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的心》全文並批註
雖然是復制的。。。但祝你早日解決問題
作者簡介
川端 康成 ( 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 Kawabata Yasunari )
(1899年6月24日—1972年4月16日)
日本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雙亡,後祖父母和姐姐又陸續病故。孤獨憂郁伴其一生,這反映在他的創作中。在東京大學國文專業學習時,參與復刊《新思潮》(第6 次)雜志。1924年畢業。同年和橫光利一等創辦《文藝時代》雜志,後成為由此誕生的新感覺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覺派衰落後,參加新興藝術派和新心理主義文學運動,一生創作小說100多篇,中短篇多於長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華的美,並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早期多以下層女性作為小說的主人公,寫她們的純潔和不幸。後期一些作品寫了近親之間、甚至老人的變態情愛心理,表現出頹廢的一面。
成名作小說《伊豆的舞女》(1926)描寫一個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傷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國》(1935~1937)描寫了雪國底層女性形體和精神上的純潔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虛無感。其他作品還有《淺草紅團》(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鶴》(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川端擔任過國際筆會副會長、日本筆會會長等職。1957年被選為日本藝術院會員。曾獲日本政府的文化勛章、法國政府的文化藝術勛章等。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72年在工作室自殺去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國翻譯出版。
編輯本段原文
輪船從神戶港開往北海道,當駛出懶戶內海到了志摩海面時,聚集在甲板上的人群中,有位衣著華麗、引人注目、年近四十的高貴夫人。有一個老女傭和一個侍女陪伴在她身邊。
離貴夫人不遠,有個四十歲左右的窮人,他也引人注意:他帶著三個孩子,最大的七八歲。孩子們看上去個個聰明可愛,可是每個孩子的衣裳都污跡斑斑。
不知為什麼,高貴夫人總看著這父子們。後來,她在老女傭耳邊嘀咕了一陣,女傭就走到那個窮人身旁搭訕起來:
「孩子多。真快樂啊!」
「哪裡的話,老實說,我還有一個吃奶的孩子。窮人孩子多了更苦。不怕您笑話,我們夫妻已沒法子養育這四個孩子了!但又捨不得拋棄他們。這不,現在就是為了孩子們,一家六口去北海道找工作啊。」
「我倒有件事和你商量,我家主人是北海道函館的大富翁,年過四十,可是沒有孩子。夫人讓我跟你商量,是否能從你的孩子當中領養一個做她家的後嗣?如果行,會給你們一筆錢作酬謝。」
「那可是求之不得啊!可我還是和孩子的母親商量商量再決定。」
傍晚,輪船駛進相模灘時,那個男人和妻子帶著大兒子來到夫人的艙房。
「請您收下這小傢伙吧「
夫妻倆收下了錢,流著眼淚離開了夫人艙房。
第二天清晨,當船駛過房總半島,父親拉著五歲的二兒子出現在貴夫人的艙房。
「昨晚,我們仔細地考慮了好久,不管家裡多窮,我們也該留著大兒子繼承家業,把長子送人,不管怎麼說是不合適的。如果允許,我們想用二兒子換回大兒子!」
「完全可以「。 貴夫人愉快地回答。
這天傍晚,母親又領著三歲的女兒到了貴夫人艙內,很難為情地說:
「按理說我們不該再給您添麻煩了。我二兒子的長相、嗓音極像死去的婆婆。把他送給您,總覺得像是拋棄了婆婆似的,實在太對不起我丈夫了。再說,孩子五歲了,也開始記事了。他已經懂得是我們拋棄他的。這太可憐了。如果您允許,我想用女兒換回他.。」
貴夫人一聽是想用女孩換回男孩,稍有點不高興,看見母親難過的樣子,也只好同意了。
第三天上午,輪船快接近北海道的時候,夫妻倆又出現在貴夫人的卧艙里,什麼話還沒說就放聲大哭。
「你們怎麼了?」貴夫人問了好幾遍。
父親抽泣地說:「對不起。昨晚我們一夜沒合眼,女兒太小了,真捨不得她。把不懂事的孩子送給別人,我們做父母的心太殘酷了。我們願意把錢還給您。請您把孩子還給我們。與其把孩子送給別人,還不如全家一起挨餓……」
貴夫人聽著流下同情的淚:
「都是我不好。我雖沒有孩子,可理解做父母的心。我真羨慕你們。孩子應該還給你們,可這錢要請你們收下,是對你們父母心的酬謝。
編輯本段文章簡介
《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的現代小說家川端康成寫的一篇小小說。
作者懷著淡淡的哀怨,描寫了在一艘輪船上發生的至親至愛的故事,優越的條件,割不斷父母對子女的情素,動人肺腑的親子之愛正是日本傳統文化的精粹——平凡的故事,催人淚下。
編輯本段文章賞析
《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小說家川端康成寫的一篇小小說,它通過一對窮夫妻最終拒絕優越的條件,不願把自己的任何一個孩子給富人的故事,表現了天下父母對自己子女的一顆崇高的愛心。小說字里行間既表現了濃濃的愛心,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充分展示了文學作品情感復雜多樣的藝術魅力。 一、濃濃親情 愛心無限 川端康成以他慣有的柔膩的纖細筆觸,描寫了在一艘輪船上發生的至親至愛的故事。在這里,無論多麼優越的條件,也割不斷父母對子女的情愫。「我們已經沒有能力扶養這四個孩子了。話雖然這么說,但是決不會把他們扔了」,聽,沒有豪言壯語,卻也擲地有聲,只因為有親情的力量、愛的力量! 當女傭提出「東家」想向窮人要一個孩子時,「到了他家的孩子,不僅能夠過好日子,而且可以繼承財主的家業。另外,我家太太還要贈送你們一百元,作為酬謝」,三個優厚的條件一清二楚,這對於「衣衫襤褸,那副寒酸相也引人注目」窮人來說,具有多麼大的誘惑力呀!但這位父親的表情「卻十分猶豫」,要與孩子的媽媽「商量之後才能決定」。從現實的角度來看,父親本該滿口答應,可他卻「猶豫」了,為什麼呢?理智告訴父親,答應女傭的要求,因為這樣既能使兒子有一個光明的前途,還可以解決家庭的實際困難,以免「爹媽兒女一家六口餓死在一起」;可「對子女的一顆至親至誠的愛心」卻一再地反對這樣做。理智與感情之間斗爭的結果,最終還是舍不下這份親情。所以,窮人夫婦把七歲的大兒子給財主太太後,分手時,父母「眼含熱淚,難割難舍」,這時,濃濃的親情已經打動了窮人夫婦,他們其實已經開始後悔了。 「第二天早晨」,「那位父親領著5歲的二兒子的手,無精打采地走進那財主的太太的客艙」要求用二兒子把大兒子換回去,理由是長子是「我們家的接班人」。「無精打采」一詞內涵豐富,父親可能因為思念大兒子徹夜未眠,甚至與母親整晚討論怎樣換回大兒子,總之,一個「無精打采」把親子之愛寫得動人肺腑。緊接著,當天傍晚母親又要用三歲的小女兒來換二兒子,理由似乎很可笑,二兒子「從眉眼長相到說話的噪門,和我那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樣」,如果把二兒子給了人,「就像把婆婆扔了一樣不好受」。這個理由其實是談的孝順父母的話題,是與上一代的親情不斷的一個側面體現。 「事情到這兒還沒完」,窮人夫婦的後悔之情達到頂點了,「他們一見財主夫人什麼也說不出來,竟然痛哭失聲」,先聲奪人,以哭感人,真是「未成曲調先有情」。財主的太太莫名其妙,兩口子邊哭邊訴衷腸,「把那麼個無知的孩子給人家,連我自己都覺得這當爹的冷酷無情。……與其舍掉一個孩子,還不如爹媽兒女一家六口餓死在一起好」,語言平淡朴實、真誠感人,連財主夫人也深受感染,「不由得跟著悲傷起來,禁不住落淚」,「當爹媽的心我完全理解」,至此,親情戰勝了物質,戰勝了「理智」。 二、淡淡感傷 縷縷哀怨 川端康成父母早逝,他的作品大多是淡紫色的,透溢著隱隱的幽謐和淡淡的哀怨,《父母的心》同樣具有種風格特徵。 故事的結尾盡管寫「那一家六口終於又團聚了」,但仍使讀者為這一家六口擔心,他們能否度過這艱難的歲月呢?他們是不是真的會「一家六口餓死在一起」?總覺得有一縷哀怨的情調,產生一種傷感的情緒。 綜上所述,川端康成無論是潑墨描寫濃濃的親情,還是輕點丹青流露淡淡的哀怨,總能扣動讀者的情弦,引起強烈的共鳴,展示其大手筆的魅力。
川端康成生於京都附近的大阪府,祖輩為地方有名的富貴,家道中落後遷於東京,其父親習醫。2歲喪父 ,3歲喪母 ,幼失怙恃,由祖父母扶養;祖父將他帶回大阪府扶養,他唯一的姐姐則寄養在另一親戚處。由於身體孱弱,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閉式的,幾乎沒有與外界的接觸,而這種過分的保護並沒有改善他的健康,反而造就了他憂郁、扭曲的性格。上學後這種生活有所變化,但不幸又接踵而來,8歲時祖母去世,12歲時姐姐也去世了,16時歲祖父亦亡,最後被接到外公家扶養,孤兒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涼,也對他以後的文學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 。
父母、祖母、姐姐,祖父相續過世,這種對於死亡的體驗給他留下的恐懼的影響是一生的。孤獨的川端康成一邊拒絕現實中的熱量,一邊在文字的世界裡繪制著想像中熱量,那個時候他開始閱讀《源氏物語》,在他的一生中,這本書是另一個重大的影響,評價他的作品就不可避免的要提到《源氏物語》。中學時,川端康成對於《源》還僅僅一知半解,但就他所能體會到的感覺,他開始嘗試自己寫作。
16歲時,川端預感到祖父將不久於人世時,就決心把祖父在病榻的情景記錄來。於是他寫起了《十六歲的日記》。這既是作者痛苦的現實的寫生,又是洋溢在冷酷的現實內里的詩情,在這里也顯露了康成的創作才華的端倪。可以看出這種不幸的經歷使他感到生命的脆弱和孤獨。他還在中學讀書時即傾慕《源氏物語》等日本古典小說和散文等,這對他後來的創作影響極大。上中學三年級的時候,就把過去所寫的詩文稿子,裝訂成冊,從這里可以看出少年的康成開始具有文人的意識,最初的寫作慾望已經萌發。
中學時代,他無數次投稿石沉大海,開始懷疑起自己的創作天分,認真考慮自己的才能是否可以成為文學家。在1916年作為中學四年級生,在大皈《團欒》雜志上發表了習作小說《肩扛教師的靈柩》,他就經常給《文章世界》寫小品、掌小說。《文章世界》舉辦投票選舉「十二秀才」,川端康成名列第十一位。對於立志當作家的少年來說,這是很大的鼓舞,也是很值得紀念的一年。他在大學預科的同窗好友中有許多志向文學者,他們一起談論文學,議論文壇現狀和探討當時日本很流行的俄羅斯文學,使來自農村的他頓開茅塞,受益匪淺。這期間,他在學校的《校友會雜志》上,發表了習作《千代》,他以淡淡的筆觸,描寫了自己同三個同名的千代姑娘的戀愛故事。
1920年9月 ,他進入東京大學英文系,第二年轉入國文系。在大學期間,熱心文學事業,改革和更新文藝,復刊了第六次《新思潮》,在該雜志創刊號上發表了處女作《招魂節一景》,描寫馬戲團女演員的悲苦生活是比較成功的,受到文壇老前輩的稱贊。川端康成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文藝年鑒》上,標志著這位文學青年正式登上了文壇。
川端發表了《招魂節一景》以後,由於戀愛的失意,特別遭未婚妻伊藤初代解除婚約,他感到幸福的幻滅,經常懷著憂郁的心情到伊豆湯島,寫了未定稿的《湯島回憶》。此後他為了訴說和發泄自己心頭的積郁,又藉助自己手中的筆,為雜志寫出短篇小說《林金花的憂郁》和《參加葬禮的名人》。與此同時,他在愛與怨的交織下,以他的戀愛生活的體驗,寫了《非常》、《南方的火》、《處女作作祟》等一系列小說,有的是以其戀愛的事件為素材直接寫就,有的則加以虛構化。川端這一階段的創作,歸納起來,主要是描寫孤兒的生活,表現對已故親人的深切懷念與哀思,以及描寫自己的愛情波折,敘述自己失意的煩惱和哀怨。這些小說構成川端康成早期作品群的一個鮮明的特徵。這些作品所表現的感傷與悲哀的調子,以及難以排解的寂寞和憂郁的心緒,貫穿著他的整個創作生涯,成為他的作品的主要基調。川端本人也說:「這種孤兒的悲哀成為我的處女作的潛流」,「說不定還是我全部作品、全部生涯的潛流吧。」
1924年大學畢業後,川端康成踏上社會,就開始了文學創作生活。他積極與橫光利一等人發起新感覺派文學運動,並發表了著名論文《新進作家的新傾向解說》,和創作了《感情的裝飾》、《春天的景色》、《淺草紅團》等少數幾篇具有某些新感覺派特色的作品,並無多大的建樹,他甚至被稱為「新感覺派集團中的異端分子」。後來他公開表明他不願意成為他們的同路人,決心走自己獨特的文學道路,他的名作《伊豆的舞女》和《雪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的。
川端康成的性情被孤兒的氣質扭曲,心中充盈令人窒息的憂郁,一次去伊豆旅行的機會,偶遇巡迴藝人一行,與年少的舞女邂逅,第一次得到舞女的平等對待,並說他是個好人,他便對她油然產生了純潔的友情;同樣地,受人歧視和凌辱的舞女遇到這樣友善的中學生,以平等待人,自然激起了感情的波瀾。他們彼此建立了真摯的、誠實的友情,還彼此流露了淡淡的愛。川端將這段經歷化為藝術,便是展現在讀者面前的小說《伊豆的舞女》了。
1926年,除了發表了《伊豆舞娘》,川端康成一生唯一一部劇本《瘋狂的一頁》也被拍成電影,獲得贊譽的川端康成並沒有停留不前,其寫作風格從新感覺到新心理主義,又到意識流,1931年的《針、玻璃和霧》可以說是其中一個的代表,接下來,川端康成的作品中開始出現佛教空、無的思想。
1934年,川端康成開始寫《雪國》連載,3年後出了單行本,並獲得第三屆文藝懇話會獎。
1936年,川端康成因為對於戰爭的反抗而宣布停筆不寫文藝時評類文章,並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廣泛參加相關活動。
1940年,川端康成參與成立日本文學會。
1941年受關東軍邀請訪問中國滿洲等地,訪問結束後他自費留在中國,並將妻子一同接到中國,兩人前往北京,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回到日本。第二年,川端康成編輯了《滿洲各民族創作選集》。
1944年以《故園》等文章獲戰前日本最後一屆菊池寬獎。
1947年,歷經13年《雪國》定稿。
1949年,川端康成另一部重要的小說《千隻鶴》開始連載,1952年,這部小說被改編成歌舞伎。
1961年,川端康成前往京都寫作《古都》,同年獲得文學勛章。
1968年10月17日,憑借《雪國》、《千隻鶴》及《古都》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是歷史上第一個獲得此獎項的日本人,也是繼泰戈爾、薩繆爾·約瑟夫·阿格農二位後第三個獲此獎項的東方人。當他在瑞典科學院領獎時朗誦了論文《美麗日本之下的我》(美しい日本の私),在這篇論文中川端康成引用了幾位日本古代得道高僧的詩詞,來抒發自己對於日本,日本這個民族的審美體驗。
1970年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不少作家趕到現場,只有川端康成獲准進入。川端很受刺激,對學生表示:「被砍下腦袋的應該是我」。
1972年4月16日,三島自殺之後17個月,川端康成也選擇含煤氣管自殺,未留下隻字遺書。兩人相繼自殺留給了後人無數的疑問。但他早在1962年就說過:「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
2. 家風家教感恩題材溫馨小品劇本《爸爸媽媽謝謝您》
小品,泛指較短的關於說和演的藝術。它的基本要求是語言清晰,形態自然,能夠充分理解和表現出各角色的性格特徵和語言特徵,最為代表的是喜劇小品。下面是我整理的家風家教感恩題材溫馨小品劇本《爸爸媽媽謝謝您》,歡迎大家閱讀。
演員數:6人(2男4女)
人物:
1、父親:會書法。
2、母親:
3、大女兒:國內的高級白領。
4、二女兒:在國外打拚。
5、三女兒:文藝工作者。
6、小孫子:二女兒的兒子。
服裝:父母家居服、女兒們著時尚便裝
道具:筆墨紙硯、桌子、行李箱、一束玫瑰花
孫子拎著一盒生日蛋糕跑上。
孫子:姥姥,姥爺!我來了!
二女兒跑過來趕緊把孫子拉到一邊。
二女兒:噓噓噓!你吵吵啥,一會兒你姥姥姥爺來了,可不許你亂嚷嚷!
孫子:媽,怎麼了?不是說今天要給姥姥過生日嗎?
二女兒:你大姨和三姨我們商量好了要給你姥姥一個驚喜,你這么大呼小叫的一會兒就穿幫啦!
孫子:(神秘)喔,那您不早說,給,這是我送給姥姥的生日蛋糕!
二女兒:這個先藏起來!(看看手錶)這都幾點了,你大姨怎麼還沒來!我先去炒菜!
二女兒把生日蛋糕放到舞台的角落。
孫子:媽媽,我幫您收拾屋子!
二女兒:好!
二女兒轉身下。
孫子深呼吸,打一個馬步。
音樂:男兒當自強
孫子邊拿著抹布邊比劃著武術步擦桌子。
大女兒背著兩個樂器上。
大女兒:小勇,幹啥呢!
音樂:止。
孫子:大姨,你可來了!我媽剛才還念叨你呢!
大女兒:趕緊把你媽喊出來!快呀,還愣著幹啥!
孫子:媽!媽!我大姨來了!
二女兒上。
二女兒:姐,東西帶來了嗎?
大女兒:帶來了!
二女兒:(摩挲樂器)太好了!這下可熱鬧了!
孫子:媽,大姨,你們這是要幹啥?
二女兒:今天是你姥姥的生日,我們要給她過一個音樂生日趴體!
大女兒:借著這個機會,讓老兩口高興高興!
二女兒:是啊,你姥姥姥爺把我們姐妹三個從小拉扯大,把自己的一輩子都奉獻了,現在我們長大成人了,再也不讓他們受委屈了。
孫子:那我三姨怎麼沒來?
大女兒:她呀故意把老兩口帶出去了,一會兒他們回來給他們個驚喜!
孫子:太好了!
二女兒:兒子,一會兒姥姥姥爺來了,你負責打開這個!
「祝您生日快樂!」的條幅。
孫子:包在我身上!
大女兒:哎呀,他們快到了,咱們先躲起來。
三人下。
父親母親和三女兒上。父親捶腿。
劇本大綱:
這一天是母親的生日。
父親和母親提前告訴三個女兒好好工作,不用回來了。話雖如此說,可老兩口還是很想念孩子們。
正在二人悉數孩子們小時候的可愛往事的時候,沒想到女兒們一個一個回來了!老兩口非常感動!
原來,女兒們都擔心母親生日過不好,姐妹之間又都互相體諒,都各自決定一定要回家給母親過生日。於是,全家不自覺的相聚在了一起。每個人都表達出對父母養育自己的感激之情以及姐妹深情。突出這個家是一個非常和諧幸福的大家庭、父母夫妻恩愛兒女孝順體現濃郁的親情美!
歡聚時刻,父親揮毫獻墨寶,同時,三女兒深情的歌唱了《爸爸媽媽謝謝您》,其他女兒和小孫子伴舞,將本劇推向高潮。
最後,女兒們紛紛拿出特別的.禮物送給母親,祝父母幸福安康!母親感動的喜極而泣。結尾,大女兒已經訂好了飯店,全家一起出發赴宴,本劇在一片感動和溫馨中結束。
甲走上台,一片掌聲……
甲:大家好!(鞠躬)今天我為大家說件怪事……
(乙一臉怨氣跑上台)
乙:氣死我了!哼!
甲:咋了老弟
乙:我要離家出走。(說完便哭起來)
甲:不會吧這么嚴重
乙:什麼不會!我媽不給我買那台折騰4的電腦。
甲;那叫奔騰,你才折騰呢。
乙:管它呢,反正現在流行這玩意兒,我媽不給我買,我就跟她急。
甲:(對觀眾說)哪有這樣的人
乙:那天,我和媽媽到街上去,看見一家電腦店,便走了進去,立馬被一台電腦吸引了,我叫媽媽買,她死活不肯買。
甲:多少錢
乙:不貴不貴,也就4個0吧。
甲:這還不貴
甲:你呀!母親將你生下來多不容易,你咋這樣呢離家出走……虧你想得出來!
乙:(語言慢了下來,帶羞愧)那……你說怎麼辦呢
甲:回去給她道歉。
乙:好吧。(轉身下)
甲:(面向觀眾)大家瞧瞧,這樣的人……(這時,乙又氣呼呼地走來)
乙:好你個……(做生氣狀),唉,算了,當我吃虧。
甲:怎麼了怎麼了
乙:你叫我去道歉,我去了,但結果呢……
甲:結果怎麼樣
乙:結果我媽一點兒不生氣。
甲:那不挺好嗎
乙:什麼挺好,她不給我買電腦還沒有一點羞愧。你說可氣不可氣
甲:是你去道歉!還是指望她向你道歉
乙:都是你!叫我去道歉,現在不是虧大了嗎。
甲:你做錯了事就要認錯,道歉應該的。
乙:什麼應該的,本來想隨隨便便說聲"對不起",再聽老媽一聲誠懇的道歉就好了,現在……(生氣,跺腳)都怨你!
甲:什麼人哪!(手指乙,面向觀眾)
甲:難道你沒有一次幫過你媽
乙:什麼意思
甲:就是幫她干點家務活。
乙:有!去年我媽讓我去倒垃圾,看見兩綠筒,一個口大,一個口小,我就抓鬮決定倒哪個,最後決定了倒口小那個。
甲:倒進去了
乙:倒是倒進去了,可出事了。
甲:怎麼了
乙:我看見"垃圾筒"上有四個大字:"中國郵政"。
甲:啊!
甲:就做了這一件
乙:哪能呢不過以後不敢倒垃圾了。
甲:那干什麼呀
乙:拖地啊。
甲:那敢情好。
乙;我拚命拖,拖得地板都映出了人影。
甲:幹得好!
乙:我拖完後,我媽正欲誇獎,咚!摔了一跤,站起來,咚!又摔了一跤,站起來……
甲:咚!又摔了一跤。
乙:這回沒摔。
甲:那還好。
乙:這回站起來後乾脆直接躺下了。
甲:怎麼會這樣呢
乙:拖地時我在地上灑了一點油。
甲:暈,這哪是幫著拖地啊
甲:不管怎麼說,她是你母親呀!你沒聽說過:世上只有媽媽好啊。
乙:嗯,知道。
甲:你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乙:感恩的心
甲:就是要報答父母的恩情,從點點滴滴關心他們。
乙:我懂了,我再也不會讓母親整天一手拿著掃把,一手提著吸塵器,腳夾兩個爛筆頭,頭頂一個……
甲:什麼
乙:高壓鍋!
甲:哎……
乙:以後我會幫著媽媽掃地,拖地,倒垃圾……
甲:嗯,這才像話嘛。
乙:我還要好好學習。
甲:做個好學生。
乙:我再也不要那個折騰4了
甲:做個好兒子
乙:我要去向我媽道謙,我要向她說對不起。
甲:那還不快去
乙:886(搖手下)
甲:886(搖手下)
(2)孝順父母的劇本擴展閱讀
小品名稱大致起源於藝術學校和演藝團體。在演藝界,通過形體和語言表現一個比較簡單的場面或藝術形象的單人表演或組合表演,稱為小品。
小品最早是演藝界考試學員藝術素質和基本功的面試項目,一般由錄取單位老師現場出題,應試者當場表演。1983年在第一屆央視春節聯合晚會上嚴順開表演的《阿Q的獨白》,首次運用了「小品」這一表演形式。
1984年春節聯歡晚會,陳佩斯朱時茂表演的《吃面條》使小品正式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表演形式。1985年,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80班的一個觀察生活練習《賣花生仁的姑娘》,作為一個戲劇小品被搬上了春節聯歡晚會,岳紅、高倩、叢珊、曹力諸明星們朴實的表演,詼諧幽默的風格贏得了觀眾、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從此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有了一個新的藝術形式「小品」。由於春節聯歡晚會的媒介,小品作為不可或缺的獨立的節目參與到演出中。其活潑、詼諧的表演形式倍受觀眾的喜愛。如陳佩斯、朱時茂的小品《吃面》,其滑稽、幽默的形象動作獲得了群眾的高度贊賞和認可,並直接引發了春晚舞台上的小品表演風潮,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意義。受其影響,隨後趙麗蓉、宋丹丹、鞏漢林、趙本山、范偉、高秀敏、黃宏、郭達、郭冬臨等等一大批小品明星脫穎而出,小品這個新的演藝形式空前火暴,它的題材也空前豐富,小品反映社會現象的深度、廣度及其表演形式也愈趨多樣化。從此小品成為文藝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獨特的文藝節目。
3. 寫小品劇本:當代中學生如何在身邊的日常生活中缺乏對父母的孝順之心、感恩之情!
某男,15歲,初中,貪玩,逆反心理嚴重。
某男的父母,都是職工(或者一職工,一個是回公務員),答普通家庭。
某男喜歡網游,常放學後直奔網吧。
某日,某男母親病重,住院治療中,某男因身上無錢去網吧,回家找父親要錢。父親告訴它,它老媽住院,要求其一起去探望。 但某男只要錢,不要探望,不給錢的狀態下,直奔出家門。 其父只有自己去照顧其母。 三日後,警察登門,告訴父母。 某男因無錢去網吧,在外搶劫小學生致重傷,現已抓捕歸案,要求其父母出庭聽審。 後,因青少年犯罪由其父母承擔責任,所以,其父母賠償醫療費。 某男被追究刑事責任,刑事拘留。
兩周後,某男終於放出來,仇視社會,仇視父母,責怪其父母不給其進網吧的錢,否則怎會被拘留,並離家出走。
這個提綱出場人物不多, 男主角+法院審理人員(2-3人)+父親+警察2人
具體的對話和具體的劇情自由編撰。
重點在於某男得知母親病重情況下依舊無視其母病重,不得錢的情況下外出搶劫。
短小品可以只表演在家要錢但被拒絕,要求其探望母親。以及釋放後回家大吵大鬧的劇情。 其他劇情——畫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