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退休後工資由哪裡發放 還是打在原工資卡上嗎
我國設立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扣繳社會保險金制度,是想將人退休後人事關系脫離原單位,退休養老金從繳納社會保險金所在地的社會統籌里給退休的人發放退休養老金的。這個對絕大多數的是適用可行的,不過也有例外,前幾天我回答回復有人提到我國的國有金融機構的中國銀行,發起提問的人說中國銀行下面的分之機構還是給退休的人在該銀行單位發放退休人的養老金,不知道怎麼會對我國引進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保險制度背離初衷。在單位既繳納、扣繳社會保險金,又要給退休的人還是由單位發放退休養老金,還是得進單位的人工成本費用,感覺單位也沒有將人從單位里剝離掉。要是繼續在單位給退休的人發放退休養老金,是可以存入此人原來發放工資的銀行卡賬戶里,要是對人實行社會化管理,那麼對已經退休的人,發放退休養老金是存入此人的社會保障卡賬號里,此人的社會保障卡賬戶里從此其中的基本養老保險的待遇發放就有記錄記載了,這時此人的社會保障卡賬號里的金額是可以用於此人的日常生活開支了。
② 怎麼把國企退休人員轉向社區領工資
一、是國企改革、增強國企競爭力的根本要求。
當前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入,國企兼職社會職能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企的健康、向上發展。為增強國有企業競爭力,全面深化國企改革,必須加快剝離國企辦社會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使國有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時移交社會化管理對於減輕國企負擔、降低國企成本,提升國企服務質效具有積極意義。
二、是退休人員內心的必然選擇。
國企職工退休後,基本實行分散居住,分散居住的後果就是辦事效率降低,辦事流程拉長,這對於退休人員來說極為麻煩。去年有位老師傅的老伴去世(兩人是都是單位的退休職工)領取喪葬補助金需要進行公證,老師傅需要先到單位核對喪葬補助金標准,提供死亡證明,然後去辦理公證手續,辦完公證後還需要將公證書送交單位,同時進行簽字確認。整個流程如果順利需要老師傅至少來單位兩次,每次進入單位還需要提前打電話通知,所以對於老師傅的身體來說很是吃力,但整個流程就是這樣。因此實行社區、街道管理可以有效提升辦事效率,提高服務質量。
移交社區管理到底好不好?
當然好,無論對於退休職工本人、對於企業、對於國家來說都是好事。
一、對於退休職工本人而言。
目前退休養老金基本都是由社保機構委託銀行進行批量代發,所以跟企業沒有直接關系,但是每次發生銀行卡丟失或養老金發放不到位的情形時,往往退休職工都需要到單位進行查詢、辦理,再由單位同社保機構對接,拉長了辦事流程,這對於很多退休老人而言,等待就是一種煎熬,領不到極容易情緒激動。而移交社區管理後,可以直接在社區查詢、辦理,有效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
與此同時目前城市社區發展比較成熟,幾乎每三公里之內就有一個社區,社區的服務質量和管理也日趨完善和規范,這與企業不同,社區的職能就是服務管轄范圍內的居住人口,而企業的根本目標是為了盈利。所以兩者的服務質量和服務完善性無法比較。
在這里可能就有很多老同志就會有疑問了,那移交社區管理以後,我的補充醫療保險、離退休統籌外待遇是否就沒有了。對此完全不用擔心,國務院下發的《關於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指導意見》里明確要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原享受的補充醫療保險、醫療互助幫困等相關待遇,仍按原渠道解決,確保待遇水平不降低。對於目前由企業發放的離退休統籌外費用,按照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統籌兼顧、逐步消化的原則,妥善解決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問題。總之一句話,只要是符合政策規定、符合列支范圍的,都會正常發放,所以老同志完全不用擔心
③ 怎麼查自己的退休金
如果是退休金發放,辦理退休的時候交給社保中心的你的銀行賬號,這樣你有退休金就會發到你的銀行賬戶上面去,你的銀行賬號是多少是哪一家銀行,你到銀行去查詢有沒有收到這個退休金就可以了,搞不清楚你最好到社保中心去咨詢一下。
④ 我是97年上班單位開始從2014年上養老保險再過4年就到退休年齡咋辦,能補交嗎交不夠15年是不是白交
轉一個資料供參考:
這個要看是什麼時候參保的,其中2011.07是個分界點
《社會保險法實施條例》:
……
第二條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十五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五年後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十五年。
第三條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的,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且未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可以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你可以將自己的具體情況與上述規定進行比對就心裡有數了。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不同之處是: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不同主要體現在保障對象、實施強度、繳費標准、籌資結構、統籌機制、待遇計發等六個方面。
1.保障對象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保障城鎮就業群體;而新農保保障的是農村居民群體,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保障的是城鎮非從業居民群體。
2.實施強度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強制實施的,是僱主、用人單位包括勞動者個人都必須按照規定繳費基數和比例來繳費的;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強調的是由政府加以引導,政府補貼城鄉居民積極參保。
3.繳費標准不同。新農保政策中「有彈性」,這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沒有的。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有規定的繳費比例、規定的領取資格、規定的支付標准,總體來講是沒有太大的彈性的。而新農保里有一條原則叫做「有彈性」,比如設計的繳費標准從100元到200元、300元、400元、500元。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進行選擇,同時允許地方增設繳費標准,可以向上增設,也可以向下增設,這就是為了適應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農民收入水平差異相對較大的實際情況,不搞「一刀切」。
4.籌資結構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主要籌資方是用人單位,雖然個人也繳費,但用人單位繳的是主要部分。而新農保的主要供款方是政府,政府給了現在的老年人基礎養老金,同時對中青年的繳費也予以補助。最大的不同就是第三方籌資結構,不僅僅局限於集體經濟,國家還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5.統籌機制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用人單位的繳費部份納入社會保險統籌基金,不記入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因此,如果參保人以靈活就業方式繳費的,其中60%的個人繳費要納入社會統籌基金,只有40%記入本人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沒有進行統籌,不論是個人繳費、政府補貼、集體補助、還他人資助全部記入本人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6.待遇計發不同。不論職工養老保險還是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待遇都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但二者的計發辦法不盡相同。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辦法相同的,都是以個人達到60周歲(或退休年齡)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除於139(139指個人賬戶計發系數)。基礎養老金計發辦法二者不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是以絕對額來確定的,目前,國家規定的全國統一的最低標準是每人每月55元,地方可根據經濟發展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計發辦法較為繁雜,其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參保人員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相加後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加發1%。其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按照參保人員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乘以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確定。計算參保人員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時,應當包括其視同繳費年
⑤ 退休每年認證是幾月份
法律分析:職保退休人員每年的生存認證周期是退休月份當月及前三個月,如職保退休人員甲,1952年6月出生,2012年8月退休,其驗證周期為每年5月至8月。這是為了證明領取養老金的老年居民還健在、符合繼續領取養老金的條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