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除魔的是誰

重陽節除魔的是誰

發布時間:2024-01-15 19:59:18

重陽節的傳說(簡短)

相傳東漢汝南縣境內有個瘟魔,每逢九月初九都會出來作惡。瘟魔奪去了恆景的父母,於是他決心防仙學藝,為民除害。恆景歷經艱險,找到了一位法力高強的仙長。他拜師練功,終於學成降妖劍術。

恆景回到家鄉,按照仙長的囑咐,在九月初九這天,發給每位鄉親一片茱萸和一盅菊花酒,並帶著鄉親到山上避險。當瘟魔出現時,突然聞到茱萸和菊花酒的味道,便不敢前進。恆景此時手持寶劍,斬殺了瘟魔自此,每逢重陽,插茱萸、飲菊花酒成為重陽節的風俗。

② 重陽節的傳說

相傳在古代,有一個魔每年的九月九日都會出來作惡,殘害無辜人民的生命。此時有一個青年叫桓景,他決定遠走他鄉,拜師學藝回來打敗這個魔。桓景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一位道長願意收留,因此桓景便留在了道長身邊學藝。

有一天,道長告訴桓景,在今年的九月九日當天桓景一家會有危險,因此讓他快點回家並帶上裝有茱萸的布袋,帶著一家老小登到高處飲菊花酒來消災。等到桓景回到家之後,讓父老鄉親每一個人都拿上茱萸,在登高處等待著魔的出現。

果然魔最後終於出現了,但是當魔聞到茱萸和菊花酒的味道時,卻遲遲不敢上前傷人,因此桓景便趁機殺掉了魔,保護了大家的安全。從此重陽節便流傳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的習俗,其中飲菊花酒被人們當做長壽酒飲用。

重陽節的歷史演變

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蘊含著祗敬感德、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內涵。重陽節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

古時南北各地風俗各異,先秦時期,各地習俗尚未融合流傳,重陽節習俗活動鮮見於文字記載。現存有關重陽節俗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豐收祭饗天帝、祭祖的活動。

據考證,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有在秋季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等活動。

③ 語文S版教材四年級上冊《重陽節的傳說》資料

語文S版教材四年級上冊《重陽節的傳說》資料

《重陽節的傳說》是語文S版教材四年級上冊一篇優美的民間故事傳說,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語文S版教材四年級上冊《重陽節的傳說》資料,歡迎閱讀。

一、語文S版教材四年級上冊《重陽節的傳說》說課稿

一、說教材

《重陽節的傳說》是語文S版教材四年級上冊一篇優美的民間故事傳說編排在了最後一個單元並作為單元第一篇精讀課文。這個單元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民族傳統教育學習祖國的傳統文化。

課文講述了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的由來贊揚了桓景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圍繞著訓練重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會寫“妻、拜、勤、瓶、侵、襲”等生字會認“睦、釋、鶴、擲”等生字。要求掌握的詞語有妻子、拜師、勤學苦練、一瓶、侵襲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重陽節風俗的由來感受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拼讀、練習、組詞等方式掌握本課生字與新詞。

2、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知道重陽節風俗的由來。感受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品讀重點句段感受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 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根據教學目標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學難點細細品味文章的語言文字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像在腦海中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動情景。體會桓景不怕艱辛的精神。

二、說教法

新課標強調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只能不再是過去的教學生會念書而是要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的探索同時重視朗讀的訓練以讀為本以讀代講因此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將採取情境教學法和誦讀法進行教學。

情境教學法以看掛圖、聽錄音等形式創設情境喚起學生對桓景的敬佩讓他們更深層次的感受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

以讀促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引導學生反復讀課文以讀促學讓學生在琅琅的讀書聲中讀出情感讀出感悟讀出內涵。

三、學法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達到不教”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會放手讓學生讀讀議議把聽說讀寫相結合以讀為主讓學生邊讀邊想不斷通過讀去揣摩和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最終水到渠成輕松突破本課的重、難點。

四、教學程序

一、詩句引入激興趣 2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推動學生學習進步的重要條件。在本課的導入中我將充分的利用學生課外積累的知識來啟動學生的認知傾向在新課導入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出示詩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同學們還能回憶起這首詩是誰寫的嗎李白講什麼的講重陽節江邊喝酒的事大家知道重陽節是幾月幾號嗎?在民間流傳著關於重陽節來歷的美麗傳說同學們想不想了解重陽節到底是怎樣來的呢 ?設計意圖每節課前讓學生誦讀古詩創設詩香氣息上這節課前讓學生誦讀李白這首詩。並利用詩句引出新課自然引入重陽節的話題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慾望。

二、自主讀文初體驗 在下一步的學習當中我給足時間讓學生整體感知全文。放錄音朗讀把學生帶入課文中去再放手讓學生兩次自主讀文。

一讀課文用喜歡的方式讀要求讀准字音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把字音讀准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句子讀順暢。

二讀課文快速默讀想一想課文講了哪些內容引導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主要講桓景拜師學藝斬妖除魔的事。再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本課的生字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各種方式自讀課文培養學生課前自學的能力又能達到全面了解全文內容的目的。教師在課上要捨得給足時間給學生每次讀書應明確要求注意讀的質量。

三、研讀感悟說感受 小學各年級的閱讀都要求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悟。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採取自讀小組讀指名讀等形式讓學生讀自己的感受。在學生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圍繞以下問題來讀書

1、桓景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請你用“—”出畫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並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里的同學聽。

3、你認為桓景是個怎樣的人由學生們在讀書中思考學生們通過思考總結出了“幸福的桓景可憐的桓景有決心的桓景不怕困難的桓景勤奮的桓景勇敢的`桓景„____„” 設計意圖這個教學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讀書能讀出自己的感受既理解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的精神又培養學習能力在讀書中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概括能力、表達能力

四、品讀句段悟艱辛

結合學生匯報對於文中重點的語句我將會用課件出示 句一他一路走一路打聽翻過了一座山又一座山趟過了一條河又一條河磨破了一雙鞋又一雙鞋終於見到了費長房。引導學生理解桓景拜師學藝歷盡了艱辛可見他為民除害的決心多麼堅定。

句二桓景每天勤學苦練終於練成了一身好武藝。堅定的信念支持著他終於見到了費長房同時支持著他每天勤學苦練終於練成了一身好武藝。能否把桓景怎樣勤學苦練的補充具體這個教學環節的目的是讀寫結合既理解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的精神又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句三到了瘟魔出來那天桓景分給鄉親們每人一片茱萸葉讓大家帶在身邊又讓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後領著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聯繫上文理解桓景按照師父的辦法去做做好了斬妖除魔的准備。 句四桓景手持寶劍從山上直沖下來和瘟魔展開了搏鬥。瘟魔見勢不妙轉 3 身就逃。桓景對准他的後心“嗖”地擲出寶劍“哧”的一聲就把他扎死了。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桓景奮勇除魔毫不畏懼的精神再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學生對桓景為民除害的敬佩之情。

設計意圖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桓景奮勇除魔毫不畏懼的精神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詞語的意思並體會到桓景的精神理解後要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受指導朗讀一定要到位學生沒讀到位時老師可以范讀。讀出學生對桓景為民除害的敬佩之情。值得強調的是每個學生的閱讀感受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必須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感受。

五、調查訪問拓思路

課上到這里已經接近尾聲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讓學生談感受你喜歡桓景嗎說說為什麼。可以用上“因為„„所以„„”。最後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做個調查訪問你的家鄉是怎樣過重陽節的有什麼風俗習慣 設計意圖語文是個大課堂要求學生聯系生活走向社會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課堂的生活化

五、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一篇微型的教案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本文的主要內容我將如此設計板書 重陽節的傳說 幸福的桓景→和和睦睦 勤奮的桓景→拜師學藝 勇敢的桓景→斬妖除魔 不怕艱辛的桓景→為民除害

二、《重陽節的傳說》教學設計 (S版四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重陽節的由來傳說,感受傳說故事中的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

2.了解重陽節的風俗習慣,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體會家庭歡樂、生活甜美的幸福。

3.尊老敬長是社會文明行為的體現,教育小學生要從小尊老敬長,奉獻愛心。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了解重陽節感受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學准備

教學准備:課前搜集重陽節的有關資料;課件;有關重陽節的視頻。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我國有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出示節日名稱),春節是我們常說的農歷新年,可以放假來慶祝。這些都是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節日。人們在不同的節日中可以做不同的事情來慶祝,今天我們就重點來了解其中的一個節日——重陽節。(板書:重陽節)

2.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在民間流傳著關於重陽節來歷的美麗傳說,老師也找到一些相關資料,同學們想不想了解重陽節到底是怎樣來的呢?讓我們一起去聆聽那動人的傳說。

二、重陽節的來歷、傳說

1.重陽節的來歷

在中國,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數字一、三、五、七、九為陽,二、四、六、八為陰。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2. 重陽節的傳說故事

第一則:采自河南

很久以前,汝南縣有個人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著幾片地,安分守己的過日子。誰知天有不測風雲,汝河兩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奪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小時候曾聽大人說過,汝河裡住了一個瘟魔,每年都會出來散布瘟疫,危害人間。為了替鄉民除害,桓景打聽到東南山中住了一個叫費長房的神仙。他就決定前去拜訪。

……

(1) 聽完故事,你體會到桓景什麼樣的品質?你有什麼收獲?桓景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2) 想一想,從傳說故事中你了解到幾種流傳下來的重陽節的習俗?

第二則:流傳在陝西關中一帶

說是很早以前,有個庄戶人家住在驪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過得也不錯。

……

三、重陽節的習俗

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放紙鷂、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桓景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傳說故事中流傳下來的登高、飲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的習俗也流傳下來,不過這些習俗還有不同的說法。

(出示課件)

1.登高:九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登高的目的——登高望遠,思念家鄉和親人;希望自己生活順利,步步高升;鍛煉身體。

2.吃重陽糕: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於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做出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避災之意。

吃重陽糕的傳說(視頻)

重陽花糕的起源有一種來源甚早的說法……重陽節吃糕的習俗就這樣傳開來了。

3.插茱萸辟邪的習俗。

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是一種重要植物,氣味辛烈,可以防止惡濁氣味。人常插茱萸辟邪,祝福全家平安。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4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

5.你還知道哪些地方過重陽節的風俗?

除了以上較為普遍的習俗外,各地還有些獨特的過節形式。

(1)重陽節在陝北正式收割的季節,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陽,收呀么收秋忙。穀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場”。陝北過重陽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享用蕎面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說地,待雞叫才回家。夜裡登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的頭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們沿襲舊俗,要蒸九層的重陽米果,米果分九層重疊,可以揭開,切成菱角,四邊層次分明,呈半透明體,食之甜軟適口,又不粘牙,堪稱重陽敬老的最佳禮饌。

(2)一些地方的群眾也有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

6.小組交流收集的重陽節的資料。

三、小組交流

分別說說自家是怎樣過重陽節的。

四、拓展延伸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現在我國把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六、結束語

同學們,今天的學習中我們了解到的只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海洋中的一滴水,只有多讀才能獲取更多,收獲更大。課下,同學們把這些傳說講給家長聽一聽,再搜集一些與傳統文化有關的文章來讀,我想,你會為我們的民族而贊嘆,為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員而自豪。

④ 重陽節的神話傳說

重陽節的神話傳說

重陽節,在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關於重陽節的故事傳說,你知道都有哪些嗎?下面我帶你看看吧。

重陽節的傳說故事篇1:染布缸神傳說

傳說民間有一對青年夫妻,因受哥嫂的欺壓逃出家鄉,在一個蘆盪里搭起了草房遮風避雨,並就地種糧糊口,日子過得很艱苦。一天他倆在田裡幹活,忽然走來兩個衣裳破舊的人,一個眉粗眼大,持著個破爛袋,一個是面目清秀,腰裡掛著個寶葫蘆,開口就要討飯吃。這對夫妻二話沒說把准備自己吃的兩只黃面籠糕給了他們,自己餓著肚子。這倆人高興地邊吃邊唱:「我有一棵草,染衣藍如寶,穿得化化爛,顏色依然好。」邊走邊撒下許多小草。

冬去春來,這里長滿了許多草,鋤也鋤不掉,夫妻倆覺得奇怪,丈夫忽然想起這草是去年那兩個人撒下的,聽他們唱著說,可以染色,然後夫妻倆割下草,漚在兩只大缸里,第二天缸中水變藍了,但染不上色,心想這下可上了當。沒過幾天,晚上颳起了大風,剛睡下,門外有人敲門,說要借一宿。這對夫妻便起床開門點上油燈一看,是去年討飯的,看他們可憐就把客人留下來,安排他們睡在大缸上並鋪了玉米秕子和稻草,用刷牆多餘的一袋石灰粉墊在草下做枕頭。小夫妻安排好,准備去睡覺。

客人說今天我討了點菜,另一個說我葫蘆里還有點酒,咱們一起喝,說著就拿起酒喝上了,說來也怪,葫蘆里有倒不盡的酒,一會兒大家都喝醉了。半夜裡他們酒性發作,把吃的酒菜都吐進缸里,並把當枕頭的石灰袋也滑到缸中,早晨兩個人用木棍一攪,挾起破袋和葫蘆就跑了。

第二天一早,夫妻倆發現缸水變黃了覺得奇怪,便把白布浸在缸里試染,拿出後很快布由黃變成藍色。丈夫便追上那兩人,問了個明白,他們說這種草名叫藍草,加上適量的石灰和酒就能染色。從此夫妻倆就開起了染坊,生意越做越大。事後他們才知道原來那兩個人是染仙——梅福和葛洪,他們專教窮人染色,使各地的老百姓穿上色牢、美麗的青藍布衣。梅、葛兩仙發明的用灰酒發酵使藍靛還原的方法,在各地廣為傳授,後人便將梅、葛二位師傅尊為染布的祖師爺。江蘇、浙江、山東等地區染坊內都掛上梅、葛二仙紙禡。

在湖南、湖北地區每年九月初九重陽節染坊內都要祭祀梅、葛仙翁,祭祀時除放上梅葛二仙紙禡外,還要放上觀音、財神、家堂的板印紙碼及酒菜等,供奉結束後祭品一起燒化,染坊內的師傅及幫手聚集一起開懷暢飲,祝福「染布缸神」常伴,祈求「染仙」保佑,來年染出的布品質好、色度牢,故舊時的民間染坊常見牆壁上貼有「缸水調和」、「缸中出金」等吉祥詞幅。

重陽節的傳說故事篇2:重陽登高的故事

很久以前,汝南縣有個青年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著幾片地,安分守己的過日子。誰知天有不測風雲,汝河兩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奪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小時候曾聽大人說過,汝河裡住了一個瘟魔,每年都會出來散布瘟疫,危害人間。為了替鄉民除害,桓景打聽到東南山中住了一個叫費長房的神仙。他就決定前去拜師學藝。

桓景帶上一袋干糧上路了。他一路走,一路打聽,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山,蹚過了一條又一條河,磨破了一雙又一雙鞋,翻越了千山萬水,還是找不到仙人的縱跡。有一天,他忽然看見面前站著一隻雪白的鴿子不斷地向他點頭,桓景走近前一看,鴿子卻飛出了兩三丈遠,落地後又不斷地向桓景點頭。就這樣,桓景跟著白鴿,終於找到了費長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門口,恭恭敬敬的跪了兩天兩夜。到了第三天,大門開了,一個白發老人笑眯眯的對他說:「我看你一心想為民除害,就收下你這個徒弟吧。」他交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又教他降魔的武藝。桓景每天勤學苦練,終於把劍術練得爐火純青。

有一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過來對他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害人。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先讓鄉親們登高避災,然後再去斬妖除魔」。說完,就用手招來一隻仙鶴,把桓景載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鄉,把費長房的話向大夥兒說了一遍。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帶著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分給每人一片,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說是可以避瘟疫。安排妥當後,他就帶著降妖青龍劍回到村中,等著斬殺瘟魔。

中午時分,汝河裡狂風怒吼,隨著幾聲怪叫,瘟魔出水走上岸來,趾高氣揚地走進村裡。他發現村裡一個人也沒有,就四處張望,最後發現村民們都躲在山上,便狂叫著向山上沖去。剛到山腳下,突然一陣濃郁的茱萸葉香和菊花酒氣迎面撲來,瘟魔頓時頭暈眼花,哼哼呀呀地在原地打轉。桓景手持寶劍從村子裡直奔瘟魔而來,和瘟魔鬥了幾個回合。瘟魔見勢不妙,轉身就逃。桓景「嗖」的一聲射出了寶劍,寶劍閃著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釘死在地上。

從此,汝河兩岸再也不鬧瘟疫了,這一天是農歷九月初九。此後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舉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動,來紀念桓景鏟除瘟魔、為民除害。因為九月初九又是重陽日,所以人們就把這一天叫做「重陽節」。

重陽節的傳說故事篇3:重陽與菊花仙子的傳說

很早以前,大運河邊住著一個善良的農夫叫阿牛。阿牛家裡很窮,他七歲就沒了父親,靠母親紡織度日。阿牛母親因子幼喪夫,生活艱辛,經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爛了。為治好母親的病,阿牛一邊給財主做工,一邊起早摸黑開荒種菜,靠賣菜換些錢給母親求醫買葯。也不知吃了多少葯,母親的.眼病仍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阿牛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姑娘來幫他種菜,並告訴他說:「沿運河往西數十里,有個天花盪,盪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這花要九月初九重陽節才開放,到時候你用這花煎湯給你母親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陽節那天,阿牛帶了干糧,去天花盪尋找白菊花。原來這是一個長滿野草的荒盪,人稱天荒盪。他在那裡找了很久,只有黃菊花,就是不見白菊花,一直找到下午,才在草盪中一個小土墩旁的草叢中找到一株白色的野菊花。這株白菊花長得很特別,一梗九分枝,眼前只開一朵花,其餘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將這株白菊花連根帶土挖了回來,移種在自家屋旁。經他澆水護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陸續綻開,又香又好看。於是他每天採下一朵白菊煎湯給母親服用。當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後,阿牛母親的眼睛便開始復明了。

姑娘又繼續在夢中介紹種植菊花的方法。

姑娘說:「我是天上的菊花仙子,特來助你,你只要按照一首《種菊謠》去做,白菊花定會種活。」接著菊花仙子念道:「三分四平頭,五月水淋頭,六月甩料頭,七八捂墩頭,九月滾綉球。」念完就不見了。

阿牛回到屋裡仔細推敲菊花仙子的《種菊謠》,終於悟出了其中意思:種白菊要在三月移植,四月掐頭,五月多澆水,六月勤施肥,七月八月護好根,這樣九月就能開出綉球狀的菊花。

阿牛根據菊花仙子的指點去做了,後來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條。他又剪下這些枝條去扦插,再按《種菊謠》說的去栽培,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陽節便開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

後來阿牛將種菊的技能教給了村上的窮百姓,這一帶種白菊花的人就越來越多了。因為阿牛是九月初九找到這株白菊花的,所以後來人們就將九月九稱作菊花節,並形成了賞菊花、吃菊花茶、飲菊花酒等風俗。

;

⑤ 四年級語文《重陽節的傳說》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四年級語文《重陽節的傳說》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導入

瘟魔拆散了一個個快樂、和睦的家庭。桓景眼睜睜地看著親人一個個死去,他的心情怎麼樣?他會想些什麼?

學生甲:桓景很難過。他想一定要為家裡人報仇。

學生乙:桓景特別傷心。他想一定要除掉瘟魔,不讓瘟魔再害人了。

學生丙:桓景看到家人死去,傷心得都哭了。他想不管有多困難,一定要學好武藝,殺死瘟魔。

就是這種一定要斬妖除魔的信念支撐著桓景,他排除萬難去拜師學藝。最後,他殺死瘟魔了嗎?他是怎樣鏟除瘟魔的?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細讀課文

1、上節課我們畫出了表現桓景不怕困難、特別勇敢的句子。請你快速看看自己畫出的句子,一會兒和同學們交流。

2、集體交流。

對於句子的分析,要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

(1)他一路走,一路打聽,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山,蹚過了一條又一條河,磨破了一雙又一雙鞋,終於見到了費長房。

對比朗讀:他一路走,一路打聽,翻過了一座山,蹚過了一條河,磨破了一雙鞋,見到了費長房。

①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

②從這些不同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學生甲:我覺得桓景走了很遠的路,才見到費長房。

學生乙:路特別遠,又不好走,桓景很辛苦。

③桓景在路上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

學生甲:可能會碰到野獸,有生命危險。

學生乙:他的干糧吃完了,鞋磨破了,他挨餓受凍。

學生丙:山路很危險,有幾次夜裡趕路他差點兒摔下山崖。

④遇到這么多困難,他為什麼仍不放棄?

(為家裡人報仇,要除掉瘟魔的決心支撐著他堅持下去。)

⑤是啊!每當想起家人,桓景就有了力量。他終於見到了費長房。從「終於」這個詞你體會到了什麼?(桓景克服了很多困難,經過了很長時間,歷經千辛萬苦才見到費長房。)

⑥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⑦桓景見到費長房時,他會是什麼樣子的?

學生甲:他的衣服和鞋子都破了。

學生乙:他的身上可能還有傷。

學生丙:桓景一定又黑又瘦。

⑧如果你就是費長房,你會說什麼?

(2)桓景每天勤學苦練,終於練成了一身好武藝。

①想像桓景每天都是怎樣練習的。

學生甲:他每天特別早就起來練習武藝。

學生乙:有時候他練武入了神,忘記了吃飯。所以課文中用了「勤學苦練」這個詞。

②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3)恆景武藝學成之後,師傅費長房讓他下山,斬妖除魔。默讀第6、7自然段,找找從哪些詞句看出桓景特別勇敢。

①桓景手持寶劍從山上直沖下來,和瘟魔展開了搏鬥。

(看課文中的插圖)想像他們搏鬥的情景。

體會「見勢不妙」的意思。

②此時山上的鄉親們看著桓景和瘟魔搏鬥,會是什麼心情?

學生甲:他們心裡很緊張,因為瘟魔很厲害。

學生乙:他們擔心桓景會受傷。

學生丙:看著桓景和瘟魔搏鬥,他們相信桓景一定能贏。

(4)桓景對准他的後背嗖地擲出寶劍,哧的一聲就把他扎死了。

從此,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襲了。

看到瘟魔死了,老百姓什麼反應?(歡呼雀躍)

(5)、指名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三、復述課文

1、快速默讀課文,理清文章線索。

家人死於瘟疫、不怕困難拜師學藝、勤學苦練練成武藝、斬妖除魔為民除害。

2、復述故事情節。

(1)把故事講給學習小組的同學聽。

(2)指名在全班講一講。

四、總結

很多節日的背後都有一個生動的故事。你可以通過看書、上網查找、詢問家長等途徑了解這些故事。把你喜歡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新課標》指出,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更要注意學生讀中獨特的個性體驗。設計教案時,尤其要注意孩子的朗讀能力的訓練。側重找出中關鍵的句、段進行理解、體會、朗讀。

「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要尊重學生的個別體會,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在體會的基礎上聲情並茂地讀。中,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的過程是重點。教師可讓學生找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並試著寫出自己的體會。在學生個別談了體會後,再將自己深刻的體會放到句子中品讀。

不足之處:

在重難點的突破上,有點平均使力,教案設計得雖然不錯,但實際操作卻出現卡殼。

1、讀一讀下面的字,先按字母表順序給它們排排隊,再按筆畫從多到少排排隊。注意書寫要工整。

妻、拜、瓶、侵、襲

拜、瓶、妻、侵、襲、襲、瓶、侵、拜、妻

2、選擇合適的關聯詞填空。

因為……所以……、只要……就……、如果……就……、不僅……還……

(1)(如果)劉明的腿不受傷,他(就)能參加這場比賽了。

(2)(因為)九月初九又是重陽日,(所以)人們就把這一天叫做「重陽節」。

(3)她(不僅)學習成績特別好,(還)經常幫助其他同學。

(4)(只要)堅持鍛煉,你的身體(就)會康復。

3、搜集與我國傳統節日有關的民間故事,講給大家聽。

⑥ 重陽節的傳說和哪個人物有關

重陽節的傳說,和東漢汝南人桓景有關。

較早有關重陽節的傳說,見於梁朝吳內均的《續齊諧記》:汝南容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6)重陽節除魔的是誰擴展閱讀

重陽節是農歷九月九日,「九九」與「久久」同音,正如曹丕所說「宜於長久」,與人們希望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人生追求相一致,自然與敬老孝親的傳統美德相契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尊老敬老的傳統,把重陽節作為表達敬老孝親感情的節日,自在情理之中。

在陝西不少地方,重陽節這一天有吃長壽面的習俗,還要把第一碗長壽面給家中的老人先吃,又細又長的長壽面表達了人們祝福老人健康長壽的美好願望。重陽廟會上,還有給家裡老人、長輩買過冬衣物的傳統。在山西,有的地方,重陽節還要請戲班子連唱五天大戲,內容多為敬老、孝親,以愉悅老人。

正因為此,2012年,我國政府規定,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把重陽節的敬老孝親習俗再次凸顯出來,大力弘揚。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除魔的是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職工社會養老保險啥時候領退休工資 瀏覽:150
醫院體檢多久出健康證 瀏覽:861
武陟縣養老保險 瀏覽:785
今年退休人員高溫補貼標准 瀏覽:307
二星級養老機構如何申報 瀏覽:908
古代怎麼說養生的 瀏覽:7
山東省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待遇 瀏覽:372
武漢退休個人社保網上年審 瀏覽:966
流失率含退休職工嗎 瀏覽:267
養老保險忘記交了怎麼辦 瀏覽:592
父母房產過戶兒女要交多少稅 瀏覽:572
以房養老的人死後怎麼辦 瀏覽:158
2017年養老保險政策 瀏覽:679
養老保險中間斷對退休有影響嗎 瀏覽:19
單位未給職工繳納社保已退休 瀏覽:759
別怕老年痴呆吃一味中葯 瀏覽:401
重陽節吃重陽糕祝福 瀏覽:151
全國哪裡最適合養生 瀏覽:398
肇東退休人員醫保 瀏覽:130
敬父母茶的杯子准備多少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