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最美孝心少年少年事跡材料6篇
最美孝心少年少年事跡材料篇1
姓名:吳金棋
性別:男
年齡:9歲
地區:黑龍江
吳金棋剛滿一歲時,父母離異各自出走,從此不再和家裡聯系。靠著爺爺奶奶拉扯長大,小金棋從懂事時起,就開始替他們分擔家務。
小金棋的家到學校有七八里路。按照規定應該住校。但因為金棋的奶奶是聾啞人,爺爺的腿有殘疾又患有胃病,他擔心一旦遇到什麼事,家裡沒有一個能跑腿傳話的人,所以三年來,小金棋每天都堅持回家。這幾年,爺爺養了一些雞和鵝,通過賣雞蛋、鵝蛋貼補家用。整個暑假,小金棋每天最重要的事兒就是幫著喂鵝、養雞。除此之外,每天趁著天剛剛亮,9歲的吳金棋還會到離家不遠的樹林里采蘑菇。小金棋不僅擔起了家務事,更成為家裡型乎的主要經濟支柱,同時他還不忘抓緊時間學習。這幾年,他的成績一直保持在全班前三名。
兩位老人並不知道,在9歲孫子的內心,深藏著一個不敢跟他們說的秘密:「就是想爸爸媽媽回來,我再也不想看照片了。等他們回來我要跟他們拍一張新的照片,我要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樣。」因為怕爺爺奶奶傷心,小金棋很少在他們面前提起爸爸媽媽,但每當夜深人靜,或看到同學們和家長在一起時,他就會忍不住地掉眼淚。金棋說,自己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將來即使爸爸媽媽不回來,他也一定會讓相依為命的爺爺奶奶安享晚年。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3
李**,男,13歲,家住武安市南通樂村,目前就讀於武安市第九中學1312班。生活賦予了這位13歲少年堅毅的品質,朴實的性格以及面對挫折的勇氣。和所有的13歲少年一樣,李**陽光、自信。在武安市第九中學評選最美孝心少年的活動中,如果不是同學的舉薦,我們也許就很難讀懂這位朴實少年背後生活的艱辛和對家庭的擔當。
兩年多以前在李**的家中,父親的勤勞,母親的質朴,兄妹間的互愛,給這個不是很富裕的家庭總是帶來歡聲笑語,和諧溫馨。然而當父母拿出所有積蓄修葺新屋的時候,父親病倒了。修房加上父親的治療花光了家裡的所有積蓄,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父親病倒了,家裡失去了頂樑柱,為了生計母親必須外出桐者打工,當時11歲的李**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裡的生活重擔。
由於生病,父親四肢無力,走路太久都會摔倒,因此除了要照顧弟妹衣食起居,李**還必須承擔起家裡的所有家務活如掃地、擦桌凳、洗碗、做飯,洗衣服、干農活等。為了不耽誤學習,李**總是白天幹活,晚上學習同時還要輔導弟弟妹妹的作業,相比其他孩子來說他失去了太多玩的時間。
今年上初中以後,李**就必須住校了,對他來說能見到媽媽就成為了奢侈。因為媽媽只有在每月開支以後才會帶著微薄的薪水送到家中,然後匆匆離開,用他的話來說,媽媽離他實在太遠了。住校後的另一個不便就是家裡的家務活就必須積攢了。周末放假後也許別的孩子都在享受媽媽帶來的美食,在家裡上上網或許找同學痛痛快快地玩一場。而李永寬只能利用假期清洗一周甚至兩周家裡積攢下來衣物,中午時洗菜、做飯,為家裡烹制一頓他們認為不錯的午飯,然後先盛滿一碗飯,雙手送到父親面前。每每提到此事,父親的眼裡總有淚水打轉。提到肉食,那就只有姑姑來看望父親時才能實現。
父親喪失了勞動能力,母親又常年在外,家裡的農活只能落在小雲寬的身上。對他來說鋤地、拔苗、播種、割棒子樣樣是好手。為了不給別人造成負擔,他一個人曾割完地里所有的棒子。如果有機會你能拉起小雲寬的手,觸摸手掌上的老繭時,你就會懂得生活過早得給予了這個13歲少年堅毅的品性。
是啊,13歲正是一個天真燦漫,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齡,然而自從父親病倒後,小雲寬卻先後利用兩個暑假上山捉蠍子。別的孩子可能為了好玩,或者作為一種生活體驗,而雲寬卻是為家裡增加收入。他的目的很簡單,「父親每次買葯要花好幾百塊錢,這樣父親就可以多買幾次葯」。捉蠍子難免被蠍子蟄。一個暑假下來,小雲寬被蟄20多次,甚至一天被蠍子蟄到過4次。就是這樣也並沒有阻擋雲寬為父親買葯的決心,最終兩個暑假小雲寬掙到了700多塊錢。當拿著所有的錢交給父親時,知道這件事的所有人被感動了,於是村裡人把小雲寬當做教育孩子的典範。
幸福也許是心裡的感動,幸福也許是內心最簡單的一種需求。當問及捉蠍子這件事時,小雲寬總是一臉幸福地說:當賺到180塊錢時,父親給我們買了個西瓜;當賺到270塊錢時,父親給我們買了1斤排骨。對別的孩子來說這是多小的事情,小到也許都沒有記憶,但對雲寬來說卻是一卜輪悉種滿足,一種幸福。「爸爸的病一天沒有好,我就會一直捉下去!」小雲寬一臉嚴肅的告訴我們。
知道生活的不易,懂得掙錢的艱難,小雲寬額外珍惜每分錢的支出。每周父親都會給他二十塊錢的生活費,但小雲寬卻只拿5塊錢。因為他覺得更多的錢應該留給父親治病,留給弟弟上學。5塊錢,對於班上的任何一個孩子來說,也許維持一天的生活開銷都不夠,更別說一個星期。但是小雲寬去總是能擠出兩塊錢給4歲的小妹妹買兩根火腿或者買包糖。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學生病了,小雲寬卻毫不猶豫地把身上僅有的2塊6毛錢給了生病的同學,幫他拿葯。那一次,妹妹沒有再吃到糖。
學校放假的時候,也是雲寬最想念媽媽的時候。看著別的同學或者座車或者爸媽接送,他多想媽媽此時就出現在自己的身邊,哪怕就是用手輕撫一下自己的頭。但是他又知道媽媽是在為這個家奔波,是為自己將來能夠有出息。最終雲寬自己選擇步行,用他的話說這樣就省出了路費,同時也節約了「開支」。
雖然很忙碌,雖然很清貧,小雲寬卻從沒有丟下學習。在課任老師的眼中雲寬是個聽話、懂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在同學眼中雲寬是個熱心、講信用、勤快的人;班主任眼中雲寬更是一個自尊、自立的人。國家每年都會有貧困生補助,雲寬卻沒有去申請,「我不想得到別人可憐,再說也沒什麼好可憐的,有爸爸,有媽媽我其實很幸福!」。
懷揣著一份堅毅,一種感恩,用責任和堅強擔起一個家庭的重擔,一個13歲的少年同樣用行動抒寫著青春最華美的篇章!
最美孝心少年少年事跡材料篇2
姓名:楊學興
性別:男
所屬地區:廣元市朝天區曾家初級中學
簡介:楊學興,男,現年14歲,家住廣元市朝天區魚洞鄉東風村三組,現為曾家中學20xx級4班學生。家中有爺爺,爸爸和他三人,母親在他5歲時因病醫治無效去世。爺爺現年71歲,患高血壓,在幾年前的意外中,身體受重傷還有些殘疾,不能正常行動。爸爸因長年勞作患上了嚴重的胃病,但為了一家生計不得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
?孝心故事】
(一)在家勤快懂事,為家分憂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由於母親去世的早,他從小就知道爸爸爺爺的身體不好,家境貧困很懂事,上小學時,他每天放學回家就幫家裡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掃地、做飯、洗衣服、喂雞、喂豬等等。上中學以後,由於離學校很遠,是住校生,回家的機會少了,他只能在節假日幫助家裡分擔家務,由於他家住的地方離公路很遠,每周放學回去時,通常下車後他還要步行幾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家。回到家,放下書包他就背著背簍上山打豬草,背柴,回來之後還要自己親自去做飯,盡管做的飯菜味道不怎麼好,但能讓爺爺吃到熱的飯菜他心裡很欣慰。每次放假在家,他劈柴、做飯、打豬草、放牛等等總是忙個不停。除了幫爺爺做家務事外,還要幫爺爺下地幹活,挖地、播種、除草、挖土豆、收包穀等等,他還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因為爺爺殘疾,父親常年在外,所以挖、背、挑等重活就只有靠他做了。
(二)在學校勤奮好學,品學兼優
他深知家境貧寒,讀書不易,於是他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學習,奮發向上。在初中兩年中,他將華羅庚的「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勞一分才」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雖然沒有多少天資上的優勢,但他比別人更加努力,更加勤奮,以勤補拙。剛進入中學時,他不怎麼適應初中的生活,成績一直起伏不定,他憑借堅強的意志,勤學苦練,不斷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不斷努力,成績終於穩定下來。現在學起來比較輕鬆了,上課能認真聽講,認真完成各科老師布置的作業,還經常主動找老師講解難題。從進校到現在,一直擔任班上的勞動委員,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臟,經常幫助其他同學打掃衛生。還積極參加各種班級活動,有班級榮譽感,為班級爭光,為老師添彩,做老師的小助手,深受同學和老師的喜愛。
(三)尊敬長輩,孝敬感人
由於爺爺殘疾,行動不便,他非常疼愛爺爺,,每次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望爺爺。晚上,幫爺爺擦身、洗腳,吃飯時幫爺爺盛飯奉菜,他總是將自己的零花錢省下來為爺爺買吃的。上中學的時候,有一次回家,爺爺在努力行走,看到孫子回來,想上前,但是由於腳有殘疾,一不小心摔到了地上,一下子暈倒了,不省人事,這把他嚇壞了,可當時,周圍沒有人,沒辦法求救。本想打電話給村醫生,可醫生去很遠的地方出診了,沒辦法趕回來施救。在萬般無奈之下,他急中生智,背起爺爺,踉踉蹌蹌的向山下走去,用了五六個小時,才將爺爺送到醫院救治,由於他及時將爺爺送到醫院救治,危難時刻挽救了爺爺的生命。
他品學兼優,是一個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好學生。在家裡他是個尊敬長輩,孝敬老人,熱愛勞動的好孩子;在學校他是個勤奮學習,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好乾部;在社會他是個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愛公益活動的好少年。經學校研究決定,推薦該生為「廣元市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少年事跡材料篇3
八年前因為汶川大地震,當時只有4歲的李瑤被倒塌的牆壁砸成重傷,經過幾次大手術,雖然保住了生命,但李瑤從此失去了右手。只有一隻左手的李瑤,為了讓家裡人放心,從生活到學習都靠自己頑強成長。爺爺生病住院,她靠一隻手給全家做飯、爸爸媽媽出門打工,她靠一隻手照顧年幼的妹妹……她說,我一隻手不比別人差,我不想讓家裡人替我擔心。地震受傷後,李瑤在綿陽市治療一年,又到都江堰殘疾人學校進行康復訓練,所有的治療康復費用全部免除,這也是政策期內,國家針對汶川地震致殘人員的扶持政策之一。
最美孝心少年少年事跡材料篇4
馮志剛,男,漢族,現年13歲,2002年8月18日出生於陝西省安康市嵐皋縣堰門鎮青春村一個貧困農村家庭。母親天生青光眼,父親在馮志剛6歲那年,水泥灰嗆進眼裡,由於沒有及時正規醫治,不久便雙目失明。從此,馮志剛成為全家唯一的「眼睛」,也成為全家唯一的生活與精神支柱。
6歲,上幼兒園的年紀。當千千萬萬孩子還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時,馮志剛已不僅要自己照顧自己並上學外,還得照顧雙目失明的爸爸媽媽以及打理家庭、種莊稼、干農活。七年來,他靠著孝感天地、自強不息、樂觀自信,奏響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宏偉樂章,譜寫了一部震徹心靈的時代傳奇。
10月15日,cctv—13《朝聞天下》欄目以《馮志剛:我的家不比別人差》為題,用時9分41秒,對嵐皋最美孝心少年感人事跡做了深入報道,引起強烈反響。透過感人事跡,我們可以發現如下精神內涵和閃光點。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他孝感天地
年紀小小的馮志剛,已能深深感到父母的悲苦,心疼著爸爸媽媽,深愛著爸爸媽媽,卻無法力挽狂瀾,只能用稚嫩地雙手,幫助爸爸媽媽生活起居,照顧爸爸媽媽衣食溫飽。7歲那年,馮志剛開始上小學。他的家距離集鎮15華里,報名的時候,別的同學都是父母騎車送,他和母親卻是一步步走過去的;別的新生哭哭鬧鬧不讓父母離開,馮志剛卻默默地找來一根木棍交給媽媽,再三叮嚀媽媽回家一定要靠路里邊走。他知道媽媽看不清,來時的路上有他照應,回家的路,媽媽要一個人走,他生怕媽媽一不小心跌進路邊山溝。
一年冬天,媽媽李興翠給了馮志剛十塊錢,讓他給自己買雙襪子,免得上學凍著了。周末回家,馮志剛腳上仍光溜溜的,卻從書包里掏出一雙嶄新的毛絨襪給媽媽穿上。媽媽流下了幸福而難過的淚。
馮志剛幫媽媽擦去淚水,安慰媽媽說:「媽媽,家裡比學校冷,你身子弱,更需要保暖。我在學校和同學們在一起,天天活動,一點都不冷。」
和普通開放式的農家院落不同,馮志剛家的院子有一個封閉的半截圍牆。馮志剛的爸爸因為失明看不見,曾多次掉到院子外側兩米多高的水田裡。為了父母安全,2013年秋天,馮志剛和父親在鄰居左宏舉幫助下,一起砌這個圍牆。
說起馮志剛,鄉親們都贊不絕口,無不感嘆佩服。鄰居左宏舉說:「馮志剛的確是一個懂事乖巧的好娃娃,每次周末上學前,他都要做好多好多的菜放在冰櫃里,讓爸爸媽媽只熱熱就能吃了,並且再三囑托我,請我幫著照看他爸爸媽媽,害怕他爸爸媽媽眼睛看不見,在家裡出事。」
「有了冰櫃,上學前就可以多做點菜,讓爸爸媽媽多吃幾天,有了電視,爸爸就不會寂寞,雖然他看不見,但他最喜歡聽新聞。」馮志剛一一介紹為什麼要買這兩樣家電。
吃苦耐勞,省吃儉用,他自強不息
面對生活困境,馮志剛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雙手去戰勝它,用自己的意志去戰勝它,把日子過下去。而能夠戰勝這一切,讓馮志剛及其父母能夠幸福平安生活到如今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吃苦耐勞、省吃儉用和自強不息。
每次放學,別人家孩子要麼坐車要麼家長騎車接,而馮志剛,卻只能獨自一人走一個半小時泥窪路回家。在家裡,他不僅洗衣、做飯、收拾房間,還上坡挖地、種玉米、土豆和蔬菜。並在周末抽空為鄉鄰烤煙戶打零工,拔草、編煙葉,掙點工資,補貼家用。兩年來,他打零工攢下2000多元,給家裡添置一台電冰櫃和一台舊電視。每次領到國家發放的低保金,馮志剛都是數了又數,算了又算,恨不得一個錢掰成兩半,買米、買面、買肉,卻從未給自己買過新衣服。
2013年暑假,他給鄰居家幫忙摘煙葉、編煙葉,炎炎夏日,身上長滿了痱子,磨破了雙手,可他一直堅持。一個暑假下來,掙了一千多元。馮志剛家取暖和生活用的蜂窩煤,每一塊都是馮志剛從距家500米外的公路上背回家來的。
然而,在砌圍牆定木樁時,負責掌握木樁的馮志剛,被雙目失明的父親不慎砸傷手指,鮮血直流,疼痛萬分。父親老淚縱橫,讓馮志剛馬上去村衛生室包紮。小馮志剛沒有答應,他強忍著疼,不哭出聲來,從媽媽的針線袋裡找出些布條和線,上了一點雲南白葯,包紮之後繼續幹活。父親馮聯許說:「十指連心啊,他是怕哭出來我們曉得了難過,還有他是心疼錢……」說到這里,父親馮聯許早已是淚流滿面。
父母是福,苦難是金,他樂觀自信
在馮志剛心裡,父母是他最大的福氣,而苦難他根本沒放在眼裡,甚至他自己都不覺得所走過的路和做過的事是苦是難,除了個別時候的「害怕」,他始終充滿著樂觀自信。
比如,當記者采訪他有沒有怕過,是否感覺很苦很累時,馮志剛說:「我不覺得苦,也不覺得累……山上野豬很多,我一個人在山坡上幹活,的確有些害怕,也偷偷哭過多次,真希望爸爸媽媽能夠守在一旁,那樣我就不怕了……可是,爸爸媽媽眼睛看不見,上不來……我最害怕的還不是這些,是哪一天放學回家後見不到爸爸媽媽,叫爸爸媽媽時沒人答應,一個人做飯,幹活,一個人上學……還好,爸爸媽媽都在,只要爸爸媽媽在,我就高興……我感覺我家不比別人差,我也感覺很幸福,因為爸爸媽媽在……」在馮志剛接受采訪時一段不足1分鍾的談話中,竟七次提到「爸爸媽媽」。
再比如,當記者問他有沒有信心憑著自己買下一台洗衣機時,他給予了肯定的回答。他說,自己已經通過暑假給別家編煙葉,攢錢買了一台冰櫃和一部電視機,現在手頭已有500多塊,只差100多塊了,明年再打工,很快就尿崩買回來。說完,他笑了,笑得是那麼充實、自信而幸福。
在馮志剛的心中,父母是福,苦難是金,家庭的困難更沒有阻擋他上進的心。馮志剛家的牆壁上,有多張馮志剛的獎狀。在班裡,他是班長,在宿舍,他是社長。三年來,馮志剛連續被評為三好學生和優秀班幹部。班主任趙坤說:「馮志剛話不多,但做事總在前頭,總為別人想的多,為自己想的少,在同學中威信特別高。」先後被評為嵐皋「十佳先進典型」、「十佳美德少年」和「陝西省最美孝心少年」。
如今,當許許多多的人感覺憂心忡忡,頹廢空虛,無所事事,苦苦追尋快樂在哪裡,快樂是什麼時,年僅13歲的馮志剛用自己的行動和心語,給出了令人痛徹心扉又茅塞頓開的答案,那就是,人之所以快樂,只因心中有愛。
最美孝心少年少年事跡材料篇5
徐,女,今年17歲,共青團員。家住新縣新集鎮艾窪居委會,就讀於新縣高中本部高三(2)班。該同學學習刻苦認真,思想品德端正,孝老愛親事跡典型。
小時候的徐力維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大家庭:有和藹可親的爺爺奶奶,有對自己關懷備至的爸爸媽媽,有聰明活潑的弟弟,一家人雖不富裕,但其樂融融。
2019年秋天,徐力維同學的爸爸徐斌突患腦溢血,當時她僅僅是初二學生,弟弟才上六年級,爺爺奶奶年近80,都有老年痴呆症。爸爸一病,媽媽要去醫院照顧病人,就把整個家丟下了。沒辦法,徐力維只好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她既要在學校搞好學習,還要回家照顧爺爺洗臉,穿衣吃飯,幫助奶奶做飯、掃地、做家務等等,不幸的遭遇讓她過早體味了生活的貧困與艱辛,但她總是說:再苦再累,我都要堅持,不能讓媽媽擔心。這一挑就是123天。直到幾個月後父親從醫院回家。
徐力維母親李本麗身體也很不好,前幾年肝臟做過切除手術,不能做太多的事情,所以在父親回家後的大部分家務仍是要她做:洗衣做飯,加上爸爸的尿布,還要幫媽媽給爸爸做康復運動。那時她爸爸被確診為植物人,整天卧床不起。即使這么辛苦,徐力維仍毫無怨言。爸爸病後,家裡生活相當困難,她正值青春年少,沒有去與人家比吃比穿的,穿的都是好心人給的舊衣服,吃的是最便宜的飯菜。其他同學一星期要花費100元錢,而他們兄妹倆每月一共才用100元錢,媽媽有時對她說:孩子啊!真是苦了你了!現在你是家裡的頂樑柱了。望著媽媽憔悴的面孔和頭上出現的銀絲,徐力維含著淚點點頭,她下定決心,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媽媽照顧好家人。
從此,不管春夏秋冬,徐力維每天早上五點就准時起床了,她總要先幫爸爸洗臉刷牙,穿好衣服,再趁媽媽做飯的時候讀讀書,自己有時候都顧不得吃上一口就得背上書包飛快地趕到學校上課,放學鈴聲一響又飛快的跑回家幫媽媽做午飯。除了學習,做家務、照顧爸爸的飲食起居,成了徐力維每天必須做的事,她的少年便是在這樣的忙碌辛勞中一天天度過的。
臨近中考,她的學習任務也變得繁重起來,但她依然堅持每天臨上學前把吃的喝的給爸爸准備好放在床邊,中午回家給爸爸喂飯、擦洗身子,晚上回家後給爸爸洗臉、洗腳、做身體按摩,給爸爸講自己一天的收獲,看到爸爸笑,徐力維的心裡比吃了蜜還甜。周圍好心的大叔大嬸們有時候也會過來看看她們一家,問她有哪些地方需要幫忙的,但徐力維都會婉言謝絕,因為她覺得,這么多年來大家對她們的幫助已經夠多了,現在她長大了,就要憑自己的能力撐起這個家了。
這么艱苦的家庭條件,她沒有放棄學習,刻苦努力,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在升高中時,她原本打算放棄縣高去職高的,因為職高學生有補助,可以減輕家庭負擔,可以讓弟弟更好的學習。她的這一舉動感動了好心人,有社會愛心人士資助她上高中,她知道求學的不易,珍惜上學的機會,克服了一切困難,努力學習,成績始終優秀。
進入高中之後,學習任務更繁重了,但卧病在床的爸爸依然是徐力維最大的牽掛,她甚至想到過放棄學業回家一心一意幫媽媽照顧爸爸,可每次都會被媽媽罵:孩子啊,這么多年的艱辛我們都走過來了,爸爸有我照顧,你要好好學,再堅持三年,你考上大學就好了。聽了媽媽的話,徐力維飽含著淚水,繼續回到學校努力讀書,她在心裡激勵自己:我要堅強,我不能向生活低頭。幾年來,徐力維精心照顧爸爸的孝心感動了周圍的許多人,大家都對這個善良質朴的女孩豎起了大拇指。
走過了艱辛的成長之路,徐力維沒有享受快樂幸福的少年時光,她勇敢地幫媽媽承擔起贍養老人,照顧爸爸的義務,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擔。未來的路依然漫長,但徐力維卻毫不畏懼,她在日記中寫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我要與那雛鷹一樣,用大自然生存的殘酷歷練心智,以鳳凰涅槃的精神堅定信仰。我堅信,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自己不放棄努力,笑對生活,殘缺的家庭也會充滿愛的溫暖,也能收獲美好的明天!
最美孝心少年少年事跡材料篇6
馬海龍是甘孜州巴塘縣人民小學六年級一班學生,該生學習優異,品德優良,積極上進、團結同學、尊敬師長,對自己嚴格要求,他多次獲得「四好少年」、「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稱號,得到老師和同學的一致好評。
馬海龍本有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可是天有不測風雲,當他_歲時,災難降臨。父親在一次車禍中受重傷,從此殘疾卧床不起。母親承擔起家庭重任,靠擺小攤維持家庭生活,年幼的馬海龍也幫著母親擔負起照料父親、妹妹的責任。
他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孩子,做飯洗衣、為父親端屎端尿,盡管受苦受累,他每天早早起床,幫父親做早飯、穿衣、喂飯。無數個夜晚,爸爸因為疼痛呻吟,小海龍都會配合媽媽端水、遞葯,看著爸爸痛苦的樣子,小海龍忍著沒有哭出聲來,一個人的時候,才悄悄擦掉眼淚,他一直堅強地充當母親的左右手。當媽媽到拉薩進貨時,小海龍像大人一樣細心照料這個家庭,每天放學回家,他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吃現成的,要忙著燒水、淘米、洗菜,給父親倒水、喂葯、清潔。飯做好了,先照料父親和妹妹吃飯,然後才能打開書本做功課。
為了能更好的照料爸爸和妹妹,小海龍學會了合理分配時間,什麼時候幫爸爸洗腳、擦背、搓手,什麼時候照顧妹妹的生活學習,什麼時候完成自己的功課,小海龍都有安排。盡管如此,每天小海龍還是要忙到很晚,但他從沒有叫一聲苦。他知道,只有這樣,才能幫媽媽支撐這個在風雨中飄搖的家。
學習、生活、成長的路艱辛而漫長,馬海龍懂得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在學校,他從不向老師和同學訴苦,始終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__年,央視少兒頻道走進巴塘開展「大手牽小手」活動,鞠萍姐姐被馬海龍勇擔重任照料殘疾父親、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的事跡深深感動了,現場采訪他,還邀請他到北京參加了「甘孜州群眾工作之愛國感恩守法團結巴塘連北京」系列活動,號召全國的小朋友向這位孝心少年學習。他無疑是一面道德示範的旗幟,一個眾生學習的榜樣,一名當之無愧的孝心少年。
⑵ 一年級孝德之星怎麼寫
小學生孝德之星事跡材料1 東大小學三年級推薦教師任國霞
她叫馬慧琳,今年9歲,在東大小學三年級讀書,她活潑、伶俐、漂亮、充滿靈性,身兼班長和文藝委員兩職,又愛畫善舞,她是父母的好女兒,爺爺、奶奶的好孫女,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榜樣,她從小就知道使用禮貌用語,向長輩問好。在校她是個尊敬老師、積極向上的好學生,百善孝為先,學校推行的孝敬教育讓她充分認識到了孝敬父母和長輩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雖然她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但是點點滴滴中也體現了她對父母長輩那份真切的孝敬之心。每次遇見老師、熟人或長輩,總能聽到她甜甜的叫聲,看到胡同的小妹妹,她總是開心地逗她玩。認識她的人們說起她,都會豎起大拇指:有靈性、有禮貌的好孩子。有時跟爸爸媽媽一起外出遊玩,吃剩的果皮紙屑,她總是撿起丟到垃圾桶中;有好吃的,她總是分給爸爸一份,媽媽一份,再自己一份;有時,和爸爸媽媽一起回家,她總是主動地幫他們拿東西;爸媽燒菜時她總是積極幫忙。如果家裡來客人,有時她還會小試一手,總會得到客人誇獎。
最值得誇獎的還是一次最難忘的事。那次爺爺去集市的路上,在拐彎處被一輛疾馳的轎車給撞昏迷了,爸媽都不在家,馬慧琳跟奶奶趕到現場,看到嚇人的一幕奶奶只知道哭已經手足無措了,她卻很鎮靜,流著淚走向爺爺呼喚爺爺,並對到現場的交警叔叔、120醫生護士阿姨們主動匯報爺爺的個人情況和現場傷勢情況。她那麼小的一個孩子,陪同一起去了醫院,在醫院一直跟隨。幫助爺爺去做各種檢查,在病房幫爺爺飲食起居,換衣服、喂葯等等。待到爺爺意識清醒,媽媽也趕到了。孩子真摯的孝心之舉感動了在場的人:爺爺流淚了,媽媽也哭了。
她在學校里是老師的小幫手,她總能幫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收發作業,排練節目。雖然任務很簡單但想到能減輕老師的負擔,她總是積極主動毫無怨言。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學生,樂於助人,工作負責,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為班級乃至學校爭光。她自上學以來,一直勤奮好學,加上伶俐才智,因此取得了一些成績和榮譽:全縣歌詠大賽中,她的一曲《櫻桃紅》榮獲二等獎。在2013年店子鎮「消夏文藝晚會」上她被推薦為主持人。她的沉穩健談隨機應變的主持風格得到了廣泛贊譽。在這次「孝德之星」的推選中,她在我們學校全票通過,獲得了「孝德之星」榮譽稱號。
現在她還是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漫漫長路才剛剛開始,但我們堅信,她一定會走的更遠更好,一定會做好「孝德之星」模範,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⑶ 尊師孝親美德少年詞
尊師孝親美德少年推薦詞
中華民族歷來有孝親和尊師的傳統美德。遺憾的是這些好東西在近些年很少有人提及了。以下是關於尊師孝親美德少年推薦詞,歡迎大家參考!
1.丁曉樂
女,13歲,青島長沙路小學學生,中隊委、區三好學生,青島市學雷鋒優秀少年志願者、青島市中小學“三項活動”感恩小明星、紅十字特困好少年、青島市優秀春蕾女童、市“十佳春蕾女童”提名、半島都市報首屆“十佳愛心個人”。她性格開朗,團結同學,生活樸素,富有愛心,各科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每學期都被評為三好學生。兩歲時她媽媽突患白血病多年來使這個父母來自農村的家庭背負了沉重的債務。她勤儉節約,衣服都是人家送的,平時鉛筆橡皮捏不住了還捨不得扔,可她卻樂於助人,在病房裡照顧媽媽的同時主動照顧其它病人。每當同學生病時總會及時把學習內容、作業告知。在西南乾旱、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後,積極參加報紙義賣捐獻災區。為困難福利院捐獻棉衣,為兒童福利院孩子提供全年免費鮮奶,做愛心志願者為盲校、聾校困難學生圓夢,為貧困地區學校捐書組建圖書室等。她加入了《城市信報》義工團和台灣慈濟公益組織,周末到海水浴場做環保,到養老院關愛老人和特殊家庭孩子心靈疏導等。2012年11月當得知青科大學生於海患白血病無錢醫治生命垂危時她發動同學並主持“血癌無情,愛心相伴”公益募捐義演,募得善款六千多元全部由輔導員轉交患者,於海做了幹細胞移植後康復並完成學業,當收到青島科技大學的感謝信時她開心極了。她的作文在報刊上發表,參加科技創新獲得第29屆山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一等獎等。物質不富裕的生活中她學會了堅強,還有善解、包容、知足和感恩。
2.於文鳳
女,即墨市萃英中學高一、十班學生。
2008年,父親因傷致殘,家中失去頂樑柱。母親又因從小殘疾無法外出打工,當時十歲的於文鳳便用小小的身軀支撐起了整個家庭。洗衣做飯,下地幹活,樣樣在行。2011年,正上初二的於文鳳突然被查出患上癌症,使本就多災多難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母親整天以淚洗面,父親也忙著為於文鳳四處籌錢治病。看到母親的傷心,父親的奔勞,於文鳳鼓起勇氣,以樂觀的精神,積極地與病魔做著斗爭。在治療過程中,於文鳳承受著各種病痛,但始終沒有掉過一滴眼淚。終於在樂天精神的支持下,於文鳳成功戰勝了病魔。2013年因為於文鳳品學兼優,在逆境中以積極樂觀的態度迎接困難和挑戰,獲得了即墨市宣傳部頒發的“即墨好人之星”稱號。2014年,於文鳳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即墨市萃英中學。進入新學校,於文鳳以更加勤奮樂觀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於文鳳在班裡擔任班長,她用自己不尋常的經歷來感染和鼓勵全班同學。於文鳳成了老師最有力的助手,也是同學們最貼心的朋友。班級在她的帶領下,處處走在級部前列。現在,在學校和社會好心人的幫助下,於文鳳的狀況越來越好。這更給於文鳳增加了對生活的信心和戰勝一切困境的勇氣。在以後的日子裡,她會奮發自強,並以自己的努力來回報社會,回報學校,回報那些好心人。
3.王 恆
男,17歲,即墨一中高一(17)班學生,校“微塵社”社長、班級宣傳委員。王恆同學年幼喪父,母親罹患糖尿病無法工作,他獨自一人撐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他省吃儉用,從不捨得給自己添置衣物,卻常常用寒暑假打工賺的錢給媽媽看病、買吃的和好看的衣服;每天放學回家,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做飯、收拾碗筷、洗衣,陪媽媽上床休息後,才打開台燈開始自己的功課。然而,生活的磨難並未讓王恆同學抱怨命運的不公,相反他始終微笑面對生活,樂觀、積極向上地生活著。在學校里,他總是那個爭分奪秒努力學習的人,當有同學向他討教問題時,每一次他都不厭其煩、耐心細致地講解,和同學和睦相處、相互扶持,生活的磨礪讓王恆逐漸長成一個有擔當、有愛心、有能力的好少年。作為學校微塵社的社長,王恆同學總會統籌安排,節假日會策劃“走進社區,關愛老人和孩子”、“敬老院的愛”、“與特殊教育兒童面對面”等活動,和同學們一起為社區、敬老院的老人送去愛心、與聾啞學校學生結成對子。每次活動,他都認真策劃,真誠對待,將看望敬老院老人和聾啞孩子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老人們親切地喊他為“小孫子”,聾啞孩子們將他當成知心朋友。對於王恆來說,無論生活如何待他,他都始終報之以微笑,感恩前行,他是真正向著陽光奔跑的少年!
4.王芙瑤
女,13歲,平度實驗中學學生,團支部書記、青島市“三好學生”,校優秀少先隊幹部、優秀學生幹部。在“社會藝術水平等級考試”中獲古箏六級證書;在由共青團平度市委、平度市廣播電視台、平度市少工委組織的“愛文杯”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中榮獲“優秀獎”。她熱愛集體,富有愛心,多次把平日節約下來的零用錢讓媽媽幫著捐給災區,對身邊有困難的同學她也會熱心的`幫助。她生活儉朴,平日父母給的零用錢除買一些必備的文具,其餘的都積攢起來,並和媽媽一起多次向西藏等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捐獻衣服、書籍和學慣用品。她善良孝順,富有愛心。去年,爸爸因病做了手術,她經常幫助媽媽照顧爸爸、鼓勵爸爸戰勝病魔,媽媽因工作需要經常出差,她小小的年紀就承擔起照顧爸爸的重任,為讓爸爸休息好,她清晨早早起床做早餐,照顧爸爸吃完飯再去上學。晚上回到家裡,做完飯後又幫爸爸洗腳、按摩。爸爸因為病痛心情煩躁,時常發火,她經常偷偷擦掉委屈的眼淚,再轉身向爸爸微笑,逗爸爸開心。更可貴的是,在這種情況下,她的學習成績取得了很大進步,期末考試時在班裡前進了10個名次,受到老師的表揚。
5.王雨情
女,12歲,現在黃島區琅琊台小學六年級學習,擔任學習委員,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她從小就懂得守紀律,講文明,愛集體,助人為樂,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學習成績優異,多次被評為區里、學校的“三好學生”、“文明之星”、黃島區美德少年。2014年9月5日,一位男子來到琅琊台小學,手執一面錦旗。副校長劉建強感覺異常詫異。原來,2014年7月12日下午,王雨情跟隨母親到附近的佳樂家超市購買物品。當她獨自一人玩耍時,突然看見一個黑色公文包躺在購物車內,周圍人來人往,她連忙拿起來,打開一看,一沓厚厚的百元鈔票、銀行卡、各種票據躍然眼前,她急忙合上包,緊緊地摟在懷里。想到老師平日教育的“拾金不昧”,更猜想這可能是人家等著急用的救命錢,她鎮靜的在原地等候。大約半個小時後,一位臉色焦急的30多歲的男子沖進商場一樓。當他發現懷抱黑色公文包的王雨情時,驚喜異常。剛好媽媽過來了,經過確認,王雨情把皮包還給了失主。原來,這是救命錢:市民劉先生的孩子生病住院,他因疏忽大意遺失了皮包,到醫院後才發現丟了。他抱著僥幸的心理,卻沒想到碰上了活雷鋒。劉先生感激涕零,堅決要用幾百元錢感謝王雨情,她婉言謝絕了,只說是自己應該做的,連姓名都沒留下,就走了。9月5日開學後,就出現了那感人的一幕。失主劉先生手拿“春雨潤物,明德育才”的錦旗帶著深深的謝意,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激之情。“兩萬現金還失主,拾金不昧後來人”,以王雨情為原型的故事被評為“2014黃島區十大感人事件”。她面對重金的誘惑,做到拾金不昧,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了當代小學生的風采。
6.王薺悅
女,10歲,青島包頭路小學學生,中國少年兒童歌曲卡拉OK電視大賽形象代言人。她擁有一個特殊的家庭:父母失明,三個人,一雙眼睛。生活的磨難不但沒有讓這個家庭失去信念,卻給小薺悅帶來了更多的精神財富,他們一直懷有一個美好的夢想:希望將來小薺悅能當上老師,可以用愛回報愛。在特殊家庭成長起來的小薺悅從小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做飯、洗衣、幹家務,照料父母的日常起居,早晚接送在按摩院工作的父母,晚上還為他們按摩,在尚善孝親中,傳承中華美德。在校內,她勤奮好學,熱心助人,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在校外,她時時處處做“小雷鋒”,多次參加“報紙義賣”“動手樂實踐,環保在行動”等公益活動。在市關工委馬論業副主任出席的“爭當雷鋒小使者,行善日記來點贊”活動中,她贏得了無數大拇指形的點贊卡,普遍得到了大家的贊揚和肯定,並多次被評為學校“尚善美少年”“四德美少年”“愛心小使者”。她多才多藝、能歌善舞,唱歌、表演、書法、科技製作和運動,都是她喜歡和擅長的,在勤學不輟之下,她多次在全國、市、區等科技、藝術等比賽中獲獎。她的事跡經《青島日報》跟蹤報道事跡後,引起了強烈反響,還被熱心老師家長編成“你是我的眼”劇本參加了市北區藝術節的演出。
7.王昱丹
女,17歲,膠州市實驗中學學生,班長、學生會主席,山東省優秀學生幹部、山東省省級優秀學生。曾獲全國中學生能力競賽一等獎以及山東省賽區決賽最佳口語單項獎,青島市雙語比賽特等獎,“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二等獎,社會藝術水平考級舞蹈十級。作為校學生會主席,王昱丹勇於承擔責任,迎接挑戰,並能出色地完成各項任務。作為班幹部,她熱情地為同學們服務,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著每一位同學,在班級中形成了團結友好的氛圍。王昱丹愛好非常廣泛,熱愛讀書,熱愛運動,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她尤其擅長乒乓球,並獲得膠州市中學生乒乓球比賽團體冠軍以及個人亞軍;同時,她還十分熱衷社會公益活動,經常組織同學們參加微塵報紙義賣、清理違章小廣告,還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去看望福利院的孩子們,並將自己的書籍、省下的零用錢捐給貧困學生。她以樂觀開朗的天性,陽光積極的心態,盡善盡美的品質,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她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展現新時代中學生應該具有的美德,是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孝順父母的好女兒,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盡職盡責的好學生幹部。
8.王雪雯
女,12歲,黃島區第二實驗小學學生,班長,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連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2012年獲得“膠南市優秀學生”稱號,並獲得青島琅琊台集團德育基金獎勵。她盡責奉獻,積極進取,是老師的好助手。雖然在班裡年齡最小,特別是個子最矮,剛當班長時受了不少“委屈”,也哭了幾次,但總是擦乾眼淚後繼續堅持做好。有一次臨近放學突然下起暴雨,學校通知要緊急聯系家長提前來接學生,她幫助班主任查家長聯系方式、打電話通知,等送走最後一個同學才發現忘記通知自己的爸爸。她關心集體,愛護公物,班裡桌凳壞了,總是第一時間想辦法幫助維修。她始終保持班級第一名的學習成績,並主動結對幫助學習差的同學,做班級勤奮學習的“領頭雁”;主動幫助老師做好上課准備,做好老師同學們之間的溝通交流,做文明班級創建的“粘合劑”;同學有了困難就主動幫助,違反校規班規就堅決制止,連一些調皮男生也服從她的“管理”了,成為同學們的“主心骨”。她的爸爸媽媽都是工人,收入非常低,但她從不攀比任性,衣服、學慣用品也是買最便宜的,從來不覺得丟人。因為她相信生活在農村的爺爺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萬事德為先。她始終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只要自己不斷努力,做一朵美麗的小花朵,祖國大花園就會更美麗!
9.石佳慧
女,17歲,青島市黃島區致遠中學學生會主席、高二(6)班班長,山東省三好學生,第十六屆美國中學生數學建模競賽National Finalist獎獲得者,青島市第四屆高中生辯論賽優秀辯手,2014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二等獎,第二十一屆青島市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演講比賽二等獎,青島市第三屆讀書節活動高中組“十佳讀書明星”。石佳慧同學,成績優異,品行端正,熱愛集體,全面發展。她經常協助老師開展學習小組活動,使課堂高效熱烈充滿樂趣;每當同學們遇到不懂的難題而向她求助時,她總會耐心細致地反復講解,直到同學聽懂為止,“我們共同進步”是她的口頭禪。每當離家較遠的同學身體不適或遇到困難時,她都會及時伸出援手,幫同學解決問題。作為學生會主席,經常帶領校學生會成員到敬老院看望幫助老人、街頭義賣報紙,在黃島這塊充滿希望的熱土上,到處都留下她的足跡。這兩年,在全校范圍內發起了“給貧困山區捐書”的活動中,她組織募捐圖書800餘冊。她還成功組織了趣味運動會、消防演練、辯論賽等活動,由於組織能力強,敢於面對和解決各種困難,多次榮獲“優秀學生幹部”的稱號。她生活上自強自立,雖然學校離家不足千米,她卻堅持住校,心系班級,使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組織全班同學搞好早、晚自習,而且培養了自己優秀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這就是石佳慧—一名優秀的高中生。
10.龍 雨
女,14歲,膠州市第二十三中學學生,學校“德孝標兵”、“三好學生”。2012年春天,龍雨的媽媽在去外婆家的路上,被一旁的電線桿歪倒砸到了頭部,經醫治雖保住了生命,但卻留下了經常頭疼的後遺症。每天放學後回家,她先幫媽媽按摩頭部;再去侍奉姥姥的大小便;然後再趕緊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做完之後,再去給外婆清洗沾滿糞便和小便的內衣,由於外婆癱瘓多年沒有正常的消化功能,大便時經常疼痛難忍,她就親自用手把石頭似的糞便摳出來,以此幫助外婆減輕痛苦。無數次為攙扶外婆笨重的身體而跌倒,流血、哭泣,而哭完後,再用上吃奶的力氣將外婆扶起來,外婆的每一次坐起來,都會耗盡了她全部的力量。外婆有時會因為疼痛不能入睡,她就與母親一起給外婆按摩,盡最大能力減輕外婆的痛苦,直到把外婆侍奉到離開人世。2014年10月,龍雨的爸爸因營養不良患上了再生障礙性貧血,每月需要3000多元的醫葯費,爸爸因無望消沉拒絕治療,她一邊勸說爸爸用葯,一邊向爸爸保證在校一定要好好學習,做好學生。在學校,她是一名勤奮學習,樂於助人,把同學當成家人的好學生。每天的課間里,總會看到她與同學探討問題的鏡頭;每天的宿舍里,總會看到她幫同學們整理被褥,承包倒垃圾的影子,甚至有的同學沒有生活費的時候,她端著盛飯的餐盤送到同學們面前。
11.葉申瑜
男,17歲,青島一中2013級7班學生,校三好學生、優秀團員、青島晚報小記者。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謙虛禮貌,尊老愛幼,孝敬父母,關心集體,熱愛生活。有一顆善良、誠實、熱情的心,誠實守信,樂於助人。葉申瑜於2013年10月從國信體育館坐362路公交回家時,坐在車廂後靠窗位置上,車抵達“大埠東”車站時,車門正要關閉准備前行,一個青年從後車門中竄了出去,此時,一位女士在後車門大喊:“開門!那個人是小偷!”葉申瑜顧不得多想,冒著有可能被車壓到的危險,從窗戶縱身跳出去,一掄手打在了小偷的肩上。小偷手裡的包掉在地上,倉皇逃跑。跳下車的葉申瑜摔在台階上,左腿膝蓋受傷,血往外流。幾位叔叔阿姨從公交車上下來將他扶起,葉申瑜將包送還失主,看著失主焦急心疼、贊許的目光只是說:“沒事的,這是我應該做的。”葉申瑜謝絕失主的了回報,被失主送回了家。葉申瑜在平日里幫助家長、關懷同學,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讓身邊的人體會到幫助他人給生活帶來的幸福快樂,並勵志一直這樣做下去,從身邊小事做起一點一滴地改善自己,改變身邊的人,改變身邊的環境。
12.田浩伊
女,14歲,城陽區實驗中學九年級一班的學習委員,曾在八年級時擔任學校學生會秘書長一職。她品學兼優,曾獲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山東省二等獎;獲青島市和平海報設計城陽區一等獎;聲樂水平達到了七級;多次參與科技比賽獲得許多成績,並獲“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稱號,在市、區、學校組織的各項比賽中獲得許多榮譽。在社會上,她多次參與義賣和義捐的活動,在汶川地震時,她曾一次性捐出攢了好幾年的全部零花錢。積極宣傳環保知識,參與“廢電池回收活動”以及社區舉辦的“環保小衛士活動”。有一次去上課的時候,在路上撿到了一部手機,可是手機有鎖屏無法打開聯系不到失主,她就等在原地,希望失主能打來電話,後來失主的舅舅打來電話,取手機希望給予報酬時,她婉言謝絕並不留姓名的匆匆趕去上課。她熱愛科學,對科技創新有著濃厚的興趣。初二時,進入學校的創新社團,並擔任了社長一職,創新課上,她總會發散思維,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將未知與現存比對,形成了一套獨立的思維體系。日常生活中,她善於觀察,發現可以改進提高的地方,就帶到課堂上和社團成員一起交流討論,並帶領社團成員們將這些成果參與科技創新比賽。美德少年是她人生彌足珍貴的成長經歷,前方的路還很長,還有更多未知的挑戰。
;⑷ 孝善有德好少年事跡材料
孝善有德好少年事跡材料(精選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跡吧,事跡具有觸發力大、感染力強的特點。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事跡嗎?以下是我整理的孝善有德好少年事跡材料,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從古至今,尊師孝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一位11歲的小學生,在老師眼裡,她是一名自尊自強和富有理想的好學生;在同學眼裡,她是個樂於助人、好學上進的好夥伴;在父母眼裡,她是個尊老愛幼的好孩子,她就是合作市三小五年級(4)班張文華 。
在學校,她勤奮學習,努力學好每一門功課。在知識的海洋里,她是一個快樂的暢游者,不斷的學習和總結,培養了她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她愛護班集體的榮譽,只要是集體活動都會有她快樂的身影,只要是班集體的事情她都會主動承擔任務,同學之間的友誼她特別珍惜。在老師心目中她是好幫手,作為小組長,到寒暑假的前夕,幫老師抄寫成績單。記得還有一次,老師正在幫同學們講評作文,時間已過去半個小時了,老師的聲音早已沙啞了。看到桌旁的暖瓶,張文華趁老師在進行個別指導的空隙,拿起老師放在桌上的杯子,去加了一些熱水,雙手端著杯子,對老師說:「老師,您辛苦了,請喝口水吧!」老師看著她贊許的笑了!平時幫同學打掃衛生、整理課桌、幫課代表把作業收齊整理好並幫助交給老師。
合作市三小五年級(4)班 班主任丁風元表示,張文華同學身上體現了一名莘莘學子良好的道德品質,一種至真至善的思想態度,體現了一名當代小學生的良好素養。在學生心目中,她無疑是一面道德示範的旗幟,一個眾生學習的榜樣,一名當之無愧的美德少年。
在家中,張文華孝敬父母。去年年底,在外地的爺爺和奶奶來合作,媽媽做了好吃的飯菜。她在開飯前,夾了幾塊最大的排骨,放進爺爺、奶奶的碗里,然後等爸爸媽媽坐在飯桌前時自己才動筷子,爸爸望著她微笑地點了點頭。吃完飯主動幫媽媽洗刷碗筷,媽媽稱贊她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去年年底爸爸的腳扭傷了,張文華每天放學回到家裡幫爸爸換紗布,拿葯端水,還經常幫爸爸媽媽洗襪子,爸爸說她長大懂事了!
張文華同學就是這樣心中有長輩,心中有同學,心中有老師,心中有集體,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努力按照中華傳統美德的要求去做。在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都有著突出的成績和表現,確實做到了令家長放心、令同學敬佩、令老師滿意,是名副其實的好學生。
合作市三小尊師孝親美德少年張文華說,老師在小小的講台上,默默無聞的耕耘、澆灌,為我們打開知識的大門。父母的養育,長輩的關愛,為我的健康成長傾注心血。我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老師,對父母,對長輩,常懷敬重意,永裝孝盡心。
張詩林淳樸、善良、誠實、守信、富有愛心,這是他留給所有老師及同學生們的最深印象。老師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一粒粒積極向上的種子,使他一天天健康茁壯成長。
一、心懷感恩、孝敬長輩、孝順父母的好孩子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百善孝為先,孝敬要及時在生活中,張詩林每周都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件事,如給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做做酸奶、拌拌小菜、擦擦桌子、也會將自己優秀的文篇讀給長輩聽。
忘不了母親節那天媽媽收到他用自己的零錢買的那支康乃磬的情景;忘不了他寫的優秀作文《媽媽我懂你的心意》父母被感動淚流滿面的情景;忘不了姥姥在生病咳嗽時收到外孫子買來的兩個大白梨的情景;忘不了在放假時孫子幫忙爺爺澆灌蔬菜的情景……。雖然這些事不是什麼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每件事都是發自他內心對父母的孝敬,都很有意義。
二、勤奮好學、尊敬老師、心系班級的優秀少先隊員
老師的諄諄教導,使他每天都能夠茁壯、健康地成長。他熱愛文學,擅長寫作,是老師的教育和鼓勵,給了他強大的自信,他的文篇多次作為範文在班級展示。他說尊敬師長,要發自內心的尊重與敬愛,作為學生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不讓老師操心,盡自己所能做老師得力的小助手。早晨校園內總能聽到他清脆親切的「老師,您好!」;開學時,他會主動與其他男同學們承擔班級搬書「重任」;運動會烈日炎炎,他主動承擔為班級借遮陽傘、買礦泉水的責任;教師公開課上,他看見班級的電腦多次出現藍幕,無信號,他主動找到爸爸請救幫忙解決電腦問題;大清掃時班級里的垃圾滿了,他主動攬過這臟活將垃圾倒掉。
淳樸、善良、誠實、守信、富有愛心,這是老師和同學們對他最大的評價。多年來他多次被評為學校「三好學生」;在全市「我愛我家」作文大賽中他榮獲得全市二等獎。
三、誠實守信、富有愛心、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
社會上,張詩林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二年級時他便是「郭明義愛心團隊的小小志願者」,他把自己的壓歲錢捐給困難家庭,盡自己微薄之力;他跟隨媽媽到社區走訪、看望空巢老人王素梅、殘疾兒童邱爽;他把自己在圖書跳蚤市場里賣書所得錢捐給困難地區的兒童;他與岫岩困難學生結對子等等。他用一顆熾熱的心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在家裡,他是個心懷感恩、孝敬長輩、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在學校,他是個勤奮好學、尊敬老師、心系班級的優秀少先隊員;在社會,他是個誠實守信、富有愛心、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他就是勝利小學尊師孝親的美德少年張詩林。
她今年10歲,是五年(2)班的一名普通學生。在學校里,她是個尊師敬長的好孩子。每當在校園內,或在校園外,碰到老師,不管有無教過她,她都會恭恭敬敬地說聲:「老師,您好!」當老師下課後,講台桌上的作業本,她會主動幫老師收拾好。雖然是微不足道的行為,但能減輕老師的一點點工作量,她是班主任老師的好幫手,是班級學生的好榜樣。從老師的諄諄教誨中不斷塑造日益豐滿的自我。除了工作認真負責,學習上她嚴格要求自己,時刻都在提醒自己,要好好學習,爭取好成績。上課時她總是全神貫注地聽講,認真回答問題後那自信的笑容,同學們就會不自覺地受到感染,對不懂的問題,她總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直到弄懂為止,她幫助同學,與同學們在互學互比中取長補短、一起進取;與同學們在交流探求中學習借鑒、共同提高。同學拿著不懂得的題問她時,再忙她也會抽出時間,解答疑難; 在課外她尤其愛看書,不管是作文書、報紙,還是中外名著,只要是有益的書籍她都讀得津津有味,對於一些好詞佳句,她都及時摘錄下來,還把它及時背下來加以消化。她還關心他人,團結同學,經常幫助其他孩子學習,是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少年,特別在尊師孝親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她熱愛集體,對於班集體這個團隊的榮譽我倍加愛護,只要是集體活動都會有她快樂的身影。
從懂事開始她就會背頌三字經里的「香九齡,能溫習;孝與親,所當執」。後來上了學,她又懂得了「百善孝為先」的道理。在家裡,在家裡她是個孝順長輩的好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從不讓父母操心,還經常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她知道在平常生活中,爸爸、媽媽為了工作和照顧她會很辛苦。所以,她也經常幫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雖沒有為媽媽親嘗湯葯,但她會把溫水端到媽媽的跟前;雖沒有為父母暖衾,但她會為父母鋪好被褥。從四年級開始,她每天晚上都會為媽媽端洗腳水、拿擦腳布,把水溫調試好後讓媽媽洗腳。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更是體現我對父母深深的愛。在社會,她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幫助老人提重物,把在路邊玩耍的小孩領到安全的地方,舉手之勞,從善如流。
每到節假日,她都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向他們匯報她的學習情況,給他們看她的獎狀和成績單,跟他們聊天讓他們享受難得的天倫之樂。
她說,無論她將來做什麼,一定不會忘記老師和爸爸媽媽在她成長的道路上所花費的心血。她會做到「飲水思源,常懷感恩」。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學習、生活、成長的路是艱辛而漫長的。她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為歌,熱心和寬容為曲,彈奏暖人心扉的歌;她正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為筆,進取和奮發為墨,書寫充滿希望的畫;她正用愛心、恆心、信心、誠心托起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
同學們,你們一定想知道她是誰。她就是我們中間的最美尊師孝親少年:聶鳴!
孝老愛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做為新時期的小學生,要把這種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我是聽爸爸媽媽講「孔融讓梨」、「卧冰求鯉」的故事長大的。爸爸媽媽以身作則,孝敬老人,和兄弟姐妹們和睦相處。我從心底就種上了孝老愛親的「種子」,隨著我的成長這顆「種子」逐漸的發芽生根。人類的愛首先是愛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在家裡,我盡最大的努力幫爸爸媽媽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有好吃的,我會像孔融一樣先讓爸爸媽媽吃;在爸爸下班回到家的時候,我會給他端上一杯熱茶,在媽媽忙完一天的家務活後,我會給她按摩。有一次媽媽生病了,爸爸不在家,所以我接受了照顧媽媽的任務,給媽媽端水喂葯,幫媽媽蓋被子。當時媽媽很感動,我也非常開心!
在院子里,我見到認識的叔叔阿姨我都會主動向她們問好。主動幫老爺爺、老奶奶拎東西。在外面會主動給老人讓座。今年的中秋佳節,我和媽媽帶著滿滿的愛去看望了住在第三福利院里的老人們,送上我們親手做的冰皮月餅和物質,陪著老人們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一起分享節日的溫馨!
大家都誇我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我會以此為鼓勵繼續努力,做一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團結鄰里的優秀小公民。
在學校,老師教育我們做人要講道德,懂禮儀,教育我們以熱愛國家、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做為日常行為的准則。我謹記學校老師的教導,尊敬師長,和同學們團結友愛,熱心的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深深地體會到,孝老愛親是溫情、是動力、更是一種美德,是一座人與人之間架起的愛心橋梁。我會以此為起點,更加努力,使自己成為一位孝老愛親的美德少年。
古語說「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是善心、愛心,良心的綜合體現。這就好比樹木有根才能枝繁葉茂,如果我們不具備這樣的基本品質,無論擁有多少才華和學識,一切都將是空中樓閣。
長輩在我身上寄託了太多的期望,總是給我創造最好的條件,但不是寵溺,媽媽言傳身教,在人生起步的路上賦予我正能量和美好情感。從呱呱落地到現在的小小少年,我也一直學習著母親的`孝順,給他們帶來更多驚喜!
我平時非常喜歡看書,最喜歡看的是一些感人的孝老愛親的小故事,像「黃香溫席」、「孔融讓梨」這些小故事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熟知。在學校開始背《弟子規》時,我不是死記硬背,而是會去理解句子的含義。《弟子規》就是教我做人的道理,讓我成為一個聽話懂事知禮的好孩子。
在生活中,我也以書中學到的孝老愛親的故事主人公為榜樣,努力做一個有孝心的好孩子。記得有一次,奶奶身體不舒服,晚飯沒吃就早早上床睡覺,我心裡很著急,就和媽媽一起去買葯。到家後,我一會兒給你奶奶遞水,一會兒給奶奶遞葯,希望奶奶吃了葯能快點好起來。晚上,我想:奶奶身體不好,如果我打掃好屋子,奶奶就可以多休息一下,病也會好得快點。於是,我自己用IPAD開了鬧鍾,第二天一早,我就起床在客廳里忙著掃地、擦桌。媽媽聽了,高興地說:「你長大了,可以用內心去發現需要幫助的人,懂得關心家人和設身處地為長輩著想了!」
今年的「三八」節,媽媽單位組織活動,所以晚飯沒在家裡吃。我一吃好飯就打電話給媽媽,說:「媽媽,我愛您!」我又做了一張小卡片放在媽媽床頭,上面整齊地寫著:「按摩卡,終身享用,隨叫隨到。」等媽媽回到家裡,看到這份禮物時,激動得眼裡閃著幸福的淚花。其實在我們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常常可以享受到他的捶背和按肩。如今我又承擔了一份工作,每天晚飯後廚房就是我的領地,你可以經常看到一個圍著圍兜的小男生在洗刷刷!
我是誰呢,我是媽媽心中的美德少年——楊XX,我是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楊XX,我是XX小學204班愛學習愛同學的班長——楊XX,我正在用品德為筆,進取為墨,書寫人生燦爛篇章!
李XX,男,13歲,家住武安市南通樂村,目前就讀於武安市第九中學1312班。生活賦予了這位13歲少年堅毅的品質,朴實的性格以及面對挫折的勇氣。和所有的13歲少年一樣,李XX陽光、自信。在武安市第九中學評選最美孝善有德少年的活動中,如果不是同學的舉薦,我們也許就很難讀懂這位朴實少年背後生活的艱辛和對家庭的擔當。
兩年多以前在李XX的家中,父親的勤勞,母親的質朴,兄妹間的互愛,給這個不是很富裕的家庭總是帶來歡聲笑語,和諧溫馨。然而當父母拿出所有積蓄修葺新屋的時候,父親病倒了。修房加上父親的治療花光了家裡的所有積蓄,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父親病倒了,家裡失去了頂樑柱,為了生計母親必須外出打工,當時11歲的李XX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裡的生活重擔。
由於生病,父親四肢無力,走路太久都會摔倒,因此除了要照顧弟妹衣食起居,李XX還必須承擔起家裡的所有家務活如掃地、擦桌凳、洗碗、做飯,洗衣服、干農活等。為了不耽誤學習,李XX總是白天幹活,晚上學習同時還要輔導弟弟妹妹的作業,相比其他孩子來說他失去了太多玩的時間。
今年上初中以後,李XX就必須住校了,對他來說能見到媽媽就成為了奢侈。因為媽媽只有在每月開支以後才會帶著微薄的薪水送到家中,然後匆匆離開,用他的話來說,媽媽離他實在太遠了。住校後的另一個不便就是家裡的家務活就必須積攢了。周末放假後也許別的孩子都在享受媽媽帶來的美食,在家裡上上網或許找同學痛痛快快地玩一場。而李永寬只能利用假期清洗一周甚至兩周家裡積攢下來衣物,中午時洗菜、做飯,為家裡烹制一頓他們認為不錯的午飯,然後先盛滿一碗飯,雙手送到父親面前。每每提到此事,父親的眼裡總有淚水打轉。提到肉食,那就只有姑姑來看望父親時才能實現。
父親喪失了勞動能力,母親又常年在外,家裡的農活只能落在小XX的身上。對他來說鋤地、拔苗、播種、割棒子樣樣是好手。為了不給別人造成負擔,他一個人曾割完地里所有的棒子。如果有機會你能拉起小XX的手,觸摸手掌上的老繭時,你就會懂得生活過早得給予了這個13歲少年堅毅的品性。
是啊,13歲正是一個天真燦漫,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齡,然而自從父親病倒後,小XX卻先後利用兩個暑假上山捉蠍子。別的孩子可能為了好玩,或者作為一種生活體驗,而XX卻是為家裡增加收入。他的目的很簡單,「父親每次買葯要花好幾百塊錢,這樣父親就可以多買幾次葯」。捉蠍子難免被蠍子蟄。一個暑假下來,小XX被蟄20多次,甚至一天被蠍子蟄到過4次。就是這樣也並沒有阻擋XX為父親買葯的決心,最終兩個暑假小XX掙到了700多塊錢。當拿著所有的錢交給父親時,知道這件事的所有人被感動了,於是村裡人把小XX當做教育孩子的典範。
幸福也許是心裡的感動,幸福也許是內心最簡單的一種需求。當問及捉蠍子這件事時,小XX總是一臉幸福地說:當賺到180塊錢時,父親給我們買了個西瓜;當賺到270塊錢時,父親給我們買了1斤排骨。對別的孩子來說這是多小的事情,小到也許都沒有記憶,但對XX來說卻是一種滿足,一種幸福。「爸爸的病一天沒有好,我就會一直捉下去!」小XX一臉嚴肅的告訴我們。
知道生活的不易,懂得掙錢的艱難,小XX額外珍惜每分錢的支出。每周父親都會給他二十塊錢的生活費,但小XX卻只拿5塊錢。因為他覺得更多的錢應該留給父親治病,留給弟弟上學。5塊錢,對於班上的任何一個孩子來說,也許維持一天的生活開銷都不夠,更別說一個星期。但是小XX去總是能擠出兩塊錢給4歲的小妹妹買兩根火腿或者買包糖。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學生病了,小XX卻毫不猶豫地把身上僅有的2塊6毛錢給了生病的同學,幫他拿葯。那一次,妹妹沒有再吃到糖。
學校放假的時候,也是XX最想念媽媽的時候。看著別的同學或者座車或者爸媽接送,他多想媽媽此時就出現在自己的身邊,哪怕就是用手輕撫一下自己的頭。但是他又知道媽媽是在為這個家奔波,是為自己將來能夠有出息。最終XX自己選擇步行,用他的話說這樣就省出了路費,同時也節約了「開支」。
雖然很忙碌,雖然很清貧,小XX卻從沒有丟下學習。在課任老師的眼中XX是個聽話、懂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在同學眼中XX是個熱心、講信用、勤快的人;班主任眼中XX更是一個自尊、自立的人。國家每年都會有貧困生補助,XX卻沒有去申請,「我不想得到別人可憐,再說也沒什麼好可憐的,有爸爸,有媽媽我其實很幸福!」。
懷揣著一份堅毅,一種感恩,用責任和堅強擔起一個家庭的重擔,一個13歲的少年同樣用行動抒寫著青春最華美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