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人員 >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2019有房補嗎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2019有房補嗎

發布時間:2025-02-07 20:21:00

⑴ 教師房補每月多少錢

教師房補的數額在不同地區有所差異,這主要受到當地房租價格的影響。例如,2019年的數據顯示,大城市中的教師房補一般為1500元至2000元,而中等城市的數額則在1000元至1500元之間。對於一些偏遠地區,房補的數額可能僅在幾百元。

值得注意的是,房補並非所有地區都提供,而是針對部分城市的事業單位教師設立的一種福利政策。盡管如此,房補仍然在吸引和穩定教師隊伍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除了教師房補之外,教師還享受其他一系列福利待遇,如醫療保險、退休金和職稱評聘等。這些福利待遇對於吸引和穩定教師隊伍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醫療保險提供了基本的醫療保障,確保教師在生病時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退休金則為教師提供了穩定的經濟保障,使他們能夠安心退休。職稱評聘則是提升教師職業地位和技能的重要途徑,有助於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綜上所述,教師房補只是教師福利待遇的一部分,它與其他福利待遇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教師福利體系。這個體系不僅有助於提高教師的生活水平,還能夠增強教師的職業滿意度和幸福感。

⑵ 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算是什麼水平

在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算是中等水平吧!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算什麼水平呢?

眾所周知,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是要高於企業退休人員的。

目前按照人社部公布的數據推算,現在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是接近3000元。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雖然沒有公布平均數值,但是按照替代率來計算,如果按照事業單位退休人員80%的替代率,企業退休人員40%的替代率,那麼事退人員的養老金平均水平大約是企業退休人員的兩倍左右。

所以目前事退人員的養老金平均應該是在5000元左右。

因此,6000的養老金水平在事業單位人群當中應該是屬於中等左右的水平。

因為在事退人員當中,養老金超過8000元,乃至一萬元的人都大有人在。

在事業單位人員當中,教師的養老金水平比較高的,七八千的人不在少數。

當然也是要看地區的,現在北京的人均養老金水平比較高的地方,6000的養老金可能就屬於中下水平了。

為什麼事退人員的養老金比較高呢?

這是由於養老金雙軌制的原因造成的,在2014年10月1號之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用自己繳費,養老金是全額由財政來支付的。

從2014年10月1號之後,他們也要自己繳費了,結束了免繳費享受養老金的日子。

由此在事退人員中誕生了三類人,老人中人和新人。

目前由於中人的養老金補發政策還沒有出台,所以中人領取的還是預發養老金,是暫時性的少一些。

而且對於事退人員,他們現在的養老金待遇包括兩部分,一是基本養老金,二是職業年金。

職業年金是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建立的,相當於第二份養老金,跟企業職工參加的企業年金一樣,也是一種補充性的養老保險。

與企業年金是自願建立不一樣,職業年金是強制參加的,所以他們在退休後會領取兩筆養老金。

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也算是中上等的水平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也能夠讓一家人的生活過的比較好了。

1、退休金6000元算是中上等水平了

在事業單位退休,能夠拿到6000元,這個樣的收入也算是中上等的收入水平了。雖然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中,有拿到七八千,一萬以上的,但是基本上都是少數人,而大部分可能也就是四五千的退休金水平,因此,整體上來說,退休金6000元算是中上等的收入水平了。

比如,認識一個大學的正教授,退休以後退休金也就是5500元左右,還有一位是專科學校的老師,退休以後,退休金也就是4800多元。

因此,整體上來說,退休金6000元,在事業單位中,也應該算是中上等的水平了。

2、比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水平也高了不少

現在來說,事業單位退休金還是比企退人員要高一些。現在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退休金大概也就是3000元多點,但是事業單位平均退休金還是要高一些。

一般來說,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都在四五千元的樣子,而且還有一些高的能夠達到一萬以上,因此,整體上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會更高一些。

可以看出來,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比全國企退人員平均工資3000元多點,還是高了不少。

因此,整體上來看,事業單位6000元退休金也算是中上等的收入水平了

3、退休金6000元也能夠過上比較好的生活了

從現在生活費用來說,退休金6000元也能過上比較好的退休生活了。退休金6000元,一年下來就是7.2萬元。

退休以後,有自己的房子,如果自己經常做飯吃的話,不僅 健康 營養,而且也比較省錢,一般來說,這樣自己做飯吃,可能一家人一個月3000元生活費用就足夠了。

這樣每年出去生活費以外,還能夠剩下來3.6萬元,可以一年出去在國內 旅遊 幾趟,也可以發展一下個人業余愛好,這樣的生活可以說也是比較好的。

因此,退休金6000元也能夠過上比較好的生活了。

4、結論

事業單位6000元退休金,也算是中上等的水平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如果自己做飯吃,那麼也能夠衛生營養,也能讓一家人的生活過的比較好了。

#理財大賽第三季#

事業單位工資主要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津補貼、績效工資組成。那麼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算是什麼水平?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6000元在事業單位職工當中是什麼水平?6000元在事業單位職工中算是比較高的工資,一般來說,管理崗位七級也就6000元,專業技術崗位中級九級也差不多有6000元,工勤崗技師差不多每月有6000元。無論是管理七級崗位工資,還是專技中級九級崗位工資在事業單位所處的位置都是中等水平,工勤技師崗位工資則是中等偏上的水平。

2014年10月之前退休的事業單位人員退休費按照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按照一定比例發放,其中工作滿35年的,按照90%發放,工作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發放,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發放。2014年10月之後退休的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過度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職業年金組成,這類人員養老金主要與所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退休年齡、個人賬戶養老金有關。

舉個例子,鄰居王大爺,某省直事業單位正處退休,退休已經有10年,屬於事業單位退休的」老人「,每月到手退休金大概6800元。鄰居張叔,某省直事業單位正科退休,今年剛剛退休,屬於事業單位退休的」中人「,單位給核算的養老金每月大概5300元。鄰居李叔,某省企業退休,退休已經有好幾年,建築工人,每月到手養老金大概4000元。

通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至少是管理六級,也就是副處崗位上退休的幹部,這個檔次屬於比較高的退休工資了。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在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中屬於中高水平了,甚至超過很多在職職工的工資。在中部城市,自己不僅可以過上寬裕的養老生活,同時還可以補貼一點家用,屬於讓人比較羨慕的一類人。

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算是高水平。

問:如何才能每天收到這樣的社保知識?

2019年全國的企業平均養老金是2747元。因此,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對比企業平均養老金來說是高水平的。

人社部沒有公布機關事業單位平均退休金,但是退休金,絕對比企業單位平均養老金要高。

為什麼事業養老金會更高

1、退休金計發辦法不同

雙軌制之前,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金計發辦法是參照兩個因素,

一個是以 退休前一個月的工資作為計發基數;

另一個是 按工作年限分檔,10年以下、20年、30年、35年。

但分檔存在弊端,如果在一個十年段,21年和29年沒有區別,31年和34年沒有區別,對於工作年限長的工作人員來說真的很不公平。

而雙軌制終結後,這種計發辦法被更為公平的計發辦法所替代,按照退休人員的 繳費年限和繳費的工資來計發。

繳費年限越長的,待遇越高,繳費水平越高,待遇也越高。

並且,計發公式細化到每一年甚至每個月的繳費,充分體現了一個工作人員整個職業生涯的勞動貢獻。

2、強制建立職業年金

改革中,強制建立職業年金。

職業年金也就是補充養老保險,由職工和單位繳費組成,繳納金額全部歸個人所有。

但該金額要待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並依法辦理退休手續後,再按月領取出來,或是可用於一次性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依據保險契約領取待遇。

3、養老金調整

改革之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都是隨在職職工漲工資相應增長,而在職職工的工資上漲,並不是年年長,好幾年才漲那麼一次。

雙軌制之後,不管在職職工工資是否漲,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和企業退休人員同步調整養老金,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截止到2019年已實現15年連漲。

因此,雙軌制終結之後,不但退休金計發更為公平,而且領取的退休金金額也會更高。

大家好,我是保叔,更多社保問題,私信找保叔,保叔免費給大家解答。

事業單位退休金是如何計算的?拿6000元算是怎樣的水平?

很多人實際上對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比較迷茫,只知道其養老金水平比較高,但是卻並不明白它是怎樣計算的。讓我們來說一下。

退休待遇老辦法

2014年10月機關事業單位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我們使用的是用了幾十年的退休待遇計算辦法。那個時候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待遇還叫做退休費或者退休金。

退休費分為基本退休費和退休生活補貼。 基本退休費 的標準是按照退休時本人基本工資(包括薪級工資和崗位工資),乘以本人退休工齡確定的一定比例。一般來說,20年到30年發放80%,30年以上工齡發放85%,35年以上發放90%。相應比例可以根據獨生子女父母和獲取的表彰獎勵情況做一定提升,但提升最高不超過100%。

退休生活補貼 數額是根據當地的經濟 社會 發展情況,根據崗位級別確定的補貼標准。各地差異比較大,但是相同崗位補貼的標準是一樣的。

實際上,當時大家的基本工資普遍差距不大,10%的比例能有200元就不錯了。這種情況下工齡20年和工齡40年,只要是同一級別退休的人員,養老金差距是不大的。這一計算方法,實際上帶有過去一定的大鍋飯思想。順便再說一句,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以前的企業退休職工的退休費也是這樣的計算方式。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2014年10月,國家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制定了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待遇計算新辦法。新辦法主要包括基本養老金和職業年金兩部分待遇,基本養老金又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待遇。

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計算方式,跟企業職工的計算方式完全一致,主要跟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當地社平工資等因素有關。繳費年限將在養老金待遇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過渡性養老金 ,主要是針對2014年10月之前的視同繳費年限計算養老金待遇的。其視同繳費指數主要跟本人的崗位級別、薪級級數、當地的退休生活補貼標准等因素相關。延續了受級別因素影響的待遇模式。

職業年金 是一種補充養老保險機制,類似於企業年金制度。可以用來購買商業養老保險,也可以按月領取。不過領取完畢以後,就是用完了。


一般來講,如果是副高級職稱2019年前後退休,40多年工齡的話,基本養老金至少也能領取100%~150%的社平工資,再加上個人賬戶養老金和職業年金部分。新辦法退休待遇的養老金水平很容易達到六七千元,甚至更高。

不過,為了保障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過渡,國家還是制定了十年過渡期。過渡期內,以老辦法退休待遇為基礎保底部分,每年加發一定比例的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部分。老辦法退休待遇,為了保障公平性,還會按照國家公布的工資增長率每年進行調整。如果後期晉升了職稱,退休生活補貼也會調整。

2018年人力資源和 社會 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離退休人員共有11798萬人,支出養老保險基金44645億元。人社部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公布信息顯示,2019年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37830億元,總支出34631億元。即使養老保險基金待遇支出不變,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待遇支出也能達到1萬億元。2018年末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職工總數是5419萬人,如果其中退休人員有1500萬人的話,人均享受的基本養老金待遇也能達到5555元。如果再加上不確定的職業年金待遇,差不多6000元就比平均水平高一些。

所以,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每月6000元的養老金應該能超越60%~70%的同類型退休人員吧。

行政和事業編制6000元退休金,在我們這兒算是中高位的退休金。

不談怎麼計算,這個大家沒必要懂,懂了也沒用。只看實例。

事業單位退休金計算,不是全國統一,各地有高有低,計算也好復雜。即使是同樣身份、同樣編制、同樣工齡,你也算不出你的退休金是多少。

這和十幾年前不一樣,那時只要是大家一年工作,一樣的級別和工資額相同,退休金就是一樣的。

現在要考慮你的所在區域、行業、職稱、職級、工齡、在事業和企業時間比例、繳額高低等等,設置得讓工資專家都頭痛,好在軟體設置好了,人社部門一輸入條件,電腦程序基本都能自動算出來。

坐標蘇北縣城,按近幾年退休事業單位幾位熟人親人舉例。

1、一事業編同事:中層幹部,高級工程師,退休時工齡38年,2018年退休,算退休中人,有一半企業工作經歷,在崗時工資8000多元,退休時4400多元,中人待遇未到位,現加上房補約5300左右。

2、一機關退休的家人:副科級待遇,中級職稱,2017年退休,退休中人,退休時工齡37年,在崗時應發工資8000多元,剛才退休時3800元,2020年落實中人待遇,加上房補約6000元。

3、一機關退休同學:正科級待遇,無職稱,2019年退休,退休時工齡42年,退休中人,在省直屬單位工作,有3年軍人經歷,在職時工資10000左右,由於臨退調為省屬,按市待遇,退休工資加房補8000元左右。

4、一事業編普通職工,女,50歲退休,工齡30年,無職稱,退休中人,2018年退休,在崗工資4600元,退休金加房補為3600元。

5、一退休老同事:單位工勤人員,事業編制,2012年退休,算退休老人,初級職稱,在職時工資2000左右,工齡36年,享受獨生子女待遇,退休時工資1780元,目前經過多次調整,約3600元左右。

我還有四位親人在國企退休,兩名在銀行退休,一名在電信退休,一名自由職業退休。

一名銀行中層幹部,有軍人和其它企業經歷,工齡41年,地方退休金約5000多元,行業自補2000多元,現7500元左右。其妻子是銀行職工,退休金約5000元左右。

一名是電信職工,曾擔任中層幹部,軍人經歷,工齡42年,退休時不含年金,約4700多元,年金每年不到兩萬元一次性發放。

一名曾是國企職工,下崗多年,自謀職業,按最低資費交社保,2019年退休,工齡31年,退休金2100元。

從以上來看,事業單位退休金,事業單位普通職工退休金並不高,主要是在崗時職稱高,職級高、省直屬的人,退休金才會高,普通職工都在5000元以下,有的也就3000元。高級職稱和副科級待遇以上人員才會5000元以上,一般省市直屬單位又比縣級單位退休的高1000元以上。

據我所知,事業單位工資是按照專業技術職稱等級計算的。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應該是正高級職稱吧?以我為例:本人1977年3月參加工作,2019年10月退休,教齡42年8個月,退休金3981.5元(預發)。聽經辦人說,我屬於中人,按照文件規定,依據本人2014年9月份工資(4655元)標准計算現在的退休金。無論2014年9月以後職稱有怎樣的變化,工資提高多少,都跟你現在退休金無關。本人是最早的中師生,後來進修中文大專學歷。2004年晉升中級職稱,2018年晉升高級職稱。退休前一個月工資6383.23元(高級職稱工資正在套改中,暫時還沒套進去)。其餘退休金待後補發,全額大慨在4000多吧!說實在的,我也有點搞不懂,工作時間那麼長,職稱也不低,怎麼退休金只有那麼點兒?

應該是中等偏高水平。

為什麼呢?

第一、退休地不同,退休金的標准高低也不同。我們國家地大物博,由於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各經濟條件存不同、人們的收入不相同,不但是事業單位人員,其他單位人員的退休金都會不相同的。總體來說,事業單位退休金有6000元,如果是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和東部省份的話,平均來說應該屬於中等水平; 可如果是在三四線城市和中西部地區的話,平均來說應該屬於很高的水平。

第二、所在的單位不同,退休金的標准高低也自然不同。一般來說,學校、科研單位、醫院、新聞媒體等行業的從業人員在職時的收入比其他單位的從業人員收入要更高,所以退休後的養老金標准自然也會更高。

第三、退休前評聘的職稱不同,退休後的養老金水平也不同。在事業單位中,有管理崗位、技術崗位、工勤崗位三種不同的崗位編制。在這三種崗位中,除了擔任科級領導職務以上的管理崗位人員外,技術崗位中有中級職稱以上的人員收入普遍會更高,特別是有副高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收入更高。在技術崗位中,凡是擁有副高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由於在職時收入高,就目前來講,退休後的養老金水平普遍都可以在6000元以上。

由此可見,在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中,退休金有6000元算是什麼水平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不同的退休地、不同的單位、不同的崗位等因素來看待。但總體來說,事業單位退休後的養老金有6000元,就目前全國總體的養老金平均水平來說,應該算是中等偏高水平。

事業單位退休金能拿到每月6000元標准,已經算是非常可以的了。在經濟發達地區,當然這個不算高,但在一般地區而言,這個退休工資是絕大多數人都拿不到的。退休後,不扣社保費用,拿的是全工資,或者退休前應發工資的80%、85%、90%等。因而這個工資水平,也就是事業單位中級職稱到頭或者是副高職稱的在崗人員工資。管理人員在崗時工資要達到這個水平,管理七級不行,也就是正科級不行,差不多是處級吧。公務員要拿到這個水平,也需要正科級以上,副處級差不多,或者是四級調研員的水平。

退休金裡面沒有了獎金,也沒有了崗位補貼、績效獎勵等,在中西部偏遠地區,這些基本上和個人工資時而扣發的社保費用幾乎相抵消的,在經濟發達地區,這部分可能就要大於個人工資中抵扣的社保費用,有的甚至是幾倍。因而退休金6000元,在基層,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已經算是很高的退休工資了,比如在基層縣級,有2%——5%的事業人員,看能不能拿到這個水平的工資,而且還必須是專業技術人員才行,而且職稱要達到高級職稱才有可能。縣級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最高是正科級,也就是管理七級,退休工資根本達不到這個水平。

高級職稱人員,在崗時工資過萬,退休金也不過就是6000元、7000元的標准。這是因為退休工資中,扣除了政府特殊津貼,以及在崗時的績效、獎金,還要按80%、85%、90%計算。公務員或者事業管理人員,退休工資要想達到這個水平,必須是 縣處級退休人員,才有這個可能。當然經濟發達地區,或者一二線城市、省會城市更容易一些,退休金也可能更高一些。

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算是什麼水平,這要看是在哪個省市、哪個地區。目前全國事業單位(包括公務員)的工資和退休金尚未統一,其政策的執行標准仍然由各省市具體確定。

事業單位現在實行的是以職稱為主的崗位加薪級工資制,以及在此基礎上的退休養老金制度。以山東濰坊地區為例,每月6000元的退休金,應當屬於中級職稱崗位退休人員、工齡在35年左右。即:教師系列中的一級教師、經濟系列中的中級經濟師、政工系列中的中級政工師等。

高級職稱的退休人員,如高級教師(副高)、高級經濟師、高級政工師等,退休金當在8000元開外。正高職稱人員,如正高級教師,對不起,本人還沒有接觸過、不敢妄言,估計退休金當在萬元上下。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所說的當地退休金6000元或8000元,是包含了職業年金和地方性住房補貼部分的。如果扣除這兩部分,單純的基本養老金部分,當在5500元和7500元上。

其中在2014年9目30日之前退體的人員,是沒有職業年金的。因為職業年金是在2014年10月1日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制度並軌之後、新設立的養老金補充機制,初衷是避免出現養老金並軌後低於並軌前的情況。

事業單位6000元的退休金,拿來跟公務員相比,已經與正科級幹部的退休金拉平,別忘了,公務員熬個正科級(科局長、鄉鎮一把手)可能要付出大半生的努力!再如,地方國有企業職工的退休金,也是遠遠達不到6000元的,不要只盯著他們在職時的獎金和福利待遇。

從各地網友透露的信息看,6000元的退休金,在全國基本處於中等以上水平。由於受各地自然基礎條件所限,經濟發展和財政狀況還不夠均衡,退休金還不可能達到一致,6000元以下退休金的地區還有不少,要正確看待,不能盲目攀比。增加退休金的根本途經,只能是發展經濟、增加收入、壯大地方財力。

(註:「退休金」已在並軌後改稱「養老金」,為尊重提問,回答中未予糾正。)

⑶ 正處級公務員退休以後,每月能領多少養老金,會超過1萬元嗎

正處級公務員退休後,如果是在一二線經濟發達地方的話,是可以拿到每個月1萬元的養老金的,而如果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話,養老金也就只有六七千元左右的水平。

我們可以來看看幾位網友分享的數據:我是1960年生人,1981年參加工作,工齡39年,退休前是機關單位正處級,現在到手的養老金有6243元;遼寧朝陽,1956年正處級,工齡46年,退休金6000;我是1960年生人,退休前是副處級,我的工齡(含軍齡)加起來有41年,拿到手的養老金大概是9000元左右,坐標江蘇。我是1956年出生,工齡44年,退休前是副處級幹部,現在拿到手的養老金有7000元左右,建築考試備考就到來學網坐標四川成都……

大家可以看到,處級公務員的養老金待遇,整體來說都是相對比較高的,而在社會平均工資水平高的地方退休的話,養老金也會更多一些。

⑷ 事業單位退休後應發的房補為什麼沒有了

「房補」,不同地方的叫法也不一樣,有的地方叫補充公積金,有的地方叫提租補貼,還有的地方叫住房補貼。 房補屬於地方性補貼 ,因此各個城市對於「房補」的發放政策都是不同的。

對於經濟比較好的省份 ,比如江蘇、浙江、廣東等, 很多地市都是有發放房補的 ,和住房公積金一樣按照全年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進行發放,一些地市這兩部分加起來一個月就有大幾千元。但對於經濟較差的一些省份或者地市,房補一個月只有幾百元,甚至很多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根本沒有見過房補這種東西。

對於退休人員是否繼續享受房補,不同地方的政策也不同。江蘇省級機關是還有繼續發放房補的 ,按照上一年的月均收入的125%為基數進行發放。但是一些地市,對於退休人員是沒有再繼續發放這塊補貼了;還有一些城市,房補總共只發二十年。

對於題主所說到的退休後應發的房補沒有了, 房補本來就不是一定要發放的 。所以,如果有疑問的話,可以咨詢一下其他退休人員是否還有, 如果大家都沒有了肯定是當地的政策有所變化 ,如果只是自己沒有了,那可以找退休前的單位的人事科問清楚。

印象中,發房補,或者享受住房補貼、住房優待,是上個世紀和本世紀初期的事情,最起碼有十五年以上,再沒有聽過這個名詞了。目前,還繼續發放住房補貼的,除了新疆等偏遠地區,和部分住房庫存量過大的城市,為了拉動經濟增長,對公職人員採取「成本價售房」等補貼措施外,就只有各大城市為了「搶人大戰」,為技術引進人才提供的一次性住房優惠或者補貼了。

如果當地機關事業單位等公職人員工資中,有住房補貼、電話補貼、高溫補貼、取暖補貼等,或者精神文明獎、科學發展觀獎等類似於年終獎的一次性獎勵,多半的基本條件和發放范圍,都是要求「在崗在編」的正式職工,臨時合同工等編外人員,和各單位的離退休人員,一般不在發放范圍。

有這些額外補貼和年終獎的,省級以上財政部門都要求地方財政「量力而行」。一方面,這些支出是由地方財政承擔的,省級以上財政不予補助,也不能從「轉移支付」中支出;另一方面,只有地方財政收入有富餘的情況下,才能酌情發放,如果地方財政吃緊,這些補貼和年終獎一般情況下不能再行發放。按這個要求,發不發、給誰發、發多少,都是由地方政府決定,由地方財政負擔。其程序是由人社部門負責提出發放計劃,由政府會議決定後,由財政部門負責執行。

由此可以看出,發放補貼和獎金的,是地方財政收入情況良好的經濟發達地區,財政困難地區少發或者不發。發放的范圍、標准等的決定權,也在地方政府,和上級部門無關。

事業單位在職工的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和津貼補貼,基本工資包括,基礎工資和薪級工資。津貼補貼包括績效工資,邊遠地區津貼。在扣款欄中分為扣取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職業年金和住房公積金,退休人員人員的工資包括基本退休費,津貼補貼。

事業單位不管是在職人員或者是退休人員,其工資中根本沒有房補這一項,也沒房補這一說法。我認為題主所說的房補,應該是指住房公積金。

住房公積金是按在職人員的應發工資作為基數,按照應發工資的12%從個人的工資扣取,稱為個人部分,單位再按相同的金額進行配套,稱為單位部分。不管是單位部分還是個人部分,每月都將公積金一並存入單位為個人在住房公積金中心指定的個人公積金銀行賬戶,主要用於職工購房或房屋裝修用於住房貸款或裝修貸的抵押,也可以一次性提出彌補職工購房資金或裝修資金不足的問題。

由於這項政策的實施主要是解決在職職工在購房時資金不足的問題,為穩定職工的工作,鼓勵職工購房而實施的一項政策,退休人員沒有。退休後,由於單位不再給退休人員配套住房公積金,因此退休人員可以一次性將公積金取出,用於自己的日常開支。

總之,除住房公積金之外,也沒有其他的房補之類的補貼了。因此,題主所說的房補應該就是住房公積金,這項政策只有在職人員享受,退休人員沒有發放。因此退休後就沒有住房公積金了。

事業單位房補是叫做住房公積金。根據有關規定,單位和個人按照一定的比例繳納住房公積金,每月存入個人公積金賬戶,一般情況下,單位和個人繳納比例不得高於工資的12%。購買住房或租房的時候可以根據有關手續提取公積金賬戶余額,或者退休的時候可以將公積金余額全部取出。但是,公積金只是在職人員的福利,退休後便不再繳納公積金,所以,住房公積金是為了鼓勵買房而設立的專項,在職工買房或裝修等可以憑證明支取,如果沒有提前買房,退休時一起歸職工所有,但從交納到退休一般有30多年了,算下來也沒有多少,按通貨膨漲算,錢基本貶值了,如果提前買房,還可享受公積金貸款的低利率。

人到退休,人都老了,按規定也沒有什麼買房的意願了,公積金不交了,反而收入少了很多,因為單位不再貼錢了,表面上退休工資比以前拿到手的錢多了,其實是少了。

事業單位房補是什麼補貼,難道在職時就有房補嗎?

不論機關還是事業單位,在職時繳納的保險基本都是一樣的,就住房補貼方面,也就繳納了住房公積金。根據有關規定,單位和個人 按照一定的比例繳納 住房公積金,每月存入個人公積金賬戶,一般情況下,單位和個人繳納比例不得高於工資的12%。購買住房或租房的時候可以根據有關手續提取公積金賬戶余額,或者退休的時候可以將公積金余額全部取出。但是,公積金只是在職人員的福利,退休後便不再繳納公積金,所以,題主說的事業單位房補到底是指什麼補貼?

就當前部分地區公積金政策來說, 除了單位和個人按照一定比例繳納的公積金外,單位還會繳納一定比例的補充公積金 ,比如在天津地區,單位除了按照12%繳納公積金外,還會額外繳納百分之十幾的補充公積金,這樣算下來公積金繳存比例差不多可以達到工資的30%以上。這部分補充公積金有人也稱之為房補,但是補充公積金在退休後也不再繼續繳納。

所以說,題主所說的事業單位房補有可能就是指補充公積金吧,補充公積金在退休後當然也就不再繼續享受了。 不過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正常的工資外,還會為職工發部分房補,但是房補的數額比較小,也就幾百元錢 ,但是這些情況只在極少數的地區存在,大部分地區機關事業單位應該是沒有房補的。

歡迎關注中省直遴選,有問題歡迎隨時交流!

我們附近縣市退休的機關事業人員據說發了房補,但我們市沒有發,去年到市信訪局等職能部門咨詢過,當時各部門負責人都表態從2019年開始發,但至今沒兌現。

事業單位發放的購房補貼是,根據本人級別所享受的住房面積,(是福利分房所得的房產)不足部分,按一定此例所給的補貼款。如一個處級職稱應享115平方,而實際居住90平,所差25平則給予補貼,這些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事業單位補貼資金來源不同,分全額撥款,由政府出,差額撥款由政府,單位分別出,而自籌單位則由單位自已出。所以執行情況,不大相同。

退休後90%的老人和原來單位無關,是社保局發養老金。只有10%大國企,公務員隊伍,有錢企業,有退管辦,退休人員可以去問問……

房補不歸社保局發。而是由原單位發。有規定的發,沒規定的不發。

事業單位退休後應發的房補為什麼沒有了?其實在事業單位從2014年10月開繳納五險一金以後,房補就是一個多餘的產物,住房公積金就是解決大家的住房問題,既然有了住房公積金,為什麼機關事業單位,甚至有的國企還要發放房補呢?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觀點:

我國從80年代實施住房制度改革以後,那種在單位工作,依靠單位建房、分房的 歷史 就已經結束,取而代之的是住房的商品化,即由供給制改成了市場化,為了促進房地產的發展,推動住房商品化,於是在所有的企業中實行了住房公積金制度。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實質就是單位籌集一點,個人提交一點,共同構成了住房公積金繳納的模式。有了住房公積金,特別是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比較高的單位,職工買房基本上不用自己花錢,購房的首付款可取出自己的住房公積金來支付,每月的按揭貸款可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不足部分再申請部分商業貸款,這樣每月幾千元的房貸,每月的住房公積金基本就可以還貸。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自古以來就是幾家歡樂幾家愁,那些單位好的,在央企、國企工作的人員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高,住房公積金就高,但是那些在民營企業工作的人就比較可憐了,有的住房公積金很少,有的甚至沒有住房公積金,所以住房公積金成了單位的一項福利,收入差距在不同的單位、不同的行業之間越來越大。除了住房公積金以外,不少單位還搞起了住房補貼,住房補貼不但國企有,機關事業單位也有,其實補貼的不是住房,也成了一項變相的職工福利,這樣盡管每年的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但是各地財政包袱卻是越來越大。

2015年1月,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下發以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也要和企業一樣,繳納五險一金,其中這一金不是職業年金,而是住房公積金。有了住房公積金按道理住房補貼就該停止了,但是不但沒有停止,不但在職人員要發,甚至連退休人員也要發。住房補貼制度就是一項少數人分享財政資源的不合理制度。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住房補貼並沒有納入社保統籌的范圍,而是屬於統籌外支付項目,既然是統籌外項目,那就是有錢可以發,沒有錢就可以不發。因為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自從辦理退休以後,其養老金是由社保部門統一計發,社保部門計發的只有統籌內項目的基本養老金,而各種各樣的補助還是由原單位承擔。由於退休人員退休後,財政不再按照在職人員辦理撥款,事業單位除了自收自支的以外,財政全額支付的事業單位,是沒有能力再承擔退休人員的住房補貼等額外補貼的。

住房補貼的目的,就是補貼住房,既然大家都買了住房,有的甚至有幾套住房,憑什麼還要發住房補貼呢?特別是有了住房公積金以後還要發住房補貼,更是一種不合理的制度。最近中央印發國有企業退休人員 社會 化管理的制度,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清理不合理的統籌外補貼項目。我想隨著各項制度的逐步完善,住房補貼終將會退出 歷史 舞台,所以事業單位退休後,應發的住房補貼沒有了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你已經退休了,而且有了幾套住房,憑什麼還要住房補貼呢?

綜上所述,住房補貼制度,特別是在事業單位繳納 社會 保險,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以後,住房補貼實際上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對於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退休後,住房補貼屬於社保統籌外項目,所以沒了住房補貼屬於正常的范疇。

⑸ 2019年事業單位退休的醫保為每月多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每月醫保卡的金額由單位發,只不過社保局核定單位職工五險一金總額,然後減去退休人員工資、醫保卡里費用、房補等,然後上交差額?這些都可以到當地社保局網址上查得,每家事業單位或企業繳費數字,但各家都按時把錢打到退休人員卡上,但有時也有例外,很少,單位一時資金周轉不過來,但都確保退休人員工資每月10號到位,房補、葯費有時偶爾會有延遲,但絕不少。

閱讀全文

與事業單位退休人員2019有房補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洋縣有幾個敬老院 瀏覽:132
老人家都很幸福 瀏覽:624
老人家耳朵豎起來 瀏覽:890
上海各區退休工資 瀏覽:236
長壽花園設計多少錢 瀏覽:173
深圳城中村退休金 瀏覽:506
兒子入伍後父母有什麼待遇 瀏覽:366
退休人員工會1000元 瀏覽:10
72年生人退休年齡 瀏覽:883
90歲老年人肚漲有危險吧 瀏覽:42
北京哪裡可以做學生體檢 瀏覽:513
70歲老人怎麼過生日 瀏覽:260
80歲老人修成18歲少女 瀏覽:551
去養老院調研需要帶什麼 瀏覽:390
養生壺適合什麼人群使用 瀏覽:570
夫妻共同養老保險怎麼辦理 瀏覽:32
公務員納入社保退休 瀏覽:879
6070歲的男明星 瀏覽:821
在廣州治療老年痴呆去哪裡好 瀏覽:387
老人家寒咳吃什麼 瀏覽: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