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現代的孝順的例子

現代的孝順的例子

發布時間:2020-11-27 00:03:41

A. 現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老一輩抄革命家朱德著文《回憶我襲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贊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毛澤東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慟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宋慶齡孝心至誠,在母親靈前「飲泣不已」。陳毅探母,執意要給癱瘓在床的母親洗衣服。李鵬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鵬夫婦總要帶上母親喜愛的食物,到母親處請安問好。

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著稱的上海建平中學,一個13歲少年的題為《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的發言,使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26位成員潸然淚下。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過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較多責任和義務,為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整整跑了6個小時!

B. 現代孝順父母事跡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聽我爸爸說過一個孝敬父母的事例。

那個人大概跟我爸年紀差不多,在一個什麼鄉還是縣的當幹部,老家在鄉下,離工作單位很遠。騎自行車要半天到一天的工夫。

這個人每周周末都會騎自行車回老家,不管刮風下雨。回了老家就往炕頭上一坐,點根煙,聽他老母親嘮叨、說話。老太太七八十歲了,口齒也不太清楚,而且關心的都是些小農瑣事,還有家裡的狗跑出去了,昨天摘了筐黃瓜賣了,家裡雞不下蛋等等。他就那麼聽著,偶爾應兩聲。

跟那人在城裡的工作和他的閱歷相比,這些事情毫無意義,如果放在美國人身上,肯定會惱了。但那人一點都不煩,盡管他也不喜歡聽。他就是坐在炕頭上,聽他媽嘮叨半天,就為陪著他媽。因為他知道他媽想他,喜歡經常能看見他;他媽也知道他兒子理解他。

就這樣,年復一年。那人用最簡單的方法盡自己的孝心。娘兒倆往炕頭上一坐,就開始聊。一個說,一個聽,簡單而悠閑。這比任何華麗詞藻所堆積出來的孝道都感人,因為它能靜靜的沁到人們的心裡去。

她一直在做學生———尹惠玲(女,53歲,西安市革命公園退休職工)

今年53歲的尹惠玲,30年如一日照顧婆婆。退休之後,本身也到了含飴弄孫的年紀,但為了照顧老人,還是在做好兒媳婦的同時,努力的去學習再學習,當個年齡最大、涉獵最雜的好「學生」。只要與老人生活相關的,她都認真聽認真記,多方查詢了解有關老年人的心理狀態和科學的生活常識,老人的飯菜更是時常翻新……由於她體貼入微的照料,年過10

8歲的婆婆陳鳳英老人現在依然身體硬朗,五代同堂的大家庭親密而和睦,成為社區街坊的佳話。

家中三代都誇她———趙滿玲(女,43歲,閻良區荊山路小學教師)

2004年被評為「陝西省十佳好媳婦」的趙滿玲,今年又被評為「十佳孝順兒女」,笑臉之後是操勞照顧一家三代的辛苦。婆婆早年患病在床,為方便照顧,她將公婆接到學校宿舍和自己一起住,課間周末,盡量抽空陪伴。不但照顧老人,家中的三個小叔也要她照顧,三弟媳婦身患絕症,家中的洗衣做飯、照看孩子,就都由她來接過……這個多次被評為學校、區級優秀教師的好園丁,在家裡,三代都誇她。

丈夫在外甭操心公婆———張新利(女,44歲,藍田縣藍天關鎮新寨村四組村民)

1983年,張新利嫁到新寨村楊家,家庭情況不好,丈夫想多賺點錢又不敢外出打工:公公患有腦血栓病,婆婆又雙目失明。「你走吧,我一定把公婆照顧好。」丈夫這一出去就是半年甚至一年,屋裡屋外就她一人忙活,她給完全癱瘓、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喂飯、洗衣、擦身、按摩、端屎端尿,直到公公安詳去世,送葬那天,鄰里兄長為她披紅全村人無不稱贊。對雙目失明的婆婆,她從此更細心照料,為老人買來收音機、秦腔錄音帶,晚上和老人睡在一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梁麗莉(女,45歲,灞橋區灞橋街辦敬老院工作人員)

梁麗莉的孝順兒女稱號,是眾多老人一起推薦的,她是很多老人共同的好兒女。敬老院的老人中90%患有癱瘓、尿失禁、腦血栓後遺症等疾病,80多歲的黃志傑老人,偏癱多年,經常大便不暢,看到老人痛苦的樣子,她多次給老人摳屎,老人不好意思的對她說:閨女,難為你了,這是俺親兒女都難做到的事啊!在灞橋街辦敬老院工作的6年裡,敬老院的老人來來往往,每個都把她當成了親女兒,不僅如此,她還義務贍養了農村五保戶和社會孤寡老人13人……

給兒女做個好榜樣———孫翠琴(女,54歲,高陵縣通遠鎮火箭村村民)

「我這十幾年的命,都是兒媳婦給的。」孫翠琴的婆婆這樣說。1989年,73歲的婆婆腦血栓落下後遺症,醫生斷言這個年紀的人最多活兩三年。孫翠琴一聲不吭,要從病魔手裡奪回婆婆:一日三餐,家裡的口味完全是婆婆的喜好;怕婆婆得褥瘡,她三天兩頭給老人換洗,鄰村的娘家她卻難得去一次。在她的言傳身教下,已出嫁的孫女給老人送來了收音機和磁帶,在外打工的孫子買回彩電時也要叮囑:這是給奶奶買的……

大嫂的兒女喚她「媽媽」———康秀梅(女,48歲,戶縣甘河鎮北板村村民)

公婆對她滿意的挑不出毛病,家裡同輩也是伸出大拇指。幾年前,大嫂在醫院生產時難產去世,留下一個六歲的女兒和嗷嗷待哺的嬰兒,此時康秀梅的女兒也在襁褓中未斷奶,但她二話沒說,將兩個孩子接到自己身邊,用本該屬於女兒的乳汁哺育侄兒,幾年後,大哥再婚,但兩個孩子卻怎麼也不肯回去,他們只認康秀梅這一個「媽」,而康秀梅也再一次用母親的胸懷接納了他們……

婆婆好了她卻病了———張玲如(女,57歲,西安市東倉門社區工作人員)

18年前,張玲如的婆婆患腦血栓進了醫院,丈夫在外地工作,一雙兒女上學讀書,醫院家裡兩頭跑。婆婆病情穩定回到家後,婆婆的理發、洗頭洗腳洗澡換衣,剪指甲修腳,全由她一個人來干,十八年來,一直行動不便的婆婆並沒有邋遢的病態,鄰居都誇老人家精神頭越來越好,85歲的婆婆如今已能基本自理。而她卻累的頸椎有了毛病,手腕也常常疼的碗都端不動……

白發兒子感動繼母———馬世儉(男,70歲,華山社區退休職工)

馬世儉是這次評選出的孝順兒女中年紀最大的一位,今年已70歲,頭發也有些花白了。父親去世後,對繼母一直很尊敬的他,每天三趟飯、兩趟水,刮風下雨、酷暑嚴寒,整整送了四年,早晚還要來問候、陪老人聊聊。2001年,馬世儉把身體越來越不好的老人接到家中,老人經常頭疼昏迷,偶爾清醒時,嘴裡說不清,手指著滿頭白發的孝順兒子,只是止不住流淚。

兩家老人一起住———王桂華(女,54歲,昆侖一分廠退休職工)

脾氣不好的婆婆腦出血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母親又腦中風造成半癱,行走艱難。兩邊跑的王桂華太累了,索性將兩個老人都請到自己的家裡,一起照顧,老親家互相聊天也可以解悶。但這樣卻苦了王桂華,不是母親頭疼,就是婆婆尿失禁,做飯要做雙份,幫著婆婆洗頭洗澡,還要幫助母親揉腿腳活血、室內活動……病情好轉的老人連自己的家都不願意回了,「這里就是我們的家,不走了,跟定你了」。

殘疾兒子醫術敬老———張煥茹(男,45歲,西安市長安東大衛生所工作)

張煥茹是參加十佳孝順兒女表彰大會時,惟一一位需要人攙扶的。「這樣的兒子怎麼孝順父母啊?」很多人見了他就會這樣想。確實,因小兒麻痹症導致下肢癱瘓的他,因不能從體力上照顧父母而慚愧。父親癱瘓後,一次從炕上翻落下來,他使盡全身力氣也沒能把父親扶上炕,父子抱頭痛哭。但他一身醫術,從1974年起便在村合作醫療站工作,所以經常給父母針灸、按摩、熬湯葯,希望為父母減輕痛苦。村裡的老人看病,不收診斷費、掛號費、注射費、敷葯費,1995年,300多名老人聯名送來「存赤子心、獻敬老情」的牌匾…

C. 現代孝敬父母的事例

我聽我爸爸說過一個孝敬父母的事例。
那個人大概跟我爸年紀差不多,在一個什麼鄉還是縣的當幹部,老家在鄉下,離工作單位很遠。騎自行車要半天到一天的工夫。
這個人每周周末都會騎自行車回老家,不管刮風下雨。回了老家就往炕頭上一坐,點根煙,聽他老母親嘮叨、說話。老太太七八十歲了,口齒也不太清楚,而且關心的都是些小農瑣事,還有家裡的狗跑出去了,昨天摘了筐黃瓜賣了,家裡雞不下蛋等等。他就那麼聽著,偶爾應兩聲。
跟那人在城裡的工作和他的閱歷相比,這些事情毫無意義,如果放在美國人身上,肯定會惱了。但那人一點都不煩,盡管他也不喜歡聽。他就是坐在炕頭上,聽他媽嘮叨半天,就為陪著他媽。因為他知道他媽想他,喜歡經常能看見他;他媽也知道他兒子理解他。
就這樣,年復一年。那人用最簡單的方法盡自己的孝心。娘兒倆往炕頭上一坐,就開始聊。一個說,一個聽,簡單而悠閑。這比任何華麗詞藻所堆積出來的孝道都感人,因為它能靜靜的沁到人們的心裡去。

D. 現代孝心故事(簡短的)

一個教導主任救了一個班的學生,可惜自己死了.
面對即將倒塌的危樓,一個解放軍跪著說道:"讓我再進去救一個吧."
一位母親在樓房倒塌時用身體擋住了石塊,救了還在襁褓中的嬰兒,死前還完成了最後一次哺乳.

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裡面沒有任何回應。
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築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屍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 ,還活著」。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
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准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

女孩廢墟里讀書
堅強讓老師哭泣
「清清,那個美麗好學的女孩,你們看見沒有?」在救助現場,鎣華鎮中學初一一班班主任陳全紅一直關心著一個名叫鄧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這個貧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窮志不窮,常在回家路上打著手電筒看書。
在亂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學生的屍體被挖抬出來,陳全紅就會默默流淚,「他們一天前還是活蹦亂跳的,咋一下子就變成了這樣呢?」
終於,鄧清清被武警水電三中隊的搶險官兵救了出來。讓陳老師與官兵們感動的是,這個女孩被救出時,還在廢墟裡面打著手電筒看書。她說:「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餓,只能靠看書緩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誠實如同她的堅強一樣,讓聽者無不動容。陳全紅一下子哭了,抱著清清連說:「好孩子,只要你能活著出來,就比什麼都好。」
與鄧清清一樣,另一名被壓在廢墟里名叫羅瑤的女孩子在手腳受傷的情況下,一遍遍地哼著樂曲,靠著頑強的「鋼琴夢想」激勵自己不要入睡,結果她贏了死神。

E. 感人的現代孝心故事

你可以去搜索一下每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裡面都有很多類似於

F. 現代孝順父母的故事

一天中午,一個撿破爛的婦女,把撿來的破爛物品送到廢品收購站賣掉後,騎著三輪車往回走,經過一條無人的小巷時,從小巷的拐角處,猛地竄出一個歹徒來。這歹徒手裡拿著一把刀,他用刀抵住婦女的胸部,兇狠的命令婦女將身上的錢全部交出來。婦女嚇傻了,站在那兒一動不動。

歹徒便開始搜身,他從婦女的衣袋裡搜出一個塑料袋,塑料袋裡包著一沓鈔票。 歹徒拿著那沓鈔票,轉身就走。這時,那位婦女反應過來,立即撲上前去,劈手奪下了塑料袋。歹徒用刀對著婦女,作勢要捅她,威脅她放手。婦女卻雙手緊緊地攥住盛錢的袋子,死活不鬆手。

婦女一面死死的護住袋子,一面拚命呼救,呼救聲驚動了小巷子里的居民,人們聞聲趕來,合力逮住了歹徒。

眾人押著歹徒攙著婦女走進了附近的派出所,一位民警接待了他們。審訊時,歹徒對搶劫一事供認不諱。而那位婦女站在那兒直打哆嗦,臉上冷汗直冒。民警便安慰她:「你不必害怕。」婦女回答說:「我好疼,我的手指被他掰斷了。」說著抬起右手,人們這才發現,她右手的食指軟綿綿的耷拉著。

寧可手指被掰斷也不鬆手放掉錢袋子,可見那錢袋的數目和分量。民警便打開那包著鈔票的塑料袋,頓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那袋子里總共只有8塊5毛錢,全是一毛和兩毛的零鈔。

為8塊5毛錢,一個斷了手指,一個淪為罪犯,真是太不值得了。一時,小城嘩然。

民警迷惘了: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這位婦女,使她能在折斷手指的劇痛中仍不放棄這區區的8塊5毛錢呢?他決定探個究竟。所以,將婦女送進醫院治療以後,他就尾隨在婦女的身後,以期找到問題的答案。

但令人驚訝的是,婦女走出醫院大門不久,就在一個水果攤兒上挑起了水果,而且挑得那麼認真。她用8塊5毛錢買了一個梨子、一個蘋果、一個橘子、一個香蕉、一節甘蔗、一枚草莓,凡是水果攤兒上有的水果,她每樣都挑一個,直到將8塊5毛錢花得一分不剩。

民警吃驚地張大了嘴巴。難道不惜犧牲一根手指才保住的8塊5毛錢,竟是為了買一點水果嘗嘗?

婦女提了一袋子水果,徑直出了城,來到郊外的公墓。民警發現,婦女走到一個僻靜處,那裡有一座新墓。婦女在新墓前佇立良久,臉上似乎有了欣慰的笑意。然後她將袋子倚著墓碑,喃喃自語:「兒啊,媽媽對不起你。媽沒本事,沒辦法治好你的病,竟讓你剛13歲時就早早地離開了人世。還記得嗎?你臨去的時候,媽問你最大的心願是什麼,你說:我從來沒吃過完好的水果,要是能吃一個好水果該多好呀。媽愧對你呀,竟連你最後的願望都不能滿足,為了給你治病,家裡已經連買一個水果的錢都沒有了。可是,孩子,到昨天,媽媽終於將為你治病借下的債都還清了。媽今天又掙了8塊5毛錢,孩子,媽可以買到水果了,你看,有橘子、有梨、有蘋果,還有香蕉......都是好的。都是媽花錢給你買的完好的水果,一點都沒爛,媽一個一個仔細挑過的,你吃吧,孩子,你嘗嘗吧......」

G. 現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現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張九精,河南新蔡縣韓集鄉天廟村人,自幼家境貧寒,5歲時便隨打工的父母遷到遼寧省葫蘆島市。初中三年級時,張九精的母親在一次火車事故中不幸遇難,使他對生活的苦難有了真正的理解。受此打擊,一開始,張九精的成績直線下降。在父親的鼓勵下,他又慢慢地緩過勁來,堅定了信心,考取了海南師范大學。大一下學期,那是他父親糖尿病病發最嚴重的時候。打電話時,他父親在電話那頭什麼也聽不見,無論張九精怎麼大聲地喊。在和父親的電話聯系中,張九精強烈地感覺到:無論從精神上還是身體上,父親的情況都非常糟糕,張九精心疼地落淚了。從那時起,張九精就在心裡暗下決心,一定要靠自己的雙手,通過自己的努力,盡力改善生活條件,得到經濟上的支撐,把父親接過來一起過,讓他生活得好一些。
從大一開始,張九精就踏上艱辛的勤工儉學之路,先後做過電器促銷、床上用品促銷、文具促銷和建築防水工程、家教等勤工儉學工作,靠勤勞改變生活處境,以早一點把父親接到身邊照料。2003年8月,拿到暑假做家教掙來的2000元後,張九精說服了患病的父親,並把他接到海南。一到海南,等父親休息兩天後,張九精放棄了所有家教的時間,叫上幾個最要好的朋友,陪父親到海邊散心、游泳,細心照顧。
看到兒子求學這么辛苦,父親張玉美心裡十分過意不去。到海南的第七天,張玉美就決定「找點事做」——撿破爛。因為擔心會給兒子丟臉,張玉美最初收破爛是「偷偷摸摸」的,晚上才出來撿。張九精察覺到父親的顧慮後,於是抽空陪父親一起撿破爛。他對父親說:「咱們用雙手勞動掙錢,有什麼丟人的?!」在撿破爛的路上,張九精遇上同學也不躲避,父親彎不下腰時他就幫著撿。父親從此也終於敢光明正大撿破爛了。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張九精經常給父親沏壺苦丁茶,因為聽說苦丁茶對治糖尿病很有好處;他天天陪父親吃飯,陪他老人家說說話,解解悶,聽父親發發牢騷;他會在天冷時,把學校發的厚被子給父親,讓父親睡得暖和,並抽空去給父親洗衣服,捶捶背......就這樣,他邊求學,邊打工,邊悉心照料父親,用超乎尋常的堅韌毅力承擔起了贍養、照顧父親的責任。盡管無錢就醫,但在張九精的精心照料下,父親的狀態開始好轉,體重也開始增加了。這些也許在別人眼裡並不起眼,但張九精覺得很幸福,很值得回味。他說:「能為自己所愛的人做一點事,讓他不那麼勞累,讓他開心,這不就是我們所想要的日子嗎?」他對父親說:「爸,雖然在物質上沒幫上我什麼,但您給了我很多,都在我心裡,那就是質朴、真誠和自信,您教會了我怎樣去做一個有價值的人。不是正如你您說的嗎: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您看,我們一路風雨兼程,不是這樣走過來了嗎?」——是的,就是這樣,雖然生活貧困,面對父親的拖累,他不怨天憂人,不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伴著父愛,與父親同甘苦、共患難,憑著堅強、勇氣、自信,一路走過來,走出了不平凡的足跡,走出了不一樣的精彩。而他臉上依然是樂觀、燦爛如陽光般的笑容。
摘自網路

H. 孝敬父母現代故事200字

我叫巴飛翔,今年6歲了,在育才學校一年級七班上學。在家裡,我是媽媽的好孩子,在學校,我是老師的好幫手。

從小,我就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疊被子然後吃飯穿衣也是自己做, 吃完飯我還會把吃飯剩下的菜渣掃一下。 如果還有時間,我還會幫助爸爸媽媽掃掃地,擦擦桌。放學回家如果看見爸媽在做飯,我就會幫媽媽摘菜。 上幼兒園我就知道使用禮貌用語,向長輩問好,鄰里街坊都很喜歡我。每次有好吃的也都是先想到長輩。這學期,我決定用功學習,因為我知道優異的成績才是對爸爸媽媽最好的回報!

I. 現代,孝的故事。

孝道能充實自己的生命的立足點,導引生命之旅的方向,涵養著無限人生境界的價值意義。當今之世大談孝道看似過時,但卻是最合乎人性潛能發展的秘訣,也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本品德。
夫孝者,天之經,地之義,人之行,德之基也。
生育之恩,浹乎宇宙,顧復之德,等同昊天。
人生的理想是終極關懷。我們伴隨父母走過老年,看著他們肩膀不再堅實,頭發日漸花白,甚至不時病痛,但是,他們的心靈經過歲月的洗鍊,自然發出一種光明,可以燭照煩囂的世事與人情。老人是人類的寶藏,越有傳統的文明越重視老人。國人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實在是深富智慧之語。一個不敢正視衰老、病痛與死亡的人,顯然是不夠成熟的。尤其在陪伴至親的父母面臨這些困境時,我們自然會對生命作一整體而深刻的反省,由此確立自己更真實的人生信念。
家是一個人的根,是一個延續傳統理念的基地,我們的生命意涵從中得到滋養、成長、成熟,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也從中得到啟發與實現。因此,體會愛自親始,甚至推己及人,這其實正是每一個人內心所嚮往與渴望去完成的,也是彰顯人性與真正的自我實現。
耶穌基督曾說:「就世人來看,是我被釘在十字架上,依我看來,是世人被釘在十字架上。」
也許,我們真的把自己釘死在外化不覺的意念上,把人性本具的良知良能釘死在競爭無情的物化生命里,讓蘊含永恆價值的真實自我深陷於生滅不實的妄求空想旋渦中。
現代人很少能如此覺醒,今生如此,生生世世如此。心靈若是不能覺醒,就無力省察體驗,充滿內在生機的價值生命就無從發展,只剩下僅由外來移植未經消化的知識所拼湊而成的自然短暫存在生命,這時生命意涵就會因人格外化而萎縮成為「我就是我所有的一切」,當別人問我「是」誰?所得得答案可能卻只是我「有」什麼。人性本心(內在自我)如果消融於外在的名利權位,人生理想終必完全落空,人生幸福也將毫無保障,因為人所擁有得一切都只是暫時借用得,等到時移勢易,甚至垂危臨終時,我還真的「有」些什麼?覺醒著如此匱乏不堪的存在意涵,這簡直是個痛苦的束縛!
任何人若不能從個體的自然生命活出群體的價值生命,若不能超越個體存在的孤立,覺醒人性共通的存在價值總體,人性本質最深切的要求——終極關懷(道德實踐),將無力實現,人性的價值潛能也將因缺少心靈的互動啟發而無法成長顯現。人在成長之初,由於得到了父母親情的特殊關懷,使心性潛能發展了特殊的力量。萬物之靈的人類有得天獨厚較長的幼兒依賴期,身心和父母有長期的依賴,家庭像是一個人的根,我們從中得到休養生息,也得到成長與成熟。家庭滿足了人性的要求,使我們從人性相通的原始情感中,對父母有最深切的關懷,而後漸進推及他人。這個人性相通的真實心靈,即是由內而發的道德實踐,父慈子孝的人倫基底。孝順的內涵即是回歸心靈深處的那點情愫,要對人類世界,宇宙人生表達真誠的關懷。
長遠以來,歷史教曉我們:長遠來看,我們在家庭中最容易流露真性情,真純的品德是在家裡培養出來的,品德修養的基礎當以孝為首要。唯有從家庭開始,先和諧根本的人際關系,才能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融合於更廣泛的群體社會。孔子和孟子對孝道體驗特別深,所以也都清楚強調:人生須以孝德為本,才能有真正的成就和滿足。

J. 現代關於孝的故事簡短

孟佩傑女20歲山西臨汾人。歲時生父不幸車禍離世生母無奈將她送人領養不久生母因病去世5歲的孟佩傑由劉芳英照顧三年後養母劉芳英因病癱瘓不久後養父不堪生活壓力離家出走此後杳無影訊絕望中劉芳英企圖自殺但她放在枕頭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傑發現。「媽你別死媽媽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著就是我的心勁有媽就有家。」。這一年孟佩傑只有8歲。從此孟佩傑承擔起了侍奉癱瘓養母的重任每個月倆人就靠養母微薄的病退工資生活當別人家的孩子享受寵愛時8歲的孟佩傑已獨自上街買菜放學回家給養母做飯。個頭沒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無數次卻從沒喊過疼。 在同學們的印象中孟佩傑總是來去匆匆。她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替養母穿衣、刷牙洗臉、換尿布、喂早飯然後一路小跑去上學。中午回家給養母生火做飯、敷葯按摩、換洗床單„„有時來不及吃飯拿個冷饃就趕去學校了。晚上又是一堆家務活等服侍養母睡覺後她才坐下來做功課那時已經九點了。 2009年孟佩傑考上了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權衡之下她決定帶著養母去上大學在學校附近租了間房子。大一那年暑假孟佩傑頂著炎炎烈日上街發廣告傳單拿到工資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買養母最愛吃的紅燒肉。 「我只不過做了每個女兒都會做的事。」不少好心人提出過幫助都被孟佩傑婉拒了她堅持自己照顧養母。孟佩傑的畢業願望是當一名小學老師安安穩穩與養母簡單快樂地生活

閱讀全文

與現代的孝順的例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的保健品有那些 瀏覽:609
護士的體檢標准有哪些 瀏覽:681
江陰哪個體檢比較簡單 瀏覽:534
退休人員能解除勞動合同嗎 瀏覽:929
孝順父母的8字成語 瀏覽:105
養老院邊上的房子 瀏覽:873
退休金1241元 瀏覽:271
最近孝敬父母的正能量視頻 瀏覽:218
不吃肉吃什麼最養生 瀏覽:238
長壽區高速公路規劃 瀏覽:977
延吉市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920
吵架和父母鬧矛盾怎麼解決 瀏覽:81
30歲會不會老年痴呆 瀏覽:497
重陽節班會的感受 瀏覽:45
年輕父母怎麼培養孩子責任心 瀏覽:662
慶三八養老院獻愛心 瀏覽:239
安徽2018年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細則 瀏覽:622
伊寧市潘津村神洲敬老院 瀏覽:343
中醫是如何辨治老年痴呆 瀏覽:353
給退休人員發工資避稅 瀏覽: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