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中有老年痴呆症的人會遺傳給下一代嗎婚檢會檢出嗎
這個是不一定的,阿爾茨海默病本事就是腦部疾病,肯定是有致病基因的,像樓上所謂的老公出生以後才發的,那時肯定的,不然就不是老年痴呆,但是這不能說明它不遺傳,只能說明遺傳了,年老之後才發病。而且目前已經發現AD(阿爾茨海默病)發病與遺傳因素有關。有痴呆家族史者,其患病率為普通人群的3倍,女性多於男性,而且AD的患病率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升高的。這樣的老人家是要請保姆照顧或者家人陪護的,我們精神病區就有專門的老年病區,收治老年痴呆的患者,每個家屬都有請保姆的。而且老年痴呆起病隱匿,就是說你還沒注意,他就已經很嚴重了。特點是持續性,進行性病程,無緩解。持續性就是說會一直到死亡為止,而且從發病到死亡平均病程為8—10年,進行性病程就是說會越來越嚴重。無緩解是說吃葯只能延緩疾病的發展,不能治癒。
如果你要檢查的是你未來的老公的話,抱歉,婚檢還沒有檢查遺傳基因這項吧?而且貌似也檢查不出來,因為現在到底是第幾號染色體缺陷尚在爭論中
2. 老年人貧血要做哪些檢查
老人即使是小病也要有足夠的重視,畢竟老年人的身體在慢慢衰老,抗病能力也一日不如一日。下面就讓我們看看老年人貧血要做哪些檢查吧?
1.血常規檢查
有無貧血及貧血嚴重程度,是否伴白細胞或血小板數量的變化。據紅細胞參數(MCV、MCH及MCHC)可對貧血進行紅細胞形態分類,為診斷提供相關線索。網織紅細胞計數間接反映骨髓紅系增生及代償情況;外周血塗片可觀察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數量或形態改變,有否瘧原蟲和異常細胞等。
2.骨髓檢查
骨髓細胞塗片反映骨髓細胞的增生程度、細胞成分、比例和形態變化。骨髓活檢反映骨髓造血組織的結構、增生程度、細胞成分和形態變化。骨髓檢查對某些貧血,白血病,骨髓壞死、骨髓纖維化或大理石變,髓外腫瘤細胞浸潤等具有診斷價值。必須注意骨髓取樣的局限性,骨髓檢查與血常規有矛盾時,應做多部位骨髓檢查。
3.貧血的發病機制檢查
如缺鐵性貧血的鐵代謝及引起缺鐵的原發病檢查;巨幼細胞貧血的血清葉酸和維生素B12水平測定及導致此類造血原料缺乏的原發病檢查;失血性貧血的原發病檢查;溶血性貧血可發生游離血紅蛋白增高、結合珠蛋白降低、血鉀增高、間接膽紅素增高等。有時還需進行紅細胞膜、酶、珠蛋白、血紅素、自身抗體、同種抗體或PNH克隆等檢查;骨髓造血細胞的染色體、抗原表達、細胞周期、基因等檢查;以及T細胞亞群及其分泌的因子或骨髓細胞自身抗體檢查等。
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老年人貧血要做哪些檢查的常識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網還有很多關於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識,感興趣的可以繼續關注,可以讓老人更健康長壽。
3. 關於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的生育指導
最近收到挺多關於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合並胚胎停育的咨詢。當然,對於一個急於想要孩子的家庭來說,無論是誰,出現這樣的情況都可能會在本來就焦急的心態中,又增加了一些失落。尤其是多次妊娠未果的,更產生了一些准備放棄妊娠受孕的想法。我想要說的是,出現這種情況,一定不要著急,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更不要輕易去放棄繼續妊娠的機會。
染色體平衡易位是人群中很常見的一種染色體結構變化,是一條染色體的一節片段斷裂下來,跑到了另一條染色體上,而接受這一片段的染色體上的一節片段又跑到了前面那一條染色體上了。只要斷裂點沒有發生基因的斷開,因為染色體的總量並沒有發生增多或減少的改變,因此,這部分人的表觀行為和正常人一樣,也不是什麼疾病。我們也把這部分人群叫做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
其實, 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在人群中的比例高達千分之一,也就是說,每500對夫妻中,就至少有一對夫妻中的一方是這種情況,男方或女方都有可能。所以說,這么高的比例情況下,如果人人都不能生育,那豈不是每500對夫妻中,就要有一對成為獨孤老人。事實上,根本就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如果夫妻一方為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這一方的生殖細胞(男方為精子,女方為卵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可形成18種配子形式。在與另一方的配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中,理論上講,可以形成包含18中染色體形態結構的受精卵。其中,一種為正常染色體形態結構,一種為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只有這兩種受精卵才能存活下來。而其他16種受精卵因為包含的是不平衡的染色體形態結構,所以都很難存活下來,在臨床上就表現為稽留流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胚胎停滯發育。因為18種配子中,只有兩種形成的受精卵可以存活,所以我們說,正常妊娠的幾率是十八分之二,也就是九分之一。
雖然幾率是九分之一,但這種幾率是隨機的,就是說每次懷孕都可能碰到這九分之一。並不是說只有懷孕九次才能懷上一次。同樣,我們也沒有發現每500對夫妻中就肯定會有一對家庭不能生育。如果第一次懷孕就撞到了這九分之一上,那麼這部分人群就不會去做染色體檢查,也可能會終生不知道自己是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事實上,也只有出現胎停流產的夫婦才會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其中一方是這樣一種情況,但是,出現這種情況一定不要著急,不要氣餒,更不要輕易談放棄。目前,理論上講,第三代的試管嬰兒可以通過植入前診斷,挑選正常的受精卵進行植入,達到正常的受孕,但這種方法實際操作起來,比較繁瑣,也不容易。方便易行的方法還是等待自然受孕,一般堅持下來,都會有一個好的結果的。實在不行了,想辦法做試管嬰兒。
4. 給父母做體檢,必查哪些項目
隨著歲月的流逝,父母越來越老了,身體也大不如從前,很多孝順的子女就想著給父母做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好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人的年齡一旦到了50歲,身體的各個器官及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都會發生退行性改變,這時候也有許多疾病的發病率及危害率都會增加,因此,名流健康的專家建議孝順的子女們,給老人做體檢一定要符合這個年齡段的實際情況,有一些項目是老年人必查的。 1、動脈硬化檢測:主要目的是通過檢查可發現血管彈性狀況和脈搏波,發現早期的血管病變,對於檢測動脈血管的硬化程度有著重要意義。 2、血壓、血脂和血糖:因為在50歲以後血脂血糖異常的發病率會增加,血脂異常會導致心臟病和中風;而2型糖尿病也很可能隨著血糖的升高而悄然到來。 3、骨密度檢查:骨質一般從30多歲就開始流失,肌體對骨質中的主要成分鈣質的吸收能力逐漸減弱,等發生骨折的時候就已經流失了1/3以上的骨質。骨質疏鬆在初期的症狀並不明顯,有時會出現全身骨痛、無力,特別是腰部、骨盆、背部的持續性疼痛,許多人誤以為是腰椎的問題。專家建議絕經後女性或60歲以上男性,定期到專業機構進行骨密度檢查。 4、結腸鏡檢查:50歲以後,每個人都應該進行結腸鏡檢查。如果結腸鏡檢查的結果正常,那麼,在今後的10年內,你將不需要再進行該項檢查。如果結腸鏡檢查發現結腸息肉,那麼你需要每35年再進行一次檢查,具體時間,還要取決於息肉組織的構成。 5、精神情緒及智力方面的檢查:50歲以後,還需要進行精神情緒及智力方面的檢查。一些研究發現,對於痴呆這類的疾病,如果能及早發現並治療,預後要好得多。因此,許多醫生會建議你在50歲之後檢查一下情緒狀況、認知功能以及記憶力下降的程度。 6、乳腺鉬靶:是目前篩查乳腺癌最先進的方法,為40歲以上女性體檢必查項目。 7、婦科內診:婦科內診加宮頸刮片,包括外陰、陰道、宮頸細胞學檢查,子宮、雙附件觸診等。對早期宮頸癌的發現很有幫助。 高端體檢專家建議:老年人應該每年定期體檢,一些特別的項目,如血脂血糖等甚至要半年檢測一次,但一般來說,老年人比較抗拒去做體檢,認為自己沒病很健康,完全沒有必要。然而,這種想法是十分錯誤的,作為子女首先要從健康意識上告知父母體檢的必要性,同時應每年定期帶父母去做體檢,關愛父母的身體健康,從健康體檢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