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體檢是什麼意思
體檢是體格檢查的簡稱,指通過醫學手段和方法對受檢者的身體檢查。是醫療的診斷環節,是針對症狀或疾病及其相關因素的診察手段。
一般包括女性體檢項目和男性體檢項目,具體要作的檢查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另外體檢項目還按照公務員體檢,出國體檢,入職體檢等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體檢項目。
體檢的次數:
1、健康狀況良好的青壯年:
每1~2年檢查一次,檢查的重點項目是心、肺、肝、膽、胃等重要器官,以及血壓等。但體質較差尤其是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精神病和腫瘤等帶有遺傳傾向疾病家族史的人,至少每年檢查一次。
2、中老年:
身體進入多事之秋,各種疾病的患病率明顯增加,因此,檢查的間隔時間應縮短至半年左右。特別是步入60歲的老年人,間隔時間應在3~4個月左右,檢查項目由醫生酌情決定,但每次都應檢查血壓、心電圖、X線胸透和血尿便常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體檢項目
② 每年體檢需要做些什麼
長期以來,很多人對體檢這件事情並不太熱心,甚至顯出一種麻木的態度。但是,拒絕體檢的後果非常嚴重
定期檢查身體的好處
1、及早發現潛在的身體疾病。由於某些疾病在早期階段沒有症狀,定期進行健康身體檢查可使受檢者發現潛在的疾病。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治療疾病,預防保健和健康。
2、定期體檢可以幫助人們了解身體的狀態。人體分為三種類型的健康狀態:第一種狀態是健康的人,這種人是健康的。第二是亞健康狀態,體內存在某些致病因素,需要健康管理,消除疾病的隱患,恢復健康。第三個狀態是個體患者,發現早期疾病並需要去醫院接受治療。
3、進行定期健康檢查,可以進行比較,以確定疾病是否發展,加重,減少或癒合,這有利於指導未來的治療,盡快恢復好身體。
二、定期檢查身體的項目
1、生化全項;
2、血常規;
3、尿常規;
4、胸片。
③ 每年做一次體檢好嗎
一般來說,對於40歲以上的人群一年進行一次體檢是比較好的的項目。
主要包括抽血化驗肝功能、腎功能、小便常規、大便常規、心電圖檢查、超聲心動圖檢查、上腹部的超聲檢查、胸部拍片或者胸部低劑量CT檢查。對於女性,還要包括宮頸tct和HPV檢查。乳腺甲狀腺彩超檢查子宮的彩超檢查。
對於男性要加做前列腺精囊腺的彩超檢查。對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胃鏡和腸鏡檢查,以發現為腸道的早期病變。體檢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有必要進行的。
④ 女性每年都要做一次體檢請問都查些什麼
1.一般常規檢查(身高、體重、血壓)。 2.內科、眼科(含眼底)、婦科及耳鼻喉科檢查,醫生評估。 3.血常規25項:白細胞計數及分類、紅細胞計數、血色素、血小板等。 4.尿常規:尿糖、尿蛋白、尿紅細胞、白細胞等。 5.肝功能及肝炎病毒標記物測定:肝功三項、乙肝兩對半。 6.腎功能檢測:肌酐。 7.糖尿病篩查:空腹血糖。 8.血脂分析: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 9.痛風檢測:尿酸。 10.預測腫瘤標志物:甲胎球蛋白(AFP)定性、癌胚抗原(CEA)定性、EB病毒抗體(EBV-IgA)。 11.白帶常規、宮頸刮片液基細胞學檢查(LBP)。 12.心電圖12導聯。 13.黑白腹部B超(肝膽脾、雙腎)、子宮附件B超、乳腺B超。 14.胸部X光透視。 心肝脾肺腎等身體基本功能的檢查是男女體檢都必不可少的,還有眼底、血壓等常規檢查也是必須進行的。 除此以外,首先應納入女性體檢的項目就是尿檢和血檢。「泌尿系統容易感染這是由女性特殊生理構造決定的,常規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問題,而且它十分便宜、方便。」起碼有10%~20%的女性在尿檢中發現異常。 此外,子宮、雙附件B超檢查也是女性應該重視的。B超檢查無痛、無創,而通過B超可以發現子宮肌瘤、宮畸形、子宮腺肌症、子宮內膜息肉、卵巢囊腫,畸胎瘤、盆腔炎症腫塊或膿腫、宮外孕,甚至可以用B超檢測排卵和進行輸卵管通暢檢查。 白帶、宮頸塗片必不可少 隨著女性初潮年齡普遍提前、性伴侶人數較過去增加等因素影響,宮頸炎、宮頸癌檢出率、發病率都較以往高,而且整體發病更趨於年輕,在此前提下,做宮頸刮片檢查進行腫瘤的早期排查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宮頸塗片是慢性宮頸炎、宮頸癌的輔助檢查手段。「像LBP檢查,檢出率高達90%以上,一次檢查完成後,兩年時間內基本不用再重復檢查。」早期宮頸癌與宮頸糜爛肉眼難以鑒別,但後者持續發展可以衍生為前者,所以患有較嚴重宮頸糜爛、擔憂癌變的人群可選擇月經干凈後進行微波治療,一旦糜爛癒合,癌變幾率也即大幅下降。 除此,白帶常規也是非常重要的婦科檢查項目。「廣東濕熱,婦科炎症高發,像細菌、念珠菌感染、滴蟲陰道炎等都是常見的婦科炎症。」尤其是例假來後「遲遲不走」的女性,感染機會更大,炎症發生幾率較高,因為長期被衛生巾包圍,不透氣的同時密閉環境更易滋生細菌。據介紹,滴蟲、黴菌、念珠菌、支原體、衣原體、陰道炎症,以及淋病、梅毒等性傳播性疾病,經常通過白帶常規可以發現。 圍絕經期女性應查骨密度 相對而言,年輕女性每年常規健康體檢和常見病篩查時,如果非要「節省」項目,可以考量自身情況後選擇是否需要進行血脂檢查、痛風檢查、腹部B超檢查等;而隨著女性年齡不斷增加,還應相應在體檢項目中增加股骨、腰椎骨密度、大便常規、消化類檢查,有助於了解肝腎功能和相關疾病、代謝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腫瘤、內分泌激素水平、骨質疏鬆程度等。 「尤其是45歲以上、進入圍絕經期的女性,對於骨密度的檢查應該列入檢查之中,因為她們是患骨質疏鬆高危人群,隨著雌激素水平在體內的逐漸下降,她們患該病的進展比男性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