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以<重陽節里話重陽>為題寫一篇500---600字演講稿和一篇700字話題作文
演講稿: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節日,而在1989年,我國又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在這一天,我們要做到尊老、愛老、敬老、助老。帶老人們去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我們還可以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
動或散散心;我們也可以去敬老院幫助老人做事……其實我國把這古老的傳統又成為老人節的目的就是想繼續弘揚中華民族固有的“尊老、愛老和養老”這三個優秀文化的傳統美德,也是傳統美德中的“敬老尊賢”的具體比和現代比。每到這個佳節,社會上就洋溢著一種尊老、敬老和愛老的氣氛。在這個老人節,我們應該為老人做些什麼呢?很簡單:孝順。現在,我們家裡就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們應該尊老敬老,聽長輩的話。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在這樣一個和諧的文明社會,我們更應該孝敬,聽從長輩,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這一點。下面,我們有幾個重陽節活動的建議:1、帶著老人一起出遊,到郊外活動。2、我們可以和身體好的老年人秋遊賞景,臨水玩樂,登山健體。3、幫助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4、和父母一起,給爺爺奶奶准備一些可口的飲食。最後,我們衷心祝願每位同學都能與家裡的老人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重陽節!
作文: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習俗。下面我就來介紹一種「登高」習俗。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有人喪命,這些百姓受盡了折難。它也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恆景自己病倒了愈後,他辭別了妻兒,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他四處訪師尋道,最終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終於找到了那個神奇法力的仙長,從此恆景刻苦練出了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把恆景叫來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恆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突然聞到香和酒氣,便戛然止步,這時恆景手持寶劍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重陽節便被做為老人節。
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這一星期天中,我們老師讓為自己的長輩洗一次腳或洗一次頭等。我突然心血來潮,准備,在星期天給來我家串門的姥姥洗一次腳。
「燦燦,燦燦……」哦,我姥姥來了,我趕忙把姥姥請進屋裡。趕緊把媽媽叫來。趁著媽媽與姥姥交談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趕忙拿來盆子,倒了一些熱水,一摸水,呀,燒死了!我又倒了一些涼水,哎,又涼了。此刻,想起了「永不氣妥」這個詞,頓時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熱水,這會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腳布。搖搖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說:「姥姥,馬上就要過重陽節了,我今天特意為您洗一次腳。」姥姥說:「呀,燦燦真的是長大了,懂事了,姥姥為你感到驕傲啊!」我把姥姥的腳放入水中,泡了一會兒。又用肥皂把腳周圍搓了一遍,在用清水沖洗。連續重復幾次,就差不多OK了!但是,當我摸到姥姥腳跟時,有什麼扎了我一下。我一看,原來是一層厚厚的繭子。我想起姥姥操勞日久,每天洗衣,做飯。便更加仔細的去洗腳了!洗完後,望著姥姥干凈的腳,喜出望外。姥姥和媽媽都欣慰的笑了!
這一年的重陽節讓我過的很充實,很完美!即使在平時,我也會多多的為長輩做事。為什麼呢?因為我是一名少先隊員!
❷ 急求 重陽節 英文 演講稿
http://www.wbw.com.cn/ShowText.asp?Number=1003
中國傳統節日中英對照:重陽節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在這一天,人們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在漢語里,「糕」與「高」同音,」,人們會用「吃糕」代替「登高」,祝願百事俱高。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最高的有九層,像一個塔。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當然,人們也會喝一些菊花酒。女人會把茱萸插在頭上或掛在門口,可以避難消災。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准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Double Ninth Festival
The 9th day of the 9th lunar month is the traditional Chongyang Festival, or Double Ninth Festival. It usually falls in October in the Gregorian calendar. In an ancient and mysterious book Yi Jing, or The Book of Changes, number "6" was thought to be of Yin character, meaning feminine or negative, while number "9" was thought to be Yang, meaning masculine or positive. So the number nine in both month and day create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or Chongyang Festival. Chong in Chinese means "double." Also, as double ninth was pronounced the same as the word to signify "forever", both are "Jiu Jiu," the Chinese ancestors considered it an auspicious day worth celebration. That's why ancient Chinese began to celebrate this festival long time ago.
The custom of ascending a height to avoid epidemics was passed down from long time ago. Therefore,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is also called "Height Ascending Festival". The height people will reach is usually a mountain or a tower. Ancient literary figures have left many poems depicting the activity. Even today, people still swarm to famous or little known mountains on this day.
On this day, people will eat Double Ninth Gao (or Cake). In Chinese, gao (cake) has the same pronunciation with gao (height). People do so just to hope progress in everything they are engaged in. There is no fixed ways for the Double Ninth Cake, but super cakes will have as many as nine layers, looking like a tower.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is also a time when chrysanthemum blooms. China boasts diversified species of chrysanthemum and people have loved them since ancient times. So enjoying the flourishing chrysanthemum also becomes a key activity on this festival. Also, people will drink chrysanthemum wine. Women used to stick such a flower into their hair or hang its branches on windows or doors to avoid evilness.
In 1989, the Chinese government decided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as Seniors' Day. Since then, all government units, organizations and streets communities will organize an autumn trip each year for those who have retired from their posts. At the waterside or on the mountains, the seniors will find themselves merged into nature. Younger generations will bring elder ones to suburban areas or send gifts to them on this day.
----------------------------------------------------------------------------------------------------------------------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the ninth day of the ninth lunar month
The "Chong Yang Festival" is celebrated on the ninth day of the ninth lunar month, and it is as such known as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Origins: The festival began as early as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 - 221 BC). According to the yin/yang dichotomy that forms a basis to the Chinese world view, yin represents the elements of darkness and yang represents life and brightness. The number nine is regarded as yang. The ninth day of the ninth month is a double yang day, hence the name "Chong Yang Festival". (Chong means "repeat" in Chinese.) The ninth month also heralds the approach of winter. It is a time when the living need warm clothing, and filial Chinese sons and daughters extended this to make the festival a time for providing winter clothes for their ancestors.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therefore, also became an occasion to visit the graves of dead family members. Clothes made of paper would then be burnt as offerings.
Climbing mountains: On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people customarily climb mountains, appreciate chrysanthemum flowers, drink chrysanthemum wine, and eat double-ninth cakes.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is also the "Old Men Festival". Old people are especially meant to improve their health by taking part in the activities on the day of the festival.
Family get-togethers: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is also a time for family get-togethers. It is an occasion to remember one's ancestors, the sacrifices they made and the hardships they underwent. Often, family outings are organised ring which people search to renew their appreciation of nature and to reaffirm their love and concern for family members and close friends.
❸ 速求有關重陽節的班隊會的演講稿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准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❹ 重陽節尊老 感恩 孝敬演講稿
1、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盪,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題記
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哺育他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從上小學到初中,乃至大學,又有多少老師為他嘔心瀝血,默默奉獻著光和熱,燃燒著自己,點亮著他人。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為有名的科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小學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偉人毛澤東也同樣在佳節送上對老師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來的偉人無不有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絲感慨。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2、感恩父母心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的人生之路總是陽光明媚,晴空萬里,到底哪一縷陽光最耀眼?有人說是優異的學習成績,有人說是給予別人幫助……而我認為在我們的人生路上最燦爛的陽光應該屬於知恩圖報,感謝幫助我們成長的每一個人。是的,學會感恩,是一種情懷,學會感恩,更是一種情操.
兩年前,我得了一場大病,父母背著我東奔西跑,到處求醫,從他們焦急的神態中,從他們悉心的呵護中,我深深地體會到父母對我發自內心的愛。一天,爸爸用自行車馱我去醫院,我坐車後發現爸爸騎得很慢.幾個月了,爸爸是太累了,我的病讓他身心疲憊。我無意中發現了爸爸頭上的一些白發。啊,爸爸變了,變老了。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歲月的滄桑,看到了生活的艱辛,更看到了爸爸為我操勞的痕跡。啊,爸爸沒變,大山般的父愛沒變。我依然感受著他的溫暖,他的愛。
那是我住院期間的一天傍晚,天很冷,外面的雪下得很大。爸爸下班後趕來給我送飯,可是我想吃餃子。他二話不說,放下手裡提來的家裡做好的飯菜,迎著凜冽的大風,冒著漫天飛舞的鵝毛大雪又出去為我買餃子。天黑了,風更猛了,雪更大了.這時,雪人似的爸爸一邊走還一邊說:「餓壞了吧!」看著爸爸慈祥的面容,摸著爸爸凍得通紅的雙手,我感動得流淚了。「爸爸,爸爸……」我在心裡一遍遍地念叨,「你真是我的好爸爸!」。冬天是寒冷的,而爸爸所做的一切,卻彷彿陽光,溫暖我病痛的軀體;又似暖流,融進我愁苦的心坎里;爸爸的關愛,撐起了我戰勝病魔的信念,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我康復出院.
我永遠不會忘記父母對我的愛,對我的呵護和關懷。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我常常這樣問自己。哪怕是為他們垂垂肩,洗洗碗,給他們唱段曲兒,陪他們逛逛街,散散步,我也會感到心裡的安慰。學會感恩,學會報答,我彷彿一下子長大了:我用心學習,不讓他們為我的操心;我搶著洗碗揀菜,讓他們能多休息一會兒;我經常哼哼小曲,讓家庭充滿歡聲笑語……我盡我所能給父母留下最難忘的美好時光,讓他們開心,讓他們驕傲,
我愛我的父母,普天下的孩子們都愛自己的父母.讓我們一起對父母說一聲:「我們愛您!」讓我們一起行動,知恩圖報,學會感恩.冬天就不再寒冷,黑夜就不再漫長,幸福快樂就時刻陪伴在你我身邊.
同學們,我們從哪裡來?聽到這個問題,大家肯定都會說,是父母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來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但當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們卻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盡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們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長大。為了給我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總是那麼辛苦,那麼努力。小的時候,我總把這當作天經地義,因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該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當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
剛剛過去的星期天是我十六歲的生日,那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感恩父母,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才使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裡體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是他們給了我生命,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兒女有了快樂,最為之開心的是父母,兒女有了苦悶,最為之牽掛的也是父母。舔犢情深,父母之愛,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會地位、知識水平以及其它素養如何,他們都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然而,同學們,你們是否捫心自問過:我對父母的掛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過父母的生日?民間有諺語:兒生日,娘苦日。當你在為自己生日慶賀時,你是否想到過用死亡般的痛苦,讓你降生的母親呢?是否曾真誠地給孕育你生命的母親一聲祝福呢?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講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也就是講,父母的身體健康,兒女應時刻掛念在心。但據報道,今年北京某中學的抽樣調查卻顯示:有近50%的學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談不上對父母的生日祝福。同學們,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算不了什麼,但對父母來說,這聲祝福卻比什麼都美好,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
孝,其為人之本也,一個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同學們,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不要再認為父母是理所當然幫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他們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已經是足夠的偉大,且將我們養育成人,不求回報,默默的為我們付出,我們就別再一味地索求他們的付出,感恩吧,感謝父母們給予的一點一滴。
在此,祝願天下所有的父母安康!快樂!!!!
3、感恩父母心
(演講稿)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學會感恩,孝敬父母》。
開始前,我想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一艘載有數百人的大型輪船在海上失火沉沒,許多人都失去了生命,只有九十多人生還。乘客中有一個游泳專家來回遊了十幾次,在連續救起了二十個人後因過分勞累雙腳嚴重抽筋而導致殘廢必須終身坐輪椅,他一直大叫著問自己:我盡力了嗎!幾年後在他生日的那天有人問他一生中最深刻的記憶是什麼,他傷感的說:我最記得那被我救起的二十個人中,沒有一個人來向我道謝。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惡。生活中,總會有許多事情影響著我們的情緒,或喜,或憂,於是,選擇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也就選擇了過什麼樣的一種生活。
感恩,是我對待生活的態度。感恩,並不局限於銘記別人的好處,而是延伸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中,以及更多,更多。平時,我們是否會受喜怒哀樂所左右生活?喜的時候是否會歡天喜地欣喜若狂?怒的時候是否會大發雷霆暴跳如雷?哀的時候是否會惆悵萬分失落無比?樂的時候是否會手舞足蹈得意忘形?要怎樣做到對喜怒哀樂處之泰然?要如何保持平靜的心靈?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是的,就當喜,是對我們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報;就當怒,是培養我們耐性的時機;就當哀,是天將降大任於自己的先兆所以必先苦我心志;就當樂,是生活對我的泰然處世還以的笑容。如此,還會有什麼再影響到自己平靜的心緒呢?別人對自己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們自身有所缺陷所以我們必須積極改進;別人對自己好,是生活在告訴我們要讓更多的人喜歡自己就必須再接再厲更進一步。事業的成敗也是如此。
感恩,並不是宣揚一種消極的宿命論,而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方式! 學會感恩,不要去記恨對你不好的人。作家余傑說過一句話:恨一個人對自己的傷害,遠遠比對對方的傷害大。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滴水之恩要以湧泉相報,受人一掊土還人一座山.學會感恩,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會有人拉自己一把。生活是面鏡子,學會感恩,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
那麼,就讓我再次用一個小故事結束今天的演講吧:有位和尚叫佛印,與朋友結伴出遊.在路過海邊時與朋友話不投機被朋友甩了一巴掌,佛印氣憤的在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打「.當走過原始森林時佛印和尚遇險被朋友所救,於是他在岩石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救」。朋友奇怪的問他為什麼兩次在不同的地方寫字,佛印答道:巴掌之痛一如海水沖淡沙灘上的字,很快消逝;相助之恩卻是刻在石頭上的字天長地久,永遠銘記。
學會感恩的生活,寧靜而祥和。
4、孝敬父母名言
●搖動搖籃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美國)
●沒有比巴格達城更美麗,沒有比母親更可信賴。(伊拉克)
●人們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來自母親,來自家鄉,來自天堂。----(威•布朗)
●母親在家事事順。(阿爾科特)
●只生不養的母親不是真正的母親。(約•謝得)
●人最終總要離開母親。(賀拉斯)
●沒有母親,何謂家庭?(艾•霍桑)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薩克雷)
●兒行千里母擔憂。
●河裡孩子岸上娘。
●娘痛兒,路樣長;兒痛娘,線樣長。
●娘想兒,長江水;兒想娘,哭一場 。
●娘想兒,長如江;兒想娘,扁擔長 。
●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義大利)
●打在兒身,疼在娘心。
●慈母淚,有化學分析不了的高貴而深沉的愛存在其中。(英國)
●寧死做官的爹,不死討飯的娘。
●母親的擊打決不會使孩子殘廢。(猶太人)
●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鹽好 。
●母親的低語總是甜蜜的。(英國)
●父母的愛,為諸德之基。(英國)
●母愛最高尚。(德國)
●母愛之愛,春天常在。(法國)
●母愛只有做母親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孩子是母親的生命之錨。(縈福克勒斯)
●甜不過蜂蜜,親不過母女。
●女是娘的羅裙帶。
●娘掛閨女,記在心裡,閨女掛娘,急斷肝腸。
●十朵菊花九朵黃,十個女兒九個像娘 。
●苗好米好,娘好女好 。
●有其母,必有其女。(英國)
●要想贏得女兒的歡心,必須先從她母親著手。(英國)
●母勤女懶。(日本)
●喧騷之母,必養成懶惰的子女。(拉丁美洲)
●母親的心靈是子女的課堂。(比徹)
●父親是大自然規定的銀行家。(歐洲)
●父親!對上帝,我們無法找到一個比這更神聖的稱呼了。----(華茲華斯)
●一個父親勝過一百個老師。(英國)
●讓自己的兒女們光宗耀祖是父親們的主要缺點。(伯•羅索)
●在所有的青年人眼裡,父親是多麼嚴厲的法官啊!(忒壬斯)
●沒有幾個父親對子女是關心備至的,至少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對金錢更加關心。(切斯特菲爾德)
❺ 有沒有朋友可以提供一篇關於重陽節感恩的英語演講稿,謝謝!
你寫中文!!我可以翻譯!!
❻ 重陽節的演講稿
國慶節的喜悅還在繼續,安靜的心情釋放著心的微笑。轉眼又到九月初九重陽節。自古以來,九月九就是思念的節日,古詩有雲: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古代人在重陽節思念之情,在古代重陽是團圓的日子,因為不能團圓,在外的詩人心中思念家中的兄弟親人,寫下了傳世的詩歌。思念之心,字字顯露真情。現在我們國家給重陽節賦於新的寓義,這一天定為老年節,我國同世界上的好多國家一樣,慢慢步入老年社會,關愛老年人,關心長輩,已成為整個社會的責任。讓每個人獻出一點受,這世界就會變得更美麗。有一天你我也會老,看看老年的親人,一晃幾十年下去,那也許就是每個人的寫照。
老年人也曾經年輕過,有過美麗的青春,有過追求,有著對社會的貢獻,當你面對一對白發蒼蒼的老人,翻閱年輕時的照片,你心中可有感動!美麗的容顏在時光的海中被描繪成蒼白和皺紋,每一紋,也有深深地愛呀,當你看到晨中相扶的老人在風景中輕輕走過,笑容綻放在慈祥的臉,心中那份感動不能自己;還有那一對年約六旬的老人身著大紅的運動服在那奔跑的身影,讓人羨慕;當然也有流浪在街頭的老人,一臉人生的苦澀,和那渴望相助的眼,讓人受不了,受不了。
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沒有人會永遠年輕,老年人擁有的是智慧和經驗,別說老年人愛啰嗦,每一句話里有真情,每一個字也是渴望,多陪老人說說話,會有好處,明理和涵養在時光之海已浸入到內里,沒有浮華,沒有虛假,只有渴望,想與子孫輩多點相處的時間,多一些相聚的時刻,可以知道孩子們的生活,為孩子的幸福開心,為每一個親人祈福。只要孩子們過的好,老人心中就無所牽掛了。這是老人,讓人尊敬的老人。而年輕人一般不能發現這一點,生活的壓力好大,工作的壓力和競爭,讓人累和疲憊,可以認為有理由不回家,不想念老人,這是一種不正確的思想,當你已經長大的時候,父母可能在一天天衰老,思念和擔憂的心時常動在心頭,一句話,一句問候,不能回家,打個電話也好。那是給你整個世界的人呀!不可以不記得。只要有時間,就要陪陪老人,給干點活也好,陪媽媽吃飯,陪爸爸看電視,看父母的的笑顏,心中也是欣慰!
講個親身的經歷給你們聽,我從小在外婆家住的時間比較長,經常在街上玩沙,來人的時候,藏入外婆的懷抱里,所以我常去看望,常握住外婆乾瘦的手,用我的手包她的手,用她的手包我的手,外婆在我媽那說,自己看大的孩子就是親,就是親。而有點嚴肅的外公最喜歡抱我的女兒。我的外婆在今年離去了,我沒有握她手的機會,想到這,淚在我眼中轉來轉去,我想到要多去看我的外公,讓他多笑一笑,安慰他的心,我的母親和姨媽會陪著他,我也會盡我的孝心。所以,年輕的朋友們,記住愛你們的長輩,多陪陪他們,可以到任何時候不後悔,可以心中無憾,可以讓老人的笑容綻放。夢中的我常常會想起好多的人,有離世的親人,有大街上孤獨的老人,經常在夢中醒來,有時有汩,有時感覺我的親人輕撫的溫熱和慈愛的笑顏。
有一天你也會老,想想那會是什麼樣子,人生是一面鏡子,對照人生,尊重老人,愛護老人是傳統的美德。是社會的責任。讓老人笑在重陽,笑在每一天。把最美麗的祝福送給全天下的老人!快樂,幸福,笑口常開。
❼ 尊老愛老敬老的演講稿,200字左右,急需,明天就要用
生價值。「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 這種勤奮向上,只求奉獻,不圖回報的精神是他們一生的寫照,我們為有這樣的老人而感到自豪。
尊敬老人的學生是進步的學生,尊敬老人的學校是文明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尊老愛老助老,我們責無旁貸。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可見尊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亘古不變的倫理道德,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尊老愛老的故事:古有花木蘭代父從軍、王祥卧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在我成長的記憶中,從呀呀學語到現在的莘莘學子,老人們都是那樣的慈祥,那樣的呵護著我。給我講「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格言,「水滴石穿,鐵杵成針」的故事;讓我明白了失敗乃成功之母的道理,使我有了戰勝困難的勇氣與決心,這些真摯的關懷,深深的教誨讓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能夠做一名真正的強者。
「昔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生命的規律誰也無法抗拒,在進入老年期以後,人的生理和心理上都會出現各種變化,我們應給予理解、寬容。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們自己。我們一定要積極創造各種條件,盡力為老人做好事。一聲真心的問候,一句美好的祝福,一個燦爛的微笑,幫她們倒一杯水,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在公共汽車上主動地讓座,過馬路時關愛地牽手呵護,常回家看看,談談家常,散散步,聊聊天。
敬老愛老助老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只有這樣,才能讓老人們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遠離寂寞,遠離孤獨,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老年人的昨天就是我們的今天;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我們應該從今天做起,尊敬、關心、幫助身邊的每一位老人,說一句敬老話,讀一本敬老書,做一件敬老事,「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讓我們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做一名尊老敬老助老的文明禮貌公民!讓我們用一個又一個的進步,一次又一次的優異成績來回報你們,因為你們永遠是我們的支柱,而我們永遠是你們的牽掛……!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❽ 升旗儀式演講稿
重陽節升旗儀式發言稿
各位老師、同學們:上午好!
剛剛送走了舉國歡慶的十月一日國慶節,我們又將迎來中國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重陽節的日期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重陽節,又有"老人節"之稱。下周一,10月19日,就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
重陽節的歷史十分悠久,關於它的起源,有許多動人的民間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到了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到魏晉南北朝時,重陽已為民間普遍重視。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並一直沿襲至今。
我想,同學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的年紀一定都大了,他們為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自己的子女奉獻了全部的心血。很多老人已經退休了,本可以享受舒適的晚年生活,但是他們沒有閑著,有的依然在單位作貢獻,有的在社區做志願者,更多的為了讓自己的兒女安心工作,為他們帶孩子,做家務。一定還有許多同學,每天回家吃到的,是奶奶做出的可口飯菜;一定有許多小朋友,每天是爺爺奶奶把你早早送到學校,傍晚又按時接回家。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管是在社會上,還是家庭中,老人們依舊在發揮著他們的余熱。想到這些,我們更應該尊重和愛戴他們,要關愛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讓他們延年益壽,頤養天年。我想,這也是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的意義所在。
同學們,重陽節馬上就要到了。讓我們用實際行動敬老愛老,充分利用這兩周的社區小隊活動,到居委會、到養老院去。為老人們:泡上一杯茶,輕輕捶捶背,陪著聊聊天,幫著做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或者真誠地說一聲:「爺爺奶奶辛苦了!」借這個機會,也讓我們祝福天下所有的老人:節日愉快身體健康,笑口常開幸福永在!
❾ 孝老愛親傳美德 九九重陽節演講稿怎麼寫
孝老愛親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大家下午好!
承蒙各位領導的厚愛,很榮幸被評為道德建設中「孝老愛親」的其中一例,感謝黨委提供這個平台給我們鍛煉和學習的機會。
孔子說過:「夫孝,德之本也,」。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做人的一個准則,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親和力的具體體現。我並沒有古人「卧冰求鯉」的感人事跡,也沒有做得比在座的各位來得優秀,我只是做了生活中我應該做的事,現在我就孝老愛親的個人三點體會向各位領導同事匯報一下。
我的體會之一是:孝老愛親來源於生活中的小事。體會之二是:孝老愛親可以和愛崗敬業緊密結合;體會之三是;孝老愛親的外延是樂於助人。先匯報一下我的體會之一:孝老愛親來源於生活中的小事。孝老愛親代表發言稿。
「居則致其敬」。個人認為,父母並不會苛求兒女有多大的成就,或者為他們提供多好的物質條件,有時候兒女能陪伴在身旁散散步,聊聊天就會覺得是很幸福的事了,孝老愛親來源於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因此,平時我們夫妻倆都尊重長輩,經常關心雙方長輩的身體健康情況,因為,岳母和我們一起住了十多年,這些年來長輩關心晚輩,晚輩孝敬長輩,岳母喜歡吃魚,因此我經常驅車到海邊買剛上岸最新鮮的魚;岳母血壓高,就買一個電子血壓計,可以定時為她量血壓;遇到岳母身體不適,就及時帶他去看醫生,可以說家庭氣氛和諧溫馨。
「養則致其樂」。讓長輩歡度幸福安康晚年是人之常情,前幾年父母退休有了空閑時間,我們兄弟經常動員安排父母外出旅遊,安享退休生活,也分別去了北京、上海、桂林、香港等,我們也抽空陪父母前往東山、菲律賓、新加坡等地去遊玩探親,看到父母開心愉悅我們都很高興。順帶一提的是東山這個小縣城,那時我同學東山聚會,我就順便把父母一起帶去走走,三、四十個同學,只有我一個帶父母去的,同學也都對我的所作所為比較敬佩。我想表達的意思是孝老愛親不一定是很大的場面,或是很大的花費,有時只是很小的點滴就足以表達我們的心意。
❿ 重陽節演講稿
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不少同學都知道,今年的10月13日是農歷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 「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關於重陽節的故事很多.據說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那時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饞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皇宮,賈姓宮女又將此習俗傳入到民間.找範文
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後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時間也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這些習俗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的中就有記載.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該不該給老人讓座?」「怎樣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這些活動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能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作為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為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觀地說,經過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已經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受到大家的譴責.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但是,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為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麼呢?希望大家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