很高的科第名望。
5.竭力孝母
崔沔,自幼就有孝順的天性。他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母親憂傷悲哭過度而得了眼病,崔沔變賣了家產,遍請名醫為母親診治,可是事與願違,母親雙目失明。自此他每日躬親奉養,至誠恭敬,三十年如一日。凡是母親的衣食及一切用具,都依照氣候的冷暖,適時供養,使老人家生活得很舒適,沒有絲毫的匱乏。每逢風和日麗,一定扶著母親到野外去遊玩,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雖然老母雙目失明,不能欣賞美麗如畫的風景,崔先生就把大自然的事事物物,描述得活靈活現,繪聲繪色地講給母親聽。以及每日發生的新聞趣事,也一一向母親解說談論,有效解除了老人的寂寞,淡化了雙目失明的痛苦,心情愉悅。後來,崔先生年齡漸長,官位亦尊,與兒子侄兒在庭園中種植了很多桃、李、橘、柿等果樹,使母親四季都有新鮮的水果吃。崔先生懷高尚的德行,官位至「中書侍郎」,他的兒子佑甫,為一代賢明的宰相。
《感應篇匯編》上說:「孝敬雙親,不可使父母老人有冷淡心,不可使老人生煩心,不可使老人有恐怖心,不可使老人生愁悶心,不可使老人有難言心,不可使老人有愧恨心。」這樣的孝行,天地鬼神都會敬護他的。
為人子女,用物質的奉養、精神的關懷安定老人的心,這是最基本的孝;努力學習、敬業奉獻,成為有益於國家和社會的人,為父母爭光,這是大孝。
6.壽昌修懺
宋朝朱壽昌,他是刑部侍郎朱巽的兒子,他的母親劉氏,出身微賤,在壽昌七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與母親離婚,後來他母親又改嫁民間,不通音訊,到壽昌長大以後,常常思慕自己的母親,但不知母親的下落,苦於無法會面,十分悲哀。他就辭去了官職,立志一定要尋到母親,經過萬里跋涉,吃盡千辛萬苦,還是沒有達到尋見母親的願望。可是他並不灰心喪志,不達目的不罷休,他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深信感應的不虛,他針刺自己,用血寫成《水懺》一部,印施流通,利益大眾,並且日日夜夜的持誦《水懺》不輟,祈求佛門菩薩的靈感。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有一天,他偶然走到陝西同州地方,遇見一老嫗,那老嫗雖已白發蒼蒼,皺紋滿面,老態龍鍾,但輪廓分明,依疏可辨,即是他失散多年的老母。可是壽昌以前還是七歲的小孩,現已長成了大人,他母親卻不能認識他了。壽昌急切連呼:「媽 媽!媽媽!媽媽!」並且高聲的說:「我是壽昌,我是壽昌。」他母親頓時楞住了,手足無措,恍惚半天,雙手緊抱,嚎啕大哭:「壽昌我的兒呀!……」母子二人,失散二十餘年,一旦會面,不禁悲喜交集,抱頭痛哭,感動了眾多路人,皆駐足而觀。朱壽昌把母親迎回家中,盡心孝養,後來他出任「司農少卿」的官職,孝行更篤。當時士大夫中,對於朱壽昌的孝行感應,傳為佳話。
四、佛說孝順
佛說:願以此功德,庄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上報四重恩,第一就是父母恩,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是最大的,如果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的身體、生命。父母撫養我們長大的撫養之恩,生長之恩,這是報答不盡的。縱然是父母把我們生下來,卻沒有養育我們一天,這個恩德也是報不盡的。我們有這個身體,今天才能有這個受用。而身體是父母給的。如果沒有這個身體,今天你有地位,你有財富,你的種種感受,怎麼會有這些?當然就沒有了。教育跟養育我們的恩德更大。
佛門里常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一個有福報的人,他無論身處哪裡,哪裡都是好風水;一個沒有福報的人,他就是住在再好的風水寶地,也是一場徒勞。因為,福報不是求來的,更不是搶來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只有積攢了足夠的善良與福德,好運才會常來光顧。
在佛家看來,有一種方式增福消業最快。這種方式就是孝順父母。孝順父母乃世間最大的福田,與其遠行燒功利之香,不如在家好好侍奉父母。佛說,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善,不會大過於孝;最大的惡,不會大過於不孝。一個不孝順父母的人,他的心是不善的,和佛心是背道而馳的,故而拜再多的佛、燒再高的香,也難以得到加持。
佛曾經對弟子阿難說過,「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以慈心孝順供養父母,這個功德殊勝難量」。不可否認,在我們生活中許多人一心只想著自己如何過得順心如意,到寺院拜佛許願,也只是急功近利,一心只想著自己如何陞官發財,絲毫沒有想到其實真正的菩薩就在我們身邊。
俗話說,「相由心生」,一個人是否有福報,其實是寫在臉上的。一個孝順的人,他的內心是柔順的、慈愛的,就如佛菩薩那般慈悲喜舍、悲憫眾生。而一個不孝順的人,他的面目是令人憎惡的,他的言行是令人發指的,他的心更是冰冷、無情的。這種人再努力,也是沒有什麼福報的人。一個懂得孝順並在實際行動上做到的人,即便他現在沒有什麼成就,殊不知,他的厚福還在後邊呢。
在佛門里常說,人生是一個了緣的過程,所謂無緣不聚、無債不來,這也可以理解為我們常說的因果。我們不管是為人父母,還是為人子女,父母和孩子的緣分要麼是來還債的,要麼是來要債的,相互拖欠,故而此生相遇,成為父母子女。佛說:若沒有佛,好好侍奉父母,侍奉父母就是侍奉佛,父母是三界內的最大勝福田。
無論父母是否給過我們富餘的生活,是否讓我們吃穿不愁,我們都應該此生感恩父母,感恩父母辛苦把我們生下來,感恩父母含辛茹苦養育教導之恩。就如《三世因果》歌里寫的那樣,「今生聾啞為何因?前世惡口罵雙親」,「若是因果無感應,目連救母為何因」。
那有人就說了,我的父母從小沒有給過我好的生活條件,讓我吃了許多苦,也沒有給過我幸福的童年,甚至常常對我暴力相向,我現在的成就也都是我自己的努力得來的,與父母沒什麼關系。因此覺得父母未曾對自己有多大的恩,自己也就沒有必要回報他們。這是大錯特錯的。
老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縱然父母言行有失,我們也不應該去責難他們,父母把我們生下來已是對我們最大的恩。至於後來自己是享福還是受苦,難道不是自己的因緣果報嗎?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不論父母是對是錯,我們都不應該心生厭棄,而是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孝心溫暖他們。
佛教慈悲為懷,最重視孝順。在佛門功德迴向偈里有這樣一首偈子:願以此功德,庄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其中,「上報四重恩」指的分別是父恩、母恩、佛恩、僧恩。
「佛法難聞今已聞,人身難得今已得;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如果你此生有幸聞到佛法,善根福德具足,能做到覺悟人生、奉獻人生,自覺覺他、精進修行,並將正信佛法弘揚給他人,從而使其聞法、修身,得到度化而明心見性,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丁俊貴
2019年8月4日
⑻ 釋迦摩尼佛說:因我慈孝,故今世成佛,對父母慈孝到底有多重要
不管是宗教還是非宗教的家庭倫理關系中,慈孝父母都是擺在首位的倫理。
二十四孝之親嘗湯葯
上慈下孝是家庭最基本的倫理規范,對老年人的奉養,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保障,父母、長輩依然需要感受子女對他們的那份關愛之惰;同樣,子女也依然渴望向父母、長輩表達他們的那份敬愛之心,只有這祥,雙方的心理才能獲得更大的滿足,而生活才可能真正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