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孔子孝敬父母的話語

孔子孝敬父母的話語

發布時間:2020-11-27 17:04:15

① 孔子的名言關於孝順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父母在世時,要以禮侍奉;死了,要以禮安葬,並且按禮儀祭祀。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關心父母的病痛是講求孝道之關鍵。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就是要求子女經常在父母面前盡些孝心。

② 和孝敬父母有關的孔子的話

古訓:百善孝為先。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 」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 奚其為為政?」

③ 孔子說中孝順的名言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汝安乎?」曰:「安。」「汝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汝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上面的翻譯

1、有子(孔子弟子,姓有名若)說:「所守的約言符合道義,所說的承諾就盟能兌現。態度容貌符合禮儀就不致於遭受侮辱。依靠關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2、孔子說:「後生小子(弟子在這里指的是年紀幼小的人),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離開自己的房子(《禮記。內則》:『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這里的弟子指命士以上的任務而言。入是入父宮,出是出己宮)便敬愛兄弟。寡言少語,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精力,再去學習文獻。
3、孔子說:「當他父親活著(父在,無權獨立行動)要觀察他的志向;他父親死了,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對於父之道長期地不加以改變,可以說做到孝了。
4、孟懿子(魯國大夫,姓仲孫名何忌,懿為謚號)向孔子問孝道。孔子說:不要違背禮節。不久,樊遲(孔子學生,姓樊名須,字子遲)替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說:「孟孫向我問孝道,我答復說,不要違背禮節。」樊遲問:「什麼意思?」孔子道:「父母活著,依規定的禮節侍奉他們,死了,依照規定的禮節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5、孟武伯(仲孫彘,孟懿子的兒子)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回答道:「做父母的只是為孝子的疾病發愁(意在做孝子的應該體諒父母,保重健康,不要讓父母擔憂)
6、子游(孔子學生,姓言名偃,字子游)問孝道,孔子說:「現在的所謂孝,就是說能夠養活父母便行了,至於狗和馬都能夠得到飼養,若不存心嚴肅的孝順父母,那養活父母和飼養狗馬怎麼去區別呢?
7、子夏(孔子學生,姓卜名商,字子夏)問孝,孔子說:「兒子在父母面前經有高興的神色,是件難事。有事情,年輕人效勞,有酒菜佳餚,年長的人吃喝。
難道這竟可認為是孝么?
8、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能不知道,一邊替他們高興,一邊擔憂
9、宰我(孔子學生)問:「父母死後要守三年的喪,太久了。君子有三年不去習禮,禮儀必定會廢棄掉,三年不去奏音樂,音樂一定會失傳。陳谷既然已經吃完了,新谷又已出來,打火用的燧木又經過一個輪回,一年也就可以了。」
孔子道:「(父母死了,不到三年)你便吃那個白米飯,穿花緞衣,你心裡安不安呢?」
宰我道:「安."
孔子(搶著說)道:「你安,你就去干吧!君子的守孝,吃美味不小的甜,聽音樂不覺得快樂,住在家裡不覺得舒適,才不這樣干。如今你既然覺得心安,便去干好了。」
宰我退了出來,孔子說:「宰予不仁啊!兒女生下來,三年以後才能完全脫離父母的懷抱。替父母守孝三年,天下都是如此,宰予難道就沒有從他父母那裡得到三年懷抱的愛護嗎?
10、有子說"他的為人,孝順爹娘,敬愛兄長(其為人也孝弟中的「弟」是悌,音ti的四聲。孝為對待父母的正確態度,悌為對待兄長的正確態度)卻喜歡觸犯上級,這種是很少的。不喜歡觸犯上級,卻喜歡造反,這種人從來沒有過。君子專心致力於基礎工作,基礎樹立了,道就產生。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這是仁的基礎吧

http://wenku..com/view/cb329f6e25c52cc58bd6be53.html

④ 孔子教我們如何孝順父母

《二十四孝圖》之百里負米《二十四孝圖》之嚙指痛心壹孔子的學生曾參,在瓜地里除草,一不小心把瓜苗的根鋤斷了。他的父親曾皙大怒,操起一根大棒,狠狠擊打曾參的背。曾參默默承受著,不躲不閃,曾皙卻越打越氣,下手越來越狠,直到曾參倒在地上,昏死過去。曾參很久才蘇醒過來,醒來後,他馬上高高興興地站起來,上前對父親說:「剛才我得罪了父親大人,害得父親大人不得不用大棒來教育我。大棒太重了,父親您沒累著吧?」他回到自己的房子後,還拿起琴邊彈邊大聲唱歌,以此讓他父親知道:他身體沒事,好讓父親寬心放心。這個曾參,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大孝子,據說《孝經》就是他寫的。這個來源於《韓詩外傳》和《說苑·建本》中的故事,真是非常典型。但是,孔子聽到這事後,是什麼態度呢?孔老夫子發怒了。他告訴弟子們說:曾參來時,不準他進來見我!曾參糊塗了。他很委屈:老師您不是教導我們要孝順么?為什麼我這么孝順,您還生氣呢?他求人向孔子請求接見。他要問問老師。孔子告訴他說:從前有個瞽瞍,他的兒子叫舜,瞽叟要使喚舜時,舜總是就在身旁;瞽叟發怒要殺掉舜時,卻總也找不到這個孝順兒子了。平時,瞽叟用小棍子打他,他就忍受著;瞽叟一旦拿大棒子來揍他,他馬上逃走。你以為舜是怕死而違逆父親嗎?你以為他是不孝嗎?正因為他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才使得他的父親沒有因為打死了兒子而犯下不慈的罪過,而他自己也沒有喪失那拳拳孝心啊!你呢?拿身體去承受父親的雷霆之怒,打死也不躲避。你有沒有想過,你一旦被打死了,不是讓你父親陷於不義之地嗎?不是要讓你父親承受喪子之痛嗎?不是要讓你父親因為親手打死兒子而抱憾終生嗎?還有比這更大的不孝嗎?一番話,讓曾參醍醐灌頂,冷汗津津。1234>>>

⑤ 孔子孝敬父母的故事

孔子關於孝敬父母教誨孔子在他的《弟子規》中詳述了如何孝敬父母,這對於我們當代的人們,特別是年輕人,是非常有益的。一個仁義,善良的人無論在家,還是在社會上都是一個好人,待人接物誠實善良,孝敬父母,愛護子女,他的心是無私的。孝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古人雲:「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若不孝敬他的父母,被視為「大逆不道」。今天我們常常看到聽到,無論是在文學電影里,還是現實生活中,時常有這樣報怨父母的:「為什麼生我?」其實,正如人們講的「善惡輪報」,人的不幸都是因為以前做了不好的,失德的事情,才在他的後來遭遇不幸,以償還以前做壞事時欠下的債。以惡相報,只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磨難。如果人人都能遵守道德禮規,無論是為人父母,還是做子女的,小到家庭,大到社會都會非常協調。

孔子在對其弟子的教誨中講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禮貌對待父母,父母有不對時,如何恰當的指出,等等。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清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解說:
在家中,父母叫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應。父母有事要我們去做,要趕快行動,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懶得去做。父母要我們學好而教導我們時,必須恭敬而不可隨便,要將話聽到心裡。我們犯錯了,父母責備我們,應當順從並且承擔過失,不可忤逆他們,讓他們傷心。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親穿的是否溫暖,居處是否暖和。夏天,要考慮父母是否感到涼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親,請問身體是否安好;傍晚回來了,也一定要向父母親問安。外出時,先告訴父母要到哪裡去,回家以後,一定面見父母親,讓他們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對於所從事的事情,不隨便改變。事情雖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稟告父母,假如任意而為,就有損於為人子女的本分,東西雖然很小,也不要背著父母,偷偷的私藏起來,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裡一定十分難過。父母親所喜愛的東西,當子女的都應盡力准備齊全,父母所厭惡的,都該小心排除。萬一我們的身體受到傷害,一定會給父母親帶來憂愁,我們的品格有了缺失,會讓父母親感到羞辱、沒有面子。父母親愛護子女,子女能孝順父母親,那是極其天然的事,這樣的孝順又有什麼困難呢?如果父母親討厭我們,卻還能夠用心盡孝,那才算得是難能可貴。一般人總認為,父母要對子女有所付出後,子女才要有行孝的義務,這和菜市場的討價還價有什麼兩樣呢?父母親有了過失,當子女的一定要勸諫改正,而勸諫的時候,絕對不可板著面孔,聲色俱厲,臉色要溫和愉悅,話語要柔順平和。假如父母親不接受我們的勸諫,那要等到父母高興的時候再勸諫。若父母親仍固執不聽,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親陷於不義,甚至放聲哭泣,來懇求父母改過,即使招父母親責打也毫無怨言。

⑥ 孔子是怎樣孝敬父母的

孔子的學生曾參,在瓜地里除草,一不小心把瓜苗的根鋤斷了。他的父親大怒,操起一根大棒,狠狠地抽打了他。
曾參默默承受著,不躲不閃。
其父卻越打越氣,直到曾參倒在地上,昏過去。
曾參很久才蘇醒過來,醒來以後,他馬上站起來,對父親說:「剛才我得罪了父親大人,害得父親大人不得不用大棒來教育我。大棒太重了,父親您沒累著吧?」
他回到自己的房間後,還拿起琴邊彈邊大聲唱歌,以此讓他父親知道,他身體沒事,好讓父親寬心、放心。
這個曾參,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大孝子。但是,孔子聽到這事後,是什麼態度呢?
孔老夫子發怒了。他告訴弟子們說:「曾參來時,不準他進來見我!」曾參糊塗了,也很委屈:「老師您不是教導我們要孝順嗎?為什麼我這樣孝順,您還生氣呢?」
他請求孔子接見。他要問問老師。
孔子告訴他,從前有個瞽叟,他的兒子叫舜。瞽叟要使喚舜時,舜總是在身旁。瞽叟發怒要殺掉舜時,卻總也找不到這個孝順兒子了。平時,瞽叟用小木棍打他,他就忍受著;瞽叟一旦拿大棒子揍他,他就馬上逃走。
你以為舜是怕死而違抗父命嗎?你以為他是不孝嗎?正因為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他才使得他的父親沒有因為打死了兒子而犯下不慈的罪過,而他自己也沒有喪失那拳拳孝心啊!
你呢?拿身體去承受父親的雷霆之怒,打死也不躲避。你有沒有想過,你一旦被打死了,不就是讓你父親陷於不義之地嗎?不是要讓你父親承受喪子之痛嗎?不是要讓你父親因為親手打死兒子而悔恨終生嗎?還有比這更大的不孝嗎?
一番話,讓曾參醍醐灌頂,冷汗涔涔。
我們看孔子的這個故事,便知道,後來《二十四孝圖》中的那些極端的孝道,像王祥卧冰求鯉,郭巨埋兒奉母,庾黔婁嘗糞憂心,等等,一定為孔子所反對,因為孔子堅決反對用極端的手段去實現道德標准。用極端的手段去實行道德規范,本身即為不道德,並且會引起更大的不道德。

⑦ 孔子的名言關於孝順的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汝安乎?」曰:「安。」「汝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汝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⑧ 關於孝順的孔子名言有哪些

關於孝順的孔子名言有:

  1.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2.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3.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4.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5. 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⑨ 孔子說:"舜大概是世上最孝順的人了吧這一段話的結論是什麼

結論是:孔子是懂歷史的,因為舜抓了堯之後,沒有把他殺了,而是將他囚禁,不讓外人與其相見,直到堯自然死,所以舜是仁慈的。
《竹簡紀年》記載: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舜放堯於平陽。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閱讀全文

與孔子孝敬父母的話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社保繳費退休能領多少錢 瀏覽:738
沂水補繳15年養老保險 瀏覽:850
洛社敬老院福利機構 瀏覽:796
養老院服務承諾制度 瀏覽:360
養老金英語詞 瀏覽:700
養老院管理招聘信息 瀏覽:467
英國大型養老基金有哪些 瀏覽:670
重陽節教師座談會主題 瀏覽:309
孝順是孝 瀏覽:844
90後的預計退休年齡 瀏覽:259
農信社職員退休有工資嗎 瀏覽:307
中風不能吃飯的老人能活多久 瀏覽:629
靈活就業人員沒檔案退休金 瀏覽:127
長壽到萍鄉有多少公里 瀏覽:442
1998紹興市老年大學領導班了 瀏覽:603
養生堂男士水乳有什麼效果 瀏覽:673
海南長壽膠 瀏覽:570
怎麼去老年大學當老師 瀏覽:52
民辦敬老院需要參加哪些保險 瀏覽:171
父母違法子女勸解無效該怎麼辦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