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做一個孝順的人
第一:愛要說出來,要是你不在父母身邊的話,記得常常打電話回家是很必要的.和家裡人寒暄問暖一下,特別是在父母過生或者其他特別的日子,不能回到父母身邊的話,一定要記得打電話回家.有時候不好意思說出口,不妨寫信,在信中表達對父母的愛,是一件真誠而又自然的事情.
第二:多回家陪陪家人.放假有空的話最好還是回家多看看父母.順便買幾件小禮物,不要多貴,只是讓老人覺得你心裡惦記著他們就好.
第三:有事和父母多溝通.長大了,也許很多事情都能自己做主了,但有時候遇到事情能和父母商量一下,他們會覺得你很尊重他.
第四:回家後多體貼一下父母,比如說,力所能及的做些家務活,幫父母錘錘背啊,等等..
我相信,做到以上幾點,應該算比較好的孝敬父母了.
② 為什麼有些人很壞,很孝敬老人
我覺得這樣的人整天上來說還不能說是她特別會因為他知道孝敬老人知道最老哎呦,就是很善良的很本質的一種。高尚的品德。
③ 為什麼有些人天生就很孝順
孝順不是天生的,是種習慣
——讀《讓青少年養成好習慣的160個經典故事》有感
尊重長輩,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詩經》上有一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感嘆和贊美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唐朝孟郊詩雲:「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更是表達了孝敬父母的渴望。而「祭而豐不如養之厚,悔之晚何若謹於前」的古訓,則督促後輩履行對父母的贍養和孝敬。
歷史的發展長河中有不少諸如「割腹療親」「目連敬母」令人翹首的孝子故事。可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當「孝子」逐漸演變成大家心目中的「孝敬孩子」的時候,孝敬父母,這種美德慢慢地在我們當代學生心中淡去了,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家庭生活鏡頭:吃過飯後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卻在那裡忙碌著收拾碗筷;家裡有好吃的東西,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嘗,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了,父母便忙前忙後,百般關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就很少過問。孩子對父母大打出手的現像也漸漸多起來了。
前一段時候,在辦公室里目睹的一幕讓我至今難以忘懷。因為孩子犯了錯,一學生家長被老師請進了辦公室,辦公室里,家長說一句孩子馬上頂回幾句,聲調比家長還高吭,氣極了家長揮起手臂朝孩子打了下去,孩子馬上反擊回來,家長再打,孩子更是狠狠地反擊……最後,校園里上演了一副家長前面跑,孩子在後面追著要打媽媽的場面。目瞪口呆的老師,只好緊隨其後,拉住了氣極敗壞的學生。
類似的事讓人心酸,卻又屢見不鮮。魯迅說過:「不孝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惡的人。」《勸孝歌》中唱:「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獸。」不難理解,一個不懂得孝敬父母、不具備起碼道德觀的孩子,其精神世界無疑是有缺陷的,而人格不完善,也就無法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人。可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這樣的現象呢?為什麼有的孩子是那麼地孝順,有的又是這么地令人失望至極?痛定思痛,我想可能更多的是有些家長忽視了「孝順」是如何來的吧。很多家長認為「孝順」是天生的,如果誰不孝順就是列舉一大堆的理由,什麼這都是天生像誰的,什麼三歲看大,八歲看老。總之就是把孩子的不孝順看成了遺傳,看成了天性。
④ 孝順的人兒是什麼意思
孝順的人,應該是能夠關心父母。
在父母需要陪伴的時候陪伴父母,
在他們需要錢養老的時候,
給他們一些錢,讓他們高興。
如果他們范糊塗了,要盡量阻止。
有時候說話不好聽,也是正常的。
主要是不能讓父母被騙了
⑤ 人為什麼要孝順父母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尊老愛幼,孝敬父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尊老愛幼孝敬父母是每一個人應該做的。因為父母生養我們付出了他們自己的青春時間精力和財力。所以我們要孝順父母
⑥ 有關孝順的名人事例
有關孝順的名人事例:
1.曾參,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版所措,權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
2.陳毅見久別的母親,心裡很激動,上前握住母親的手,關切地問這問那。得知母親因為不好意思藏起尿濕的褲子,主動要求去清洗。把尿褲和其它臟衣服都拿去洗得乾乾凈凈。
3.王祥對父母孝敬,從不懈怠。有一天,繼母要吃鮮魚,天寒地凍,無處購買。王祥冒著凜冽寒風,在河上脫衣卧冰,冰被暖化了,冰下竟躍出兩條鯉魚,他高興地拿回家孝敬繼母。
4.漢朝時期,孝子黃香的母親早逝,他知書達理,在炎熱的夏天,他用扇子扇涼席子讓父親睡。冬天則先鑽進被窩溫熱被子讓父親睡。
5.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⑦ 孝敬老人的有關事例
1,上古時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兒子從小就很孝順父母。他父親是個老實厚道的農夫。舜的母親因家境貧困常對他父親出言不遜、橫加指責。舜有個弟弟叫象,也常對父親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終如一,不怨天尤人對父母恭順如常對弟弟加倍關心照顧,引導其改過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
感動上天當舜在山下耕田時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鳥幫忙鋤去荒草當時的帝堯聽說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婦並將自己的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後來堯把帝位也「禪讓」給舜。人們贊揚說,舜由一個平民成為帝王純由他的孝心所致.
2,嘗糞心憂的故事.
講的是: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還有恣蚊飽血的故事.講的是: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⑧ 中國人真的很孝敬父母嗎
孝敬父母是孩子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這個不但是中國人,外國人也是如此,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應該如此!
⑨ 疼愛子女而不是很孝敬父母的人是怎樣的人
我覺得疼愛子女而不怎麼孝敬父母的人應該算是很自私的人吧。
疼愛子女,可能覺專得子女是屬自己的私產。子女聽話學習好,自己會有面子。以後子女工作後收入高,自己也能享受到,覺得有回報才會很願意去付出。但是孝敬父母別人看不到,不會給自己掙面子。而且孝敬父母這種付出不算投資,只能算還債,能賴就賴咯。
當然有的人可能不會表達情感,外在給人感覺不是很孝敬父母。對子女,可能覺得自己就是子女的依靠,所以付出多一點。對父母,可能覺得父母還不算太老,能夠自理,也有退休收入或者積蓄什麼的,不愁吃穿。所以對父母付出少一點。但心裡也還是關心著父母的,只是不擅表現而已。具體的情況只有當事人才能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