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B病毒研究檢測
EB病毒的研究檢測主要依賴於免疫酶染色法或免疫熒光技術,通過檢測血清中的EBvlgG抗體來判斷近期的EB病毒感染。在鼻咽癌的血清檢測中,vca-lgG抗體的陽性率高達約90%,這表明這種抗體的檢測對診斷鼻咽癌以及評估病情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學者的大規模研究發現,抗ea-lgA效價的升高顯著增加了鼻咽癌的風險,為早期診斷提供了關鍵途徑。
嗜異性抗體凝集試驗在傳染性單核白細胞增多症的診斷中扮演輔助角色。在疾病初期,患者的血清中會出現lgM型抗體,這種抗體能與綿羊紅細胞凝集,其效價超過1:100時具有診斷價值。然而,該試驗的陽性率並不高,約60%至80%的病例會出現陽性反應。值得注意的是,正常人和某些血清病患者也可能帶有這種抗體,但這些抗體在豚鼠腎組織細胞吸收試驗中通常會轉為陰性,這有助於區分正常和病理情況。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又稱人類皰疹病毒(Human herpesvirus 4 (HHV-4))。是epstein和barr於1964年首次成功地將burkitt非洲兒童淋巴瘤細胞通過體外懸浮培養而建株,並在建株細胞塗片中用電鏡觀察到皰疹病毒顆粒,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