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退休金計算方法
養老金的計算方法
正常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和定額補貼構成。
計算公式如下:(1) 基礎養老金=(省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2) 過渡性養老金=(省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建立帳戶前繳費年限*過渡系數1.4% +符合政策增發額(3) 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儲存額÷計發月數(4) 定額補貼=[調劑金(25元)+統籌項目內補貼]*減發比例退休人員的個人賬戶儲存額年利息按月積數法計息,計算公式如下:إ年利息=個人賬戶年初儲存額*本年度記賬利率-本年度支付月積數*本年度記賬利率*1/12إ本年度支付月積數=∑[n月支付額*(12-n+1)](n為本年度各支付月份順序號,且1≤n≤12)إ養老金的多少,與購買的時間長短和金額大小有關。繳費的基數大,繳費的時間長,退休時養老金會多,反之就少。
由於每個人每個時段的繳費數量不一,因此養老金的計算按「分段計算、綜合結算」原則處理。A、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數*1%。
(月繳費指數:月繳費工資÷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例如:某人今年40歲開始買社保,20年後退休。設:第一年的基數為2454元,按理論計算,如果社平工資每年遞增11%計算,(今年增12.4),到2028年7月1日後退休,到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約為15144元。
(查下表)(如本人月繳費工資指數為0.6,公式規定,繳費基數高於或等於0.6,乘以1%))計算結果:(15114元+15114*0.6)÷2*20年*1%(15114+9068)÷2*20年*1%24182÷2*20*1%=12091*20*1%=2418元B、個人帳戶養老金新的制度規定本人養老金個人帳戶儲蓄額÷計發月數不同的退休年齡,計發的月數不同,如下表:退休年齡 40 41 42 43 44 45 46 47計發月數 233 230 226 223 220 216 212 208退休年齡 56 57 58 59 60 61 62 63計發月數 164 158 152 145 139 132 125 117退休年齡 48 49 50 51 52 53 54 55計發月數 204 199 195 190 185 180 175 170退休年齡 64 65 66 67 68 69 70 計發月數 109 101 93 84 75 65 56 例如:按理論計算,某人到時養老金帳個人戶儲蓄額的本息有286239元*40%=114495元。114495÷139=823元B、獎勵金國家為了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從2007年7月1日起,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規定:參保人每繳一年,增發一個百分點的基礎養老金,上不封頂,有利於形成「多工作,多交費,多領養老金」的機制。
如上例,某人的繳費時間為20年,2418*20%=484元兩項相加:2418+484=2902元D、物價補貼考慮物價上漲因素,每年 *** 根據實際情況,每月增加退休人員的退休金不包含在內。如果到時每人每月有300元的補貼,四項相加:某人到退休時每月的退休金總額:2418元+823元+484元+300元=4025元3)、收回投入的時間該人20年繳費本息累計為286239元,按靜態算,286239÷4025=71(個月)退休後領6年的退休工資就可以把投入的錢全部收回。
4)、繳費多少的受益對比根據繳費的時間長短和數額多少與待遇水平掛鉤的原則,繳費的多少與將來的基礎養老金多少是有直接關系的。原則上是繳多得多。
養老金計算方法
參加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
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
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例如: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編輯本段調整方案 企業退休人員新增養老金 2009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將增加110元左右,這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保部)具體落實國務院十項保增長措施的一項重要舉措。人保部有關人士透露,由該部起草的關於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的總體方案,已經於2008年11月11日上交國務院。
中央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中的第八項提出,要「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 2008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增加了100元。
人保部人士表示,並不會大幅度提高2009年的增長水平,養老金人均增加110元,只是一個全國的平均數。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是以省為單位,要由各省分別計算各自的養老金增長水平和所需金額,然後上報人保部進行審核。
人保部會根據其自己測算的各省數據,與各省上報的數據進行綜合考慮後,確定各省最後的養老金增長水平。 數據顯示,中國 *** 已經持續多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企業參保退休人員的月平均養老金已從1995年的321元,提高到2007年的963元。
根據2007年8月1日公布的《國務院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決定,從2008年到2010年將連續三年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這是繼2005年到2007年,中國 *** 有計劃的上調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之後的第二輪上調。
從2008年1月1日起,全國42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標准再度上調。人均增加10%,為100元左右。
2008年至2010年將繼續上調三年,且上調幅度高於前三年,到2010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將超過1200元。 根據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報告的安排,2008年中央財政安排了1263億元用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對於2009年的增幅,全國總工會有關人士表示,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各地養老金調整水平會有所差別。根據2008年各地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待標准,人均增漲最高的省份為北京,每月增長200元,最低為安徽,每月增長55元。
退休金如何計算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l%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參保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至規定退休年齡為止。參保人員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從1995年起(這個是我省的,其它省可能不是1995年)至退休上一年度本人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參保人員當年繳費工資指數為本人當年繳費工資額與當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的比值。計算公式為: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l/Al+a2/A2+……+an/An)÷N
公式中,al、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
Al、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
N為企業和職工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系數
職工退休金計算方法
養老金的計算非常復雜,非社保專業人員很難搞懂,給你一個完整的計算方法,但裡面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需要由當地社保政策確定,你可以咨詢當地社保機構。
一、按照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應、公平與效率相結合的原則,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各類人員(以下簡稱參保人員),達到規定的退休年齡,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後,可從辦理退休手續後的下月起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二、參保人員2007年1月1日以後退休,且無視同繳費年限的,退休後按月計發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三、參保人員2007年1月1日以後退休,有視同繳費年限,符合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的,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參保人員1994年12月31日前參加工作、2007年1月1日以後退休的,計發基本養老金時,除了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以外再發給過渡性補貼。
四、基本養老金的計算1.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一年發給1%。用公式表示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U+Va)÷2*N*1%U—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N—參保人員繳費年限;Va—參保人員退休時計算基礎養老金的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計算公式為:Va=Vn-1*t1t1—參保人員退休時計算基礎養老金的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保人員繳費年限內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小數點後保留四位,第五位4舍5入)。
當年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保人員本人當年月平均繳費工資與上年度當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比值(小數點後保留四位,第五位4舍5入)。計算基礎養老金的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分段計算。
實際繳費年限的每年繳費工資指數為參保人員實際繳費年限內歷年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與上年當地(統籌范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比值;視同繳費年限的每年繳費工資指數按1.0000計算。
退休工資的計算方法
新的退休工資計算方法,裡面提到了特殊工種 (一)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條件: 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繳納的人員,男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特殊工種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且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繳納養老保險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1998年1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繳納養老保險費年限累計滿15年;退休後按月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繳費年限累計不滿上述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享受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二)基本養老金的計發辦法: 1、1998年1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 。 2、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1998年1月1日後退休,且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被保險人,退休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綜合性補貼、過渡性養老金四部分組成: (1)、基礎養老金:退休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 (2)、個人帳戶養老金:本人帳戶儲存額的1/120; (3)、綜合性補貼:125元; (4)、過渡性養老金: a=職工退休時本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 b=職工本人平均點工資 c=職工97年底前繳費年限 過渡性養老金=a*b*c*1% 職工本人平均點工資的計算方公式: N=年職工本人月平均工資 M=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 b=(92N/92M+93N/93M+94N/94M+……………+退休上一年N/退休上一年M)/企 業和職工1992年至退休上一年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年限. 2008年03月30日 來源:遼寧日報 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是遼寧省委、省 *** 確定的2008年省重點民生工程之一。截至今年春節前,全省375萬名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人均提高100.1元,並全部發放到位。
養老保險基金月支出3.7億元。這是記者3月26日從省政務公開辦、省 *** 糾風辦聯合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負責人重點介紹了此次調整的一些相關政策。據介紹,這次養老金調整是2008年至2010年三年連續調整的第一年。
調整基本養老金的人員范圍和時間是:2007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職)手續的企業退休(職)人員,從2008年1月1日起調整基本養老金。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08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規定,2008年調整水平按上年全省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的10%左右確定。
據介紹,2006年末我省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為772元,2007年我省月人均增加基本養老金85元,考慮2007年新增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和死亡退休人員對全部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的影響,預計2007年全省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為879.2元。我省此次調整按照10.8%計算,普遍調整的標准為月人均95元,加上對重點傾斜人員特殊調整的標准月人均增加40元,按全部退休人員計算下來為月人均5元,合計為月人均增加100元。
此次調整仍採取普遍調整和特殊調整相結合辦法。普遍調整重在完善辦法,與退休人員的繳費(工作)年限等因素適當掛鉤,實現公平與激勵因素的有機結合,體現「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約束機制。
具體調整辦法是:先按不同時期退休人員退休時間確定基礎增加額後,再按繳費年限增加基本養老金。一是按不同時期退休人員退休時間確定基礎增加額;二是再按繳費年限增加基本養老金,體現了同期退休人員的調整差別;三是對具有高級職稱的退休科技人員、原工商業者、年滿70周歲以上(含70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一部分養老金。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08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勞社部發〔2007〕43號 二○○七年十二月十二日 經國務院批准,從2008年1月1日起,為2007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的企業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 此次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採取普遍調整和特殊調整相結合的辦法。
調整水平按照2007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左右確定,調整時要與退休人員的繳費年限、繳費水平和年齡等掛鉤。在普遍調整的基礎上,對具有高級職稱的企業退休科技人員、建國前老工人、1953年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人員、原工商業者等退休早、基本養老金相對偏低的人員再適當提高調整水平。
對基本養老金偏低的企業退休 *** 幹部,繼續按照《 *** 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事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貫徹落實人發〔2002〕82號文件精神,切實解決部分企業 *** 幹部生活困難問題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03〕29號)規定予以傾斜。你可以在你城市有關退休的網站上進行查詢你繳費記錄,一時一個變化,等你快退休了上面都有顯示的~~~!。
個人退休後養老金怎麼算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2、個人帳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標准以本人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
平均繳費工資指數低於1的,按1計算。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
4、2015年及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參保人員達到退休年齡,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養老金一次性結算,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2. 福建養老金計算方法
福建省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一、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談沒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1、企業在職職工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2、「新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按本人退休時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按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20計發。
二、福建省退休後養老金怎麼發放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法律依據
《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轉省勞動保障廳、省財政廳關於福建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
一、基本養老金的計發。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參保人員,2006年1月1日起達到規定的退休年齡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表示為: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一)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不含廈門,下同)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一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至退休時,繳費年限累計月數的尾數為6個月及以下的按0.5年計算,7個月及以上的按1年計算。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計算公式為: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宏大金月標准為職工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含絕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按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確定。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為:
退休年齡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計發月數 233 230 226 223 220 216 212 208 204 199
退休年齡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計發月數 195 190 185 180 175 170 164 158 152 145
退休年齡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計發月數 139 132 125 117 109 101 93 84 75 65 56
退休年齡應以周歲為標准確定計發月數。
3. 企業職工退休工資如何計算舉例說明
以下是根據浙江勞動和社會保障廳 浙 江 省 財 政 廳 文件
浙勞社老[2006]142號
《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辦法》 來計算的
「新人」基本養老金的計發:
1998年1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的職工(即「新人」),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滿15年及以上,從核准退休的次月起,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公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
第一部分, 基礎養老金 = (退休時上年度省均工資 +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2 ×全部繳費年限×1%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 退休時上年度省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 退休時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
第二部分,個人帳戶養老金= 退休時個人帳戶儲存額 ÷ 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40--233 41--230 42--226 43--223 44--220 45--216 46--212 47--208 48--204 49--199 50--195 51--190
52-185 53-180 54-175 55-170 56-164 57-158 58-152 59-145 60-139 61-132 62-125 63-117 64-109 65-101
4. 企業工人退休工資怎麼計算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4)208年8月企業退休能拿多少擴展閱讀:
職工退休年齡是指法律所規定的職工在一定的年齡之後不應當繼續從事工作,而應該辭職的年齡。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職工年滿50周歲。對於從事井下、高溫等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職工,規定退休年齡是男職工年滿55周歲,女職工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規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年滿50周歲,女職工年滿45周歲。
5. 我27年工齡,今年退休應該拿多少工資,應該怎麼算這個退休金
您好!
養老金的計算方法是:
我們退休時,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金額決定領取養老金的多少。
每月退休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如何計算呢?這里有公式: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全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實際賬戶累計額/計發月數(60歲退休按139個月計算)。
希望對您有幫助!
6. 退休時工齡工資怎麼計算
企業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中,沒有工齡工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一、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是指從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中支付給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T(月基礎養老金)=(A+A×Q)÷2×M×1%
A——退休時上年度當地城鎮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Q——平均繳費指數。
Q=(X1÷A1+X2÷A2+X3÷A3+……+Xn÷An)÷n。
X1、X2、X3……Xn分別為首次實際繳費當月直至截止繳費當月的月繳費基數(不含未繳費月數);
A1、A2、A3……An分別為繳費對應上年度當地城鎮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n為首次實際繳費當月直至截止繳費當月的實際繳費月數(不含未繳費月數)。
M——建立個人賬戶之月至達到規定退休年齡當月的實際繳費年限。M以年為單位,累計滿12個月計算為1年。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指根據參保人員退休時其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算出來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不是指某個退休人員實際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月數(因為在退休時無法預計),而是根據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測算出來的一個假定的指標。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規定:
40 歲 為 233 個月 ; 41歲為230個月; 42歲為226個月;43歲為223個月;44歲為220個月;45歲為216個月;46歲為212個月;47歲為208個月;48歲為204個月;49歲為199個月;50歲為195個月;51歲為190個月;52歲為185個月;53歲為180個月;54歲為175個月;55歲為170個月; 56歲為 164個月; 57 歲為 158個月;58 歲為152個月;59歲為 145個月;60歲為139個月;61歲為132個月;62歲為125個月;63歲為117個月;64 歲為 109個月;65歲為101個月;66歲為93個月;67歲為84個月;68歲為75個月;69歲為65個月;70歲為56個月。
三、過渡性養老金
國發[1997]26號檔案實施前參加工作、國發[2005]38號檔案實施後退休的參保人員屬於「中人」。由於他們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很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發放辦法按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具體制定的辦法執行。
為了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和培養員工的歸屬感,企業往往會對工作時間長的員工給予相應的工齡報酬,以此來減少員工的流動性。計算工齡和工齡工資往往是認識部門或者財務部門需要完成的工作,這里:jingyan../article/425e69e6e1dfa1be14fc1647.就逐步的演示怎麼用exce表格進行工齡以及工齡工資的計算。
1、連續計演演算法,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後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後的工作時間,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2、合並計演演算法,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後兩段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
3、工齡折演演算法。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如井下礦工或固定在華氏32度以下的低溫工作場所或在華氏100度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工作的職工,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在此種場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個月計算。在提煉或製造鉛、汞、砒、磷、酸的工業中以及化學、兵工等工業中,直接從事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職工,在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從事此種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個月計算。
養老金計算必然涉及到參保人繳費時長的(就是你說的工齡),參保時間越長越有利於你的養老金
《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計算退休工資跟你的工齡有關系,但並不是主要的,主要看你的個人賬戶里的多少錢,把它除11,基本差不多
新浪網有一個計算器,你可以試著算一下:finance.sina../283/2005/0708/20.
你好,建議詢問一下社保局
監時工連續做過兩年後就是正式工!若做到退休當然要算工齡啦
養老金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呵呵,你的問題真是有點不好說退休金是有如下四個方面組成的:1)1992年前的工齡 2)到退休時的連續繳費年限3)你自己個人繳納的社保費除以 120 (個月),與你的繳費水平多少有關4)你退休時上一年當地的人均工資水平(年收入或月均收入)與你的現在工資的多少無關,因為各地的收入水平是有很大差一的,所以,同樣的繳費年限在各地的計算中的系數就會不一樣,最終計算出來的退休金就會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光憑你這點的說明是無法在這里給你幾歲出你的退休金的,還望你諒解了
現在國家延遲退休政策沒有出台,網上傳說的退休年齡一覽表,都是沒有任何官方根據的,退休也沒有工齡工資,就是退休養老金。
7. 四川職工退休基本養老金計算方法
按照四川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財政廳關於印發《四川省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辦法》的通知(川勞社發[2006]17號)文規定,從2006年1月1日起,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
(1)、新人:即1996年1月1日及以後參加工作、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即:從參工作時間到建立基本養老保險賬戶時間,下同)累計滿15年及以上的職工,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註:不是繳費滿15年就可以辦退休,必須要符合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的條件方能辦理退休):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增發養老金
(2)、中人:即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參加工作、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及以上的職工,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增發養老金
①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累計繳費年限×1%
其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新人計算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按從1996年1月1日及以後至退休當年,歷年繳費中的當年本人繳費工資與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比值的平均數確定(2005年及以前年度的繳費工資指數仍按原規定計算並封頂)。計算公式為:
n平均指數=(X1/C1+X2/C2+…+Xn/Cn)÷N
X——當年本人繳費工資;
C——2005年及以前為當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
2006年起為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N——本人繳費年限(1996年1月1日及以後至退休時的實際參保繳費年限)。
中人計算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按從1990年1月1日及以後至退休當年,歷年繳費中的當年本人繳費工資與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比值的平均數確定(2005年及以前年度的繳費工資指數仍按原規定計算並封頂)。計算公式同新人計算平均指數,其中N本人繳費年限,(為1990年1月1日及以後至退休時的實際參保繳費年限)。
②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表(國發[2005]38號附表)
退休
年齡
計發
月數
退休
年齡
計發
月數
退休
年齡
計發
月數
40 歲
233
51 歲
190
62 歲
125
41 歲
230
52 歲
185
63 歲
117
42 歲
226
53 歲
180
64 歲
109
43 歲
223
54 歲
175
65 歲
101
44 歲
220
55 歲
170
66 歲
93
45 歲
216
56 歲
164
67 歲
84
46 歲
212
57 歲
158
68 歲
75
47 歲
208
58 歲
152
69 歲
65
48 歲
204
59 歲
145
70 歲
56
49 歲
199
60 歲
139
50 歲
195
61 歲
132
③過渡性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1995年12月31日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年限×1.3%(計算系數)
④增發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增發養老金合計比例×繳費年限
符合國家和省現行規定享受增發退休養老金待遇規定條件的人員,按有關規定另外計發(增發待遇類別分別為:(1)全國勞動模範;(2)二次以上省勞模;(3)一次省勞模;(4)獨生子女;(5)三線地區內遷職工;(6)高海拔地區職工;(7)少數民族地區職工;(8)內地到少數民族地區的科技人員;(9)高級專家;(10)有重大貢獻的高級專家;(11)其他;)
其中:按現行即:川勞社辦[2005]58號文規定,對企業中終身無子女的退休職工,月生活補助費標准為40元標准;對企業中終身無子女的孤寡退休職工,月生活補助費標准為60元標准。以後將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⑤調節金=70元×計算比例
其中:計算比例從2006年起至2010年每年分別為90%、70%、50%、30%、10%,2011年起不再計發調節金。
注意:按上述新人、中人2項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規定計算的基本養老金,不準超過退休時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3)、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不滿15年的,其基本養老金按本條第(2)項的規定計發。
對到達退休年齡但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0年的人員,不發給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實際繳費年限每滿1年再發給1個月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並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4)、設立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改革過渡期
為使上述新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與按《四川省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的通知》(川府發[1997]151號)和《四川省勞動廳關於印發〈四川省貫徹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辦法的實施細則〉的通知》(川勞險[1998]8號)、《四川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完善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有關問題的通知》(川勞社養[2002]23號)規定的老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平穩銜接,對2005年12月31日及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在2006年至2010年5年過渡期間退休的人員,實行基本養老金新老計發辦法對比計算確定。
注意:①新老計發辦法對比計算時,老辦法計算基礎養老金的上一年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基數統一使用2005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②按新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高於按老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部分,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中當年退休的,在老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基礎上,分別按10%、30%、50%、70%、90%的比例加發,一次核定後不再重新計算;低於按老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部分,予以補齊發給。
[例]:(中人)按新老辦法對比計算]某職工2008年1月退休,年齡滿60歲,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為41338.47元,累計繳費年限39.42個月(其中視同繳費年限24.33個月,個人賬戶年限15.09個月),該職工取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並取得高級工程師資格證書在退休前仍被企業聘用和持有聘用證書。
第一步指數計算
年度
本人歷年月平均繳費工資
四川省歷年職工月平均工資
老辦法指數計算
新辦法指數計算
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
四川省職工月平均工資
當年繳費工資指數
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
四川省職工月平均工資
當年繳費工資指數
1994
761.10
335.67
761.10
335.67
2.267
761.10
335.67
2.267
1995
807.30
387.08
807.30
387.08
2.086
807.30
387.08
2.086
1996
1046.40
429.67
1046.40
429.67
2.435
1046.40
429.67
2.435
1997
963.30
468.83
963.30
468.83
2.055
963.30
468.83
2.055
1998
1121.30
494.92
1121.30
494.92
2.266
1121.30
494.92
2.266
1999
1304.20
539.58
1304.20
539.58
2.417
1304.20
539.58
2.417
2000
1443.60
620.42
1443.60
620.42
2.327
1443.60
620.42
2.327
2001
1582.50
747.33
1582.50
747.33
2.118
1582.50
747.33
2.118
2002
2248.60
855.67
2248.60
855.67
2.628
2248.60
855.67
2.628
2003
2898.75
966.25
2898.75
966.25
3.000
2898.75
966.25
3.000
2004
3515.70
1171.92
3515.70
1171.92
3.000
3515.70
1171.92
3.000
2005
3956.50
1318.83
3956.50
1318.83
3.000
3956.50
1318.83
3.000
2006
4463.00
1487.67
3956.50
1318.83
3.000
3956.50
1318.83
3.000
2007
5328.00
1776.00
4463.00
1487.67
3.000
4463.00
1487.67
3.000
2008
5328.00
1776.00
3.000
小計
35.598
38.598
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2.543
2.573
第二步養老金計算
①基礎養老金
老辦法:=退休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20%
=1318.83×20%=263.76元
新辦法:=(退休時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累計繳費年限×1%
=(1776+1776×2.573)÷2×39.42×1%=1250.73元
②個人賬戶養老金
老辦法:=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120
=41338.47÷120=344.48元
新辦法:=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41388.47÷139=297.40元
③過渡性養老金
老辦法:=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5年12月31日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年限×1.4%
=1776×2.543×24.33×1.4%=1538.37元(原行業系數為1.4%)
新辦法:=(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1995年12月31日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年限×1.3%
=(1776+1776×2.573)÷2×24.33×1.3%=1003.53元
④增發養老金
老辦法:=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增發養老金比例×本人1995年12月31日前繳費年限
=(1776×2.543)×2%×39.42=356.07元
新辦法:=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增發養老金合計比例×繳費年限
=(1776×2.573)×2%×39.42=360.27元
⑤綜合性補貼(老辦法用)、調節金(新辦法用)
老辦法:綜合性補貼=綜合性補貼基數(我局為66元)×(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年限)÷累計繳費年限
=66×[(39.42-15.09)÷39.42]=40.74元
新辦法:調節金=70元×計算比例(2008年的比例為50%)
=70×50%=35元
第三步在過渡期間,按新、老辦法對比
按上述辦法計算出:
老辦法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綜合性補貼+增發養老金
2543.44=263.76+344.48+1538.37+40.74+356.07
新辦法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增發養老金
2946.93=1250.73+297.40+1003.53+360.27+35
該職工最終確定的月基本養老金為:=2543.44元/月+(2946.93元/月-2543.44元/月)×50%=2745.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