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陽節是什麼有什麼習俗
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華民族傳統的重陽佳節。民間也稱「登高節」、「菊花節」、「茱萸節」或「女兒節」。關於「重陽」的來歷,一般認為《易經》「以陽爻為九」,「九」為最大的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稱「重陽」,也叫「重九」。
古人常將「上巳」與「重陽」。即「三月三」與「九月九」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上巳「踏青」春遊,重陽「辭青」秋遊,相傳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重陽節作為節日,一般認為源於東漢時期「桓景避難」的傳說。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九日登高》中記載:「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重陽糕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日:『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從此,人們在九月九日登高避疫,成為風俗。
從歷法上講,九月又稱玄月、菊月,玄色即黑色,九月陰氣侵寒,草木黃落,菊花傲霜。當月有兩個節氣「寒露」、「霜降」,天氣由涼轉冷,人如接觸夜霧或晨露,寒意沁心,故叫「寒露」;寒露過後,天氣較冷,露水開始結成薄霜,故曰「霜降」。自然界的炎涼交替,人體免疫機能需要與之調適,否則易生疾病。農諺說「重陽無雨一冬晴」,因此,在重陽佳節這一天,人們採取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包括登高遠眺、吃重陽糕、觀賞菊花、飲菊花酒、遍插茱萸等,予以慶祝。它既包含著我們先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願望,即消災避禍,健康長壽,也是世代流傳的生活經驗的積累。眾所周知,秋高氣爽,勝似春光,登高遠眺,心曠神怡,是一種非常好的運動方式,同時,菊花入葯可以清肝明目、治頭昏、降血壓。茱萸可驅蚊殺蟲,入葯可治嘔吐腹瀉等症。
登高遠眺、郊遊野宴,是重陽節的中心內容。其原始意義在於逃避災禍。同時,異於平川的高山,在原始居民的觀念中屬於神奇之地,登臨高處,遠離塵世,意味著接近了天神,也就易於獲得福佑。故而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三國時魏文帝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孫思邈《千金方月令》也稱:「重陽日,必以餚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在古代,祭神多登高,秋天到郊外一游,也多登高。登高,既可祈福避禍,也可娛樂健身,愉悅身心。
各地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食糕的習俗起源很早,漢代稱為「餌」、「蓬餌」。《說文解字》:「餌,粉餅也。」餌的原料是米粉,米粉有稻米粉和黍米粉兩種,黍米有黏性,二者和合,合蒸即為餌。黍為五穀之首,在古代是待客和祭祀的佳品,在九月成熟,是時令美食。《西京雜記》中還有「食蓬餌以拔妖邪」的記述。六朝以後,改稱為「糕」,因「糕」與「高」諧音,象徵著向上、進步、高升等。唐宋時重陽佳節吃糕頗為流行,唐稱「麻葛糕」,宋已習稱「重陽糕」。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記述:「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豬羊肉鴨子為絲簇丁,插小彩旗簇之,名曰『重陽糕』。」呂原明《歲時雜記》中記載宋代民俗:「在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曰『願兒百事俱高』,作三聲。」此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寶塔之形,上面做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小紅旗代替茱萸,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由於糕面有多種裝飾,明清以後又多稱為「花糕」。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重陽節還有飲菊花酒、賞菊、簪菊的風俗。九月是菊花傲霜之時,黃巢有詩雲:「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在「霜降之時,惟此草茂盛」,菊花不畏風刀霜劍,成為品質高潔的象徵。據傳重陽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菊是中國古代文人喜愛的花中四君子之一,陶淵明愛菊的隱逸高潔,常以菊明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他愛在重陽日飲酒、賞菊。後人效之,遂成習俗。晉代菊花酒的製法是:「採菊花莖葉,雜秫米釀酒,到次八仙慶壽圖年九月始熟,用之。」明代的菊花酒是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諸葯」。明代醫聖李時珍說菊花酒具有「治頭風,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的療效。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雲:「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毛澤東在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適逢重陽佳節,仍不乏賞菊的雅興,作詞《採桑子·重陽》:「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插茱萸也是重陽節的重要慶祝形式之一。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雲:「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樹干可以長到一丈多高,樹葉為羽狀復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雜五行書》中說在屋舍旁種「白楊、茱萸三根,增年益壽,除患害也。」「懸茱萸於屋,而鬼不入也」。古人認為在重陽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驅風避邪,方法是插在頭上,或佩戴茱萸囊。
重陽節還是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省親的日子,因此重陽節亦稱「女兒節」。俗諺有「九月九,搬回閨女息息手」。明代劉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寧,食花糕。」歸寧就是已嫁之女歸省父母,花糕是指摻入乾果、插上裝飾旗的重陽糕。清乾隆時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也記載:「京師重陽節花糕極盛……市人爭買,供家堂,饋親友……有女之家,饋遺酒禮,歸寧父母,又為女兒節雲。」
另外,雙九還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之義,重陽也就有祝壽節、敬老節的說法。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村鎮,往往都會在此時舉辦多種形式的慶祝紀念活動,組織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全社會倡導敬老、愛老、養老的良風美俗;不少家庭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特意為老人准備一些可口的飲食,陪他們度過自己的節日,表達對老人們的孝敬和感恩之情。
2. 重陽節節日習俗是什麼
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吃重陽糕。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
【賞菊花】
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
歷來重陽節都有觀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在古時重陽節又叫菊花節,人們認為菊花是長壽的象徵,重陽節期間很多地方都會舉行菊花大會、菊花展,全城的人都會出動賞菊。
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成為一種風尚。
【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因此,重陽節才一直保留著飲菊花酒的習俗。
九日所釀的菊花酒在古代被視為延年益壽的長命酒。菊花酒有清熱解毒、明目祛風、平肝舒肺、益陰滋腎的葯用價值。
宋人以菊花、茱萸泡酒,名茱萸為「辟邪翁」,菊花為「延壽客」,認為藉此二物,可消「陽九之厄」。如今,山東地區仍有民間童謠言:「九月九,九重陽,菊花做酒滿缸香」。
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
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
南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雲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
由於重陽為秋節,節後草木開始凋零,所以有稱重陽節野遊活動為「辭青」,與三月春遊「踏青」之說法相對應。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這也是一個頗有詩意的名稱。
【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
3. 重陽節的來歷是什麼有什麼習俗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與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酒為名,寫的詩為後人傳頌,也以愛菊為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是他的詩。
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酒為名,寫的詩為後人傳頌,也以愛菊為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是他的詩。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民間農歷九月稱為 菊月,賞菊成了一項重要內容,賞菊配美酒,清代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就這樣流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