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上的孝敬父母的故事(20字)
一、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後,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或者兒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歷史書上並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說明他並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的孝敬也堪為當今一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講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鐵面無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給忽視了。
事例三
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的典範。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鑽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後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
事例四
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著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贊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毛澤東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慟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宋慶齡孝心至誠,在母親靈前「飲泣不已」。陳毅探母,執意要給癱瘓在床的母親洗衣服。李鵬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鵬夫婦總要帶上母親喜愛的食物,到母親處請安問好。
事例五
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著稱的上海建平中學,一個13歲少年的題為《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的發言,使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26位成員潸然淚下。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過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較多責任和義務,為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整整跑了6個小時!
㈡ 古代孝順的小故事
一、湧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二、聞雷泣墓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三、扼虎救父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了。
四、卧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五、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㈢ 孝敬老人名言
從古至今。孝敬老人的名言層出不窮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2、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3、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4、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5、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6、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7、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9、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10、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1、長幼有序。——孟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14、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15、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16、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7、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18、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19、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20、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21、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22、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23、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24、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25、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26、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27、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28、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29、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30、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31、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32、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33、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34、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35、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36、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37、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38、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39、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40、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41、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42、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
㈣ 聖經中有關於孝敬父母的名句嗎最好註明出處。
聖經中 孝敬父母 的經文分享
出 20:12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利 19:3 你們各人都當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申 5:16 「『當照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並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太 15:4 神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
太 15:6 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這就是你們借著遺傳,廢了 神的誡命。
太 19:19 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
可 7:10 摩西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
可 10:19 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不可虧負人,當孝敬父母。」
路 18:20 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
弗 6:3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創 2:24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創 28:7 又見雅各聽從父母的話,往巴旦亞蘭去了;
出 20:12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出 21:15 「打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出 21:17 「咒罵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color=Blue]利 19:3 你們各人都當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color]
利 20:9 「凡咒罵父母的,總要治死他;他咒罵了父母,他的罪要歸到他身上(「罪」原文作「血」。本章同。)。
利 21:2 除非為他骨肉之親的父母、兒女、弟兄,
利 21:11 不可挨近死屍,也不可為父母沾染自己。
民 6:7 他的父母或是弟兄姐妹死了的時候,他不可因他們使自己不潔凈,因為那離俗歸 神的憑據是在他頭上。
[color=Blue]申 5:16 「『當照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並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color]
申 21:13 脫去被擄時所穿的衣服,住在你家裡哀哭父母一個整月,然後可以與她同房。你作她的丈夫,她作你的妻子。
申 21:18 「人若有頑梗悖逆的兒子,不聽從父母的話,他們雖懲治他,他仍不聽從。
申 21:19 父母就要抓住他,將他帶到本地的城門,本城的長老那裡。
申 22:15 「女子的父母就要把女子貞潔的憑據拿出來,帶到本城門長老那裡。
申 22:17 信口說她,說,我見你的女兒沒有貞潔的憑據,其實這就是我女兒貞潔的憑據。』父母就把那布鋪在本城的長老面前。
申 27:16 「『輕慢父母的,必受咒詛!』百姓都要說:『阿們。』
申 33:9 他論自己的父母說:我未曾看見,他也不承認弟兄,也不認識自己的兒女。這是因利未人遵行你的話,謹守你的約。
書 2:13 要救活我的父母、弟兄、姐妹,和一切屬他們的,拯救我們性命不死。」
書 2:18 我們來到這地的時候,你要把這條朱紅線繩系在縋我們下去的窗戶上,並要使你的父母、弟兄,和你父的全家,都聚集在你家中。
箴 23:25 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
書 6:23 當探子的兩個少年人就進去,將喇合與她的父母、弟兄,和她所有的,並她一切的親眷,都帶出來,安置在以色列的營外。
士 14:2 參孫上來稟告他父母說:「我在亭拿看見一個女子,是非利士人的女兒,願你們給我娶來為妻。」
士 14:3 他父母說:「在你弟兄的女兒中,或在本國的民中,豈沒有一個女子,何至你去在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中娶妻呢?」參孫對他父親說:「願你給我娶那女子,因我喜悅她。」
士 14:4 他的父母卻不知道這事是出於耶和華,因為他找機會攻擊非利士人。那時,非利士人轄制以色列人。
士 14:5 參孫跟他父母下亭拿去。到了亭拿的葡萄園,見有一隻少壯獅子向他吼叫。
士 14:6 耶和華的靈大大感動參孫,他雖然手無器械,卻將獅子撕裂,如同撕裂山羊羔一樣。他行這事並沒有告訴父母。
士 14:9 就用手取蜜,且吃且走;到了父母那裡,給他父母,他們也吃了,只是沒有告訴這蜜是從死獅之內取來的。
士 14:16 參孫的妻在丈夫面前啼哭說:「你是恨我,不是愛我,你給我本國的人出謎語,卻沒有將意思告訴我。」參孫回答說:「連我父母我都沒有告訴,豈可告訴你呢?」
得 2:11 波阿斯回答說:「自從你丈夫死後,凡你向婆婆所行的,並你離開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認識的民中,這些事人全都告訴我了。
撒上 22:3 大衛從那裡往摩押的米斯巴去,對摩押王說:「求你容我父母搬來,住在你們這里,等我知道 神要為我怎樣行。」
撒上 22:4 大衛領他父母到摩押王面前。大衛住山寨多少日子,他父母也住摩押王那裡多少日子。
撒下 19:37 求你准我回去,好死在我本城,葬在我父母的墓旁。這里有王的僕人金罕,讓他同我主我王過去,可以隨意待他。」
王上 19:20 以利沙就離開牛跑到以利亞那裡,說:「求你容我先與父母親嘴,然後我便跟隨你。」以利亞對他說:「你回去吧!我向你作了什麼呢?」
王上 22:52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的父母,又行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事。
王下 3:2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但不至象他父母所行的,因為除掉他父所造巴力的柱像。
斯 2:7 末底改撫養他叔叔的女兒哈大沙(後名以斯帖),因為她沒有父母。這女子又容貌俊美,她父母死了,末底改就收她為自己的女兒。
詩 27:10 我父母離棄我,耶和華必收留我。
箴 20:20 咒罵父母的,他的燈必滅,變為漆黑的黑暗。
箴 23:25 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
箴 28:24 偷竊父母的,說:「這不是罪,」此人就是與強盜同類。
弗 6:1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里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
耶 16:3 因為論到在這地方所生的兒女,又論到在這國中生養他們的父母,耶和華如此說:
結 22:7 在你中間有輕慢父母的;有欺壓寄居的;有虧負孤兒寡婦的。
亞 13:3 若再有人說預言,生他的父母必對他說:『你不得存活,因為你托耶和華的名說假預言。』生他的父母,在他說預言的時候,要將他刺透。
太 10:21 弟兄要把弟兄,父親要把兒子,送到死地;兒女要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
太 10:37 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
太 15:4 神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
太 15:5 你們倒說:『無論何人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供獻;
太 15:6 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這就是你們借著遺傳,廢了 神的誡命。
太 19:5 並且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
太 19:19 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
可 5:40 他們就嗤笑耶穌。耶穌把他們都攆出去,就帶著孩子的父母,和跟隨的人進了孩子所在的地方;
可 7:10 摩西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
可 7:11 你們倒說:『人若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獻的意思),
可 7:12 以後你們就不容他再奉養父母。
可 10:7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可 10:19 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不可虧負人,當孝敬父母。」
可 10:29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兒女、田地,
可 13:12 弟兄要把弟兄,父親要把兒子,送到死地;兒女要起來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
路 2:27 他受了聖靈的感動,進入聖殿,正遇見耶穌的父母抱著孩子進來,要照律法的規矩辦理。
路 2:33 孩子的父母因這論耶穌的話就希奇。
路 2:41 每年到逾越節,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
路 2:43 守滿了節期,他們回去,孩童耶穌仍舊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並不知道,
路 2:48 他父母看見就很希奇。他母親對他說:「我兒!為什麼向我們這樣行呢?看哪!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
路 8:51 耶穌到了他的家,除了彼得、約翰、雅各,和女兒的父母,不許別人同他進去。
路 8:56 她的父母驚奇得很;耶穌囑咐他們,不要把所作的事告訴人。
路 14:26 「人到我這里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愛我勝過愛……」原文作「恨」);
路 18:20 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
路 18:29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 神的國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兒女,
路 21:16 連你們的父母、弟兄、親族、朋友也要把你們交官;你們也有被他們害死的。
約 6:42 說:「這不是約瑟的兒子耶穌嗎?他的父母我們豈不認得嗎?他如今怎麼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呢?」
約 9:2 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
約 9:3 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 神的作為來。
約 9:18 猶太人不信他從前是瞎眼,後來能看見的,等到叫了他的父母來;
約 9:20 他父母回答說:「他是我們的兒子,生來就瞎眼,這是我們知道的。
約 9:22 他父母說這話,是怕猶太人,因為猶太人已經商議定了,若有認耶穌是基督的,要把他趕出會堂。
約 9:23 因此他父母說:「他已經成了人,你們問他吧。」
羅 1:30 又是讒毀的、背後說人的、怨恨 神的(或作「被 神所憎惡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誇的、捏造惡事的、違背父母的、
林後 12:14 如今我打算第三次到你們那裡去,也必不累著你們;因我所求的是你們,不是你們的財物。兒女不該為父母積財,父母該為兒女積財;
弗 5:31 為這個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弗 6:1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里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
弗 6:3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西 3:20 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
西 3:21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
提前 1:9 因為律法不是為義人設立的,乃是為不法和不服的,不虔誠和犯罪的,不聖潔和戀世俗的,弒父母和殺人的,
提後 3:2 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
來 11:23 摩西生下來,他的父母見他是個俊美的孩子,就因著信,把他藏了三個月,並不怕王命。
㈤ 信上帝的家人遇不孝孩子,只要多禱告神(神必顯靈,讓不孝孩子回轉,對母親孝順(改正的,會嗎
是的神會借著各樣事情讓孩子也信上帝,孩子只要信了上帝後就會孝順了,聖經上的十條誡命其中一條就是要孝敬父母。
㈥ 寫孝順父母的名言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
3、再沒有什麼能比人的母親更為偉大。
4、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5、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7、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8、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
9、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10、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11、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
12、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
13、詩書立業,孝悌做人。
14、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
15、父母惟其疾之憂。
16、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17、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18、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19、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
20、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
21、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聖的情感。
22、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23、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24、父親,應該是一個氣度寬大的朋友。
25、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26、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
27、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
28、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
29、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
30、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
31、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
32、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3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4、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35、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
36、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
37、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38、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
39、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
㈦ 請問 我媽加入了個教 裡面有啊婆 被傳是真神 宣傳孝敬父母 反正
我覺得這個教確實是邪教,畢竟好的教派都是叫人向善,養生的,很少是反科學反人類的,想要救親人首先應當通過了解對方的確鑿證據,觀察親戚們的異常舉動,畢竟你自己頭腦還是清醒的吧,可能沒知識的農村人才會被忽悠。
㈧ 耶穌是在怎樣「孝敬父母」上作出表率的呢
《太12:46-48》耶穌還對眾人說話的時候,不料,他母親和他弟兄站在外邊,要與他說話。有人告訴他說,看哪,你母親和你弟兄站在外邊,要與你說話。他卻回答那人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類似的經文也出現在《可3:31-33》、《路8:19》)
《路11:27-28》耶穌正說這話的時候,眾人中間,有一個女人大聲說,懷你胎的和乳養你的有福了。耶穌說,是卻還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
《約2:4「耶穌說:「母親(原文是婦人)我與你有什麼相干呢?我的時候還沒有到。」
《路2:41-49》每年到逾越節,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當他十二歲的時候,他們按著節期的規矩上去。守滿了節期,他們回去,孩童耶穌仍舊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並不知道。以為他在同行的人中間,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親族和熟識的人中找他。既找不著,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 他父母看見就很希奇。他母親對他說,我兒,為什麼向我們這樣行呢?看哪,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耶穌說,為什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
這就是耶穌「孝敬父母」的表率。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耶和華、耶穌、和所有的教徒,都該向夫子多多學習。
㈨ 聽從父母的孩子,神必賜福是聖經中的那捲書,幾章幾節
出20:12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利19:3 你們各人都當孝敬內父母,也要容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華你們的上帝。
申5:16 「『當照耶和華你上帝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並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弗6:2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㈩ 聖經對孝敬父母有怎樣的教導
【出20:12】「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利19:3】你們各人都當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申5:16】「『當照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並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太15:4】神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
【弗6:2】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