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說說你們是如何盡孝心的。獨生子女不要來回答,社會學家,心理學家,說教者就免了。
在中國這個有著幾千年封建帝制的國家裡,一直奉行「百善孝為先」。然而我認為,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在封建社會里,統治者們一直推行儒家思想的:「忠、孝、節、義 ,三綱五常」其目的是為了束縛人民的思想,維護其封建獨裁帝制,而中國近代一百年的屈辱歷史直接證明,這種教育是失敗的是落後的,那種盲目的愚忠,盲目的盡孝,只能是帝王耳目更閉塞,父母變得更糊塗,看過大宅門的人都知道裡面有這么一出戲:「白景琦娶了個姨太太叫楊九紅,因為是妓女出身,地位低下,白景琦的母親白文氏看不起她,就逼著景琦把楊九紅生的女兒小紅搶過來,白景琦一開始也不願意,可她還是扭不過他媽,硬生生的把孩子從楊九紅懷里搶走了,楊九紅哭著求他別這么做,可景琦還振振有詞的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老太太不會虧待孩子。可最終的結果呢?造成母女二人十幾年如仇敵一般,互相報復,最後到了小紅也沒叫楊九紅一聲媽。悲劇的結果這證明:「真正孝順父母的方式,是和父母做朋友,而不是盲目的順從父母,平時在生活中多關心父母,在態度上尊重父母,而當父母犯錯時善意的提出來,請他們改正,父母也應多傾聽兒女的心聲,體諒兒女的難處,尊重兒女的意見,彼此之間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讓家庭氣氛變得更和睦,這就是我認為的「新時代的孝道」。
『貳』 中國70後:真的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被子女拋棄的第一代
無論在哪一個國家,不同時代的不同人群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而這些特點也影響著一代人一生的思想、行為,最終又影響著時代的發展。
隨著時代的實時進步,每一代人的思想、行為又在實時變化,不同的觀點也在不同時代的人心中衍生出不同的理解,人們又作出不同的選擇,然後引發觀點上的分歧。
而在70後與90後之間,諸多具有爭議的話題之中,70後最關心的就是"孝順"的話題。那麼,70後究竟是怎樣的一代人? 70後真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嗎?70後又真的是被子女拋棄的第一代嗎?下面,我們便來逐一分析。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90後中是否存在拋棄父母的情況?這個問題的答案顯然是肯定的。因為,關於"拋棄父母"這個問題,其實是每一個時代都存在的問題,而並非在90後中才出現,也並不代表90後中的所有人。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不難看出,90後中的大部分人並沒有"拋棄父母"的行為,而少部分人"拋棄父母"的行為也並不能代表90後整個群體。因而,關於"70後是被子女拋棄的第一代"的觀點,則更是極為誇張和充滿偏見的錯誤觀點。
小結
"孝順"作為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民族美德,將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繼續傳承,是不可能輕易泯滅的。因此,"70後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是被子女拋棄的第一代"的觀點是充滿偏見和誇張成分的錯誤觀點。
同時,從上述問題中我們也可以得到啟示:個人在分析某一問題時,應當始終保持客觀、理性的態度,而不應當將某一個"特例"對應到整個群體身上,從而得出錯誤且帶有偏見的結論。
『叄』 60後70後的女人如今有什麼特徵
六零後70後的女人,到現在差不多就是40歲到50歲左右,年齡稍大點兒的可能已經偏向60了。我媽媽就是一個六零後,縱觀的來說,六零後和70後的女人特徵還是比較明顯的
六零後和70後的女人現在差不多都該進入了更年期。他們對於生活的認知更加理解,對於生命也更加透徹。他們不會像十幾20歲的女生那麼沖動,也不會像三十四十歲的女人,那麼感性。他們更多的是注重生活。他們想的更多的是孩子的婚姻,還有就是對孫子的照顧。到了這個年齡,他們不再青春,少了那美麗的外表多了一份成熟的魅力。
他們對金錢不像在以前那麼渴望,但是也並不是特別的看淡。地球的生命充滿了熱愛的生活,充滿了希望,但是少了一份沖動,少了那份迷茫。過了這個年紀就可以進入老年期了,所以他們還是格外珍惜的。從行為動作上來說,最大的特徵應該就是跳廣場舞吧。那些個廣場舞大媽都應該是這些六零後70後的女性。這也是體現出他們對於生活的一種熱愛,對於自我生命的一種綻放。
到了這個年齡,他們對於感情變得格外的敏感。他們注重的更多的是家庭的友情,像是子女對他們的感情和他們對於子女的感情。他們害怕孤獨,希望子女能多陪陪他們。但是他們仍然理智,更希望子女在自己的事業上發光發熱。所以相對來說還是十分糾結的。他們害怕流逝,害怕失去,更希望的是享受這些天倫之樂。
到了這個年齡,大多數的女性都有自己的孫子,孫女。在生活上最大的樂趣可能就是與孩子相伴,每天哄著孩子吧。時光剝奪了他們的天真,但是給了他們時光帶來的成長和成熟
『肆』 敬老人一杯酒,願時光慢些走,今年的重陽節,你回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