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關於重陽節我還知道什麼

關於重陽節我還知道什麼

發布時間:2023-10-11 20:51:05

① 你對重陽節有哪些了解

重陽節習俗:

1.賞秋,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內秋」特色。去鄉村容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2.登高,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

3.吃重陽糕,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4.賞菊,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

5.飲菊花酒,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② 九九重陽節我懂得了什麼

敬祖、敬老、來感恩。重陽節是源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隨著我國老年社會的提前到來,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佔到我國總人口的10%以上,在金錢至上、物慾橫流的沖擊下,敬老孝親、尊老敬老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正是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已成約定俗成之勢,並為全社會所公認,這是重陽節的意義。

(2)關於重陽節我還知道什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吃重陽糕:重陽節要吃重陽糕,這是一種以米粉、豆粉為原料,外加栗子、杏仁等作為餡,製成的糕點。為增加美感,人們將重陽糕製作成各種顏色的糕點後,會在糕點上撒上桂花。因此重陽糕也有桂花糕之稱。

登高、插茱萸:重陽節登高、插茱萸的風俗習慣早在唐代時期盛行。

賞菊、飲酒:每年的重陽節恰逢是菊花盛開的金秋,詩人陶淵明以愛菊、詩酒出名。於是後人效仿並召集文人雅士賞菊、宴飲暢談,故重陽賞菊、品酒的風俗由此而來。

③ 重陽節需要知道的知識

重陽節為農歷九月初九。《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的關於重陽節需要知道的知識,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重陽節的演變過程

重陽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鎮寬推到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時代,重陽已受到人們重視,但只是在帝宮中進行的活動。

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後的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

唐朝時,重陽節才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宋代,重陽節更為熱鬧,《東京夢華錄》曾記載了北宋時重陽節的盛況。《武林舊事》也記載南宋宮廷“於八日作重九排當”,以待翌日隆重遊樂一番。明代,皇宮中宦官宮妃從初一時就開始一起吃花糕慶祝。九日重陽,皇帝還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覽勝,以暢秋志。清代,明代的風俗依舊盛行。

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一些地方把夏歷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1989年,中國政府將農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敬老節”。2012年12月28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重陽節的習俗

1、迎女贈糕

重陽節素來就有女兒節之稱,重陽節的習俗各地多有迎接女兒回家吃糕餅、設宴款待女婿的習俗。女兒回家時,父母還要贈給她們糕餅,以祝福她們事業通達隆盛。陝西同州,此日不只贈送時物給歸省的女兒,待嫁女兒也要一並贈送,稱之為逆節。河北邢台稱之為迎九,山西富平叫作送糕。《帝京景物略》所述明代燕京重陽節時迎接女兒的情形,頗為生動有趣:“父母家,必迎女來食花糕(花糕,是以麥粉為糕,將棗、栗、糖果妝點其上,或者上面放置雙羊像,北方地區極為盛行)。或不得迎,母則垢,女則怨,小妹則泣.望燃汪其姊姨,亦日女兒節。”其痴情重視到如此地步。河北張北地區有民諺道:“九月九,搬回閨女息息手。”

2、吃重陽糕

重陽節的習皮旅仔俗一定會吃重陽糕。因為“糕”與“高”同音,古人相信“百事皆高”的說法,所以在重陽節登高時吃糕,預示步步高升。

重陽節吃重陽糕的習俗源於魏晉時代,初日面餅,唐代叫菊花糕,宋代叫重陽糕,明清時則稱花糕。重陽糕由粉面蒸制而成,輔料有棗、栗、肉等。到了宋代,重陽糕已基本形成定製。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九月九日重陽節這一天,長輩會將片糕搭在孩子們的額頭上,口中念念有詞,希望子女百事俱高,這就是古人九月做糕的初衷。有些地方的重陽糕是比較講究的,一般重陽糕要做成九層,看上去就像一座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

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小紅紙旗則代替茱萸。如今的重陽糕,仍沒有固定的做法或固定的式樣,各地重陽節的習俗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為重陽糕。

3、登高

關於重陽節登高習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說法。其一,古人非常崇敬山神,認為山神能保佑人遠離災害,所以人們在“九為老陽,陽極必變”的九九重陽之日,登山拜山神,以求吉祥,避免災禍,之後逐漸成為一種娛樂活動。其二,到了重陽節,秋收已經結束,人們閑暇時間相對較多。此時,山野的野果、葯材等也剛好成熟,大家就會紛紛上山採集野果、葯材。當時,人們稱之為“小秋收”,重陽節登高的習俗正是由此演變而來。

西漢時長安城外有一高台,每年春節、重九,人們都要登上高台觀賞風景,因為登的是高台,所以就叫“登高”。到了三國和晉朝時,這種活動更加普遍,日期就固定在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的范圍也擴大到高山。重陽節時秋高氣爽,雲淡山青,金桂飄香,水果成熟,莊稼金黃……登高遠眺,心曠神怡,既鍛煉身體,又留連風景,很有樂趣。在這一天里,年輕人往往伴老年人登高秋遊,回歸大自然,活動筋骨,陶冶性情。

相傳,東漢時汝南子桓景拜仙人費長房為師。費長房曾對桓景說,某年九月九日有大災,家人縫囊盛茱英系於臂上,登山飲菊花酒,此禍可消。

桓景到這一天照著做了,舉家登山,果然平安無事。晚上回到家中,卻看到雞犬牛羊全都死了。此後人們每到九月九日重陽節就登高、野宴、佩戴茱萸、飲菊花酒,以求免禍呈祥。

4、插茱萸

插茱萸是重陽節的習俗,所以人們又將重陽節稱為“茱萸節”。早在唐代就已盛行。關於插茱萸,佩茱萸囊的作用普遍解釋是辟惡氣、御初寒。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葯的植物,因為出產於吳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種常綠小喬木,可以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復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據《本草綱目》記載,茱萸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有治寒驅毒之功效。重陽節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災保平安。

早在唐朝,重陽節插茱萸就己非常普遍。重陽節之時,婦女和孩子會將茱萸或佩戴在手臂上,或製成香袋佩掛在身上,也有人將其插在頭上。其實,宋元之後,重陽節佩茱萸的習俗逐漸少見了。究其原因,大概是人們內心想法發生了改變。在早期,重陽節人們更在乎的是辟邪消災。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不僅關注眼下的生活,而且對未來的生活更是充滿了期盼,期盼長生與延壽。

關於重陽節的意義

每到重陽節來臨之際,子女回家陪爹媽“嘮嘮”、幫父母“買買”;相關部門組織開展多樣化活動,給老年群體送溫暖、送歡樂;志願者給需要幫助的老人們提供力所能及的關懷……現代文明社會的一幕幕溫馨風景,總讓人受到由衷的感染和鼓舞。尊老、愛老、孝老終究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而須要持之以恆的行動,因而重陽節的儀式感固然可以有也應該有,但其意義顯然更在於常態性盡孝的“友情提醒”。

農歷九月,不僅金秋景色迷人,而且適逢收獲時節,被大家普遍視為一年中的最美月份。收獲之際當思回饋、感恩,九月重陽提倡敬老,這樣的“應景”可謂既恰如其分又用心良苦,凸顯出知恩圖報的樸素品德。“子欲養而親不待”,古人的這一感嘆不少人都感同身受,更提醒大家盡孝當趁早,真正將敬老孝心內化於心、外化於形,注重平時的盡力而為和一貫表現,而不能止於某個節日或者偶爾想到時才行動,以免留下難以彌補的缺憾。

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年人各方面的訴求越發多樣化,養老能力和條件得到相應改善,無疑也對盡孝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僅僅滿足於給錢給物、滿足吃穿住行,而須更注視精神層面的養老、愛老,要從生活上的關心轉向更加重視心理、情感上的關懷,盡可能創造條件讓老人們度過殷實、快樂、幸福的晚年。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敬,不但是老年人對晚年生活的理想追求,而且應該成為兒女追求的盡孝境界。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詩句

1.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2.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3.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李白《憶秦娥·簫聲咽》

4. 一片宋玉情懷,十分衛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5.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6. 孤花片葉,斷送清秋節。——納蘭性德《清平樂·孤花片葉》

7.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8.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陳師道《次韻李節推九日登南山》

9. 清氣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10. 六曲屏山和夢遙。——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

11. 九日登臨有故常。隨晴隨雨一傳觴。——陳與義《定風波·九日登臨有故常》

12. 記得眉山文翰老。曾道。四時佳節是重陽。——陳與義《定風波·九日登臨有故常》

13. 記綉榻閑時,並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納蘭性德《沁園春·丁巳重陽前》

14. 算明朝、未了重陽,紫萸應耐看。——吳文英《霜花腴·重陽前一日泛石湖》

15. 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墜。——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6. 可惜重陽,不把黃花與。——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17. 未追赤松子,且泛黃菊英。——李泌《奉和聖制重陽賜會聊示所懷》

18.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19. 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蘇軾《西江月·重九》

20. 雨晴籬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陽。——納蘭容若《清平樂·將愁不去》

21. 蓋村步以重九故,屠一羊,諸舟買之,俄頃而盡。——陸游《入蜀記》

22. 如今九日至,自覺酒須賒。——杜甫《復愁十二首》

23. 時節是重陽,菊花牽恨長。——徐燦《菩薩蠻·秋閨》

24. 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25. 酩酊但酬佳節了,雲嶠,登臨不用怨斜暉。——蘇軾《定風波·重陽》

④ 關於重陽節的知識關於重陽節的知識有哪些

1、重陽節習俗
(1)登高遠眺
九月九正值緩盯羨仲秋時節,秋高氣爽,登高遠望,活動筋骨,所以,人們於重陽登高,在時令上是最合適不過的。
(2)賞菊花
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
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成為一種風尚。
2、重陽節飲食習俗
(1)重陽糕
重陽糕也叫花糕,這個是重陽節最傳統的美食了,從宋代流傳至今,因與「高」諧音,所以又有「步步高升」的意思,與重陽節要登高的意義是類同的。
(2)螃蟹
秋風起,蟹腳癢,陳酒醇,桂花香。秋季是螃蟹最肥美的季節,螃蟹也是秋季的應季食物,在重陽節里也是人們喜則迅愛吃的海鮮之一。
(3)菊花酒
重陽節有喝菊花酒的習俗,因為酒剛好音同「九」,稱著九月九日這個節日,人們開始喝菊花釀造而成的菊花酒,聞著菊花香,吃著花糕,是節日里一大享受。
(4)菊花糕
實際上是起源於潮汕,在重陽節這一天吃菊花糕歷史已久,主要是因為其清香軟糯,入口即化,外觀比別的糕點更加美觀。
3、重陽節養擾拍生
(1)飲食清淡,預防秋燥
重陽節前後,秋燥最為明顯,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尤其是抵抗力比較低的老年人,極易在此時出現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鼻炎等。
那麼應該如何應對秋燥呢?首先要調整飲食,以清淡為主,盡量不吃辛辣油膩的食物。可以選擇多吃一點粗糧,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2)早睡早起,適當午睡
秋冬季是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天此時稍不注意,就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適當的午睡能讓大腦和全身各系統都得到休息,有效地幫助人們保持心理平衡,預防心肌梗塞。據調查,每天午睡半小時,可減少30%患冠心病的可能性。
(3)合理運動,調養肺氣
秋天天氣寒涼,如果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
運動時需注意:清晨氣溫低,不要穿著單衣就到戶外活動;鍛煉熱了也不要脫得太多,身體發熱後,可以適當減少衣物;鍛煉後切忌穿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著涼。

⑤ 重陽節的節日小知識

重陽節 是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重陽節的節日小知識,歡迎借鑒參考。

更多重陽節相關內容推薦↓↓↓

重陽節的習俗禁忌

重陽節是怎麼來的

重陽節的寓意是什麼

重陽節為什麼要叫重陽節

重陽節的來歷簡介

重陽節的來歷簡介1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或「老人節」。重陽佳節活動極為豐富,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放風箏、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重陽節的來歷簡介2

重陽節的源頭,早在《呂氏春秋》中就有記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由此可見,在當時,就已經有了以慶祝豐收為名的祭祀天地神靈、祖宗的活動,用來感謝天地、祖先的饋贈。到了漢朝,《西京雜記》中就有記載,在重陽節這天佩戴茱萸、飲菊花酒,以求長壽的習俗。與此同時,還有各種大型的宴會,這都是先秦時期慶祝豐收的祭祀活動演變發展而來的,這便是早期的重陽節的雛形。

重陽節的來歷簡介3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葯物服用的影響。

重陽節的禁忌

九是數字之中最大的數字,所以相傳這一天也是大凶日。按照中國傳統之中「逢凶化吉」的思維轉換模式,有理由相信,節日喜慶的外表是為了完成奇月奇日由凶轉吉,一系列的節日活動是為了鎮壓住凶氣、戰勝凶氣而設立。所以在這個辟邪的日子裡,不適合說節日快樂,而是說身體健康或者家人平安。

重陽節的節日習俗

賞菊花。菊花和重陽節有很深的關系,重陽又稱之為菊花節,所以,在重陽這兩,賞菊花成了首要的習俗之一。

登高。這是我們在古詩詞里就知道的,因此,重陽又稱為登高節,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

插茱萸。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重陽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茱萸雅號「辟邪翁」,古人認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災。

放紙鷂。這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徵。在國內有一些地方也有放紙鳶的習俗。

吃重陽糕。重陽的飲食之風,除了飲茱萸、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當然這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喝菊花酒。因為菊花被稱為「長壽之花」,所以,在重陽節這天就產生了喝菊花酒的習俗。


重陽節的節日小知識相關 文章 :

★ 重陽節的節日介紹

★ 重陽節的意義及禁忌

★ 重陽節的來歷起源及習俗大全

★ 傳統節日重陽節的主要習俗

★ 關於重陽節的知識要點

★ 中國重陽節小知識要點

★ 關於重陽節的小知識

★ 了解有關重陽節的小知識

★ 重陽小知識有哪些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⑥ 九九重陽節有什麼風俗 重陽節有哪些民間風俗

導讀:重陽節之所以叫做九九重陽,那是因為這個節日的時間是每年農歷九月九,與端午節中秋節一樣,說起五月五,八月十五就知道是端午節和中秋節。雖然九九重陽不能列為法定節假日,但是重陽節的地位在我們心中是很重要的,那麼你知道九九重陽節有什麼風俗嗎?想知道重陽節有哪些民間風俗,就來瞧瞧我的介紹吧。

九九重陽節有什麼風俗

一、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二、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三、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四、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五、登高出遊

古人重陽登高,本是為了避邪。唐人王維詩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便是這種情景的寫照。茱萸,是一種中葯植物,氣味辛烈。燃薰後可以辟蟲虺。古人習慣在九月佩戴以驅邪。

在山西晉南地區,自古也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跡,成為節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著「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峰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過去在鄉寧縣,重陽節這天各學校一般要放假,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登山活動。家長們往往要乘興觀看,有的還跟著一起登山。而萬榮縣這一天的傳統,是在稷王山舉行廟會,趕會的人,都以登高為樂事。

而在晉北地區,登高習俗則比較淡薄,過去在農歷九月九日,年輕人常常去打兔子或山雞,屬於古代北方少數民族騎馬練射的遺風。近年來,一些青年學生,逢節喜歡相邀結伴,攜帶佳餚,欣然出遊。登高環視,天高氣爽,雲淡山清,枝頭碩果,田園禾熟,往往陶醉忘返。

六、尊老敬老

九九重陽節,今天成了象徵老年人長壽的佳節。是日習慣慰問老人。老人們喜歡到門外遛達遛達,鍛煉鍛煉。體魄強壯者還要登上附近的高處,極目遠舒,以壯暮志。

七、賞菊

賞菊也是重陽節的一項傳統活動。金秋時節,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古人在賞菊之時,還習慣飲菊花酒。今天,不少人仍喜歡在這天飲菊花酒。多數是在酒中泡點干菊花。晉北一些地方,飲酒喜在門外,稱為辭青,意喻告別秋天。

城市在九月九日前後,習慣舉辦菊花展覽。萬人空巷,齊睹勝景。山西民間卻習慣采一朵野菊花。插在頭頂或戴在胸前。

八、宴師

舊俗九月九日,各村由學董牽頭,組織村民殺一隻羊做飯菜,盛情招待先生。同時商討本村下一年的教書事宜,或繼續留聘,或另請高明。今天學校教師多為公職人員,不少農村仍然習慣在這一天宴請老師。

九、婦女休息

農歷九月九日,農村婦女習慣休息一天,不幹農活。嫁出去的閨女,習慣回娘家過節。

十、吃糕吃面

農歷九月九日吃棗糕,取意早日升高。晉東南地區及五台縣等地,則習慣吃壽面。晉南地區有「九月九,家家有」的民諺,意思是說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改善生活。

重陽節有哪些民間風俗

重陽節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民間重陽節的時候,人們會有賞菊、登高望遠、喝菊花酒、插茱萸、放紙鷂等一些習俗。賞菊重陽節也叫菊花節,每年重陽節的時候,正是菊花開放的好時候,菊是長壽之花,是文人們贊美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在重陽節的時候,民間經常會舉辦。

重陽節登高則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東漢時,汝南、汝河一帶瘟魔為害,疫病流行。有一個叫桓景的人,拜道長費長房為師,學消災救人的法術。一天,費長房告訴桓景說,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鄉親。並告知九日離家登高,把茱萸裝入紅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戰勝瘟魔。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

重陽節的來歷是什麼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⑦ 重陽節有哪些傳統風俗 重陽節這天有什麼風俗

導讀:重陽節是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一個日月並陽,兩九相重的日子,在古代有著長壽的含義,如今更是被賦予了老人節的含義,所以這天是敬老愛老的節日。現代愛老活動形式眾多,但也不能忘了傳統節日重陽傳下來的風俗活動,那麼重陽節這天有什麼風俗?重陽節有哪些傳統風俗呢?和我一起去了解下吧。

重陽節有哪些傳統風俗 重陽節這天有什麼風俗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各省重陽習俗

河北省:香河縣九月九日,有姻親關系的家庭會互相送禮,稱為「追節」。永平府以重陽的天氣占未來晴雨。重陽節若下雨,這幾個日子也都會下雨。典周縣境內無山,縣民多於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江蘇省:重陽節,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長洲縣重陽節吃一種叫做「駱駝蹄」的麵食。無錫縣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安徽省:銅陵縣以九日重陽為龍燭會,以迎山神。削竹馬為戲,據說可以驅逐瘟疫。

湖北省:武昌縣於重陽日釀酒,據說此所釀之酒最為清洌,且久藏不壞。應城縣重陽節是還願的日期,甚家皆於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廣東省: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南雄府九月九日請茅山道士建王母會,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婦女都會前來參加。陽江市重陽節放紙鳶,並系藤弓於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臨高縣民重陽節早起,大家齊聲高喊"趕山貓",以此為安和富利之吉兆。

廣西省:懷集縣以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願,皆用大炮。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閱讀全文

與關於重陽節我還知道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發燒為什麼做新冠抗體檢測 瀏覽:152
孩子們去敬老院需要帶點什麼歌 瀏覽:258
缺少關愛該對父母說什麼 瀏覽:672
許昌縣在那裡教養老金 瀏覽:476
養生館的書法作品一般寫什麼 瀏覽:874
沈陽企業職工退休金計算器 瀏覽:150
長壽理發 瀏覽:579
夢見父母姐弟孩子是什麼意思 瀏覽:588
滿歸林業局退休人員 瀏覽:417
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1500字 瀏覽:477
滕州養老金多少錢 瀏覽:331
武漢養老院哪家比較好 瀏覽:719
稱沱小學長壽 瀏覽:453
父母語言暴力該怎麼調節自己 瀏覽:708
西安老年大學詳細地址 瀏覽:104
老人舌頭紅喝什麼葯 瀏覽:364
12歲被父母遺棄怎麼辦 瀏覽:397
上海查詢養老保險用什麼app 瀏覽:89
寺巷敬老院電話 瀏覽:799
機關養老金新老 瀏覽: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