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女兒用身體孝敬父親

女兒用身體孝敬父親

發布時間:2020-11-26 17:24:45

Ⅰ 怎麼做才算是個孝敬父母女兒

出門在外,多關心爸媽的生活,多給他們打打電話,過節多回家陪陪,也就夠了,做父母的不期待孩子給太多的!!^_^

Ⅱ 遠嫁的女兒如何孝敬千里之外的父母

遠嫁的女兒可以用以下四種方式孝敬千里之外的父母,第一、常常與父母聯系;第二、多給父母一些叮囑和關心;第三、紅包和禮物不能少;第四、有機會就回家看看。

一、常常與父母聯系

其實在現代社會不僅僅是遠嫁的女兒與父母相隔千里,在外讀書或者打拚的子女也都是跟父母相隔千里的,但好在如今的科技發達,我們能夠通過電話說說話、通過視頻看看對方,所以在父母和子女相隔千里的時候,我們要常常跟父母通話、視頻,分享一下最近的生活,這就是孝敬父母的一種方式。

四、有機會就回家看看

最後,如今的交通如此便捷,回一趟家也不是多難的事情,所以有空就回家孝敬父母,這才是父母最想要的“孝敬”。遠嫁的女兒可能離父母遠,但是也不至於一年回家一次都做不到,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還是回家看看父母最好,因為沒有什麼是比直接見面更好的禮物了。

Ⅲ 女兒 你12歲了 該 用身體孝順爸爸了.mpg

這個不知道呢 肯定不好的電影

Ⅳ 孝敬父母的故事

從前有一對中年夫婦對年邁的父母很不教順,他們把老人攆到一間破舊的小屋裡居住,每頓飯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東西給老人。一天,他們看到自己的兒子在雕刻一塊木頭,就問孩子刻的是什麼,孩子說:「刻木碗,等你們年紀大時好用。」這時,這對中年夫婦猛然悟,把自己的父母請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隻小木碗,拿出家果最好吃的東西給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轉變了對他們的態度,從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

曾讀過許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讓我感動的是「陳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陳毅元帥出國訪問回來,路過家鄉,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親。
陳毅的母親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陳毅進家門時,母親非常高興,剛要向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換下來的尿褲還在床邊,就示意身邊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陳毅見久別的母親,心裡很激動,上前握住母親的手,關切地問這問那。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麼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陳毅聽了,忙說:「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裡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去洗,何必藏著呢。」母親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連忙把尿褲拿出,搶著去洗。陳毅急忙擋住並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它臟衣服都拿去洗得乾乾凈凈,母親欣慰地笑了。
陳毅元帥是個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務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親。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為母親洗尿褲,以關切的話語溫暖撫慰病中的母親。雖然陳毅元帥為母親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從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對母親濃厚的愛。他不忘母親曾為自己付出的點點滴滴,理解母親的艱辛和不易,知道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兒女學習效仿。
孝敬父母關愛幫助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每個兒女應盡的義務,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朋友,我們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嗎?我們給了他們什麼呢?
其實父母親想要的真的不多,他們需要的只是我們的孝心和關愛,希望我們在需要時伸出扶助之手。
當父母還年輕力壯的時候,你常回家看看,一句隨意的問候「爸、媽,你們好嗎?」隨意買的宵夜,親自煮一頓家常的晚餐,陪母親逛逛街,嘮嘮家常,幫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 這些都能讓他們感到欣慰溫馨。
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們漸漸長大成人,父母卻愈來愈老。他們變成了老眼昏花,動作遲緩,手腳不靈便,思維遲鈍,沒有記性,說過的話以為不說,重重復復,嘮嘮叨叨,甚至患上老年痴呆,像三歲的小孩。說話時,他們會突然想不起要說什麼,甚至極可能最後連要做什麼,都一並忘記;他們會重復又重復教過我們的故事和兒歌,沉醉在那些和我們一起度過無憂無慮的童年的回憶中!他們會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帶;吃飯時,會弄臟衣服,梳頭發時手還會不停的抖;有時還會感到孤獨寂寞,痴痴呆望遠處。看到父母慢慢衰老,我們應該想到兒時父母為我們所做的點點滴滴:父母不厭其煩為我們洗了多少的尿布,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教我們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我們系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我們穿衣服、梳頭發;每天教我們背兒歌,還要絞盡腦汁,去回答我們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古怪問題。當時,父母做這些多麼的耐心,多麼的溫柔,總覺得有了我們再苦再累也是一種幸福。
朋友,人們常說父母恩最難回報。願我們能以當年父母對待小時候的我們那樣,耐心、溫柔地對待漸漸老去的父母,體諒他們,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順父母!哪怕只為父母換洗衣服,為父母喂飯送湯,為父母搽搽風濕油,按摩酸痛的腰背,握著父母的手,扶著他們一步一步地慢慢散步......讓我們的父母幸福快樂地度過餘生。學學陳毅元帥孝敬父母,給他們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和諧家庭以安享晚年,那是父母的幸福,也是我們的幸福。

Ⅳ 女兒工作了應該怎麼孝敬父母

1 從某種程度上講 , 你已經很偉大了。
如果你和你哥哥換個位置看專,他能這么幫助屬你嘛 ,絕對是不可能的。

2 你哥嫂受過高等教育難道還養不活自己。他們有房子,沒那個條件就不要去城市再買房子。 他們都有學歷,有工作,有家庭,他們的貸款還讓你還 ,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真忍心?
中國這個社會窮人太多了。我也是窮人,窮人不能老抱怨,不能老指望別人,對吧。

3 以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為家人已經做得很多了。9年,人生有幾個9年。你該為自己想想了。

你想學油畫就去學。你不需要顧及家裡人怎麼想。你是為自己而活,為夢想而活。
你要想找男朋友就去找嘛。
甚至你可以不用回家。也不要給家裡寄錢。 他們有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了。
4 如果為了家裡人去做小姐,我覺得沒必要。

5 說實話,你已經很可憐了。看到你的遭遇,我心裡很不是滋味。

Ⅵ 女兒孝敬父親的感人故事 雞蛋

親人

歲月催人老,不老的是親情。無論我們身處何境,身在何地,親人永遠是我們最堅實的精神支柱,最理想的感情寄託!
我可以追述到童年時代,去回憶那段感人的親情。那時,我常和奶奶去買菜,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在橫穿一條馬路。在下班時間,大街上車來車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過。年齡大了,奶奶的雙腿顯得很不靈便,走路怎麼也快不起來,他提著菜籃,挨著我邊走邊談些生活瑣事。
穿過馬路,就是菜市了。奶奶突然停了下來,他把菜籃挎在臂彎,騰出右手,向我伸來……
一霎那間,我的心靈震顫起來,這是一個多麼熟悉的的動作呀……
上小學時,同樣要穿過一條馬路才能到學校。奶奶擔心我出事,每天都把我送過馬路才折身回去。橫穿馬路時,他總是把我的小手捏在她掌心,牽著走到馬路對面,一遍一遍地叮囑:「有車來就別過馬路」,「過馬路要跟著別人一起過」……
我依稀記得那寒冷的夜晚——在半夜時分,我的頭腦突感到一陣熱潮襲來眼前一片模糊,痛苦正在纏繞著我,這時候傳來焦急而親切的聲音:「痛嗎?」徘徊在我的身邊,我慢慢地睜開眼睛發現媽媽正在背著我趕往醫院的路上在。風雨正在刁難著這一位赤熱的母親,在這漆黑的夜晚中母親那被雨水淋打著的蒼白的臉顯得是那麼清醒,我看著這一臉覺得是那麼陌生,與以往的那一張年輕的臉是截然不同的。難道時光真像人們說的那樣飛逝而過嗎?我的內心突然有了一陣痛苦,我氣憤,我後悔以前怎能用那種憎恨的語氣跟父母說話呢?在這似痛而又非痛的情緒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父母的親情——一顆火紅的心。
六歲時跟父親學騎車。開始是爸爸扶著我的車,我騎。半小時後,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父親放掉了車。我回頭想和父親講話,但沒見著他人,心裡一下子慌了起來,只聽見「喤當」一聲,我摔了。最疼我的母親連忙過來扶我,但被父親擋了回去,說了聲:「真沒出息,摔了一跤就哭哭啼啼的,讓她自己爬起來。」我一臉的不悅,連忙起身扶起車,騎了起來,我想證明,我有能力。在我騎起來的那一刻,我記得,父親的嘴角掛著微笑……
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溫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穀的豐登;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我感激他們,是打心眼裡的感激,從我上中學的那一刻我就發誓,在親人的有生之年,我會用最大的努力去善待他們。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在什麼時間,我都會象他們待我那樣待他們,讓他們以後的生活過的好點——是我最大的義務。我知道,不管我怎麼說怎麼做,都不及他們對我愛和恩情。因為那是人時間最珍貴的東西。
……
讓我們用感恩的心,感恩親情,感恩親人所給予我們的一切!

一個母親的故事

一個母親,她有心比任何人都強;一個母親,她的愛無以倫比。
我居住醫院宿舍,每天見多了生生死死,一直以為再不會有什麼能讓我輕易喜悲。直到有一天,我知道了江生,護士們說他沒有父親,只有一個母親與之相依為命。 見到江生,他蜷躺在靠窗的病床上;床邊坐著他瘦弱的母親,正認真地向他描述窗外的情景:「今天天氣多好啊,看陽光都照到你床上了,窗外,油菜花兒開了,金燦燦的一片。草坪上,咦!不是小玉嗎,就是早幾天住進來的那位姑娘,跟我們得的是一個病,開始比我們還重,這不,現在自己能在院子里散步了。醫生說,現在,這病好治……」 病房的窗外其實是一堵光禿禿的牆,什麼都沒有,江生患的腦腫瘤壓迫了視神經,入院時已經失明。醫生向病人家屬反復交待了病情的嚴重。可他的媽媽,這個瘦弱的母親。堅持要讓兒子得到最好的治療,她不願放棄哪怕萬分之一的希望。後來才知道她在大治路邊攤雞蛋餅,為了兒子治病,她已賣掉了居住的房子,還賣了血…… 街鄰親友都不忍心與她照面,只要見誰,總上前拉住手不放。「給我兒子打個電話吧。」她總是一次次地央求人給兒子的手機打問候電話。她對他說:那麼多人關心你呢! 她日復一日陪著病床上的兒子,默默地坐在床邊看著兒子接聽自己精心安排的來電。 誰都難以相信,她能接連幾天通宵不眠,四處奔走。打聽兒子的同學、朋友住址。「給我兒子打個電話吧。」她說。 醫生們盡了最大的努力,江生終於還是在一個靜悄悄的黎明走了。 那個母親,沒有嚎啕大哭,她只是緊緊地抱著兒子生前的衣物。久久地呆望兒子睡過的床…… 大治路邊,又看到了那個攤「雞蛋煎餅」的手推車和那個更瘦、更憔悴的身影。兒子那隻手機伏在母親胸口溫暖貼身子的布袋裡。 每個清晨和黃昏都有人繞很遠的路,去買她攤的雞蛋煎餅。 每個清晨和黃昏她胸口那隻手機都有人發來問候的信息:「媽媽,我們愛你。」
難忘母愛

小時候,我可以在母親的背上無憂無慮的長大,是母親編織了女兒的夢,點燃了心中那盞燈,伴我走過人生那坎坷的路程。
我想不起病重的母親是怎樣背著我走路,我是怎樣在母親背上長大,可想而知,有病的母親比健康的人更艱難。是母親讓我學會了人之初,做人做事的道理。當時我不懂母親的心,她的愛她的溫柔,她的關懷和牽掛,不懂事的我在母親的包容下慢慢地長大,當我知道和讀懂母親的時候,母親含著眼淚,帶著多少擔憂與牽掛永遠的離開了我。
我唯一的靠山倒了,但是母親教會了我在逆境中學會堅強,勇敢地面對困難和失敗,適應任何環境而求生存,這就是我的母親留給我的無比珍貴的財富和愛。
母親雖然走了,可她永遠活在我的心裡,我永遠懷念她,她是我地唯一,無人取代,也是我的最愛,更是難忘的愛!
我想不起小姨媽在母親有病的時候是怎樣抱著我,還是背著我,我不知道,從小姨媽對那段往事的回憶中,我才知道別人對她的冷眼,天寒地冷的無奈……
我才知道她的棉衣前襟是明亮發光的,而且經常是濕地;才知道燒無煙煤時熏黑了的臉上那雙有黑有大的眼睛的明亮。那時候小姨媽只有十六歲,一個失去父母關愛的小女孩,能在姐姐病重的時候撐起一個家,還帶著一個不滿周歲的孩子,可想而知,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每當小姨媽講起那段往事,我就想起那苦難無助地童年,小姨媽無私的愛,讓我永遠難忘。小姨媽的人生很苦,很少有人去關她,可是她卻為我們這些沒有母愛的孩子現出了她的青春和所有的愛。
我母親去世後小姨媽也經常照顧我,關心我。她不但關愛我,還有我的三姨家兄弟妹們。還在我母親沒有去世時,我的三姨媽由於有病去世了,留下四個孩子,最小的才兩歲,她為了照顧這四個孩子,就和我三姨父結婚,把他們養大成人,現在孩子們都有了自己的家,可是小姨媽由於勞累過度,而病倒了,現在病在床上不能自理,當我今年回家看到小姨媽時,我很慚愧,她為我們付出的太多了,可我們又給了她什麼,她看到我時那含淚的笑容,我才體會到母愛的無私和偉大,也許她不求我們什麼,能常回家看看足矣,可我們卻做不到,當我們愛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可曾想過,我們把愛孩子的十分之一去愛母親,她就足矣,往往這一點也做不到,說句心裡話,我們欠母親的無法補償,更無法用語言表達。
我有這兩位母親,雖然我的人生很不幸,但我有她們給我的無私的愛,我永遠是幸福的,她們對我的愛我永存心裡。
貧困的母子
昨天下午,我 母親 雪兒維姐姐三人,去送布給報紙上刊登出來的窮苦人家。我拿著布,姐姐拿著寫了那個婦人的地址 姓名的條子四處尋找。最後在一處大房子的屋頂小閣樓外,敲響那戶人家的門。門開後,走出一個年紀很輕,蒼白瘦小的普通婦人。
「您就是報紙上提到的那位母親嗎?」母親問。
「是的。」
「這里有點布,請您收下。」
那婦人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我不經意瞥見有個小孩,在沒有傢具的黑乎乎的小屋裡,靠著椅子學習。仔細一看,是在寫字,椅子上放著紙,墨水瓶擺在旁邊。我正擔心暗黑的房子沒法寫字,忽然看見那孩子的紅頭發 破上衣,大吃一驚:原來,這是賣菜人家的兒子克洛西,是手有些殘疾的克洛西。趁他母親收拾東西時,我悄悄地告訴了母親。
「聲音小點!」母親說,「他要是看到自己的母親接受同學的施捨,該多難為情呀。別大聲說話!」剛巧這時,克洛西回過頭來,看到了我們。我不知怎麼辦才好,克洛西對我笑了笑。母親從後面推了我一把,我走上前去,克洛西也馬上站起來跟我握手。
克洛西的母親說:「我們母子相依為命。丈夫去了美亞利加,七年來沒有音訊。我最近身體也不好,沒辦法挑菜去市場上賣了,家駒已經變賣。這孩子讀書都成問題,要點盞小燈連油也沒有,眼睛都快支撐不住了。幸虧好心人送來課本 筆記本,才勉強進了學校。可憐的孩子!他喜歡學校。但是……像我這么不幸的人,世上恐怕沒有幾個了。」
母親把錢包里所有的前都拿出來給了他,又吻吻克洛西,他強忍著淚水,對我說:
「安利柯啊!你看那可愛的孩子!他不是很用功地學習嗎?像你,什麼都不缺,卻來說上學時苦差事!看!這孩子一天付出的辛苦比你一年付出的都要多,一等獎應該頒發給這樣的孩子!」

摯愛親情

世間美好的詞語有很多,如:典雅、高貴、堅定、自強、貌美如花、秀外慧中、靈活、博而能約……這些詞語都屬於相應的某個事物,而只有一個詞語任何事物也得不到,就算搶到了也不適用,因為它只屬於一種濃厚的感情。這個詞是偉大,這份濃情是親情。 從小,我們便生長於父母精心設置的溫室里,這里沒有風雨大作,也沒有雷電交加,只有甘露與我們相伴。就在我們毫無覺察之時,身邊卻早已充滿了親情,親情是無處不在的。親情並不會隨風而逝,反而會因風勢的加強而倍增。父母給予子女的關愛是我們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的,它廣如天際,密如細雨,明如雙眸。它是我們猶豫在交叉路口時一塊關鍵的路標,是我們在坎坷的人生路上為伴的路人,是我們病重時對我們大有裨益的良葯,還是我們一籌莫展時的錦囊妙計。有人曾所過,假如你慷慨大方,你所收獲的總會比你付出的多。這句話用於父母時似乎就不太正確了,父母整天處於忙碌之中,等回了家還得管教孩子,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很多時候用在教育孩子的時間上,甚至比花在料理自己的時間還多,他們這樣無私地付出,其實並沒有換來多少回報。
許多人都知道父母是該孝敬的,但他們都盲目的認為「孝敬」只是一個長大後才談論的字眼,因為到那時有了許多掙來的錢,便能用它來孝敬父母。但真到了那個時候,你又得為了自己的前途去奮斗、拼搏了,哪裡還有時間來照顧父母呢?
時光如流水,等幾年過去你已穩定了工作,一不留神墜入愛河後,想來談論「孝敬」更不可能咯。
又過去幾年時間,你結了婚並有了孩子,為了忙工作恐怕不是你來照顧父母而是叫父母來照顧你的孩子了。
最後,真到了孩子長大不再需要照料的時候,你才回過神來,想起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然而時光匆匆,這時的父母早已花白了頭發,他們又能「享受」多久的孝敬呢?如果真是這樣,又有多少父母才等得了你呢?
要從小就懂得感恩與回報,莫不要待到父母已步履蹣跚、老態龍鍾、老眼昏花的時候才來報答他們。魯迅曾說過:「一條小溪,清澈見底,淺就淺吧,一潭污水,誰知道他有多深」。讓我們從現在就付諸行動吧,哪怕只是一句問候的話語,一個真摯的眼神,但對於愛著你的父母便已足夠

Ⅶ 孩子孝敬父母的故事

黃香溫席

黃香,字文強,東漢江夏安陸(今湖北安陸西北)人。他年輕時博學經典,精通道術,善作文章,名聞天下。漢肅宗曾詔他上殿對策,然後贊賞地對文武百官說:「這就是天下無雙的江夏黃童呀!」文武百官莫不欽佩稱奇。此後相繼任尚書令、東郡太守等要職。著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後漢書•黃香傳》載有他的生平事跡。
但在民間相傳最多的是他的孝道。他九歲喪母。因家境貧寒,請不起僕人,一切家務全由他一人料理。他勤苦盡心,奉養父親。他對父親的孝順深得鄉里的稱道。每當夏天炎熱之時,他用扇子扇帳子,使枕席清涼,伺候父親安寢;每當冬日嚴寒之時,則用自己的身體為父親溫暖枕席,使父親暖卧。十二歲時,江夏太守劉戶聽說後,把他召到署門下,稱贊他是「至孝」。漢和帝聽說後,又頒旨嘉獎。
後世流傳的「黃香扇枕」的典故,指的就是這番孝親事跡。

Ⅷ 古今中外孩子孝敬父母的事跡

一、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醉木Apr 17 2006, 12:13 AM
二、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醉木Apr 17 2006, 12:14 AM
三、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醉木Apr 17 2006, 12:16 AM
四、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醉木Apr 17 2006, 12:19 AM
五、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醉木Apr 17 2006, 12:20 AM
六、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隻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醉木Apr 17 2006, 12:21 AM
七、戲綵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綵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醉木Apr 17 2006, 12:23 AM
八、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
醉木Apr 17 2006, 12:23 AM
九、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醉木Apr 17 2006, 12:25 AM
十、行佣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僱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醉木Apr 17 2006, 12:25 AM
十一、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績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
醉木Apr 17 2006, 12:26 AM
十二、埋兒奉母
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
醉木Apr 17 2006, 12:30 AM
十三、扇枕溫衾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災民。著有《九宮賦》等。
醉木Apr 17 2006, 12:32 AM
十四、拾葚異器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飢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飢。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斗白米,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醉木Apr 17 2006, 12:35 AM
十五、湧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醉木Apr 17 2006, 12:39 AM
十六、聞雷泣墓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醉木Apr 17 2006, 12:41 AM
十七、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人稱「山南」。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後,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婆婆,如此數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願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後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醉木Apr 17 2006, 12:41 AM
十八、卧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醉木Apr 17 2006, 12:42 AM
十九、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醉木Apr 17 2006, 12:43 AM
二十、扼虎救父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了。
醉木Apr 17 2006, 12:44 AM
二十一、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
醉木Apr 17 2006, 12:46 AM
二十二、嘗糞憂心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醉木Apr 17 2006, 12:47 AM
二十三、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於在陝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醉木Apr 17 2006, 12:49 AM
二十四、 滌親溺器
黃庭堅,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詩人、書法家。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Ⅸ 同志們有沒有關於兒女孝順父母的故事啊緊急啊~~~~~~~~

1、二十四孝的故事
一、孝感動天 二、孝傳五世 三、兄弟爭孝 四、勸姑孝祖 五、孝感繼母
六、跪父留母 七、挨杖傷老 八、負米養親 九、聞雷泣墓 十、卧冰求鯉
十一、親嘗湯葯 十二、賣身葬父 十三、籠負母歸 十四、棄官奉親
十五、單衣順母 十六、鹿乳奉親 十七、扼虎救親 十八、懷桔遺親
十九、哭竹生筍 二十、賊窟救親 二十一、行乞養親 二十二、上書救父
二十三、望雲思親 二十四、忠孝雙全
http://www.zhmy.com/blog2006003/xundi/archives/2006/29652.htm

2、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3、孝敬父母的故事
(1)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後,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或者兒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歷史書上並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說明他並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的孝敬也堪為當今一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講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鐵面無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給忽視了。

(2)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的典範。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鑽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後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

(3)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著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贊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毛澤東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慟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宋慶齡孝心至誠,在母親靈前「飲泣不已」。陳毅探母,執意要給癱瘓在床的母親洗衣服。李鵬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鵬夫婦總要帶上母親喜愛的食物,到母親處請安問好。

(4)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著稱的上海建平中學,一個13歲少年的題為《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的發言,使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26位成員潸然淚下。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過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較多責任和義務,為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整整跑了6個小時!

4、傳統美德信息網
http://www.sdqyinfo.com/chuantongmeide/xiao/sinian.asp
參考資料:2~3、http://www.ywxsxx.com/user1/133/archives/2006/18847.html

Ⅹ 孩子如何孝順父母

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們剛剛提到的是父子關系,父子關系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孝道,這個「孝」字是會意字,是一個「老」跟一個「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孝字。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體叫一個孝,所以上一代跟下一代密不可分。我們看這個字就好像一個兒子背著一個老子,所以上一代念念想著如何栽培好下一代,才能對他的父母、他的祖先有所交代,甚至於是對社會教出一個好孩子,也是對社會有所交代。而孩子念念背著父親,也就是說念念把奉養父母的責任扛在肩上,時時想著父母,如何讓父母更快樂,生活更圓滿。所以古代的孝子確確實實他那個存心都能夠時時刻刻念著父母。 古代有一個很有名的孝子曾子(曾參),他有一次上山去砍柴,剛好他的朋友來找他,古代朋友來找可能都是走了二天、三天很長的路才到。他母親為人特別忠厚,想著朋友這么找來,這么遠來,那假如又沒見到曾參,這樣對朋友很不好意思。馬上她就往自己手上扎了一針,這一針紮下去,曾參馬上覺得心痛,馬上覺得一定是母親出事了,趕快快步趕回家裡來。結果一回家,看到他母親話還沒講,馬上跪下來說:母親,到底有什麼事,為什麼我的心一陣痛?結果母親才跟他解釋,因為有朋友過來,我想趕快叫你回來,所以我才這么做。所以古代為人子女的人確確實實是念念想著父母。 那我們現在想一想,我們自己對父母有沒有這樣的態度,為什麼沒有?我們回想一下小時候有沒有人教我們要孝順?沒有人教。每天腦子里想什麼?可能念念想的是自己。我們常常會跟小朋友說,小朋友,你母親喜歡吃什麼東西?他們都說不知道。結果我就問小孩子,我說:媽媽知不知道你喜歡吃什麼?他們說當然知道,有什麼、有什麼,講了好幾樣。我說你看媽媽念念為你想,都知道你想吃什麼,媽媽這么照顧你,你是怎麼樣去回饋母親的,居然連母親想吃什麼都不知道。 「親所好,力為具」,父母喜歡的東西我們要盡心盡力去拿給父母,奉養父母。所以我們就跟小朋友說,以後買東西的時候先買什麼?先買母親喜歡吃的東西。藉由這個對比讓他們去感受到母親這么愛護我們,我們卻連這么生活的基本都不了解。所以古代人有這樣的孝心也是取決於他們的父母有做出好榜樣,再加上教育當中以孝道為根本,從小就教他孝。甚至於是鄰里鄉黨互相之間看到孝子都會非常的佩服尊敬,甚至於效法,所以當時候的社會風氣也很好。現在確實在社會上要聽到孝子容不容易?很不容易!所以我們現在已經斷了二、三代,必須從頭開始。 如何引導孩子盡孝道,在我們的教學當中,常常會從母親整個懷孕到生產,接著養育的整個過程,讓他去體會母親的恩德,所謂知恩者才能報恩,知恩才能報恩。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會跟小朋友說,佛陀有一次經過一個地方,看到地上有一堆白骨,佛陀就先頂禮,跟這些白骨頂禮。頂禮完之後學生就問:佛陀,你為什麼跟這一堆白骨頂禮?佛陀就說;這些白骨可能都是我們過去的祖宗,我們應該對祖宗禮敬。拜完這一堆白骨之後,佛陀就叫學生把這兩堆骨頭比較黑的分一堆,比較白的骨頭分一堆。學生就問:這兩堆骨頭為什麼會一邊比較黑、一邊比較白?佛陀接著就說:這一堆黑的骨頭是母親的骨,因為母親在懷胎的過程,整個胎兒的營養都要從母親的身體當中抽出來,所以鈣質流失很多。然後因為整個養育過程非常操勞,所以母親身體就會日漸憔悴,而且在整個懷胎過程是十個月的時間,十個月懷胎是幾十斤重,非常辛苦。 我們做了一個活動,就是把一個雞蛋交給一個孩子,讓他們在那一天當中保護這一顆雞蛋。諸位朋友,結果怎麼樣?結果雞蛋幾乎是全軍覆沒。他們保護這個雞蛋差不多三分鍾又忘記了,漸漸就會蹦蹦跳跳,所以這么一蹦蹦跳跳,雞蛋馬上就破掉了。我們藉由這個體會跟學生講,你看你們保護一個小小的雞蛋一天都保護不了,而母親保護你這么大的一個自己的小孩,保護多久?十個月,所以非常辛苦。懷胎到後期的時候,躺都躺不舒服,覺都睡不好。十個月之後要生產,那更是很辛苦,也很痛苦。 生產的痛比癌症還痛,在產房裡面有一些生產用的床,在床上有兩根很粗的鋼柱,諸位朋友,為什麼有那兩根鋼柱?痛的時候可以拉一下,可以撐一下,把這個痛轉移到拉力當中來,所以相當辛苦。我們跟小朋友說那兩根鋼柱已經彎掉了,什麼樣的力量讓鋼柱彎掉?是母親生產痛的力量連鋼柱都拉彎了,所以這兩根鋼柱見證了母親生產的辛苦、辛勞。我們會接著跟小朋友說,母親生完產之後有沒有說痛死我了,還是她孩子長大之後,她會跟孩子說我生你的時候痛死了,有沒有這樣子講?都沒有。縱使她經歷了這么痛的痛苦,但是生完產之後第一個念頭是什麼?念頭是想著孩子健不健康,孩子現在如何。所以母親對孩子的關懷,連這么痛的痛苦她都能夠放下,這是母親生產的恩德。 等孩子生下來了,那更辛苦。所以我們有一個家長就說,她說懷孕還沒生下來以前,覺得希望趕快把孩子生下來;生完產之後,覺得很想把孩子再送回去,別生了。為什麼?因為生下來之後更辛苦,甚至於連覺都睡不好。我記得我那個小外甥,他一歲以前很多時間都在我們家待著,有時候晚上不睡覺在那裡吵,家裡的人是輪番上陣,一個換一個,因為手都快抱斷了。我也成了這個行列之一,但是我幾乎半個小時手都快斷了。所以確確實實母親養育孩子真是很辛苦、很辛苦。 孩子生出來母親要哺乳,就要趕快吃很多營養的東西來提供孩子。在懷孕期間很多的母親因為身體不適,也會常常嘔吐。但是這些母親還是勉強自己要把食物吞下去,為什麼?因為想著這些營養要吃下去才能讓胎兒更健康,所以在這整個生下來之後的養育工作,也是讓母親非常勞累。我聽我爺爺說,我母親生我們三個,那我們三個孩子都要哺乳,母親早上還得上班,所以早上上課上到第二節課,還要馬上利用下課時間趕回家裡來喂我們三個小孩吃奶,吃完之後馬上又跑回學校教書。我母親說她在養育我們小時候,常常下課時間太累了,一打鍾整個人就趴下來,就在講桌上睡著了。她說不知道有多少節課都是她的學生把她搖醒,老師上課了。確確實實又要工作、又要當母親、又要把家裡的事都能夠打理好,確實相當辛苦。 所以我們在引導的過程當中,讓孩子去理解到他們的整個成長都是讓母親非常辛苦,讓他能夠去感念母親對他們的恩德。很多的孩子在聽的過程也會很感動,甚至於有一些孩子眼淚都會掉下來。那我們進一步會引導小孩,我們既然知道母親的恩德,就應該懂得去報恩當一個孝子,那如何當一個孝子?是不是長大之後賺大錢給母親花?買大房子給母親住?這個太遙遠了。所以我們引導孩子是讓他能夠從當下開始落實在生活當中,引導孩子你拿一個拖鞋也是幫母親一個忙,甚至於幫母親拖拖地,幫母親分憂解勞,這都是盡一份孝心。 在教如何落實孝道最好的教材就是我們的《弟子規》,所以告訴孩子說只要你做到《弟子規.入則孝》的一條,就是盡了一份孝心。從哪裡開始盡?我們《弟子規》第一句話說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從對父母講話的恭敬態度開始紮根,開始做起。像《弟子規》裡面有一句「冬則溫,夏則凊」,這個「冬溫夏凊」的典故是東漢有一位讀書人叫黃香,他的母親比較早過世,所以他就跟他父親獨自生活。因為父親的身體不大好,所以他就很體恤父親的狀況,冬天的時候因為天氣比較涼,他就先躲到被窩裡面去把被子弄暖和;夏天比較熱,他就先用扇子把床搧涼,再請父親上來睡,點點滴滴都是在觀察父母的需要在哪裡。 我們會進一步引導孩子,黃香看到了父母會冷、會熱,所以他懂得去做這一些工作。諸位小朋友,我們父母生活當中還有

閱讀全文

與女兒用身體孝敬父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孝敬至親 瀏覽:989
嶽麓區有哪些敬老院 瀏覽:443
與退休人員活動報道 瀏覽:101
退休人員六安醫保個人賬戶查詢 瀏覽:648
總動腦容易得老年痴呆嗎 瀏覽:45
c1駕駛證體檢多少錢 瀏覽:857
社保到60歲上不到15年 瀏覽:680
社保辦退休沒有勞動合同嗎 瀏覽:374
夢見有老年痴呆症的奶奶 瀏覽:883
王牌對王牌王鷗對父母道歉多少季 瀏覽:676
老年痴呆不吃不喝眼睛睜不開 瀏覽:485
想上50歲舅媽 瀏覽:241
體檢為什麼要求下蹲 瀏覽:987
湖南省農村養老保險多少錢 瀏覽:713
老年痴呆掛牌 瀏覽:846
老人手機電板起鼓換一塊多少錢 瀏覽:865
梅州利民老年公寓 瀏覽:584
上海假日老年公寓 瀏覽:745
結束重陽節 瀏覽:308
退休人員可否當工會主席 瀏覽: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