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體檢CEA(癌胚抗原)是什麼
癌胚抗原(CEA)介紹:
癌胚抗原最初發現於結腸癌及胎兒腸組織中,故名。血清CEA升高,除見於消化道癌外,也見於其他系統。連續監測癌胚抗原水平可用於腫瘤治療的療效觀察及預後判斷。一般病情好轉時血清癌胚抗原水平下降,病情發展時升高。
癌胚抗原(CEA)正常值:<5.0μg/L。
癌胚抗原(CEA)臨床意義:
CEA測定主要用於結腸直腸癌、胃癌、胰癌、肝細胞癌、肺癌、乳癌以及甲狀腺髓質癌的臨床監測,亦見於絨毛膜癌、骨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但無早期診斷價值。
此外,CEA輕度增加也見於某些良性消化道疾病如腸梗阻、膽道梗阻、胰腺炎、肝硬化、結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以及吸煙者和老年人。這些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中25%的人血清CEA可暫時性升高。
癌胚抗原相關介紹
血清癌胚抗原(CEA):正常值小於5微克/升。最初在結腸癌患者中發現CEA升高,後來發現,在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甲狀腺髓樣癌、膀胱癌和宮頸癌患者中,有30%的患者血CEA升高。此外,CEA對已確診的腫瘤病人的預後與評價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
甲胎蛋白(AFP):由胚胎時期卵黃囊、肝臟、小腸產生,在婦女懷孕後12-14周,血中水平達高峰,16周後下降。AFP是最早發現的腫瘤標志物,是診斷原發性肝癌的常用檢查項目,約70%的原發性肝癌患者,AFP高達20微克/升以上。所以,臨床發現AFP升高病人,若不是孕婦,在排除活動性肝炎和生殖系統腫瘤的情況下,應高度懷疑原發性肝癌。
CA—19-9:正常值小於35單位/毫升。在胰腺癌中陽性率高達87%,如結合檢測CEA,90%的胰腺癌病人都會出現陽性反應。
常見腫瘤標志物標准值
甲胎蛋白(AFP)正常參考值:血清0?25ug/L。臨床意義:①原發性肝細胞癌患者血清中AFP明顯升高,約71%的患者AFP>500ug/L。②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AFP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其水平常<500ug/L。③生殖腺胚胎性腫瘤的患者血清中AFP可見升高。④婦女妊娠3個月後,血清AFP開始升高,7-8個月時達到高峰,一般在400ug/L以下,分娩後3周恢復正常。若孕婦血清中AFP異常升高,應考慮有胎兒神經管缺損畸形的可能性。
癌胚抗原(CEA)正常參考值:血清<5ug/L。臨床意義:①血清CEA升高主要見於結腸癌、直腸癌、胰腺癌、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其他惡性腫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陽性率。②CEA連續隨訪檢測,一般情況下,病情好轉時血清CEA濃度下降,病情惡化時升高。③腸道憩室炎、直腸息肉、結腸炎、肝硬化、肝炎和肺部疾病雖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陽性的百分率較低。④98%的非吸煙健康者血清<5ug/L。吸煙者中約有39%的人CEA>5ug/L。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正常參考值:<40ug/L。臨床意義:①前列腺癌手術後,PSA濃度可逐漸降至正常,若手術後PSA濃度不降或下降後再次升高,應考慮腫瘤轉移或復發。②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腎臟和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血清PSA水平也可升高,但必須結合其他檢查進行鑒別。③約有5%的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升高,但PSA在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