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人員 > 退休人員返聘問題

退休人員返聘問題

發布時間:2024-06-17 05:50:50

⑴ 退休返聘的常見問題

退休返聘的常見問題

退休返聘人員類型、勞動關系。

一、退休返聘人員類型。

退休返聘是指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以後,又與企業建立用工關系的用工模式。退休返聘人員有三種類型。

1.員工到達法定離退休年齡,在原工作崗位延長一定的工作時間。

2.員工離退休後被原用人單位應聘回原單位從事同種或不同種工作。

3.員工離退休後在勞務市場重新進行擇業,到原用人單位之外的單位工作。

二、退休返聘是勞動關系還是勞務關系?

1.一般情況:是勞罩頌務關系,如果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以後,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者領取退休金,又與企業建立用工關系的,則雙方屬於勞務關系,不再是勞動關系。

2.特殊情況:如果退休返聘人員未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法律和司法解特殊情況釋尚未對這種情形的用工性質做出明確規定,全國各地的司法實踐也不盡相同。

退休返聘人員社保、帶薪年假、經濟補償金。

三、退休返聘人員需要繳納社保嗎?答:不需要。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已退休人員再在單位繼續上班的,屬於退休返聘。退休返聘人員與單位之間不屬於勞動關系,雙方屬勞務關系,單位都不需要再為退休返聘員工繳納社保。

四、退休返聘人員能否享受帶薪年休假?答:不享受。

法律依據:《職工帶物賀鄭薪年休假條例》第一條就規定,本條例是根據《勞動法》與《公務員法》制定的。退休返聘人員既不屬於《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也不屬於公務員,所以退休返聘人員無法享受法定帶薪年休假。

五、退休返聘人員離職是否有經濟補償金?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是發生在勞動關系解除或終不享受止時。

答:退休返聘人員與單位之間一般是勞務關系,所以從法律層面上,退休返聘人員在離職時不能享受經濟補償金。

六、退休返聘協議的注意點。

1.在合同中明確僱傭期限,寫明雙方不構成勞動關系。

2.與已經依法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簽訂退休返聘合同。

3.薪酬待遇方面,可以約定「雙方約定的勞務報酬標准中已經包括了超時勞動補償」。

4.可以約定退休返聘人員不享受帶薪年休假、病假、婚假等有薪假期。

5.在勞務合同中約定提前解除合同條款。

6.在簽訂勞務合同的同時購買相關商業保險。

七、退休返聘工資個稅的注意點。

1.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免稅。

2.離退休人員從原任職單位取得離退休工資或養老金以外的各類補貼應按工薪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3.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應繳個人所得稅。

4.退休人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按照綜合預扣預繳和匯算清繳繳納個稅。

5.延長離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從所在單位取得的工資、補貼等視同離退休工資免稅。

6.個人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按工資所得拍肆計稅。

7.個人辦理內部退養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

8.離退休人員的其他應稅所得應依法繳個稅。

9.退休人員的工資、福利等與取得收入不直接相關的支出不能稅前扣除。

10.返聘離退休人員工資薪金支出和職工福利費支出按規定稅前扣除。

⑵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返聘規定

退休返聘是指用人單位中的受僱傭者已經到達或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從用人單位退休,再通過與原用人單位或者其他用人單位訂立合同契約繼續作為人力資源存續的行為或狀態。關於離退休人員的再次聘用問題。各地應採取適當的調控措施,優先解決適齡勞動者的就業和再就業問題。對被再次聘用的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其聘用協議可以明確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動保護待遇等權利、義務。離退休人員與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聘用協議的約定履行義務,聘用協議約定提前解除書面協議的,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未約定的,應當協商解決。關於退休返聘的相關規定: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被再次聘用時,用人單位應與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聘用期內的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保待遇等權利和義務。 一、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人民幣二百萬元;
2、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固定的經營場所和設施;
3、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勞務派遣管理制度;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二、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1、執行國家勞動標准,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2、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
3、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
4、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
5、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勞動合同期滿的;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⑶ 退休後返聘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退休後返聘的相關規定包含的內容: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退休人員被返聘的,按照勞務關系處理,用人單位應當與其簽訂勞務合同,明確聘用期內的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動待遇等權利和義務。
【法律依據】
《勞動部關於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第十二條
已辦理廠內離崗休養或退養手續的原固定工,用人單位應當與其簽訂勞動合同,明確權利義務關系,其離崗休養或退養的有關文件作為勞動合同的附件。
第十三條
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被再次聘用時,用人單位應與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聘用期內的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動待遇等權利和義務。

⑷ 企業返聘退休職工規定

退休後返聘的相關規定包含的內容:
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退休人員被返聘的,按照勞務關系處理,用人單位應當與其簽訂勞務合同,明確聘用期內的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動待遇等權利和義務。
退休人員返聘規定
1、《關於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被再次聘用時,用人單位應與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聘用期內的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保待遇等權利和義務。
2、勞動部辦公廳對《關於實行勞動合同制若干問題的請示》的復函》
關於離退休人員的再次聘用問題。各地應採取適當的調控措施,優先解決適齡勞動者的就業和再就業問題。對被再次聘用的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根據勞動部《關於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第13條的規定,其聘用協議可以明確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動保護待遇等權利、義務。離退休人員與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聘用協議的約定履行義務,聘用協議約定提前解除書面協議的,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未約定的,應當協商解決。離退休人員聘用協議的解除不能依據《勞動法》第28條執行。離退休人員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如果屬於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案范圍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予受理。
雙方自行協議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動保護待遇等權利、義務。對於社保、住房公積金等,可以補貼也可以不補貼,根據企業情況自己決定,返聘人員貢獻大,企業離不開就協商補貼一些,返聘人員可有可無,當初返聘協議沒有這些補貼內容的,也可以拒絕補貼.
3、《勞動合同法》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二項的規定,勞動者開始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即辦理退休),勞動合同終止。因此勞動者退休後被用人單位返聘,雙方形成的關系,不是勞動關系,不受〈勞動合同法〉調整。雙方的權利.義務由雙方協商一致約定。
以上就是關於退休人員返聘規定。由此可見,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被再次聘用時,用人單位應與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聘用期內的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保待遇等權利和義務,只要符合法律是沒有問題。
法律依據
《勞動部關於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第十二條已辦理廠內離崗休養或退養手續的原固定工,用人單位應當與其簽訂勞動合同,明確權利義務關系,其離崗休養或退養的有關文件作為勞動合同的附件。
第十三條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被再次聘用時,用人單位應與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聘用期內的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動待遇等權利和義務。

⑸ 勞動法對退休人員返聘的規定

法律分析:
我國法律沒有禁止幹部退休返聘規定。退休後可以返聘。退休職工返聘不屬於勞動關系,不受勞動法保護,屬於勞務關系,受民法調整,只能通過民事訴訟維權。退休人員被用人單位聘用後,雙方建立的關系不屬於《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調整的范疇,雙方所發生的爭議不適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規定。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司法解釋三》 第七條 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第八條企業停薪留職人員、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內退人員、下崗待崗人員以及企業經營性停產放長假人員,因與新的用人單位發生用工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動關系處理。

⑹ 鍔沖姩娉曞歸浼戜漢鍛樿繑鑱樼殑瑙勫畾

鏍規嵁涓鍥藉姵鍔ㄦ硶鐨勭浉鍏寵勫畾錛屼互涓嬫槸瀵歸浼戜漢鍛樿繑鑱樼殑涓昏佽勫畾錛

1. 娉曞畾閫浼戝勾榫勶細鏍規嵁銆婁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鍔沖姩娉曘嬬殑瑙勫畾錛岀敺鎬у姵鍔ㄨ呮硶瀹氶浼戝勾榫勪負60鍛ㄥ瞾錛屽コ鎬у姵鍔ㄨ呬負55鍛ㄥ瞾銆

2. 榪旇仒鏉′歡錛氶浼戜漢鍛樺傞渶榪旇仒宸ヤ綔錛屽湪娉曞畾閫浼戝勾榫勫悗錛岄泧涓誨拰閫浼戜漢鍛樺彲浠ュ崗鍟嗕竴鑷達紝絳捐㈡柊鐨勫姵鍔ㄥ悎鍚屾垨鍔沖姩鍗忚銆

3. 鍔沖姩鍚堝悓錛氳繑鑱樺悗鐨勯浼戜漢鍛橀渶瑕佺捐㈡柊鐨勫姵鍔ㄥ悎鍚屾垨鍔沖姩鍗忚錛屾槑紜鍙屾柟鐨勬潈鐩婂拰璐d換銆傚悎鍚屾湡闄愬彲鏍規嵁鍙屾柟鍗忓晢涓鑷寸『瀹氥

4. 宸ヨ祫鍜岀忓埄錛氶浼戜漢鍛樿繑鑱樺悗錛屽簲褰撹幏寰椾笌宸ヤ綔鎬ц川鍜屽矖浣嶈佹眰鐩擱傚簲鐨勫伐璧勬姤閰錛屽苟浜鍙楃浉搴旂殑紱忓埄寰呴亣銆

5. 紺句細淇濋櫓錛氶浼戜漢鍛樿繑鑱樺悗錛屽簲褰撶戶緇鍙傚姞紺句細淇濋櫓錛屽寘鎷鍏昏佷繚闄┿佸尰鐤椾繚闄╃瓑錛屽叿浣撳弬淇濇柟寮忓拰緙磋垂姣斾緥鍙鏍規嵁褰撳湴鏀跨瓥鍜岃勫畾鎵ц屻

闇瑕佹敞鎰忕殑鏄錛屽叿浣撶殑瑙勫畾鍙鑳戒細鍥犲湴鍖恆佽屼笟浠ュ強浼佷笟鏀跨瓥鑰屾湁鎵涓嶅悓銆傚洜姝わ紝鍦ㄩ浼戜漢鍛樿繑鑱樹箣鍓嶏紝寤鴻鍜ㄨ㈢浉鍏抽儴闂ㄦ垨涓撲笟浜哄+錛屼簡瑙f湰鍦板尯鍜岀浉鍏充紒涓氱殑鍏蜂綋瑙勫畾銆

⑺ 怎麼樣的標准算是退休人員返聘

法律分析: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1、受僱人員與用人單位簽訂一年以上(含一年)勞動合同(協議),存在長期或連續的僱用與被僱用關系;

2、受僱人員因事假、病假、休假等原因不能正常出勤時,仍享受固定或基本工資收入;

3、受僱人員與單位其他正式職工享受同等福利、社保、培訓及其他待遇。

二、返聘收入稅怎麼收個人兼職取得的收入應按照勞務報酬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准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三、退休工資咋辦呢《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七款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免徵個人所得稅。

四、原單位突然「良心發現」,取得的各類補貼、獎金、實物。退休人員除按規定領取離退休工資或養老金外,另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各類補貼、獎金、實物,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可以免稅的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離退休人員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各類補貼、獎金、實物,應在減除費用扣除標准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五、取得的其他收入其他收入類型,例如個體戶生產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等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等法律法規的具體稅目進行征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 第二款 勞動者開始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勞動合同終止。

⑻ 關於退休人員返聘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
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被再次聘用時,用人單位應與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聘用期內的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保待遇等權利和義務。用人單位與返聘人員之間的關系,不適用《勞動合同法》的調整。退休金標准為:以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時的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滿整年後的剩餘月數,每個月按照0.083%計發。計算公式:基礎養老金=(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剩餘繳費月數×0.083%)。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閱讀全文

與退休人員返聘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james homeinvasion 瀏覽:310
本職工作退休後 瀏覽:874
穿工服的青春讀後感800字 瀏覽:394
庭院深深 1989年 上海電影製片 瀏覽:432
山西豪景老年公寓破產 瀏覽:756
最新兒童電影父母的愛 瀏覽:959
兩個錦衣衛穿越到現代電影叫什麼 瀏覽:611
帶里的電影七個字 瀏覽:646
有個叫8什麼8什麼的看片網站 瀏覽:144
中國的生活影片電影 瀏覽:396
乳山井口養老院 瀏覽:245
經營化肥農葯人員提前退休 瀏覽:443
湖北省農村老人養老金補交 瀏覽:668
智聯招聘北京市退休內退人員招聘網 瀏覽:191
兒子結婚父母說什麼客氣話 瀏覽:515
滄州頤和樂園老年公寓 瀏覽:598
重陽節歌識曲 瀏覽:467
董卿老年人 瀏覽:23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系統系統登錄網址 瀏覽:319
0855影音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