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重陽節登高的傳統是怎麼來的
1、關於登高習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說法:一種是可能源於古代對山神的崇拜,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裡,要前往山上遊玩,以避災禍。或許最初還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後來才逐漸演化成一種娛樂活動了。
3、另外一種說法是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比較空閑。這時山野里的野果、葯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葯材和供副業用的植物原料。這種上山採集,農民們把它叫做「小秋收」。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此演變而來的。
3、至於集中到重陽這一天則是後來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為一種象徵,起點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於植樹,人們就定個植樹節的道理一樣。此外重陽節期間天氣晴朗,氣溫涼爽,適宜登高望遠。
㈡ 重陽節登高,這一習俗源於哪個朝代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個習俗都有它的由來,這些節日的到來,也並不是憑空而來的,都是根據古代的流傳下來的,那麼古代之所以把這些節日定在一個時間,主要就是為了紀念一些人。農歷的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而這個九月初九也有著長長久久的意思,重陽節賦予著一個美好的願望,那就是長壽。這一天了,有很多人會去賞菊花,還會去登高,那麼重陽節登高,這一習俗源於先秦朝代。
一定不要忘記重陽節那天回家看一看,工作再忙沒有親人重要,其實作為父母的他們也是非常注重儀式感的,如果在重陽節這一天回家去陪陪他們,他們肯定會很開心。
㈢ 重陽節登高是什麼意思
「重陽節登高」就是要登高望遠,在古代,每逢九月初九,都要舉家登高望遠。登高傳說是為了避災,因為有民間故事講到,古時曾有一家人在九月九佩戴茱萸登山,回來後發現家中牲畜皆亡,唯有登高遠走的家人無恙,——雖然這是個遙遠的故事,但是流傳到風俗習慣里,上至帝後、下至民間,都會在重陽節這一天登高望遠。
(3)重陽節登高是怎麼演變而來的擴展閱讀:
重陽節在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廣東,重陽節又稱「重陽登高」、「重九」、「登高節」、「女兒節」、「茱萸節」、「菊花節」等。從前,民間有登高野遊、把酒賞菊、放風箏、蒸花糕、吟詩懷念遠游之人及迎接嫁女歸家等活動。這一天,人們上墳拜祭先人,表示追思。
《燕京歲時記》敘述清代北京在重陽節立「九花山子」。九花即菊花,至今重陽節的某些習俗仍在流行。近年,又將重陽節確立為老年節。是日,舉行各類活動,以表示對老人的尊敬。
㈣ 古代重陽節登高的起源是什麼
據說在東漢時,燕趙有一個叫桓景的小夥子,他早年父母雙全,後來娶了妻子,妻子也給他生了幾個孩子。不過父母、妻子和孩子再加上他,也是一大家子的人,這都要靠他一個人養活,因此生活過得非常的拮據。
桓景的日子雖然不算好,但無災無難的時候,一家子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很快就來了。這一年,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有人病倒了。很快,桓景的妻子也染了病,整日躺在床上,不能動彈。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過,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他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他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
桓景為了救自己的妻子,決心去拜師學本領,想要戰瘟魔,救活妻子,同時也可以為民除害。他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
桓景便請求鄰居幫忙照顧他的妻子孩子,自己則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去了。
桓景到了東南山中,費長房收下了桓景,還給他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每日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起武來。
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他跟前說:「今年九月初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了。你可以回鄉為民除害了,不過我要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你把這些給你的家鄉父老們,讓他們登高避禍。」
桓景回到家鄉等到九月初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桓景把茱萸葉子給每個人都分了一片,並告訴鄉親們要隨身帶著茱萸葉子,瘟魔就不敢近身了。
桓景又把菊花酒倒了出來,讓每個人都喝了一口,因為師父告訴他,人若是喝了菊花酒,就不會再被染上瘟疫了。等桓景把鄉親們和家人都安排好,他就帶著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在屋內等著瘟魔來時與他交戰。
不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他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卻也不見一個人。瘟魔覺得很是奇怪,他抬起頭卻望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
瘟魔很生氣,他大吼一聲竄到山下,只覺得菊花酒味很是刺鼻,還有茱萸葉子讓他無法忍受。瘟魔不敢近前登高了,他就回身向村裡走去。
沒多久,瘟魔見到一個人正在家裡端坐著,好像是在故意挑釁自己。瘟魔吼叫一聲向前撲去。
桓景一見瘟魔撲來,他急忙舞劍迎戰。因為桓景學得武藝,鬥了幾個回合之後,瘟魔戰不過他,便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最終將瘟魔扎倒在了地上。
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初九登高避禍和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了下去。從那時起,人們就開始過起了重陽節,同時也有了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這是我國漢代道教關於重陽登高的一個神話故事,在南北朝時期著名文學家吳均所著的《續齊諧記·九日登高》中記載的,原文是這樣的:
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初九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高。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初九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在我國古代,九月初九重陽節時,人們登高、野宴、佩戴茱萸,歷代相沿最後成為習俗。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王維在詩中所說:「每逢佳節倍思親」。
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歷九月初九,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人們就稱這一天為「重陽」。
重陽節里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就是登高。人們在那一天登高所到之處,沒有統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或者登高塔。
早在西漢時期《長安志》中就有漢代長安九月初九時,人們登高遊玩觀景的記載。
在晉代時,據史書《晉書》中《孟嘉傳》中的記載,九月重陽這天,晉朝大司馬桓溫及參軍大將孟嘉等人登上龍山,孟嘉觀賞山景,連帽子被風吹走也不知道。桓溫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辯,一時間傳為了佳話。
如隋唐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他所寫的《千金方·月令》中,就有這樣的記載: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
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
㈤ 重陽節為什麼登高有什麼典故嗎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或「老人節」。這一天,重陽佳節活動極回為豐富,有答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放風箏、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此時,正值仲秋季節,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歷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煉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㈥ 重陽節登高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登高辟邪氣
為什麼古人偏要定在九月九日登高呢?這也有一種說法。因為重九是一「陽」登勤之日,地氣上升,天氣下降,古人為了避免接觸不正之氣,登高以避邪氣。從氣候上來說,九月九正值仲秋時節,秋高氣爽。此時登高遠望,活動筋骨是最合適不過的。
登高避災禍
此說來源於漢代,後漢仙人費長房,有一天對他的弟子桓景說:「九月九日,你的家人將有災難,如果你帶了全家大小,人人用紅袋盛茱萸,掛在手臂上,登高飲菊花酒,便能避禍消災了。」
桓景按師傅所說,全家上山遊玩,等到傍晚回家一看,只見家中雞狗牛羊等家禽家畜均暴斃而亡,作了替死鬼。後人代代相傳,並視九月九為登高避災、飲酒聚會之期,而後漸成風俗。
山嶽崇拜情結有人提出,登高其實是源於古人對山嶽的崇拜。先民生存環境極其艱苦,大多依靠採集和狩獵謀生。大山中生長的各種植物、隱棲的飛禽走獸以及潺潺溪流,使人類才得以生存繁衍。
如果逢高溫乾旱,山間密林可避高溫炙烤;洪水襲來,攀上高山可躲滅頂之災。此外,古人認為山上雲霧繚繞,為呼風雨喚雷電之神龍所居。
而且,高山的雷電可以帶來火種,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因此,古人對山既敬畏又充滿崇拜,「登山祈福」的習俗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流行開來。
登高「辭青」說
此說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為秋節,節後天氣漸涼,草木開始凋零,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清代潘榮陛編撰的《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
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比較空閑。這時山野里的野果、葯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葯材和供副業用的植物原料。這種上山採集農民們把它叫做「小秋收」。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此演變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