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重陽節最早來自於上古悔隱時代,有豐收祭天、祭祖等風俗。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重陽節的意義
1、思念遠方的親人
重陽節除了對老人的長壽祝福之外,最重要的意義還是在於對於親人的一些思念,碧穗廳伴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數量急劇增多,各種尊老愛老並且優老的觀念,也值得我們去深刻學習。在重陽節,很多學校都會舉行慰問親人的活動,讓大家跟家人關系更密切。
2、祝福親人全家平安
重陽節的主要意思就是雙陽相合,在古代九是族逗一個陽氣十分旺盛的數字,兩個九在一起邪氣是很旺盛的,因此在這一天大家的習俗就是插茱萸,賞菊花,還可以喝一些菊花茶。但千萬要注意,不能贈送自己的親人菊花,菊花大多數都是用來悼念死去的親人,如果送給親人的話意義不太好,重陽節意義就是祝福親人永遠平安。
⑵ 重陽節來歷和風俗是什麼
你們知道嗎?重陽節快要來了!所以,嚴選百分百這次,准備在會員日這天,普及有關重陽節的習俗和來源,順便帶來會員日特惠單品和重陽節99專場活動,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感恩回饋
趕緊看看本周有哪些好禮瘋狂來襲!
重陽來源
農歷九月初九,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民間還有重九節、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
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重陽節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所以,這一天你是不是也打算回家看看家中的父母和祖輩。百分百嚴選已經想到了,特意准備了重陽節特惠專場禮品。表達子女的孝心,給父母送去關愛。
(點擊圖片查看百分百嚴選九九重陽節專場)
重陽節習俗
賞菊
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
歷來重陽節都有觀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在古時重陽節又叫菊花節,人們認為菊花是長壽的象徵,重陽節期間很多地方都會舉行菊花大會、菊花展,全城的人都會出動賞菊。
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成為一種風尚。
(假期間,賞菊配上這杯清熱解毒的菊花茶,人生不過如此。自己喝,送父母都是很棒的選擇。)
枸杞菊花
39.9
金絲皇菊
99
懷菊花
179.9
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
南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雲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
由於重陽為秋節,節後草木開始凋零,所以有稱重陽節野遊活動為「辭青」,褲輪與三月春遊「踏青」之說法相對應。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這也是一個頗有詩意的名稱。
(小編想說,無論是自己還是父母,玩樂登山的前提都是要有個好身體。無時無刻都要注意養生健體。不妨試試小編的祛濕法寶。)
薑糖膏
39.9
百濕離
59.9
猴頭菇
129
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糙花糕」以粘些香菜葉為標志,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
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
金錢花糕與侍純型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 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重陽米糕,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夾心米糕
9.9
桂花米糕
29.9
糯米糕
29.9
佩茱萸簪菊花
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重陽節時人們老猜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葯的果實,因為出產於吳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
茱萸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
《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
重陽節諺語
重陽晴,一冬晴;
重陽陰,一冬冰。
重陽無雨看立冬,
立冬無雨一冬干。
吃了重陽糕,夏衣就打包。
菊花黃,黃種強;
菊花香,黃種康;
九月九,飲菊酒,
人共菊花醉重陽。
重陽傳說
九九重陽節是傳說中軒轅黃帝逸仙之日,也是中華兒女慎終追遠、祭拜人文始祖的傳統祭日,那麼,重陽節有哪些傳說呢?
【傳說一:求壽說】
漢高祖劉邦的愛妾戚夫人被呂後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驅逐出宮,嫁給扶風人段儒,閑談時曾提到她在宮廷時,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辟邪延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
【傳說二:辟邪說】
傳說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學苦練。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並且給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於是他便離開回到家鄉,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分給大家樣隨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鬥,最後殺死了瘟魔。
為了紀念除魔的日子,每到九月初九,人們就把茱萸插到高處,灑上菊花酒,慢慢的,這個風俗也就流傳了下來。
本周會員日,百分百嚴選給把產品降到最低價,讓所有在外的遊子,把愛和孝順帶給家中的父母和長輩!
紅豆薏米
29.9
茯砂散清濕餅
89
藏香豬腸
299
大閘蟹
99
午餐肉罐頭
199
人參蜜片
49.9
普洱茶
89
西湖藕粉
29.9
雪梨枇杷膏
59
每周 ——VIP會員日
掃碼 進群↑
★ 本周會員日專享 ★
○ 進群曬單聯系商城小助理,即可獲得精美禮品一份!
○ 本周會員日,為大家帶來9款超值福利特惠!
★ 注意 ★
會員日當天的所有尊享訂單,僅在《真相百分百》欄目線上商城——「百分百嚴選」小程序適用!福利所有權歸「百分百嚴選」商城所有!
感恩回饋會員日
記住:每周都有
官方會員日
下周不見不散
★ ★ ★★ ★
註:會員日的所有尊享訂單,僅在《真相百分百》欄目線上商城——「百分百嚴選」小程序適用!福利所有權歸「百分百嚴選」商城所有!
★ ★ ★★ ★
免責聲明:本文為推廣文案,文章內容、產品、服務均由品牌方提供,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⑶ 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簡介
重陽節 是 中國傳統節日 ,也是我國老人節,每年重陽都有出遊賞秋,登高望遠,飲酒吃糕等習俗,還有相關的尊老敬老活動在進行。這次我給大家整理了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簡介,供大家閱讀參考。
重陽節的由來
重陽節是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由於年代久遠,跟中國的許多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的形成已經不易考察明確,但民間流傳著眾多關於重陽節起源的說法。其中有一種說法是認為重陽節的原型是古代祭祀「大火」的一種儀式。
「大火」即心宿二( 天蠍座 的主星),是古代用作確定季節的標志。「大火」在季秋九月隱退,故而《夏小正》有「九月內火」之說。大火星的隱退,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這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坐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內心產生了莫名的恐懼,因此,在「內火」時節,正如其出現時需要迎火儀式那樣,人們也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
現在我們雖然很難知曉古人的祭拜儀式,但從後世重陽節習俗中,我們可以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有些地區重陽節有祭灶神的習俗,灶神就是家居的火神,這便是古代九月九祭祀「大火」的遺俗。
漢劉歆在《西京雜記》中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游戲,就此祓禊登高。」可見,古人是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為相對應的春秋大節,而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便是以「大火」出沒為依據的。
隨著人們謀生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火歷」讓位於一般歷法,九月祭火的儀式衰亡,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候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代代傳承。
重陽節怎樣過有意義最好就是回家陪陪父母,給他們做一桌子好菜。如果由於工作原因,實在無法回家陪父母。那麼就一定要給他們打一通電話,或者發一個視頻,讓父母知道遠在異鄉的你,時刻掛念著父母的身體。當然,子女們也可以給父母買一份禮物以示孝心!
重陽節的習俗雖然世人對重陽節已經有了新的解釋,但是慶祝重陽節的一些傳統活動仍然被世人所接受,並流傳下來。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登高遠眺、出遊賞景、遍插茱萸、觀賞菊花、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1.登高遠眺
登高是重陽節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故重陽節又名「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並無定數,一般是登高山、高塔。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非常盛行,唐代文人墨客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其中有大部分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杜甫的七律《登高》成為了寫重陽節登高的名篇。
2.出遊賞景野餐
人們登高並非單純的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花綠草,並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明清時期,北京地區登高之風頗盛,不論文人百姓,都喜歡登高後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貴戚富家則帶上幕帳、烤具、車馬、樂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帳、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並唱戲奏樂,聽歌看舞,別有一番趣味。
3.佩茱萸簪菊花
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早在唐代就已經很盛行了,人們或將茱萸佩戴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佩戴茱萸的大多為婦女或 兒童 ,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重陽節人們還喜歡頭戴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後來歷代盛行。宋代,人們會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互贈送佩帶。到了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
4.賞菊飲酒
重陽節恰逢一年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正是賞菊之時。據傳,重陽節賞菊及飲菊花酒均起源於晉代詩人陶淵明。陶淵明可謂是晉代家喻戶曉的大詩人,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而菊花酒在古代則被看作是重陽必飲、去災祈福的「吉祥酒」,晉代陶淵明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頹齡「之說,後來,飲菊花酒逐漸成為了重陽節的一種風俗習慣。
5.吃重陽糕
在重陽節眾多的食品中,最為有名的就是重陽糕。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因為「糕」與「高」諧音,寓意吉祥,所以重陽節吃重陽糕尤為盛行。在九九重陽節當天天明之時,父母會將片糕搭兒女頭額上,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講究的重陽糕要做九層,彷彿一座寶塔,上面還要做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會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辟邪氣之說
重陽節登高有辟邪氣之說,古人認為重九之時,天氣下降而地氣上升,天地二氣相交,不正之氣彌漫。為避免接觸不正之氣,須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氣。加上九月九正值仲秋時節,秋高氣爽,非常適合登高遠望。
祈福和感恩
古代對山神有崇拜之情,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裡,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禮記·祭法》記載:「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
吉利之意
不過,也有說農歷九月九日具有「宜於長久」的吉利之意。漢末曹丕在《九月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與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即登高會)。」因此,重陽登高、飲菊花酒、女子在手臂上系茱萸囊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登高採集
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比較空閑。這時山野里的野果、葯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葯材和供副業用的植物原料。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此演變而來的。
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簡介相關 文章 :
★ 重陽節的來歷簡介
★ 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有哪些
★ 重陽節的由來和風俗介紹
★ 重陽節的來歷和意義
★ 重陽節的傳統習俗及意義
★ 老人節為什麼定在重陽節
★ 重陽節由來和習俗
★ 重陽節是紀念誰的
★ 九月初九重陽節的來歷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⑷ 重陽節的起源來歷是什麼,有哪些風俗習慣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九月九,這天既叫重九,又叫重陽。這一天有為父母祝福的意思,也在期盼重逢的意思,還有一些老人在這一天登高只為遠在他方的遊子送上祝福。王維的詩里這樣寫著"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由此可見,重陽節這天的習俗有登高,插茱萸。除此之外,不同地區還有不同的習俗,就是在重陽節這天吃重陽糕,賞菊。這些習俗的由來也都有著不同的說法,既有民間的故事傳說,也有歷史記載。
重陽節的延續,成了當下很多人登高祈福的節日。在這天里,小夥伴們都是怎麼過的呢,你的家鄉有沒有什麼特殊的習俗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⑸ 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是什麼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盂蘭盆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時節,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每到九九重陽這一日,各地都有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煉身體的活動。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重陽節其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內涵豐富。
民間歌謠:
菊花黃,黃種強;菊花香,黃種康;九月九,飲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陽。九月九,是重陽;放紙鷂,線愛長。八月中秋哥送餅,九月重陽妹送鞋。
重陽節,又試話登高。究竟年年如是,雖則系如畫嘅秋山,游嚇亦好,做乜偏要嚮往重陽個日,至曉得風騷。你話敢樣就可以避災,亦何不大早。點解你單身前往、又試剩落個的妻孥。開講話一部通書,都唔睇得到老。
況系個的區區陳跡,重駛乜咁心操。既系你上日唔知,我亦唔怪得你去做。唉!慳嚇腳步,何苦去尋煩惱。不若靜坐思量,想嚇邊一樣可圖。
九月九,個個都去登高,你睇個班嫩仔,走得氣嘈嘈。放起個只紙鷂在高處舞,扶漢聲聲(響弓聲),喚起個的懦夫,總系企在個處風頭,須要努力正好。雖有聲威,可惜你未滿羽毛,怕只怕失足雲霄,個陣就遺恨萬古。
咪估個條包索,可以把天箍,既替得個佬流災流難,邊處唔流到。唉!難把身世顧,只望得天憐憫,俾你有點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