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每年的農歷的九月九日是重陽節,又稱什麼節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在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內,因《易經》中把「容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另外,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崇孝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2012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為老年節。
『貳』 九月九日叫重陽節又叫什麼節一種答案
老年節。老人節。茱萸節。菊花節。登高節。女兒節。踏秋。重九節。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重陽節,又稱「踏秋」,漢族傳統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曬秋節、重九節、九九重陽等,「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
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
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唐朝時,重陽節才被定為正式節日。
『叄』 重陽節又叫什麼
重陽節又叫祭祖節、登高節、敬老節、老人節、老年節、重九節、菊花節、茱萸節等。重陽節與除夕、春節、清明、端午等均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祭祖是主要節日做節的一大主題。2013年的重陽節為中國第一個法定的老年節,設立老年節,有利於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
重陽節的意義
九九重陽,九九與「久久」同音,自然容易被賦予長久長壽的含義,西漢時候人們就開始在此時設宴求壽。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從歷史文化傳承來說,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別的民族咱們不管不論,但是中華民族之所以是中華民族,之所以血濃於水,之所以歷盡滄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濃厚,尊老敬老愛老是一個重要方面。
『肆』 重陽節還叫什麼節日
重陽節還叫什麼節日
重陽節還叫什麼節日,我國的重陽節是中國流傳下來的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最開始來源於古人對天象的崇拜,我國的重陽節還有其他不同的叫法。下面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重陽節還叫什麼節日。
重陽節還叫什麼節日
——老年節、重九節、登高節、祭祖節、雙九節、曬秋節、敬老節、
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茱萸節。近些年又被許多地方定為「老人節」、「敬老節」。我國古代以九為陽數,又是數中的最大者,九月九日兩陽相重,具有特殊的意義,所以被選為節日,名為重陽。三國時魏文帝曹丕在給太傅鍾繇的信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民間認為,重陽節這天,人們都要出門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這樣可免除災害。這種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關於重陽節的來歷,歷來眾說紛紜。據吳均《續齊諧記>稱,東漢年間,汝南有個叫桓景的人,拜道士費長房學道。一天,費長房告訴桓景,二九相逢的這一天,將有災難降臨你的家鄉汝南,要想消災避難,九月九日這一天你們全家人都要身背紅布袋,內裝茱萸,外出登高躲避。桓景依照師傅的話一一去辦,一家人在高山上過了一天,黃昏下山回到家裡一看,家中養的雞、狗、牛、羊全都暴死。桓景告訴師傅後,費長房說,這些家禽家畜代你的全家遭難了。從此,重陽登高避難的風俗就興起來了。
九九重陽節的節日禁忌事項
忌房事
「重九」是陽數之巔峰,過後則轉為陰數,在這個時間點,要禁忌一切冒失的行為,小心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男女交合必以時,才能達到陰陽調和。否則,陰陽不調,不利於後代的繁衍。
忌煮飯
過去傳說」重陽不蒸粑,老虎要咬媽「。重陽節是老人節,這天是過節,所以要讓老母親休息,不能因做飯而勞累。當時沒能把這個道理講清楚,就拿這個俗語來嚇唬人。
忌送菊花
因為菊花是祭花,送菊花不合適。
忌說節日快樂
重陽節是全家出去登高辟邪的日子,因此重陽節里的祝福是「身體健康」或「全家平安」。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
它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那麼就來看一看,九九重陽節是什麼意思,九九重陽節是什麼生肖。
九九重陽節是什麼意思, 九九重陽節是什麼生肖
重陽之意源於《易經》,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向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的這首詩或許就是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個例子。
民間曾流傳有一個謎面為「九九重陽節」,猜一生肖的謎語。有種說法是,九九重陽,九九歸一,一即是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一的鼠。九九歸一雖然指的是「周而復始」或「歸根到底」,但不是原地輪回,而是由起點到終點、由終點再到新的起點,這樣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螺旋式前進和發展的運動過程。
這則謎語,體現了人類對一切事物發展認識的辯證唯物論的哲學思想。佛語有雲:「九九歸一、終成正果」。在這里,「九」是最大的,也是終極的,古今人文建築都以之為「最」。要想「九九歸一、終成正果」,還需要「一四七,三六九」,一步一步往前走。九九歸一即從來處來,往去出去,又回到本初狀態。其實,這種回復不是簡單的返回,而是一種升華,一種再造,一種涅盤,更是一個新的起點。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 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准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首先,重陽節是夕陽紅的象徵。重陽時節,秋高氣爽,五穀飄香,是收獲的季節,是成熟的季節。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象徵年節成熟,象徵夕陽紅。清代大詩人袁枚(1716—1797)在一首自勵養生詩中寫道:放棹西湖發浩歌,詩情畫意兩如何。莫愁秋老山容淡,山到秋深紅更多。
其次,「九九」與「久久」同音,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九九重陽是雙九重疊、日月並陽,人們認為這個日子很特殊,是一個特別值得慶賀的日子,應該特別對待。用它來象徵年高德劭、年德並應的老年人最為貼切恰當。菊花是秋天的寵兒,是重陽節的寵兒,相傳菊花也是長壽的象徵。宋代給它起了一個別致的雅號「延壽客」。
重陽時節,百花日漸凋零,而菊花卻獨立寒秋,神韻高雅,嫵媚動人。用秋菊象徵老人,從形象到氣質都很恰當。老年人成熟、恬淡、寬容,為人民建功立業,有過貢獻,德高望重,猶如九九重陽,秋菊點翠——因此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也是順理成章。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伍』 重陽節是什麼節日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其日期在九月九,又叫重九節、曬秋節、踏秋。和除夕、清明節、中元節合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來源
源自《易經》中九之陽數相重
在中國人的觀念里,雙九代表著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古人都十分看重這一天,並且都會在這一天舉辦隆重的宴會。在《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的是天之高為「九重」。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雙九,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曰之「重陽」。所以九月九日為重陽日。
豐收祭天
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在當時已有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古代祭祀火星儀式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祭祀的是家居的火神。雖然現今早已沒有祭火的習俗,但人們對於九月因陰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覺。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各朝代沿用至今。
重陽節習俗
賞菊
採菊的習俗最晚在東漢時期就已經有了,到了三國時期重陽節的文獻開始集中涌現。
魏文帝曹丕的《與鍾繇書》中寫道:「至於芳菊,紛然獨榮,非夫含乾坤之純和,體芬芳之淑氣,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將老,思食秋菊之落英,輔體延年,莫斯之貴。謹奉一束,以助彭祖之術。」還送給鍾繇一束表現情誼的菊花。
重陽節賞菊還有一定的傳統文化和寓意在其中。
(1)菊花花期正好是深秋時節,是全年中最佳的賞菊時期,並且古人常用「梅、蘭、竹、菊」來寓意聖人高尚的品德
(2)菊花象徵著正直,中國古代認為黃色是中華民族最高貴的顏色,認定黃色祭祀正色,所以菊花象徵著做人正直、不偏斜。此外菊花還有著吉祥、長壽的寓意。
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習俗大概是南北朝時期才出現的,南朝吳均《續齊諧記》中記載:「九月九日,汝家當有災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以代矣。』」
在重陽節登高是具有很多寓意的。
(1)遠古時期,人們對山嶽很是崇拜,認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九月九日這天是「陽極必變」的,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
(2)重陽節登高還有辟邪氣之說,古人認為重九之時,清氣上升而濁氣下降,天地二氣相交,不正之氣彌漫大地,為避免接觸不正之氣,需要登高以避重九之邪氣。
插茱萸
《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頭上,避除惡氣而御初寒。
重陽節的時候天氣就已經比較涼了,古人認為在重陽節時,身上佩戴或者插上一些茱萸,具有辟邪,驅蟲、消毒等功效,茱萸,是中草葯的一種,有驅蟲,消毒的功效,佩戴茱萸更多的是應節和傳承傳統文化。
吃重陽糕
重陽糕,也叫花糕、菊糕、五色糕。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糕點。重陽糕講究的是要做成九層寶塔形狀,上面還做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意。在重陽節這天,以片糕搭在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
放紙鳶
《漳州府志》記載:「九月登高,童子作紙鳶放於野,方言謂之,放公叉」。古人認為重陽放紙鳶是「放吉祥」、「放福氣」,所以重陽節放的紙鳶飛得越高,寓意越好,在放紙鳶的過程中不能將紙鳶的絲線弄斷,人們認為絲線斷了,「吉祥」、「福氣」也會隨之飄向遠方。
曬秋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中國南方地區還存在此現象,在重陽節這天,人們將農作物晾曬,寓意豐收。
『陸』 重陽節別稱有哪些
重陽節的別稱有老年節、重九節、登高節、祭祖節、雙九節、曬秋節、敬老節、九九重陽等。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之名稱由來,得名於古籍《易經》中的‘陽爻為九’。在《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九”為老陽,是陽極數,兩個陽極數重在一起,九九歸一,一元肇始,萬象更新。因此古人認為重陽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飲宴祈壽之俗。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謂“兩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謂之“重陽”。明代張岱著《夜航船》雲:“九為陽數,其日與月並應,故曰“重陽”。重陽節的別稱有老年節、重九節、登高節、祭祖節、雙九節、曬秋節、敬老節、九九重陽等。
祭祖節
重陽節與除夕、春節、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祭祖是主要節日做節的一大主題。中國古代屬於農耕社會,農業文明,是極其重視祖先經驗的一種文明形態。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有著逢年過節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登高節
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敬老節
近代,九月初九被賦予了敬老節的新含義。因“九”是數字中的最大數,九,是久長久遠的諧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陽,含有長長久久、長壽尊貴的隱喻在裡面。在民俗觀念中,又因“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且“九九”與“久久”同音,所以賦予有天長地久、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
老年節
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重九節、雙九節則是因為“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隨之演化的就是雙九節。
曬秋節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故而也叫曬秋節。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廣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檯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重陽節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古時南北各地風俗各異,先秦時期,各地習俗尚未融合流傳,重陽節習俗活動鮮見於文字記載。現存有關重陽節俗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豐收祭饗天帝、祭祖的活動。“重陽節”之名稱記載,始見於三國時代;至魏晉時,節日氣氛漸濃,出現了賞菊、飲酒習俗的文字記載,倍受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列為國家認定的節日。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隨著時代的發展,重陽節的文化內涵不斷延展豐富。因而也有諸多不同的稱呼,但歸根到底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在傳承發展中,重陽節以富有生命意蘊的節慶活動世代流傳,設宴敬老、飲宴祈壽主題逐漸和中國傳統孝道倫理相融合,成為當今重陽節日活動重要主題之一。
『柒』 重陽節又叫什麼節
重陽節又叫祭祖節、登高節、敬老節。
1、祭祖節
重陽節與除夕、春節、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祭祖是主要節日做節的一大主題。中國古代屬於農耕社會,農業文明,是極其重視祖先經驗的一種文明形態。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有著逢年過節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2、登高節
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3、敬老節
近代,九月初九被賦予了敬老節的新含義。因「九」是數字中的最大數,九,是久長久遠的諧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陽,含有長長久久、長壽尊貴的隱喻在裡面。在民俗觀念中,又因「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且「九九」與「久久」同音,所以賦予有天長地久、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
重陽節習俗
1、重陽習俗之賞菊
農歷九月俗稱菊月,九月初九的沖重陽節,當然少不了賞菊的習俗。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古時重陽節,各地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
2、重陽習俗之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漢代已見,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3、重陽習俗之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是逢凶之日,佩帶茱萸可以辟邪求吉。因此,茱萸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