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孝敬皇太後、母後皇太後、聖母皇太後分別是皇上的什麼人 孝敬皇太後、母後皇太後、聖母皇太後有何區別
母後皇太後,表示她是前任皇帝正式冊封的正宮皇後,是現任皇帝的嫡母。而聖母皇太後,表示她是現任皇帝的生母,母憑了貴成了皇太後。
2. 《甄嬛傳》中,眉庄孝敬太後只為求得庇護嗎
沈眉庄是一個出生高貴,極富詩書氣的女子,優雅從容的談吐頗具大家閨秀風范,選秀當日就吸引了太後的注意,是唯一一個太後開口留下的秀女,也是後宮嬪妃里最得太後歡心的人。可是好景不長,不僅太後賞識她,連皇上也被她深深的吸引,恩寵不斷,還賜了她協理六宮之權,皇上對她的過分寵愛招來了華妃的嫉恨,設計陷害她假孕爭寵,被皇上厭惡,被禁足,就此失寵。
3. 為什麼純元皇後被追封為孝敬皇太後而不是母後皇太後
純元皇後也是在純元死後追封的,雍正還是王爺的時候純元就死了,沒有真正的做過皇後。母後皇太後和聖母皇太後只是皇後和妃嬪成為太後以後的名稱差別,如慈禧,是聖母皇太後,但是她死後,會追尊謚號,一大堆什麼什麼,(慈禧的謚號巨長,有26個字據說。)所以謚號和代表身份的母後聖母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4. 後宮孝敬皇太後和聖母皇太後誰大
孝敬皇太後中的孝敬是指這個人的謚號,謚號又指高位之人對這個人生前表現的評價。聖母皇太後是先帝的正宮皇後,先帝死後他便被封為了聖母皇太後。這樣看應該是聖母皇太後大些,但也不排除有特例。
5. 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了42位太皇太後,分別是誰呀
42位太皇太後
秦朝
秦孝文王王後華陽夫人羋氏(秦莊襄王時為太後,秦始皇時為太皇太後)
漢朝(太皇太後最多的朝代):
1.前漢少帝:太皇太後呂雉(中國、世界歷史上第一位太皇太後)
2.漢景帝:太皇太後薄姬
3.漢武帝:太皇太後竇氏
4.漢宣帝、漢元帝:太皇太後上官氏
5.漢成帝:太皇太後王氏
6.漢哀帝、漢平帝:太皇太後王政君
7.漢哀帝:「帝太太後」、「皇太太後」傅氏(唯一一位使用過兩種名號的太皇太後)
曹魏:
1.魏明帝:太皇太後卞氏
晉朝:
1.晉安帝:太皇太後李陵容
南朝宋:
1.宋少帝:太皇太後蕭文壽
2.宋前廢帝:太皇太後路惠男
南朝西梁:
1.梁明帝:太皇太後龔氏
南朝陳:
1.陳廢帝:太皇太後章要兒
北魏:
1.北魏文成帝:太皇太後赫連氏
2.北魏孝文帝:太皇太後馮氏
北齊:
1.北齊廢帝:太皇太後婁昭君
2.北齊幼主:太皇太後胡氏
北周:
1.北周靜帝:太皇太後阿史那氏
2.北周靜帝:「太帝太後」李娥姿(唯一一位太帝太後)
唐朝:
1.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太皇太後郭氏(七朝五尊的太後)
2.唐懿宗:太皇太後鄭氏
後晉:
1.後晉出帝:太皇太後劉氏
閩國:
1.閩康宗:太皇太後黃惠姑
宋朝:
1.宋神宗:太皇太後曹氏
2.宋哲宗:太皇太後高氏
3.宋光宗:光祐太皇太後吳氏
4.宋寧宗:慈佑太皇太後謝氏
5.宋恭帝:太皇太後謝道清
遼朝:
1.遼道宗:太皇太後蕭耨斤
金朝:
1.金熙宗:慶元宮太皇太後紇石烈氏
2.金熙宗:明德宮太皇太後唐括氏
元朝:
1.元英宗:太皇太後答己
2.元順帝:太皇太後弘吉剌•卜答失里
明朝:
1.明英宗:太皇太後張氏
2.明孝宗:聖慈仁壽太皇太後周氏
3.明武宗:慈聖康壽太皇太後王氏
4.明世宗:追尊孝惠太皇太後邵氏(嘉靖十五年改謚為孝惠皇後。)
5.明安宗:追尊孝寧太皇太後鄭氏
6.明昭宗:追尊孝敬太皇太後李氏
清朝:
1.清聖祖:昭聖太皇太後博爾濟吉特氏
2.宣統帝:慈禧太皇太後葉赫那拉氏(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皇太後)
6. 《甄嬛傳》中,眉庄是真心孝敬太後還是另有所圖
身處在封建王朝中的女人們,十分可悲。或許有那麼一兩個命好的人找到鍾愛自己一生的人,與他恩恩愛愛過完一生。但大多是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稀里糊塗地嫁了人。不僅要獨守空房還要和其他女人斗爭。
一入侯門深似海,尤其是後宮的女人。眉庄出身大家閨秀,端莊賢淑,深得皇上看重,一次寵幸就許她學習料理六宮事宜。奈何眉庄當時求子心切,一時不查入了華妃假孕爭寵的圈套,被構陷、被污衊,皇上卻連為半點信任都不給。經歷了禁足,中毒,患食疫,幾次遊走在生死邊緣,失寵了之後的眉庄更是明白了皇帝的無情。
因而,綜合上述兩點來來,眉庄孝順太後有其尋求庇護的目的性,但是她也是用一片真心換回了自己的所需。
7. 歷史人物中的孝敬故事
1、孝感動天舜
孝感動天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
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2、賣身葬父董永
漢朝時,有一個聞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裡非常貧困。他的父親去世後,董永無錢辦喪事,只好以身作價向地主借錢,埋葬父親。喪事辦完後,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還錢,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攔住董永要董永娶她為妻。
董永想起家貧如洗,還欠地主的錢,就死活不答應。那女子左攔右阻,說她不愛錢財.只愛他人品好。董永無奈,只好帶她去地主家幫忙。那女子心靈手巧,織布如飛。
她晝夜不停地幹活,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織了三百尺的細絹,還清了地主的債務、在他們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樹下時,那女子便辭別了董永。相傳該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動,遂下凡幫助他。 有詩頌曰: 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線償債主,孝感動蒼穹。
3、卧冰求鯉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養他,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總是讓他打掃牛棚。父母生病,他忙著照顧父母,連衣帶都來不及解。
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忽然間冰化開,從裂縫處躍出兩條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繼母又想吃烤黃雀,但是黃雀很難抓,在王祥擔心之時,忽然有數十隻黃雀飛進他捕鳥的網中。
他大喜,旋即又用來供奉繼母。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4、劉恆親嘗湯葯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劉邦的三兒子劉恆,即後來的漢文帝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劉恆對他的母親皇太後很孝順,從來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恆。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劉恆親自為母親煎葯湯,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床邊睡一會兒。劉恆天天為母親煎葯,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嘗一嘗,看看湯葯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劉恆孝順母親的事,在朝野廣為流傳。人們都稱贊他是一個仁孝之子。
5、魯迅孝敬父母
魯迅一生剛正不阿,他從來都是心口如一,從不違心地屈從別人,唯有在家庭中他對母親妥協過。魯迅二十多歲時,母親做主給他定了親,並於1906年夏把他從日本召回來,逼他結婚。
魯迅對這樁包辦婚姻雖極為不滿,但又不願刺痛母親屢遭創傷的心,只好屈從了。魯迅曾說:「當時正處在革命時代,以為自己死無定期,母親願意有個人陪伴,也就隨她了。」
魯迅工作以後,首先在生活上給母親以關心和照顧,盡量使母親過得舒適、安樂一些。他在北京與母親同住期間,雖然工作忙,時間緊,但為了不讓母親感到寂寞,每天晚飯後都要到房間與她聊天。
平時,魯迅在出門之前,總要先到母親屋裡說聲:「阿娘,我出去哉!」回來後,也一定去母親處說聲:「阿娘,我回來哉!」還時常帶回些母親喜歡吃的小食品。
8. 孝惠皇後不受寵愛卻能當56年太後,康熙是如何孝敬她
康熙因為生母早逝,所以孝惠章和孝庄一起撫養康熙,本身孝惠章沒有子嗣,所以她對於康熙可以說是視如己出。康熙也是個很孝順的人,因為自己沒了生母,所以對於嫡母他就當做自己親生母親一樣孝順。尤其是在孝庄去世以後,他更加是和孝惠章相依為命,他多次為自己的嫡母修建寢宮,為了給她祈福還修建了慈雲寺,自己要是外出迅游的話,也一定會帶上孝惠章皇後。
孝惠章年輕的時候其實也不如意,她是順治的繼後,她和順治的婚姻就是滿蒙聯姻的政治婚姻。順治曾經廢黜過一個博爾濟吉特氏的皇後,等到孝惠章嫁進紫禁城之後,為了能讓董鄂妃為皇後,順治又動了想要廢黜孝惠章皇後的念頭。不過這次廢後沒有成功,孝庄和董鄂妃都極力的制止這件事,雖然她的皇後之位保住了,但是卻一直沒有自己夫君的寵愛。好在康熙是個孝順的兒子,雖然她年輕時過得抑鬱,但是卻有個幸福快樂的晚年,也算是幸運。
9. 孝敬憲皇後與 孝賢純皇後 的關系 謝謝~
婆媳關系,孝敬皇後是雍正的嫡妻,也就是乾隆的嫡母,雖然不是孝敬皇後生的乾隆,但按照古代的禮法以及等級規定,皇後是所有皇子的嫡母,無論是不是她親生的。孝賢純皇後是乾隆的嫡妻,也應該管孝敬皇後叫母後。
此外,孝敬憲皇後,姓烏喇那拉,是內大臣費揚古女。孝賢純皇後,姓富察,一等承恩公富察李榮保之女。兩個人沒有血緣宗親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