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村喪事門頭紙
農村喪事門頭紙
農村喪事門頭紙,喪事是傳統的喪葬儀式,在新中國成立前,喪事煩瑣,講究封建禮儀。包括在現在有很多地方辦理喪事還是比較傳統的,還需要貼門頭紙,下面是農村喪事門頭紙。
喪事的門口掛紙先拿出白紙對折,然後在白紙上角剪一下就完成了。
人們經常用紙做成形態各異的物象和人像,與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禮上燃燒,這一習俗在中國境外有時仍可見到。
剪紙藝術一般都有象徵意義,也是這種儀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紙還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裝飾物。
剪掛紙的意義:
剪紙習俗是太原地方傳統文化的.沉澱,也是當地人們心態的一種折射和反映。它以其豐富的內容,多姿的形式,靈活的表現方法,經濟方便的操作,得到大眾的廣泛喜愛,已深深根植於這一方土地、一方人情的生活生產之中。
雖然,期間剪紙曾被作為四舊革除。但隨著改革開放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表現喜慶、紅火、熱鬧、歡樂的剪紙也回到了人們生活中間,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家人去世門上貼白紙是什麼習俗?
漳州民間自古以來對喪葬十分看重,老人臨終之前,必須「搬鋪」,即從卧室睡床移到正廳「水床」。所謂「水床」,是在兩條板凳上放3塊比人體稍長的木板。木板取單數,不能雙數,表示死者單身赴陰間,不會再拉一個作陪的。
按照禮遇的規格,長者亡故才有資格上正廳,父母健在者、英年早逝者(某些對家庭貢獻顯著的長子或有功名的人物除外)、夭折者則不能上正廳,而必須把「水床」置於廂房,或將之移至床前地板,地板上鋪稻草或草席。
「搬鋪」時,廳內的神龕、神位、案桌、香爐等必須移走或遮蓋。老人未斷氣之前,不能發出哭聲。人一死,親屬圍屍放聲痛哭。
人們要用白布單把死者從頭到腳蓋上,稱「蓋水被」。
房宅的大門,紅紙對聯拆下,在門扇貼上白紙條。父母雙亡交叉貼兩條,一方尚健在只貼一條,如父喪貼左門扇,母喪貼右門扇,稱之「掛孝」。死者的下輩披麻戴孝,身穿麻衣孝服,下擺不縫;頭戴孝帶,用手撕一長條,不用刀剪,纏於頭部;腰間系麻繩;腳穿孝鞋,孝男穿草鞋,孝女穿布鞋,鞋面綴以白布;孝女頭發披散,象徵「發出千尾」,子孫繁盛。
死者已做高祖者,民間視作很「有福氣」,其玄孫穿黃布衣,若有玄玄孫則穿紅布衣,人人稱羨。
喪事是漢語成語,拼音sāng shì,指人死後殮葬、哀悼等事情。新中國成立前,喪事煩瑣,講究封建禮儀。主要過程為:送終——長輩絕氣前,晚輩守在身旁,直到咽氣,謂之「送終」。更—— 死者在彌留之際,脫下舊衣,更換壽衣,用白線扎腿,根數與卒年齡相等。
訃告:人死後立即派人去親友家送信,謂之「報喪」。同時發布親人去世信息叫「訃告」
入斂:人死後第二天中午或晚上進行大斂入棺,謂之入斂,又叫成斂。成斂前鋪棺,然後,死者由孝子包頭,仰面朝天,放入棺材,周圍塞棉花、草紙、死者衣袖放入2個面餅、1支九連環,謂之「打狗棒」。蓋棺前,死者家屬用棉球蘸香油,擦死者口、鼻、耳、眼,然後,由繼承人「下扎」將棺蓋釘死。全家痛哭,鄰里、親友持紙帛、果品前往弔唁。
燒倒頭車: 人死後,全家痛哭,將屍體停放在靈床上,靈床前設香案,擺供品,孝女燒紙七刀半(1刀紙100張),在門外燒紙車、紙馬,謂之「燒倒頭車」。
送紙 :孝子手捧有香、酒、紙錢的小簸箕至五道廟祭祀神鬼,其他親人隨孝子後面痛哭,謂之「送紙」,亦稱「報廟」。
吊紙:(即弔唁)人死後,鄉親鄰里人買些「燒紙」前去弔唁,並寬慰家屬,吊紙者多為女性。由死者兒媳行禮、陪祭。
磕孝頭: 親友靈前吊喪,孝子磕孝頭。意為老人死亡,晚輩有罪,以磕頭來向親友謝罪。
批榜: 死者家中掛命紙殃榜於門側,男左女右。父亡,殃榜上書「故先考享年月日,壽終正寢」;母亡殃榜上書「故先妣,享年月日,壽終正寢」。
送行: 入斂後,孝子拉著掃帚,拿託命紙及死者先前舊衣,端著靈牌,前往五道廟迎接亡魂。吹鼓手奏哀樂,所有吊喪者均繞廟3周,呼死者上車,後將命紙、舊衣放入紙車中焚燒,孝子大哭,親友北面行禮,孝子答禮,謂之「送行」,俗稱「接喪」。
出殯: 又曰發送,指埋葬死者的禮儀。出殯前,親友在靈前行禮祭奠,棺木抬出堂院,停放門口外。吹鼓手奏著哀樂,長子或其他繼承人在棺前摔碎孝盆,扛起幡桿,長媳抱罐,其它子女及親友緊隨其後,走向墓地。靈柩有8人抬、16人抬、32人抬、64人抬。男人走到前面,婦女坐車在後,死者女婿沿路撒紙錢。有身孕的婦女不能到墓地。用彩紙糊成的飛禽、走獸、搖錢樹、陰陽宅、童男、童女等須成雙成對,由男孩送到墓地,用以陪葬。送葬路上,抬棺者放棺休息時,兒子跪在靈前,哭聲不斷,直到重新抬起為止。到墓地後,先焚燒隨葬品,後落棺入穴,長子埋第一銑土,其它人則埋土成墳,招魂幡插上墳頭,入土為安。下葬時,兒媳們均搶墓前一把土,俗稱「搶財土」,相傳誰先到家誰先發財。
復三: 出殯後第三天,要到墳上祭掃。屆時用小豬、雞、豆腐等供奉,燒化香亭、紙馬,謂之「復三」。喪事到此便告結束。以後每年清明全家備祭口到墓前祭掃。
祭日: 死人埋葬第3天,親人到墳前祭祀,用秫秸7根,橫三豎四插在墳上,明曰「為死者插房子」。墳頭重新填土,謂之「圓墳」。每7天一祭,直到「七七」。「五.七」時祭奠規模較大,家中兒女均到,墳前燒紙祭奠。死者死去100天,謂之「百日」,兒女均到。死後一、二、三周年,均舉行儀式,兒女親友持紙帛、供品到墳前祭奠;設酒席款待親友,謂之「做周年」。
孝服:死者的嫡系子孫,批麻戴孝;旁系子孫,戴孝不批麻。死者有曾孫時,謂之「白喜」。曾孫戴孝,鞋帽上有紅布條。持供品弔唁,近親給孝袍、孝帽各1件;遠親給孝帶1條,男人系在腰間,女人系在頭上。死者兒女穿孝3年,父母雙亡,其鞋為全白;只亡1人,其鞋面大部分蒙白布。守孝期間,兒女不給長輩拜年,不辦喜事。
棺木: 棺木的大小、厚薄不等。富戶所有棺木多以松、柏木為料,窮戶所有棺木多以柳、楊、雜木為料,棺木前刻有「壽」字。貧苦人家也有葦席埋葬者。富戶人家年過六七十歲就准備棺木,窮人家或暴病而死的,在人死後才開始做棺木,叫「趕熱活」。
花圈:用鮮花或者紙花等紮成的環形的祭奠物品,獻給死者表示哀悼與紀念。
輓聯:花圈上粘的挽悼故人的對聯。
㈡ 如何做到孝敬老人長輩
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體現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要正確區分孝敬在不同場合的具體要求,並按這些要求去做。孝敬父母表現在方方面面。愛父母,心裡想的父母,理解,關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這些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現。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 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新三字經》里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 漢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長輩而名留千古的好兒童。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時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贊譽。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費去父母多少心血;立業成家鋪墊著父母多少艱辛。可以說,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如果人類應該有愛,那麼首先應該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就說現在城市裡的大多數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錢花,但是孩子因為工作的緣故幾乎都不在身邊,平時恐怕很少見面,所以,在他們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與所有的親人團聚。不是有首歌中唱到"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 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著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留意自己的父母 如果你在一個平凡的家庭長大;如果你的父母還健在管你有沒有和他們同住;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媽媽的廚房不再像以前那麼干凈;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碗筷好象沒洗干凈;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的鍋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親的花草樹木已漸荒廢;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煮的菜太咸太難吃;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經常忘記關瓦斯;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老父老母的一些習慣不再是習慣時......,就像他們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時......;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不再愛吃青脆的蔬果;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愛吃煮得爛爛的菜;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喜歡吃稀飯;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他們過馬路行動反應都慢了;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在吃飯時間他們老是咳個不停,千萬別誤以為他們感冒或著涼,(那是吞咽神經老化的現象);如果有一天,你發覺他們不再愛出門...; 如果有這么一天,我要告訴你,你要警覺父母真的已經老了, 器官已經退化到需要別人照料了,如果你不能照料,請你替他們找人照料,並請你請你千萬千萬要常常探望,不要讓他們覺得被遺棄了。每個人都會老,父母比我們先老, 我們要用角色互換的心情去照料他,才會有耐心、才不會有怨言。當父母不能料理自己的時候,為人子女要警覺,他們可能會大小便失禁、可能會很多事都做不好,如果房間有異味,可能他們自己也聞不到,請不要嫌他臟或嫌他臭,為人子女的只能幫他清理
。
㈢ 幼兒園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願意跟著老師一起念兒歌。
2.能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3.初步感受秋天的特徵:樹葉黃了飄下來。
活動准備:
1.秋天范畫一張。
2.卡紙做成的小樹葉人手兩個。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教師講述圖片內容
師:小朋友你們看,秋天到了,小樹葉慢慢長大慢慢變黃了,一陣風吹過來,小樹葉搖搖擺擺地落下來來開了樹媽媽,隨著風飄啊飄,飄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小樹葉都飄到哪裡去了?
二、教師邊朗誦兒歌邊表演
1、教師雙手套上「樹葉」邊示範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提問:剛才小樹葉都飄到了哪些地方,它是怎麼飄的?
2、第二次朗誦表演
三、讓孩子將「樹葉」套到手指上玩,帶領孩子一起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當小樹葉?那就請你們將小樹葉套在手指上和老師一起念兒歌。」
附:兒歌
小樹葉飄啊飄
小樹葉,飄啊飄,飄到我的頭頂上。
小樹葉,飄啊飄,飄到我的肩膀上。
小樹葉,飄啊飄,飄到我的膝蓋上。
小樹葉,飄啊飄,飄到地上睡大覺。
教學目標:
1、充分感受、體驗、父母對我們的愛。
2、我們應該如何孝敬父母,愛父母
教學重點、難點:
充分感受、體驗、父母對我們的愛及我們如何孝敬父母。
教學准備:
掛圖、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入主題
1、彈唱歌曲《爸爸媽媽一樣好》
2、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唱的歌曲有誰?(爸爸媽媽)他們對小寶寶怎樣?(愛小寶寶)爸爸媽媽的小寶寶誰呢?(我)。
二、暢談父母對自己的愛。
1、師以自己為範例講解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對了,任何一個人在爸爸媽媽的眼裡都是寶貝。老師也一樣,記得老師在生小寶寶時,老師的媽媽守在老師的身邊兩天兩夜沒合眼,當我和我的小寶寶平安無事了,老師的媽媽卻生病了。每當想到這里老師就特別的感動,也特別愛自己的媽媽。那下面請小朋友們說說爸爸媽媽讓你感動的事情。
2 、幼兒訴說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如:我病時爸爸媽媽怎樣……爸爸媽媽每天為我怎樣…… )幼兒暢所欲言爸爸媽媽對自己的好,對自己的愛、
3、師:是的,父母的愛是天底下最偉大、最無私的愛。那麼我們小朋友長大了,我們應該如何報答,孝敬我們的父母呢?
三、觀看課件《恣蚊飽血》的孝敬故事
師:俗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從古至今就有很多孝敬父母的故事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恣蚊飽血》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閔損是怎樣孝敬父母的。
1、播放課件《恣蚊飽血》
2、幼兒說說觀後感。(主要說說閔損是怎樣孝敬父母的,如:父親回來主動打招呼,幫父親洗碗,關心父親,為了讓父親睡好覺脫衣引蚊子等)。
四、討論暢談我們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1、幼兒互相討論
2、回報討論結果。 在幼兒回答時,教師加以引導,主要歸納以下幾點:關心父母,尊敬父母,對父母有禮貌、好好學習,不做壞事、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等。
3、總結:小朋友說的真好,通過這節課小朋友知道了父母對我們付出辛勞與愛,也知道了我們該如何回報孝敬我們的父母老師感到很高興。老師希望小朋友說到做到,從現在起做個孝敬的人有心人也就是對社會有用的人。
五、課後延伸
師:下面老師布置兩個作業給小朋友;
1、回家對爸爸媽媽說句「我愛你」
2、幫爸爸媽媽洗一次腳。
六、區域活動
語言區:投放有關孝敬的故事書或故事磁帶。
音樂區:投放有關孝敬的歌曲。
娃娃家:讓幼兒分角色進行表演。
幼兒園尊敬長輩教案,孝敬長輩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要做到的事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要從小做起,教會幼兒尊敬長輩,讓這個美德一代代傳承下去。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剪紙形象誇張、色彩鮮艷、對稱及鏤空等基本特點。
2、初步嘗試合作剪紙,師幼共同布置「快樂六一」剪紙場景。
3、鼓勵幼兒大膽創作,發展想像力與創造力。
4、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布置環境的活動。
5、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活動准備:
1、知識經驗的准備:幼兒已有對六一兒童節的體驗。
2、物質准備:六一節表演錄像一段、剪刀、各種顏色的蠟光紙,固體膠若干;一張大的空白卡紙。
活動過程:
一、播放錄像,引起幼兒經驗共鳴
1、教師播放幼兒六一兒童節表演的錄像。
問:這群畫著妝,穿著漂亮衣服的小朋友是誰呢?
你們為什麼要穿成這樣跳舞呢?
你們喜歡六一兒童節么?為什麼?
2、師總結:六一節真美好,這一天我們可以化美美的妝,穿漂亮的衣服,站在舞台上給大家表演節目,還有好玩兒、有趣兒的六一節禮物呢!
二、激發幼兒的剪紙興趣
1、師:這么精彩的六一節,看到小朋友們這么開心的笑臉,我真想留住這一精彩的瞬間。你們有什麼好的方式能夠把六一的快樂場景留下來么?
(幼兒自由討論各種表現形式,逐漸引入剪紙這一主題)
2、剪紙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民間特色,今天,金老師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用最傳統的方式,最喜慶的顏色來記錄這一快樂的節日。
3、再次播放幼兒六一節的快樂場景錄像,引導幼兒自信觀察六一節人物的表情、動作、服飾、以及幼兒園周圍的自然環境和裝飾環境。
三、鼓勵幼兒發揮想像,大膽創作
1、引導每個幼兒將自己六一的發型、動作、服飾以及表情先用筆畫下來,在用對稱剪的形式表現出來。
2、分組合作:幼兒分組表現太陽、白雲、小鳥、彩旗、舞台、鮮花、觀眾等其他環境。
3、幼兒將創造的內容,在空白卡紙上,進行藝術粘貼,使其豐富精彩,呈現六一的快樂場景。
4、幼兒手拉手站在布置好的剪紙六一旁圍城圓圈快樂跳舞,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延伸:
生活中,讓我們格外難忘的場景、畫面還有許多,我們都可以用剪紙的形式將其表現出來,幼兒回家後也可以獨自創作一幅剪紙粘貼場景,帶入園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快樂經驗!
活動反思:
本次剪紙活動,選擇了「六一」這一幼兒比較感興趣的內容,通過錄像的引入,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成功的引起了幼兒關於六一這一經驗的共鳴,他們能夠說出許多在六一這一特殊節日里發生的快樂事情。我抓住這一時機,及時的,自然地導入了剪紙這一主題,引起了幼兒想要親子動手,把六一的快樂場景留住的這一美好願望。
活動中,我沒有範例,更沒有示範,完全的放手,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去想像,去創造。並設計的合作這一環節,不僅增進了大家之間的情誼,也讓幼兒在剪紙活動中體驗合作的樂趣。在布置環境這一環節中,孩子們情緒高漲,剪完了一朵還想再剪一朵不一樣的,還聽到了孩子們商量了多剪一些觀眾給他們鼓掌,對此活動十分感興趣,達到了我的預設目標,我感覺很欣慰。
此次活動既迎合了孩子的興趣,又給了孩子們一定的審美感受,了解了我們中國民間文化,很有教育價值,只要孩子喜歡剪紙,願意剪紙,即使剪的不好,可以一次次的去探索,去創造,我相信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活動中,我的活動方式和策略還存在著許多不足和問題,需要改進的地方也有很多,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地汲取教訓和經驗,改進自己的缺點,讓自己更快地提高!
小網路:
在冷戰期間,東西德國在兒童節上做法迥然不同。首先,日期就不一樣:東德定在6月1日,西德定在9月20日;其名字也不同:東德稱為「國際兒童節」(internationaler Kindertag),西德稱為「世界兒童節」(Weltkindertag)。另外,節日的傳統也有區別。
設計思路
小班語言目標:樂意與人交談,講話有禮貌,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所以我選了看圖講述,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簡單描述事件過程,另外,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思維,社會能力有密切關聯,我發現現在幼兒大部分為獨生子女,大人對孩子太溺愛,導致孩子養成一些自私的毛病,正好,通過這樣一節課來讓幼兒體驗關心老人的樂趣,讓孩子學會尊敬老人,即上升為一個情感教育,一個社會教育,且內容貼近生活。
活動目標
1、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大膽想像並講述畫面故事內容。
2、感受關心家人的愉悅,初步懂得從小要尊敬關心老人。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故事,懂得從小要尊敬,關心老人。
活動難點:用簡短的句子說出小紅分蘋果的經過。
活動准備
頭飾、教學PPT課件。
活動過程
1、出示整體畫面(圖1)讓幼兒進行畫面描述。
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哇,這裡面藏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小朋友仔細看看,誰來講講?
2、大家講的很好,故事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看看到底是怎樣的?
(1)圖2,星期天的下午,爸爸媽媽都在家休息爸爸在看報紙,奶奶在織毛衣……
(2)圖3,媽媽端來了蘋果給大家吃
(3)圖4,小紅在干嗎?他和媽媽說了什麼?(媽媽,我來幫您分蘋果)。如果你是小紅,你怎樣分蘋果呢?
(4)那麼我們看看小紅是怎樣分蘋果的?小紅先把蘋果分給了誰?圖5,小紅把蘋果分給了奶奶,他如何對奶奶說?——小紅說「奶奶這個蘋果給您吃」,讓孩子和老師一起復述這句話,並讓幼兒知道,奶奶特別高興,摸著小紅的頭說「小紅真乖」
(5)圖6小紅又拿了一個蘋果給了爸爸,對爸爸說「爸爸這個蘋果給您吃」,讓幼兒自已試著說出這句話。同樣,爸爸高興的摸著小紅的頭說「小紅真乖」
(6)圖7同樣把蘋果給了媽媽,讓幼兒自己說出「媽媽這個蘋果給您吃」,媽媽高興的摸著小紅的頭說「小紅真乖」
(7)圖8盤內剩一個蘋果了,給誰吃?
(8)圖9小紅吃了盤內的最後一個蘋果。
3、原來畫裡面藏著這樣一個故事,現在我們一起跟圖講講吧,一定要把什麼時間,什麼地點,都有誰,他們在干什麼講出來,這樣別人才能更清楚,更明白(老師引導幼兒根據畫面復述故事內容,到語言部分盡量讓幼兒說出來)
4、老師這有一個蘋果,請小朋友把它送給你喜歡的老師,看小朋友是否已經掌握小紅的語言。
5、小紅先把蘋果分給了誰?為什麼?
老師總結,因為爺爺奶奶年紀大了,頭發都白了,所以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我們要關心尊敬他們
6、請孩子們當小演員,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裡面的人物來進行表演,其餘幼兒來進行故事復述
總結,今天我們欣賞了一幅很美的畫,聽了一個有趣的故事,還當了一次小演員,主要想通過這個故事讓小朋友們明白在生活中我們應該關心老人,尊敬老人。
活動目標:
1,學習散文詩中的對話,感知詩中優美的句式,並能進行簡單的創編.
2,體驗散文詩中小主人對媽媽的關心,了解媽媽與娃娃的依偎情感。
活動准備:
1,進場音樂《小樹葉》、「大樹媽媽」的課件、3棵大樹
2,小鳥、松鼠、小星星的胸飾人手一份,小動物指偶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聽《小樹葉》音樂入場。
⒈導語:哎呀,秋天來了,許多樹葉娃娃離開了大樹媽媽,她感到非常地孤單、寂寞,那你們想想誰會來當大樹媽媽的娃娃,來陪她呢?
⒉幼兒自由講述
二、學習散文詩,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1,觀看畫面一
(1)提問:看看到底是誰來當大樹媽媽的娃娃呢?(小鳥)小鳥會對大樹媽媽說什麼話呢?
(2)幼兒自由講述。
(3)放課件。師:聽聽小鳥到底是怎麼說的?
(4)幼兒學說小鳥的話。
2,觀看畫面二
提問:還有誰也來當大樹媽媽的娃娃呢?小松鼠)那誰來學學小松鼠的話?
3,觀看畫面三
提問:咦,又是誰來當大樹媽媽的娃娃了,小星星又會說什麼呢?
4,完整欣賞散文詩
(1) 教師朗誦。師:老師還把它們說的話編成了散文詩,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2)欣賞散文錄音後提問:你覺得這篇散文詩美嗎?那你們想不想來表演一下呢?
三、幼兒表演,鞏固散文詩內容。
1,幼兒自由選擇角色
師:請小朋友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輕輕地請到自己的身上,和旁邊的好朋友說說自己拿的是什麼。
2,分角色練習對話。
3,幼兒表演,並將小動物送到大樹上。
四、感受散文詩中表現的內在情感,產生愛樹媽媽的情感。
1,幼兒討論:為什麼小鳥、松鼠小星星來當大樹媽媽的娃娃,願意陪她呢?
2,提問:你們喜歡大樹媽媽嗎?你願意為大樹媽媽做什麼?
五、創編。
1,小組討論
師:秋天還有很多的小動物,它們也想來當大樹媽媽的娃娃,請小朋友也去拿一個小動物,到大樹媽媽的身邊去說吧!
2,幼兒創編展示
六、萌發師生間的情感。
師:現在大樹媽媽有了很多的娃娃,她很開心,老師媽媽也想有娃娃,你們誰願意來當我的娃娃, 那讓 老師媽媽帶你們一起去玩吧。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練習踮腳、下蹲、跳躍等技能。
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同伴遊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吹泡泡用具、場地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熱身運動:教師帶領幼兒做小動物模仿操。
2.教師吹泡泡,讓幼兒自由抓泡泡,比比誰抓的多,提醒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注意安全。
二、展開
1.幼兒自由用身體模仿泡泡:大泡泡、小泡泡、飛高、飛低、泡泡破……
(引導啟發幼兒用踮腳、下蹲、跳躍等動作表現)
2.幼兒學說兒歌
指導語:吹泡泡好玩嗎?今天咱們就和小夥伴手拉手,用身體做一個大泡泡,來玩一次不一樣的吹泡泡游戲!
學說兒歌: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個大泡泡,一吹吹個小泡泡,泡泡飛高了,泡泡飛低了,泡泡破了。
3. 講解游戲規則
當兒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時,幼兒拉成一個大圓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時,幼兒向中靠攏;
念到泡泡飛高了,幼兒踮腳;念到泡泡飛低了,幼兒蹲下;
念到泡泡破了,幼兒向後跳。
4.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玩游戲,注意按指令做動作,並避免相互碰撞。
三、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做放鬆活動:伸展手臂,放鬆腿部肌肉等,表揚遵守規則、活動積極的幼兒,鼓勵稍差幼兒,活動結束。
為了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體現幼兒的認知主體作用,本活動主要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運用自主學習策略進行設計。 建構主義學習理念:我主要通過創設環境,給孩子提供豐富的材料和操作空間進行建構學習各種資源的組合,其次通過材料、認知經驗、教師隱性指導等支持孩子進行創造性地製作活動,還讓幼兒在任務情境中集成各種資源的整合和利用,最終完成 「具有一定情節的松果創想畫」。
幼兒園奇妙的松果教案:目標預設
1、大膽嘗試實物造型活動,能藉助松果的外形特徵創造想像成各種物體。
2、能自由選擇各種材料,運用貼、插、粘、拼等方法與松果相組合進行創意製作。
3、小組合作創作一幅具有一定情節的松果創想畫,發展幼兒合作協商的能力。
幼兒園奇妙的松果教案: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大膽嘗試實物造型活動,能自由選擇松果和各種材料,運用貼、插、粘、拼等方法進行組合創意製作。
活動難點:小組合作創作一幅具有一定情節的松果創想畫。
幼兒園奇妙的松果教案:活動准備
教具:大小形狀不一樣的松果,展示桌 材料版一塊,介紹用(花瓣形成翅膀型、魚尾巴型,橡皮泥做成蝸牛的身體型、人的帽子型)
學具:松果果若干、小樹枝(枯綠)、橡皮泥、紐扣、棉花、花瓣(黃紅白)、草等。
背景KT版:河、草地、樹、天空四塊,桌子四組 材料架、雙面膠(寬窄)、小框 座位:馬蹄形
活動目標
1、學習繪畫跑步的人。
2、通過自己跑動及觀察他人跑步姿勢等方式,感受跑動中人物四肢的形態。
3、願意將自己的觀察表現出來。
活動准備
1、幼兒有繪畫人物的經驗。
2、事先將畫紙夾在畫夾上。
3、勾線筆,水彩筆若干。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到操場上跑步,激發活動興趣。
教師:請小朋友找一個空地方跑一跑。跑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呢?
2、引導幼兒觀察跑動中人的手部和腿部的形態。
(1)教師做正面跑步的慢動作。
教師:我們跑步時,手臂是什麼樣子的?朝哪個方向彎的呢?腿是什麼樣子的?怎麼彎的呢?兩條腿一樣嗎?人的身體呢?
(2)教師做跑步的不同角度的慢動作。
教師:從我的.側面看一看,再從後面看一看,跑步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3)觀察同伴跑步動作。
教師:請男孩子先跑,女孩子觀看,等會我們交換。
(4)自己邊跑邊感受。
教師:自己再去找一個空地方跑一跑,看看跑的時候手和腿是怎麼擺動的,跑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
●在體驗的基礎上創作,符合幼兒的邏輯思維和情感需求。事實也證明,幼兒更加喜歡這種表現方式。
3、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1)教師:今天我們來畫跑步的人。請你把剛才和朋友跑步的樣子畫下來。想一想跑步的人的四肢是怎樣的動作。如果你記不清了,還可以找個空地方跑一跑再畫。畫的時候想跑也可以,但是要把畫夾和筆先靠邊放好。
(2)教師:畫好的小朋友可以坐在一起,相互欣賞一下。
4、收好畫夾,回活動室。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①以《我的一天》為題,嘗試繪畫自己一天的生活,表現人物的不同動態。②欣賞運動會中不同的運動項目,嘗試繪畫「運動中的人」。
☆區角活動 ①數學區:統計班級中喜愛運動的人數及喜歡的項目。②手工區:製作信封娃娃(或水果娃娃、蔬菜娃娃等)。
☆家園共育 進行親子體育活動,如登山、劃船、踢球等,活動後進行繪畫。
活動過程:
一、朗誦散文詩《會變的水》,引導幼兒思考水是否真的會變,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引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二、回憶生活經驗和在家做的「水變冰」的小實驗,講述「水是怎樣變成冰的」。
三、幼兒觀察水遇熱的變化
教師操作實驗,引導幼兒觀察:
1、你們發現水燒熱後有什麼變化?
2、你們看到杯口冒出了什麼?
3、水氣是從哪裡來的?
4、水變成水蒸汽後到哪裡去了?
5、杯子里的水有沒有少?
6、水在什麼時候變成水蒸氣的?
四、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把水蒸氣變成水?」
1、提問:我們能不能把水蒸汽變成水?
2、幼兒討論,提出自己的想法。
3、利用實驗材料進行操作驗證。
五、幫助幼兒梳理有關水的三態變化規律的經驗:當水的溫度在「0」度
以下時,水就變成冰。冰融化了變成水。水熱了就會變成水蒸氣了。水蒸氣遇冷又會變成水。
六、跟讀散文詩《會變的水》,啟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一步觀察水的變化。
活動目標:
1、了解水由於溫度的高低,會發生變化的物理現象。遇熱會變成水蒸氣,遇冷會結成冰。
2、通過實驗驗證水的三態變化,發展探究能力。
活動准備:
1、請幼兒在家裡用冰箱做「水和冰」的實驗。
2、准備一隻煤爐、鍋、燒杯。
3、掛圖一幅。
1、 通過活動引導幼兒主動的觀察周圍事物的漸變過程。
2、能用各種方式來表現自己感受到的事物的變化。
2、 發展幼兒持久、細微的觀察力和對周圍事物的關心。
材料收集與准備
1、 師生共同收集有關事物漸變的圖片、圖書、標本及其它。
2、 幼兒園將電視機中播放的有關事物變化的節目錄下來,製成錄像帶專輯,供幼兒觀看。
3、 幼兒動手操作材料。(略)
4、 在家園通訊中,建議家長帶領幼兒在大自然、生活中觀察事物的變化,並豐富相關知識。
活動過程
活動一:系列觀察,了解周圍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
1、 在園內、外散步時,引導幼兒觀察四季樹木花草的漸變,能用語言表達。
2、 通過自然角的種植、飼養,觀察動植物的變化。
3、 從衣服的增減、感覺冷暖等活動,感受和領會氣候的漸變。
4、 觀察周圍建築工人的建造活動。
5、 觀察馬路上的汽車——由遠駛近,漸漸變大。
6、 鼓勵幼兒將日常觀察到的事物的變化或生活活動的感受隨時告訴老師。(如月亮圓缺變化,杯中水漸漸被喝掉變少等)
活動二:小實驗
1、 科常室活動中,引導幼兒看一看、找一找,「哪些東西是在漸漸變化的?」
2、 鼓勵幼兒從多種途徑收集有關事物變化的實驗物品,在幼兒園進行實驗操作。
3、 鼓勵幼兒在成人的幫助下,從報紙、電視、圖書、科常室等各種途徑收集信息,了解相關知識。
活動三:我們的發現
1、設置懸念,引發幼兒思考:還有什麼東西也是在漸漸變化的?
2、組織幼兒進行「什麼在變」的信息交流。
(1)幼兒自選材料,用不同形式進行操作,來展現自己獲得的信息。
(2)將自己的操作介紹給同伴,共同分享成果。
(3) 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來講述自己的發現。
4、 引導幼兒將自己的發現用多種形式進行紀錄,在主題結束時,將師生最終獲得的各種信息材料,以展覽會的形式(內容包括:圖片展覽、錄像播放、小品表演、實驗介紹)向家長開放。
㈣ 如何教育孩子孝敬老人
教育孩子孝敬老人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以下是一些方法:
1. 起到榜樣作用:父母或家攔碼長應該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尤其是在對待老人方面。當父母尊敬,關心和照顧老人時,孩子會向他們學習。
2. 培養孝敬的情感:孩簡凱哪子為自己的祖父母、爺爺奶奶等長輩培養出孝敬的感情需要時間和經驗,家長應該給予耐心和溫暖的支持。
3. 解釋孝敬老人的意義:家長應該向孩子解釋孝敬老人的含義和重要性,讓他們理解老人承受了多少艱辛與恩情,需得到我們的尊重和照顧。
4. 讓孩子參與照顧老人:家長可以讓孩子積極參與照顧老人的生活,例如幫忙做家務、陪同外出、關心生活起居等,讓孩子體驗孝敬的過程。
5. 給孩子機會去了解老人:家長可以把孩子帶回老人的故鄉或者家裡,讓孩子深入了解老人的經歷和背景,培養孩子對老人的感情和尊重。
6. 社會化教育的力量:為了開拓孩子的社會視野和體驗,可以安排孩子去一些老年活動中心或者志願服務機構,從而了解和關注老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需求。
總之,家長應該用愛和耐心來灌輸孩子孝敬老孫漏人的道理和意義,同時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尊重和關愛他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