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檢查能把所有的病都查出來呀
在國內體檢的普及度並不高,主動進行體檢的人其實並不多,尤其是年紀大的老人,對體檢有一些不太正確的理解,比如明明沒事一體檢就查出病、做一次體檢就可以確保身體安然無恙、做一次體檢就能查出身體的所有病……等等。其實對於體檢這件事,可說的還挺多,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大家關心的熱點話題,是不是做一次體檢就能檢查出所有疾病呢?
什麼是健康體檢?
從理論上來說,健康體檢或稱健康檢查是指對無症狀個體和群體的健康狀況進行醫學檢查與評價的醫學服務行為及過程,其重點是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其風險因素進行篩查與風險甄別評估,並提供健康指導建議及健康干預方案[1],也就是說,做一次體檢真正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查病,而是為健康管理做准備工作。
當然,雖然體檢的目的不是查病,但最終達到的結果是檢查出來一些身體的異常情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查出病了,然後再針對性地進行再次深入的檢查和治療。
一次體檢可以查出所有病嗎?
這是很多人的想法,來個大全套一次性把該檢查的都檢查一遍,做一次體檢要麼查出所有自己的疾病,該治療治療,要麼自己的身體沒有任何問題棒棒噠,換個心安。情況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
我們都知道體檢分很多種,包括全身體檢、入職體檢、婦科體檢、男性體檢、兒童體檢以及各種不同身體部位的專項體檢等等,每一種體檢都有它的重點針對的檢查指標,可以很確切的說並不是一次體檢就可以查出所有身體的疾病的。
以年輕人最常見的入職體檢為例,入職體檢的目的是在入職前,任職的單位需要對員工的基礎健康狀況有所了解,尤其是某些特殊行業類型的單位,比如餐飲機構就需要員工的健康證明,有傳染性疾病的人員無法從事餐飲行業。入職體檢項目相對比較簡單,涉及到的體檢指標較少,一般不會查出心臟病、糖尿病這些常見疾病和症狀。每種體檢有它的針對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單靠一次體檢是不會檢查出所有疾病。
體檢也要找時機
如果想要針對一種疾病去做體檢,除了找到對應正確的體檢類型,還需要考慮體檢時機的問題,不能指望做一個體檢就能把自己的身體疾病全部檢查出來。體檢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檢查疾病,體檢的項目設置也不是圍繞疾病的診療而展開的,包括體檢的速度流程和臨床檢查也不太一樣。
如果體檢的時候正處於疾病唯鋒期,體檢確實可以作出初步診斷,發現異常情況需要去往相應的專科進行相關疾病的進一步診療。而有一些衡山衫疾病為突發性或偶發性症狀或反應,在體征症狀或相應指標上在非病發期不明顯,體檢可能無法獲取到相關信息,擔當有身體不舒服時,不去專科就診而選擇體檢甚至有可能延誤診治。
無論是技術設備有限的社區醫院,還是優勢資源集中的大型三甲醫院,體檢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同的體檢對應身體不同的部位和症狀。當然,我們可以做一次基礎體檢了解自己身體的大概情況,但想通過一次檢查就能查出所有的病都是不可能的,比較理想的方式是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態和常見體征症狀,合理的設計體檢方案,務必要關注自己的身體情況,定期安排合適自己的體檢。
參考資料:
[1] 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編委會,體檢基本項目專家共識[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4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陳志恆主任任技術專業審核認證並推薦閱讀。
指導專家:
陳志咐腔恆 碩士生導師,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現兼任中關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委員兼慢性病管理學組副組長,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常務理事,湖南省健康管理學會功能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省健康管理質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南大學健康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南省醫學會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南省健康管理學會常務理事兼健康體檢評估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編委。主攻慢性病預防和養生保健。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SCI 20篇);主參編科普和專著1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