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當今時代我們為什麼要倡導孝道
弘揚孝道文化,提高全體國民的基本道德素質,是當代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
從我國的現實情況看,孝道也是形成現代人際關系和諧的價值淵源,還可以說是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事親行孝,歷來是做人的根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家庭和睦、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的基本要素。孝道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情懷的感情基礎和道德基礎。古代的孔孟儒學提倡的孝道,行孝者對社會公德負責,肩負著社會責任。伴隨改革開放的步伐,舊的道德規范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矛盾正日益碰撞、磨合,重塑與重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道德文化體系和體現時代精神的倫理精神,是每一個中國人所面臨的道德選擇。傳統孝道文化中倡導的重根源、主入世的精神,對加強中華各民族的團結、齊心協力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起著溯宗歸祖和凝聚性的作用。我們應該認識到這是當代社會公民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點和出發點。盡管在當代社會,人們似乎更加註重社會角色和社會道德,而不甚重視其家庭私德,這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中國古代視孝道為一切道德之基本,是一種更為深刻而淵源的思想觀念,是一種不宜移易的理念。
其次,在我國進入人口老齡化的今天,倡導孝道文化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和現實的指導意義。目前,我國的老年人口日趨增多,如何安排和解決好億萬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將是我國21世紀的重大戰略任務之一。為此,我們略做分析便知在我國倡導和弘揚孝道文化的重大意義。
中國的養老方式是以家庭養老為主,這是幾千年形成的傳統模式。傳統的孝道觀念也開始淡化,歧老、虐老的事件也不時發生。在這樣的情況下,宣揚傳統的孝道文化,積極倡導尊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將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❷ 在當今社會中人如何盡孝
古人雲「人孰能不老,百善孝為先」,中華民族歷來把「孝」字作為倫理道德當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而且 :把孝敬父母,贍養老人! 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父母曾經為社會做出貢獻,又為撫養和教育子女操勞終身。所以當他們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時,應該得到家庭成員,社會和子女的關心,愛護與尊重。我們應極力反對虐待,辱罵,毆打,歧視,遺棄老年人這些違反法律法規的不道德行為。。。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董永賣身葬父、黃香溫被、孟京哭竹、曹娥投江這些震撼心靈的典故,至今仍是人們推崇的典範。然而,社會文明發展至今,孝敬、孝順之心在人們心目中似乎的卻是淡漠了好多。在現代生活中,我看見過很多這樣的人,有的人有了錢以後,毫不吝嗇地給女友買可心的禮物,卻極少向至親至愛的父母表示愛心。有的在外工作的兒女,卻很少給父母寫信或打電話問候。有的參加了工作,不講「反哺之恩」,居然伸手還向父母要錢。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的人。很多人對自己的兒女是百依百順,要什麼就給什麼。 而對家裡的父母卻吝嗇的要死,。他難道就沒想過自己也是為人之父母。言傳身教,該如何去體現?他難道就不怕,若干年後,可能自己在孩子眼裡會起到榜樣作用,到時候孩子也效仿自己,你將如何?
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是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應盡的義務。讓我們共同努力吧,為父母、為老人營造溫暖愜意的生活環境,讓生活時時洋溢著溫暖親情。因為: 愛父母是我們的福氣 !!
❸ 孝道在當今社會的現狀
孝的現狀和傳承
孝道在五四時期受到不同的批判,遭到了巨大的破壞,成為了孝文化發展的一個斷層,但是孝文化在人們的心中卻是根深蒂固,這種孝道的影響並不會因為一時的破壞而終結。而孝發展至今,雖然傳統孝文化深入人心,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發展,情況又發生了新的變化。
首先促使孝發生變化的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工業化、商業化的社會經濟逐步占重要地位,以及經濟生產方式的變化,城市化、城鎮化都從根本上改變了從前的大家庭式和宗族式的生活模式。在城市,未婚子女成婚後,往往離開了父母的家庭而另組小家,剩下父母單獨生活,或是年輕人為事業和生活付出很多的精力,忙碌中難以顧及對父母的照顧,亦或是為了擁有獨立的生活空間,子女一般搬出去住而不是與父母長期生活在一起,這都影響了孝的發展。而近年來不斷完善的養老保險體制,以及變化了的城市居民養老方式都為這種生活方式提供了一定的基礎。現在很多老人退休之後有固定的退休金,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不再一定需要靠子女撫養。漸漸的孝的觀念也在這種氛圍中慢慢地淡化。在農村,傳統的社會農業的生產方式的改變,機器化大生產的遍及,使得勞動力出現了大量的剩餘,大量的人口不斷地外出,傳統的集體勞作已經不適應經濟的發展,且傳統的「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家庭模式也鮮少見到,父父子子的孝行關系在農村再也不像傳統社會那樣難以侵犯了。也許此時你滿口家規、族法或是專制的孝道,則會被人恥笑為「老古董」。
除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影響了孝文化的傳承,其次從文化本身看來,當今社會不再是落後閉塞,而是不斷地與世界各國文化進行交流融合。其他文化的傳入則勢必會對中國傳統文化諸如孝文化等產生強烈的沖擊。
從下面一個現象我們不難看出,孝文化在今天的社會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當今中國社會流行的一個名詞即「啃老族」。「啃老族」是指到社會中的一些年輕人受到一些思潮影響及目前中國社會市場經濟的沖擊,其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發生扭曲的現象。雖然這種啃老趨勢還算不是主流形式,但卻不容我們忽視,認為這只是歷史的偶然作用罷了。「啃老族」並非找不到工作,他們大多主動放棄就業機會、呆在家中,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花錢如流水。啃老族的出現,提醒了我們,對孝文化的傳承,孝行為的倡導,孝行觀念的弘揚應該成為整個社會共同的責任。
當然我們不應對孝的發展抱著過於悲觀的看法,必須認清雖然當前社會存在著不利於孝發展的因素,但是孝文化的不斷發展還是占據主導地位,是當前社會的主流形式。像「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以及不少電視媒體報導的孝子任務都不在少數,他們的行為感動著每位中國人。如遼寧大連就傳頌這樣一個孝子:父親因腦出血成了植物人,作為兒子的王希海每天晚上12時准點喂父親吃下第5頓飯。為了讓父親躺著舒服,他用8個枕頭墊在後背、腿下等不同部位。老人癱瘓多年不會自己吐痰,經常會被痰噎著,每次他都把一根膠皮軟管的一頭伸到父親喉嚨里,為父親吸痰。24年如一日照顧著不能自理的父親,深深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還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中華孝親敬老之星」的稱號。還有一則山東墨縣孝子的例子:他的名字叫劉世發,他患癌症已有7年,為了讓65歲的老母親開開心心安度晚年,他不但向母親隱瞞了病情,而且還偷偷為老人辦了存摺,給老人存起了養老錢。直到半月前,劉世發病情再度惡化,老人才從一個電話中偶然得知兒子的真實病情和良苦用心。讀到這里我們都會忍不住拭一把淚。從這兩則例子可以看出中國的孝文化還在不斷地發展著,它並沒有隨社會的發展而成為歷史,而是深入著人心,傳承著歷史的積淀和時代的變化,成為更具光彩的中國孝文化。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都是有著密切的聯系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又是人與社會關系的基石,人與人之間並不是如木石般無情無義,是有情的,而這情可以說是發端於孝。如果對父母都不孝,又怎麼能期待這個人對他人、對社會有愛心,有仁義呢?孝是和睦家庭的重要保障,是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也是成為構建和平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所以崇孝、倡孝成為又一大任務,並且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社會是不斷地向前發展的,人類的歷史也會在這種發展中得到延續。而作為人類歷史的附屬品——文化也是在不斷地變化發展,文化在其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孝文化當然也擺脫不了這種軌跡。孝是中國的凝聚力,連接著傳統與現代,則必然帶有鮮明的「中國」、「現代」特徵。而因為孝文化具有這種特徵,在對待「孝」時,我們就應該更慎重,將對「孝」的審視、思考與構建相結合,不能偏頗其一,否則都是不利於孝文化的發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達到弘揚「孝」的目的,再創輝煌的孝文化。
總之, 實行孝道,弘揚孝文化,能使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和才能萬事興;而懂孝的人,必定是一個既具有個人修養,又懂得孝敬孝父母,對他人有愛心。孝既能使個人提高修養,處理好人際關系,是十分有益的。而弘揚孝文化的民族則必然成為強大的民族。
❹ 孝敬父母的含義
問題一:孝敬父母的含義及表現 孝敬父母就是愛父母,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具體變現在幫助父母,不讓父母操心,不頂撞父母,關心父母,寬容父母。
問題二:孝順是什麼意思? 孝道就是感恩。感恩是一種力量,感恩是一種責任,感恩是一種義務!詩經、爾雅中》說:「善事父母曰孝」。孟子也說:「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意思就是說,要盡心贍養侍奉父母,尊敬愛護老人「順」,就是要順從,依老人的意願行事,主要指在養老方式、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方面,也可以說,「順」是「孝」的具體體現。
子女是父母生養,從出生開始,喂養撫育,洗漿補訂,生病時不眠不休的照料,若是難治之病,情願捨命換兒安;稍長,教給基本生活能力,供給讀書,關心其成長,永不停歇。父母對子女付出的愛,是一生一世,可謂:親情無價,骨肉情深。而為子女者,在父母面前,永遠是負著債的。
子女對父母盡孝道,是一種基本道德,是社會道德的基礎。孝是天經地義的人類本性。孝的真諦是:「報本思源、尊重生命、圖謀發展」。
父母生前應做到:「尊重關愛,順從意願,不虧吃住,衣潔保暖,病有所醫」。讓父母「活得自尊」、「活得健康」、「活得愉快」、「活得有益」。「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父母的過錯,應柔和、細聲進行勸諫,耐心溫和地指出,決不能對父母進行粗暴的訓斥指責,更不能惡意地譏諷。
問題三:孝敬父母的名言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
問題四:孝順父母是什麼意思 孝順父母你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剛好9月1號開學,你去報一年級還來得急,從新開始學習我們中國文化
問題五:孝的含義~~ 人生五倫孝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
為人子女應孝順,不孝之人罪滔天。
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報親恩。
世上惟有孝字大,孝順父母為一端。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窮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侍候莫厭煩。
爹娘都調莫違阻,吩咐言語記心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敬意麵帶歡。
大小事情須稟命,稟命再行莫自專。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寶局錢場休我往,花街柳巷莫遊玩。
保身惜命防災病,酒色財氣不可貪。
為非作歹損陰德,惹罵爹娘心怎安。
每日清晨來相問,冷熱好歹問一番。
到晚莫往旁處去,侍奉爹娘好安眠。
夏天爹娘要涼快,冬天宜暖不宜寒。
爹娘一日三頓飯,三頓茶飯留心觀。
恐怕飲食失調養,有了災病後悔難。
休說自己勞苦大,爹娘勞苦更在先。
人了一日老一日,爹娘一年老一年。
勸人及時把孝盡,兄弟雖多不可扳。
此篇勸孝逢知己,趁早行孝莫遲延。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生兒育女循環理,世代相傳自古今。
為人子女要孝順,不孝之人罪逆天。
家貧才能出孝子,鳥獸尚知哺乳恩。
養育之恩不圖報,望子成龍白費心。
幼兒咒罵我,我心好喜歡;
父母嗔怒我,我心反不甘。
一喜歡,一不甘,待兒待親何相懸?
勸君今後逢怒,也將親作小兒看。
兒輩出千言,君聽常不厭;
父母一開口,便道多管閑。
非閑管,親掛牽,皓首白頭多諳練,
勸君欽奉老人言,莫乳口胡亂言。
夫妻攜錢包,買衣又買糕;
罕見供父母,多說飼兒曹。
親未膳,兒先飽,愛護心腸何顛倒?
勸君多為老人想,供養父母光陰少。
市上檢葯物,只買肥兒丸;
老親雖病弱,不買還少丹。
兒固瘦,親亦殘,醫兒如何在父先?
割股還是親的肉,勸君及早駐親顏。
富貴孝親易,雙親未曾安;
貧賤養兒難,兒女無飢寒。
一條心,分兩般,親則推貧兒不言;
勸君莫推家不富,薄食先親自然安。
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孝順能生孝順子,孝順子弟必明賢。
孝是人道第一步,孝子謝世即為仙;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選賢臣舉孝廉。
盡心竭力孝父母,孝道不獨講吃穿;孝道貴在心中孝,孝親親責莫回言。
惜乎人間不識孝,回心復孝天理還;諸事不順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動天。
孝道貴順無他妙,孝順不分女共男。福祿皆由孝字得,天將孝子另眼觀。
人人都可孝父母,孝敬父母如敬天;孝子口裡有孝語,孝婦面上帶孝顏。
公婆上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女得淑名先學孝,三從四德孝在前。
孝在鄉黨人欽敬,孝在家中大小歡;孝子逢人就勸孝,孝化風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聲價貴,死後孝子萬古傳;處事惟有孝力大,孝能感動地合天。
孝經孝文把孝勸,孝父孝母孝祖先;父母生子原為孝,能孝就是好男兒。
為人能把父母孝,下輩孝子照樣還;堂上父母不知孝,不孝受窮莫怨天。
孝子面帶太和相,入孝出悌自然安;親在應孝不知孝,親死知孝後悔難。
孝在心孝不在貌,孝貴實行不在言;孝子齊家全家樂,孝子治國萬民安。
五穀豐登皆因孝,一孝即是太平年。能孝不在貧合富,善體親心是子男。
兄弟和睦即為孝,忍讓二字把孝全;孝從難處見真孝,孝容滿面承親顏。
父母雙全正宜孝,孝思鰥寡親影單;趕緊孝來光陰快,親由我孝壽由天。
生前能孝方為孝,死後盡孝枉徒然;孝順傳家孝是寶,孝性溫和孝味甘。
羊羔跪乳尚知孝,烏鴉反哺孝親顏;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類實可憐。
百行萬善孝為先,當知孝字是根源;念佛行善也是孝,孝仗佛力超九天。
大哉孝乎大哉孝,孝矣無窮孝無邊;此篇句句不離孝,離孝人倫顛倒顛。
念得十遍千個孝,念得百遍萬孝全;千篇萬篇常常念,消災免難百孝篇。...>>
問題六: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什麼意思? 就是說孝敬父母
是最高貴的感情
也可以說我們應該好好孝順我們的父母啊
❺ 為什麼要孝敬父母長輩
問題一:子女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我們作子女的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①父母不僅賦予我們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們成長,教我們做人,②父母為家庭作出了貢獻,為我們付出了很多,理應得到愛的回報,受到我們的孝敬。③青少年應當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優良傳統。④孝敬父母還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
孝敬父母」的內容包括什麼?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愛戴父母。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不僅要受到輿論的譴責,還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我們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
(2)愛父母,心裡想著父母,理解、關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這樣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現。
孝敬父母需要付出
孝敬父母要付出代價,可能付出時間,付出感情,付出體力,甚至委屈自己,但是孝敬父母收獲的是甜蜜。
問題二:我們為什麼要孝順父母尊敬長輩 因為是父母和長輩養育了我們
問題三:怎麼對待長輩才是孝順? (1)畢恭畢敬
對待長輩,必須尊重有加,處處以禮相待。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絕對不允許自己的一言一行失敬於長輩。
應當特別注意的是:不管是當面,還是背後,在提及長輩之時,務必要使用尊稱。不論長輩是否允許,都不應當直呼其名。另外,隨意使用諸如「老頭兒」、「老太婆」、「老爺子」之類的謔稱去稱呼長輩,都是有失莊重的。
不允許隨意同長輩打打鬧鬧,亂開玩笑。至於成心取笑長輩,有意令其難堪,則更不許可。
與長輩打交道時,一定要講禮貌,守規矩,時時刻刻按照禮儀規范行事。
(2)虛心學習
長輩是人類的智者。長輩所擁有的有豐富有人生閱歷。是一筆極其寶貴的財富。作為晚輩,一定要利用一切機會,虛心向長輩求教,以便開闊視野,增長才幹。
晚輩碰上了難題,或是遇上了麻煩,應不主動向長輩反映,並且認真向其討教。長輩不僅樂此不疲,而且的確在許多「大政方針」上富有遠見卓識。「家有老,是個寶」。不懂得向長輩學習,實乃一大損失。
長輩對晚輩的最大希望,是願其早日成才。晚輩向長輩學習,也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晚輩務必要珍惜機會,孜孜不倦,努力學有所成,以不負長輩之厚望。
(3)聽從管教
對於長輩的批評與指點,晚輩必須認真接受,洗耳恭聽。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長輩對晚輩的管教,都是其愛心的具體表現。即便長輩的管教有所偏差,也不容許因此而否定其善意。
當長輩管教自己時,一是要虛心服從,二是表示感激,三是盡可能地將其落實到自己的具體行動之上。不允許當場頂撞長輩,無理狡辯,或是棄之不顧。即使是在表面上顯得不耐煩,亦是非常失禮的。
不要過份的誇大長輩與晚輩之間的所謂「代溝」,不要一味地認定長輩永遠地「守舊」、「落伍」、「糊塗」。不懂得從長輩的管教中取長補短,才是最愚蠢的。
2、孝順長輩
孝順長輩,是中華民族為世人稱道已久的傳統美德。作為炎黃子孫,理當將其繼承下去,並且發揚光大。
晚輩對長輩的孝順,不但要體現在物質照顧上,而且也應當以精神上的體貼與之並重。
(1)奉養長輩
對於長輩的「滴水之恩」,晚輩自當以「湧泉相報」。遺棄長輩,或是對其置之不理,是天理不容的。奉養長輩,是晚輩義不容辭的天職。
奉養長輩,首先是要減輕長輩的負擔。不要事事讓長輩操心,處處讓長輩出力。長大成人之後,要盡快自力更生。寄身於長輩操勞之下,難免會「發育不良」。
奉養長輩,其次是要幫助長輩。幫助長輩,應當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重在盡力而為。對於無依無靠的長輩,尤其是自己的生身父母,要主動擔負起贍養的職責。
奉養長輩,最後是要照顧長輩。對於長輩,特別是上了年紀的長輩,在生活上要多加關心愛護,並且應當為此而不遺餘力。
(2)體貼長輩
長輩之人,尤其是上了年紀的長輩,腦力和體力往往會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其中的人還會因此而百病纏身,或是行動困難。對於遇到這種情況的長輩,晚輩一定要更多地從精神方面對其加以體貼。
人到老年,通常最害怕寂寞孤獨。作為晚輩,一定要經常抽空前去探訪長輩,爭取為其排解孤寂之感。一時難以抽身的話,也要多寫信、多打電話,或是委託家人前去看望長輩,切莫對其不聞不問。...>>
問題四:我們為什麼不僅要孝敬父母.還要孝敬父母的長輩 因為父母不僅賦予我們生命,而且含辛茹苦的把我們養大,孝敬父母是我們做子女的天職,此外我們更要孝敬父母的長輩,因為他們曾經也為社會付出了許多。
問題五:如何尊敬父母長輩?你是怎麼做的? 跪求答案,,要准! (1)在家裡,要主動關心問候,早上要向長輩問好,晚上要向長輩問安,長輩外出或下班也要問候,當長輩生病的時候,在端葯送水的同時,要時時加以勸慰和問候,過新年和母親節,父親節,要向長輩問候和祝福。
(2)聽從父母的教誨,孝和順總是相聯系的,沒有順也就沒有孝,孝敬長輩就應該聽長輩的教誨,不要隨意頂撞,有不同想法應和父母商量,要講道理,
(3)關心父母健康,當父母勞累時,孩子應主動請父母休息,當父母生病時,要主動照顧,煎葯,喂葯,問寒問暖。多說寬慰話和隨同就醫,長輩生病後要主動關心,對父母的病痛要體貼入微,講話態度,語調,方式,都要親切和藹,盡可能在精神上消除父母的痛苦和不安,
(4)理解長輩,俗話說:「樹老根多,人才話多」,老人年紀大,說話比較嗦,有些事翻來覆去的要說好幾遍,我們應該充分理解這種生理現象,而不應該厭煩嫌棄老人嗦,不應該粗暴的打斷老人的絮語,更不能對他們的嘮叨不理不踩。
問題六:為什麼我們要尊敬長輩?長輩就可以不尊重我們. 尊重長輩是自古就傳頌的美德,因為長輩寄予晚輩太多的希望;希望他們生活的更好,希望他們比自己強,做為晚輩只能希望他們生活的好,沒有晚輩希望不如長輩的,在一定程度上,長輩的付出遠遠超出晚輩,對於長輩我們只有孝敬,即使有不對的地方也不能讓他們傷心,我相信,憑借晚輩的智商一定會讓長輩們高高興興的生活著。
問題七:為什麼要孝敬老人 總有一天我們都會變老人,善待老人才有資格讓更年輕的一代善待我們,況且『孝』是中華五千年歷史的傳統美德。
問題八:孝敬父母,我們應該怎麼做?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新三字經》里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是漢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長輩而名留千古的好兒童。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時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贊譽。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費去父母多少心血;立業成家鋪墊著父母多少艱辛。可以說,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如果人類應該有愛,那麼首先應該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就說現在城市裡的大多數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錢花,但是孩子因為工作的緣故幾乎都不在身邊,平時恐怕很少見面,所以,在他們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與所有的親人團聚。不是有首歌中唱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著爸爸、媽媽
問題九:為什麼要尊敬老人 從小的角度來說,你的一切的來源最初都是現在的老人們給的,知恩者不會不尊重自己的老人,人生在世不能與世獨立,將心比心就該尊重所有的老人。
從大的角度來說,這個社會上一代的發展靠的是如今的老人們,從前的文化和精神的傳遞都是由他們過渡給我們的,這也是這一代可以正常做人做正常人的重要條件。
所以,給了你生命和尊嚴的人,你又為什麼不尊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