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元節那天老人們說要吃鴨肉,這是為什麼呢
七月十五鬼節禁忌,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農歷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歷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
4.驅魔辟邪
相傳古代北方人攻打南方,遇江,久不能渡,持續到七月中旬還沒有攻下,北方人就以殺鴨子吃為意頭,祈求能適應水性,也有提前過年的意思。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傳統,人們一到中元節、「鬼節」就吃鴨子。後來,則被不同地方的人們賦予了各種各樣的傳說,大體上就是驅魔辟邪之意。「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
『貳』 湖南人為什麼重陽節要吃鴨子
傳說一
農歷七月十四,俗稱「鬼節」。鬼魂借節假日還家探親,古籍說: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可惜過不了奈何河,於是用鴨子拖魂過河,所以是吃鴨不是吃雞。
傳說二
鴨子是用來祭拜用的,祭拜祖宗時,所用的紙錢、衣物是要靠鴨子馱過奈何橋,所以,鬼節時一定要吃鴨子。
傳說三
鴨屬寒,盛夏吃正合適。廣西有吃鴨子的風俗,「鴨」就是「壓」,吃鴨子就能壓住這天上來遊走覓食的鬼魂了。
其實,中元節之所以要吃鴨子,是因為在廣西農村種稻穀前,每戶人家都會買上一些鴨子回來養;在割完稻穀後,他們通常把鴨子放到稻田裡,讓鴨子吃掉田裡的穀子和蚯蚓。種晚稻時,農民為了犒勞自己,開始殺鴨子過節。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就習慣在這天吃鴨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