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寬家長學校如何培養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的觀後感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從小培養孩子尊師重道。先做事版再做人,父母以把孩權子培養成人為此生最大的事業。
孝順,是一個家庭的責任,是作為父母為孩子樹立的一個好榜樣。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在生活中把傳統美德深入到孩子的思想和行動中。
在學校中,尊敬師長,對於為自己傳道受業解惑的老師,教育孩子要絕對的尊敬和愛戴。
另外,作為父母,要以言行約束自己,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尊重孩子的意見,關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環節,給予孩子尊重和合理意見,讓孩子從心底里尊重父母,不強迫,不壓制。孩子不愚孝,不跟風,有自己的想法,有理想有抱負,三觀正,思想健康。為人父母,要把此事作為己任,在這樣一個良性循環的家庭長大的孩子,我覺得會培養出一個心理和身體都健康的好孩子。
㈡ 三寬家長如何培養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學習感想
百善孝為先。
關於如何讓自己孩子成為一個孝順父母的人,「童話大王」鄭淵潔在他的一本書中講個這樣一個事:
很多年前,電視機剛剛興起不久,一些大城市,開始有平板電視出現。
有一天,家住北京的鄭淵潔帶著他十歲左右的兒子鄭亞旗去商場裡面買電視機。我們知道,90年代,平板電視機是很多普通人家買不起的奢侈品牌。家裡面有一台平板電視機是一件足以讓孩子驕傲和高興的事。小亞旗跟著他的父親高高興興的去了。
帶電視機回家的路上,鄭亞旗跟父親說:「爸爸,我們是不是走錯路了?」
鄭淵潔說:「沒有,這台電視機是送給你爺爺奶奶看的。」
聽到爸爸這樣說,小亞旗心裏面有點不高興。
鄭淵潔猜透了兒子的心思,語重心長的跟兒子說:「爺爺奶奶今年都60多歲了,他們還能看多少年呀!你還小,我還年輕,以後什麼高科技的東西都能見到,但是你爺爺奶奶未必就有機會……」浙江小學一年級語文一對一輔導 浙江小學一年級語文一對一輔導,小學一年級語文一對一在線輔導班/補習,小學一對一網上輔導機構-海風教育
十歲的鄭亞旗聽了父親的話,默默地點了點頭。
童話大王鄭淵潔正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孩子做了一個如何孝敬老人的榜樣。
他說:
「如果想讓你的孩子長大後孝順你,你只需要在孩子面前孝敬他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就行了。」
現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是如何做的呢?他們錯誤的認為,只要自己對孩子好,孩子長大後一定會對自己好。通常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等價交換——對孩子好,孩子就會對你好
父母認為,孩子是懂得知恩圖報的。自己勞心勞肺的為孩子忙了大半輩子,等自己老了以後,孩子不可能不報恩,不可能不管自己,不可能對自己置之不理。
事實證明,那些越是溺愛孩子的父母,最後越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和厚待。
他們反而像粘粘糕一樣,整天黏著父母,甚至到了成年,結婚生子以後,還在花父母的養老金,沒有錢就找父母要,動不動就會給父母哭窮。
有的孩子成年以後,因父母拒絕給他零花錢,反而動手毆打自己的父母,這樣的事件,不是偶然。打開各網路平台,你會發現虐待父母的子女,大有人在。
唏噓之餘,我們真應該坐下來冷靜考慮一下,如何不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白眼狼」,最起碼,讓他成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2】訴苦說教——為了生你,錯過了晉升的機會
還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記住自己的恩情,會不斷的在孩子面前嘮叨:「那一年,因為生你,我失去了晉升的機會。長大以後不孝順。就對不起我。」
「你看,為了供你上好大學,我們累死累活,等我們老了,不會動了,你一定要好好伺候我們呀!」
「我這樣做,還不是為你好?忙完工作又要忙家裡,你再不爭氣,我還能指望誰?」
……
父母以為,把這些話說給孩子聽,孩子會銘記在心,並且感恩戴德。其實,不然!
父母對孩子說這些話,不但不會讓孩子記住父母的恩,反而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困惑和負擔。
【3】裝病顯弱——博取孩子的同情心和不忍
我們身邊還有一種父母,在孩子面前裝弱,以此來博取孩子對他的同情和憐憫。《都挺好》中的蘇大強就是這類父母的典型代表。
無論與哪一個孩子在一起,蘇大強都會耍自己的小性子,就會無病呻吟,以引起子女的關注。
並且,他還很會演戲。一會兒說自己這不舒服,一會兒又說自己那不舒服,搞的幾個子女手忙腳亂。
蘇大強是命好,攤上了三個孝順的孩子,雖然女兒蘇明玉知道他的秉性,卻不跟他計較。
如果孩子不孝順,你即使真病,他也不會來探望你。到那個時候,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走投無路的時候。
㈢ 與孝敬父母有關的觀後感或文章
孝敬父母觀後感
孝敬父母觀後感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跡不勝枚舉。今天,我懷著崇敬的心情,閱讀了《孝敬父母》這篇文章。
文章主要講了少年時的陳毅很孝敬父母,常幫媽媽做事,從來不惹父母生氣。後來陳毅投身革命,由於工作很繁忙,長期在外,很少有機會能回家探望母親,總感到未盡做兒子的責任。一次,陳毅從國外訪問歸來,途徑家鄉,順道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他母親得知兒子要回來了,就忙叫人把那條尿濕的褲子塞到床下,不願讓兒子知道。陳毅發現了,執意要去洗褲子。當我讀到「不管當了多大的官,我都是您的兒子。您就把褲子拿出來,讓我來替您洗吧!」這句話時,我不禁想起平時的我,別說要我幫父母洗衣服了,我就連自己的衣服也都要爸爸媽媽洗,想起來,可真是慚愧啊!
讀完全文,我對陳毅孝敬父母的品質肅然起敬。《三字經》里曾提到過:「孝於親,所當執。」是啊!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他們這樣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們拉扯大,多辛苦啊!我們這些後代子孫難道就不應該好好回報他們嗎?!黃香從小就懂得「孝道」,夏天炎熱時,用扇子為父親扇涼枕席;冬天嚴寒時,以身為父親溫暖被子。大家想想,一個只有就九歲的孩子,就知道要孝敬父母,更何況我們這些少先隊員呢?我們更應該孝敬父母,做他們的榜樣啊!可我們,一個個,都是嬌貴的「小皇帝」、「小公主」,一個個,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掌上明珠,爸爸媽媽含我們在嘴裡怕化了,捧我們在手上怕摔了,因此,我們都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多不好啊!爸爸媽媽煮了白米飯,我們卻偏要吃零食;看到了別人有了漂亮的東西,我們就吵著要買,爸爸媽媽拗不過我們,只好依著我們;家裡的活用不著我們親自動手,爸爸媽媽們自己會乾的;房間里亂七八糟的,爸爸媽媽也會幫我們收拾干凈;每逢周末,吵著讓家長帶我們上公園玩,絲毫不顧他們的感受,家長只好從百忙之中抽出空來陪我們,我們簡直成了一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家庭小霸王」了!我們怎麼能跟陳毅比呢?
我的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陳毅爺爺那麼關心、體貼、孝順父母,而我們呢,又要這個又要那個,從來不想想父母有多辛苦。有時候,我們心情一不好還跟爸爸媽媽吵架、頂嘴,真是不應該啊!我們要自我反省一下:以後在家再也不跟父母發脾氣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就自己做,幫爸爸媽媽減輕負擔,再也不勞煩他們,再也不做「小皇帝」、「小公主」了!
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應該好好報答他們,是嗎?從現在起,我們要做一個孝敬父母、尊敬和關心長輩的乖孩子,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做他們的「得意小幫手」,好嗎?我們要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㈣ 孝敬父母視頻的觀後感
國人重孝道,人人皆知。但近代以來隨著傳統文化的日益衰落,當代人對孝道的觀念也日益模糊了。父母只是一味溺愛,卻沒有培養孩子的人生根本----做人,使孩子不知人生目的,則成年後很有可能成為一自私自利之徒,甚至損人利己。這樣的人,培養何用?
所以說,父母不教孩子以孝道,正是父母最大的不慈。孩子在家不知尊敬孝養父母,成年後進入功利復雜的社會,極易變成一不仁不義的人。
父母給孩子生命並且竭力的去撫養孩子,哪怕只有一點點好吃的,也要先讓給孩子。自己卻捨不得吃一口。
還記得不久前,發生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故事更是讓人感動:瓦礫把母子埋在樓下,可是母親卻把孩子攬在身下,用她那血肉之軀擋住了無情的鋼筋水泥,用生命保護了孩子;在地震的廢墟中看到孩子飢渴,母親竟把自己的手咬破,讓孩子吸允……表現了偉大的母愛。
父母的一顆心全系在孩子身上,可以說當父母的日夜為孩子操勞。可是,許多孩子卻並不了解家長對自己的大愛,甚至有不懂事的孩子竟不知父母育兒的艱辛,以為自己享受是應該的。還有一些不知孝敬父母的子女,甚至打罵老人,實在是連禽獸都不如。
但我想終極的結果是,孩子們從小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性思維,現在的孩子之所以成熟的快,是他們接觸成人世界灰暗面要更多些。送禮之前更多的是存在於商界吧,教育界那時是對此不屑一顧的清高。現在變成這樣,真是社會的悲哀,
所以不要總是一味埋怨現在的孩子如何如何,家長又給了他們怎樣的成長空間呢?人生真正的幸福,在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有愛心才會有真情。而孝道,就是培養愛心的第一步。連父母都不愛,豈能真愛他人?
㈤ 家長對孩子孝道的寄語
家長對孩子孝心的寄語
篇一:孝順的學生的寄語
評語
年僅九歲的你不僅有清秀的外表,內心還蘊藏著強大的正能量。我校「紅領巾」愛心捐
獻基金上有你活動的身影;年組學習成績佼佼者中有你的名字;學困生的點滴進步有你堅持
不懈的付出;班級獲得各方面優勝有你辛勤的汗水;一次次地端茶、洗碗、做飯、洗衣服踐
行了你對長輩的孝敬與感恩;你的善解人意和對工作的負責,贏得了師生們的熱烈掌聲;你
對社會孤寡老人的關心,詮釋了中華最美少年的傳統美德。你時刻把愛裝在心裡,把溫暖、
幸福、快樂傳遞給他人,用愛描繪了一個個溫馨的畫面,小夥伴們親切地稱呼你為「知心班
長」你也先後被學校也評為「三好學生」,市「行為規范標兵」??願你永遠用愛的行動畫出最美的軌跡!篇二:最孝順孩子評價表20XX年「最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評價表註:學生自評、家長評、教師評、德育處評和點擊量每項20分,總分為100分。篇三:
關於孝的點評不同的人文環境背景對孝順有不同的理解,大陸更古代、更傳統、更傾向於聽話今天的
道德講堂對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很有啟發,很有感觸。出自《孝經》上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還有俗語中經常說的「羊有跪乳之
德,烏鴉有反哺之恩」,經常用來說明子女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傳統經典中關於孝順的解讀闡釋不勝枚舉,現實生活中關於孝順的感人故事也不絕於耳,不
盡其數。
然而在一個物質繁盛、生活富足的時代,我們信仰迷失、價值紊亂、精神滑落。現實生
活中我們確實耳聞目染到很多通過孝親善舉感天動地溫暖人心的故事,但是我們每次也尷尬
地遭遇到在花天酒地的娛樂場聽到引吭高歌《常回家看看》這些動人歌曲的時候,也聽到看
到很多關於空巢老人在空心村的啼飢號寒和千里尋子的掙扎呼喊。媒體上諸多關於不孝順的
報道,甚至喪盡人倫事件的發生,都讓我們心驚膽寒。都說養兒為防老,然而這些場景卻成
為我們心頭一道殘忍的風景。「你的良心有木有,你的良心狗叼走。」面對世界,我們不知道
還能相信什麼;面對「孝順」這個善良的詞,我們確實是傷不起,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
信了。
家和萬事興,百善孝為先。我曾經感同身受地同朋友交流過,認為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
西不能耽誤:一是對父母長輩的孝心,二是對子女後代的教育。事實上「孝順」是一種特殊
的情感,孝順是一個人倫理道德的一個基本指標,孝順的基礎是尊重,起點是撫育之恩和情
感關心的回饋,這可以說是一種責任。孝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生命授之父母,十幾甚至二十多年的養育之恩,是難以報答的。
孝順,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我們可喜地看到,今天像影片中的孟佩傑和葉老師這樣恪守孝
道的善良人士依然大有人在,他們付出的是孝心、愛心和耐心,贏得的是尊重和敬意,讓我們在感恩的心中重新發現向善的力量,讓傳統的孝
道充滿生活情味,也讓我們從生活的細節中尋找到生活的理由。不過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孝的精神傳承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孝順在更加開放、
更加自由的現今,應該被賦予與時俱進的涵義。一個更健康的孝道應該是產生於自然而然的,
而不是一種被強化了的扭曲觀念。孝順本身又是感性的,不能極端,沒有強求。孝順是自然
感情的流露,需靈活對待,不應該功利化。孝順應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人世間那種完全
理想化的孝順是很少的。
不同的人文環境背景對孝順有不同的理解,大陸更古代、更傳統、更傾向於聽話。看到
一篇台灣小學生的寫孝順的作文,文中有雲:「孝是什麼呢?孝就是不使父母傷心和擔心。」
大陸小學生作文有雲:「孝順,就是聽爸媽的話。」我們要重新審視和理性看待傳統中國的孝道關系,並從中重新檢討和重新尋找孝順的新
路徑。孝是不能盲目,可是我還是感覺兒女盡孝是理所當然。一方面我們不要盲目的把自己
想法強加給父母,有「順」才有「孝」可言;另一方面為人父母生兒育女為的是讓孩子能盡
量實現他自己的人生價值,孝敬父母只能是推動力,絕不能成為「枷鎖」,正如電視劇《天道》
中主人公說,「如果養兒是為了防老的話,那麼父母和子女之間就是平等的!」孝順可以使父
母子女之間實現雙贏。
讓我們帶著感恩的心,回到傳統,回到人倫,回到自身。篇四:最新學生評語精華版同學:踏實、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可以成為任何人的榜樣,鍥而不舍一絲不苟的學習
態度更是你成績穩步上升的重要保障。人生最需要的是拼搏,最難得的是堅持。希望勤奮好
學的你走會成功,老師深深地祝福你。同學:你思想純朴,待人隨和、誠懇,熱愛集體,樂意助人是你的美德。對待同學總是
謙虛友好,對待學習總是毫不怠慢,你學習上的進步,老師和同學們都看在眼裡,同樣也為
你感到高興。繼續努力吧,願你成績能進一步提高!同學:你關心集體,毋庸置疑,敢作敢當,也有目共睹。你的表現可圈可點,希望你在
今後更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與訓練,加強能力的培養,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學生!繼續努力
吧!我深深地為你祝福!
同學:你有很多優秀的品質,學習上,你的基礎不是很好,學起來有些吃力,但你並沒
有放棄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還不斷地向老師請教,這一點很多其他同學都做不到。希望你
今後多注意科學學習方法,去實現人生的夢想!!!同學:你為人正直誠懇,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關心班集體,待人有禮,能認真聽從老
師的教導,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希望你今後在學習上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同學:你是個靦腆、斯文的小男孩。沒少見你趕往學校的步履匆匆,也沒少見你埋頭苦
學的小小身影,雖然我知道你在習慣上還有一個小小的遺憾,可是只有輸的起的人才會贏得
真正的人生,把握自己,我想你一定能做一個更出色的人。同學:你是個聰明、可愛的孩子,關心集體,興趣廣泛,善於與同學交往,人緣好。學
習成績比較穩定。希望你今後在學習上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德智
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同學:你很有上進心,能嚴格遵守學校紀律,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各科基礎知識比較
扎實。學習目的明確,態度端正,成績一直保持優秀。記憶力好,自學能力較強。希望你能
把握日歷的每一頁,奏響人生最強最美的樂章。同學:在同學們與老師眼裡,你是個有恆心,有毅力,有滿腹壯志的男子漢。學習上你
總是孜孜不倦,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若你能在自信及勤奮中加些細心與開拓,也許前途將
不可限量。同學:在學習上你表現出色。你的堅強,你的懂事,你的聰慧,我都看在眼裡,喜在心
上。你的努力讓你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雖然我知道你在習慣上還有一個小小的遺憾,把握自
己,我想你一定能做一個更出色的人。同學:你是一個十分可愛的女孩,課堂上你專心聽講,認真做好課堂筆記,課後你認真按時完成作業,你的成績有待進步,學習上還需繼續努力,願你在平時
更注重學習,加強能力的培養,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同學:文靜、穩重、善良而又不失直率的你學習認真踏實,你要堅信:路,是一步一個
腳印走出來的,只有始終如一地朝著既定的方向努力,才能達到勝利的頂峰。同學:有古道熱腸,也容易感情用事;積極要求上進,但專心和恆心尚有欠缺。還記得
鮮花和掌聲嗎?在那掌聲中,有老師和同學對你過去成績的贊賞和祝賀,更多的是希望你在
鮮花前、掌聲中不要迷失方向,繼續前進。
同學:你思維靈活,求知慾強,富於質疑精神,這很好。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多理解
別人,多找找自己的缺點,也許會有更好的發展。記住了:彩虹只是瞬間的美麗,而把握今
天才是永恆的改變。願你堅持不懈,再創輝煌!同學:你溫文而雅。人緣不錯。積極思考,老師樂於和內外提出問題。每次作業也完成
得很好,令老師感到非常滿意。如果你能一如既往的走下去,將會是老師、家人、同學的驕
傲!要知道,命運的纖繩將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同學:你是一個聰明、文靜的女孩,平時總是沉默寡言,但是在課上老師卻能發現你專注的神情,感受到你對知識的渴望。你文靜有餘而活動不足。願你多一
些活潑,多一些微笑。希望你能再接再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同學:你思維靈活,求知慾強,富於質疑精神,對事物常有不落俗套的看法,這很好。
看著你的成績不斷進步,老師為你高興。記住了:彩虹只是瞬間的美麗,而把握今天才是永
恆的改變。願你堅持不懈,再創輝煌!同學:人緣好,很好勝的陽光男孩。學習上認真與執著的你給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勞
動中埋頭苦乾的你令老師很欣賞。如果你能一如既往的走下去,將會是老師、家人、同學的
驕傲!要知道,命運的纖繩將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同學:即使你有時對有些事表現得有些蠻不在乎,但總難以掩飾你那顆火熱的求知之心。
聰明是上天賦予你的寶貴財富,但沒有後天的努力,要想成就一番事業恐怕也只能是鏡中之
花、水中之月。同學:你平時能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有益的文娛活動。但對待生活,對待學習,對自己
都不夠嚴格要求,因此造成了你的學習成績總是居於中下水平記住,做事情不能抱著應付了
事的態度,不論學什麼,都要腳踏實地去掌握
㈥ 孝敬父母讀後感
[孝敬父母讀後感]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跡不勝枚舉,孝敬父母讀後感.今天,我懷著崇敬的心情,閱讀了《孝敬父母》這篇文章.文章主要講了少年時的陳毅很孝敬父母,常幫媽媽做事,從來不惹父母生氣.後來陳毅投身革命,由於工作很繁忙,長期在外,很少有機會能回家探望母親,總感到未盡做兒子的責任.一次,陳毅從國外訪問歸來,途徑家鄉,順道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他母親得知兒子馬上要回來了,就忙叫人把那條尿濕的褲子塞到床下,不願讓兒子知道,以免使兒子的尊嚴受到影響.後來,陳毅發現了那條尿濕的褲子,執意要幫母親去洗.當我讀到:母親堅決不讓,可陳毅卻說不管我當了多大的官,我都是您的兒子,您都是我的母親.您就把褲子拿出來,讓那個我替您洗吧!這句話時,我不禁想起平時的自己.別說要我幫父母洗衣服了,我就連自己的衣服也都要爸爸媽媽洗,想起來,可真是慚愧啊!讀完全文,我對陳毅孝敬父母的精神品質肅然起敬.《三字經》里曾提到過:孝於親,所當執.是啊!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我們做兒女的責任和義務,他們這樣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們拉扯大,多辛苦啊!我們這些後代子孫難道就不應該好好回報他們嗎?!黃香從小就懂得孝道,夏天炎熱時,用扇子為父親扇涼枕席;冬天嚴寒時,以身為父親溫暖被子.大家想想,一個只有九歲的孩子,就知道要孝敬父母,更何況我們這些少先隊員呢?我們更應該孝敬父母,做他們的榜樣啊!可我們,一個個,都是嬌貴的小皇帝、小公主,一個個,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掌上明珠,爸爸媽媽含我們在嘴裡怕化了,捧我們在手上怕摔了,因此,我們都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多不好啊!爸爸媽媽煮了白米飯,而我們卻偏要吃膨化食品;看到了別人有了漂亮的東西,我們就吵著要買,爸爸媽媽拗不過我們,只好依著我們;家裡的活用不著我們親自動手,爸爸媽媽自己會乾的;房間里亂七八糟的,爸爸媽媽也會幫我們收拾干凈;每逢周末,吵著讓家長帶我們上公園玩,絲毫不顧他們的感受,家長只好從百忙之中抽出空來陪我們,我們簡直成了一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家庭小霸王了!我們怎麼能跟陳毅比呢?的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讀後感《孝敬父母讀後感》.陳毅爺爺那麼關心、體貼、孝順父母,而我們呢,又要這個又要那個,從來不想想父母有多辛苦.有時候,我們心情一不好還跟爸爸媽媽吵架、頂嘴,真是不應該啊!我們要自我反省一下:以後在家再也不跟父母發脾氣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就自己做,幫爸爸媽媽減輕負擔,再也不勞煩他們,再也不做小皇帝、小公主了!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應該好好報答他們,是嗎?從現在起,我們要做一個孝敬父母、尊敬和關心長輩的乖孩子,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做他們的得意小幫手,好嗎?我們要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跡不勝枚舉.今天,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再次閱讀了《孝敬父母》這篇文章.文章主要講了少年時的陳毅很孝敬父母,常常幫媽媽做事,從來不惹父母生氣.後來陳毅投身革命,由於工作繁忙,長期在外,很少能回家探望父母,總感到未盡到兒子的責任.一次陳毅從國外訪問歸來,途徑家鄉,順道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他母親得知兒子要回來時,忙叫人把那條尿濕的褲子塞到床下,不想讓陳毅知道.陳毅發現後,執意要去洗褲子.當我讀到不管當了多大的官,我都是您的兒子,您就把褲子拿出來,讓我來替您洗吧.這句話時,我不禁想起來平時的我.莫說幫父母洗衣服了,就連自己的衣服都要媽媽洗,想起來真慚愧.讀玩全文,我對陳毅孝敬父母的品質肅然起敬.我是爸爸媽媽的寶貝女兒,是他們的掌上明珠,所以我在家裡經常撒嬌.媽媽煮了米飯,我卻要吃點心;看見別人穿漂亮的衣服,就要爸爸媽媽買,他們奈何我不得,只好給我買;家裡的活兒用不著我動手,自己的房間亂七八糟,都是媽媽幫我收拾干凈的;每逢星期六、日,我總吵著爸爸媽媽帶我出去玩,簡直是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小公主.我的心受到極大的震動.陳毅爺爺那麼關心、體貼父母,而我呢?卻要這、要那,從不體貼、關心一下父母,現在想起來真後悔.我決定以後再也不撒嬌了,再也不做小公主了.我要做一個孝敬父母,尊重和關心長輩的、懂事的孩子,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孝敬父母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㈦ 家長寫《孩子怎樣孝敬父母》的文章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有多大的成就。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起碼規范,不會孝敬父母的人,在社會上就不會寬容別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敬的人,一定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出孝順的孩子呢?1.讓孩子知道父母為孩子和家庭付出的辛苦讓孩子了解父母通過勞動給自己的一切是用心血汗水換來的,要百倍珍惜,並要有感激之情。父母應根據孩子的年齡,所提出的問題,決定讓他們了解家庭經濟問題到什麼程度。家境困難的,使孩子了解家庭的經濟狀況,懂得生活應該儉朴,與父母共同克服困難;家庭富裕的要讓孩子知道富裕更是父母辛勤勞動換來的,要在學習、品德上努力上進,珍惜父母的勞動所得。2.父母要以身作則,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父母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教育孩子。父母怎樣對待長輩,孩子將來就會怎樣對待父母。當孩子明白他有為家人的歡樂、幸福出一份力,並能自覺地為維護家庭利益而努力,甚至限制自己的一些需要和願望時,孩子的家庭責任感就已經建立起來了。家庭責任感是社會責任感的基礎。社會責任感是一種高尚的感情,它要求個人處理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到對社會、對公共利益的影響,並自覺抵制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要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擴大為社會責任感,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榜樣。比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關心爺爺、奶奶、伯父、伯母、堂兄妹、表兄妹等親屬,當知道他們當中有人生病了,帶上孩子去探望,當他們求助時,盡自己所能給以幫助。然後引導孩子尊敬老師、關愛同學、鄰居,進而關心幫助社會上不相識的人。3.讓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教育孩子盡早學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並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這樣可以使孩子從中體驗父母的辛苦,減輕父母的負擔。4.教會孩子同情、體諒和憐憫別人父母要從小教育孩子眼中有人,學會理解父母,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權歡樂、幸福,孩子不僅應知道自己有需要和願望,還應想到父母和親人的需要和願望。父母要教會孩子對人有同情心,告訴孩子為了實現父母和親人的願望,可以適當地限制或放棄自己的部分需要和願望,比如父母應堅持讓孩子把好吃的先讓給長輩;與孩子一同上街購物,要求孩子幫助拎些東西;父母下班回家,應主動讓父母安靜休息,當家裡條件不許可時,限制自己的某些需要與願望等等。
㈧ 三寬家長學校如何培養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的觀後感
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孝敬父母,首先他們自己就是一個榜樣,可以,平時好好的孝敬父母,讓孩子學習
㈨ 家長對孩子孝敬的評語
「孝抄敬父母,體驗親情襲」活動中家長給孩子評語摘錄
我校在寒假中開展了「孝敬父母,體驗親情」的社會實踐活動,現將實踐活動登記表中部分家長的評價摘錄如下:
七一班王夢博同學的家長王治偉:「孩子做得很好,從中可以增進我們之間情感的交流,彼此之間也有一定對對方的了解。我覺得學校推薦這項工作很不錯。」
七二班學生崔韓雪的家長「你是一個聽話的孩子,但卻不能體諒父母的辛苦和對你的期盼,希望你能長大懂事。」
七三班邵銘瑤的家長王麗:「自從寒假開始,就感覺孩子又長大了,又懂事了許多。」
七二班焦文迪家長杜小鳳:「孩子用真心、用行動來關心、尊敬、熱愛他的父母」
七二班張琛的家長張小彩:「這個寒假,孩子的確幫助大家幹了很多事情,長大了不少,不任性了,懂事了!」
以上只是全校1500多名學生中的幾位同學的家長評價,但它反映了家長對學校組織這次實踐活動的支持,以及家長對子女的殷切期待。我們要努力、用心地設計實施更多更好的實踐活動,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㈩ 孩子寫在家孝敬父母的文章,家長感言該寫什麼不要太長,一兩句話就好
望你的赤子之心能在生活中真實的顯示,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