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檢項目 > 體檢報告哪些病不用治療

體檢報告哪些病不用治療

發布時間:2025-02-06 09:42:45

① 做完體檢哪哪都是病,查出哪些病,不治也可以

現在定期體檢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各大企事業單位及院校等正規單位都會給員工進行體檢。如果單位沒有此項福利,個人也可以在很多商業化的體檢中心進行體檢,價格按套餐走,十分劃算。

第三,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大多數是良性的,可變化的幾率不太大,基本不會轉移,也不會增長。只要大小在一厘米以下就可以不用管它。如果在1~4cm就需要到醫院定期檢查。

體檢是對我們的身體狀態有一個大致上的了解和掌握,如果有患病的風險,我們需提前從生活和飲食健康上著手,多進行改善就可以提前預防真正的疾病。

② 體檢查出這9種「病」,多數不用治

每年體檢總能查出一些小毛病

不少人為此惴惴不安

其實檢查單上有些看著嚇人的名詞

不少都不用怎麼治

非要治?也行!

但真的沒必要

甲狀腺結節

95%都是良性

甲狀腺結節是體檢報告上的常客。很多人體檢一查出有「甲狀腺結節」就非常緊張,認為要馬上治療,非常擔心變成「甲狀腺癌」!

事實上,1厘米以下的「甲狀腺結節」完全不必擔心,也不需做進一步檢查。 95%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更不會變成「甲狀腺癌」。

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甲狀腺外科主任李志輝介紹——就算是甲狀腺癌,大多數也是很「溫柔」的,生長很緩慢, 可以幾年、十年潛伏在人體內 ,也相對穩定、「聽話」。甚至部分低危險組的患者,可以長期觀察而不需手術。

宮頸糜爛

只是名字嚇人

要怪就怪這個醫學詞語太嚇人。「糜爛」一詞給人很不好的聯想,還容易和宮頸癌聯系在一起。其實,這只是醫學史上一個命名的「失誤」。

如今「宮頸糜爛」這個名稱已經被正式取消 ,改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

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健康 管理中心李喬介紹——「宮頸糜爛」大部分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需要結合宮頸細胞學結果來進一步判斷, 如果細胞學和HPV檢查結果沒有異常,就無需特殊處理了。

乳腺增生

正常的生理現象

一次體檢下來,10個女性8個有「乳腺增生」問題。「乳腺增生會不會變成乳腺癌?」「吃點什麼葯才能治好增生?」這些問題的答案很多時候都是: 不用治療!

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乳腺外科陳潔醫生介紹—— 乳腺增生並不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率,也不會導致乳腺癌。 乳腺增生常表現為經期前或情緒不佳時,乳房有脹痛感、出現腫塊,但生理期過了脹痛就漸漸消失。只要每天保持良好心態,少吃含激素較高的食品,堅持適量運動就能有效緩解乳腺增生。

子宮肌瘤

5cm以下一般相安無事

據統計,30歲以上的女性約20%有子宮肌瘤,即每五個女性中就有一個中招。不過,此「瘤」非彼「瘤」, 子宮肌瘤的瘤多數是良性的

據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婦科主任醫師王薇介紹—— 如果近絕經期、肌瘤較小、沒有症狀,已經妊娠且肌瘤沒有發生紅色變性等情況,可以觀察等待, 每3-6個月復查一次即可 。但是子宮肌瘤患者准備妊娠時, 若肌瘤直徑≥4 cm,最好及時手術切除

盆腔積液

3厘米以下不用治

據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主任張頤介紹,幾乎每個女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積液, 一般女性都在3厘米以下—— 3厘米以下可以視為正常范圍,如果沒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狀,是不需要治療的。 如果是排卵期、月經期或者月經剛結束的時候,積液可能會略有增多,但如果沒有其他任何異常,即使稍微多於 3cm 也不必大驚小怪。

肝臟鈣化灶

一般無需治療

肝臟鈣化灶在肝病患者中檢出率較高,可能與先天發育、鈣磷代謝紊亂等因素有關,也可能是肝臟創傷癒合過程中組織纖維化,形成瘢痕,鈣鹽沉積形成。

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肝臟外科劉暢醫生介紹—— 肝臟鈣化灶既不會自行消退,也很少繼續發展 ,一般沒有症狀,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不利影響,所以無需治療。

但有的鈣化灶靠近肝內膽管 ,超聲檢查時容易和肝內膽管結石混淆, 就需要進一步進行CT或MRCP鑒別。

骨刺

是人體的自我保護

其實大家完全被「骨刺」的名字欺騙了。骨刺就是骨質增生, 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

骨刺會長在各種地方,比如頸椎、腰椎、膝關節等處。

如果只是體檢發現的骨刺,生活中並無不適症狀,不痛不難受,就不用緊張。 但如果因為骨刺,引起了骨性關節炎,那就需要進一步治療。

心臟早搏

沒症狀不用治療

心臟在正常跳動時,如果提前出現一些跳動,就像是演奏舞曲節奏亂了點,這種情況被稱為「心臟早搏」。

很多人認為查出「心臟早搏」往往會和心臟病聯系起來,其實, 心臟早搏本身不是病,多是心臟其他問題的伴隨症狀。

據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劉劍雄介紹——早搏一般是良性的,大多數的早搏不會引發心臟病,偶爾出現心慌或者心臟「咯噔一下」,不用太過緊張。但如果經常有類似不適,還是盡快去醫院的心內科咨詢下醫生比較好。

慢性淺表性胃炎

就是消化不良

據調查顯示,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檢出率達80%-90% 。在醫院,只要你接受胃鏡檢查,幾乎無一例外會得到這么一個最輕級別的診斷:慢性淺表性胃炎。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白楊介紹——

實際上,胃鏡報告中的很多慢性淺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潰瘍性消化不良,並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完全不需要治療。

如果飯後出現飽脹、消化不良時, 吃點多酶片、多種益生菌即可緩解,並不需要擔心。

如果你體檢出以上疾病

大部分情況下不需要處理

不過

具體情況還是因人異議

要注意養成 健康 的生活習慣

重視每年的 健康 體檢,監測身體變化哦

③ 體檢一次,查出一身病專家說:這幾種病基本可以不管

相信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歷

體檢總是拖著不去

彷彿沒體檢就沒病

收到體檢報告不敢打開

生怕看了就是癌症晚期

……

很多時候

甲狀腺結節、肝囊腫、乳腺增生……

體檢報告上這些看起來像「病」的名詞

不免讓人懷疑是不是得了什麼嚴重疾病

那麼,對於體檢出來的疾病

每一項都要去治療嗎

甲狀腺結節是體檢報告上的常客。

很多人體檢一查出有「甲狀腺結節」就非常緊張,認為要馬上治療,非常擔心變成「甲狀腺癌」。

事實上,1厘米以下的「甲狀腺結節」不必太過擔心,95%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更不會變成「甲狀腺癌」。

很多女性對於乳腺增生都是不陌生的,而且有不少女性提及乳腺增生都是有一點害怕的心理,因為女性都擔心會演變成乳腺癌。

其實,乳腺增生主要是表現為在月經期間,乳房有明顯疼痛感。

所以,女性在體檢後,如果出現乳腺增生,也許僅僅是一種生理期的表現,並非嚴重的疾病,所以女性也不用過於擔心。

女性對於宮頸糜爛應該是不陌生的,而且不少人都認為宮頸糜爛是十分嚴重的疾病,因此在體檢過後,就會立刻馬上開展治療。

其實宮頸糜爛是一種生理現象,並非會對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一定的影響,更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

大多數人常常會把它和「骨裂」聯繫到一起,擔心是不是「骨裂」導致的細小「骨刺」?其實大家完全被「骨刺」的名字欺騙了。

骨刺就是骨質增生,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骨刺會長在各種地方,比如頸椎/腰椎/膝關節等處。

如果只是體檢發現的骨刺,生活中並無不適症狀,不痛不難受,就不用緊張。

但如果因為骨刺,引起了骨性關節炎,那就需要進一步治療。

很多人的體檢報告上都會有脂肪肝的存在,這個時候,不少人就會感到慌張,甚至覺得它跟肝癌有關。

其實並非如此,不能說脂肪肝不需要重視,但是它跟肝癌還是有很大差別,中度和輕度脂肪肝只要經過日常生活中進行調節,尤其是注意飲食以及運動方面的調節,是能夠改變的。

不過,如果體檢報告上指出,你存在重度脂肪肝的話,那麼就需要服用一些葯物來控制了。

據統計,30歲以上的女性約20%有子宮肌瘤,即每五個女性中就有一個中招。

「子宮肌瘤」這個詞實在太容易讓人聯想到癌症了!

其實,此「瘤」非彼「瘤」,大多數情況下子宮肌瘤都是良性的,而且一些小肌瘤是不會有什麼明顯症狀,所以對於沒有明顯症狀的子宮肌瘤大家是不用過於慌張的,也不用進行治療,就算要治,也是選擇保守治療。

對於一些已經絕經的女性,在體檢的過程中,檢查出來有這樣的情況,如果沒有惡化的話,就不用進行治療了。

「盆腔積液」聽起來非常可怕,其實人體的盆腔、腹腔並不全是實心的組織,腹膜、大網膜、腸管等都會分泌一些液體,這些液體通常起到潤滑和保護盆腹腔器官和組織的作用。

幾乎每個女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積液,一般女性都在3厘米以下。3厘米以下可以視為正常范圍,如果沒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狀,是不需要治療的。

如果是排卵期、月經期或者月經剛結束的時候,積液可能會略有增多,但如果沒有其他任何異常,即使稍微多於 3cm 也不必大驚小怪。

很多人體檢查出了「肝囊腫」,就以為得了肝癌一樣絕望,其實大可不必。

肝囊腫大多是先天性的,並且生長非常非常緩慢,多數人更是無明顯症狀。如果不是體檢時偶然發現,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不會發現。

體檢查出肝囊腫,大多不用擔心。絕大部分肝囊腫是不需要葯物或手術治療的,只需要定期隨診觀察。

僅有一小部分人需要手術,其中包括——

囊腫直徑>8.0cm並有臨床症狀;

囊腫合並出血、感染;

囊腫無法與肝膽管腺瘤鑒別;

多囊肝病導致門脈高壓及功能損害者。

④ 一體檢全身是病心臟早搏怎麼辦子宮肌瘤怎麼辦這些病聽著可怕但基本不用治_科學發明


每年一次的體檢成了無數成年人最頭疼的問題,打開體檢報告,看著上面紅色的字體,比上學時考試沒及格還揪心。不過,體檢查出下面這幾種病,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嚴重,甚至大多數都不用治!
一、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聽起來就很嚇人,但其實它並不是病,和糜爛一點關系都沒有。隨著身體中雌激素水平的變化,柱狀上皮覆蓋區域會發生動態變化,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現在醫學上已經把宮頸糜爛這個名稱正式取消,改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當被告知宮頸糜爛時,如果宮頸細胞學和HPV檢查結果沒有異常,也沒有合並感染或出血,無需特殊治療。尤其一些「莆田系醫院」或非正規的美容院,經常用宮頸糜爛來唬人,引導消費者花高昂費用做手術,深空小編提醒大家注意不要上當受騙!
二、心臟早搏
很多人聽到心臟早搏往往會和心臟病聯系起來,其實心臟早搏本身不是病,多是心臟其他問題的伴隨症狀。如果身體沒有感覺到任何不適症狀,也沒有影響正常生活,只是偶爾出現心慌或心臟「咯噔一下」,不用過分緊張,多數情況下不用治療。這類人平時可以少喝一些濃茶、咖啡等飲品,規律作息、減少熬夜。如果心臟早搏症狀明顯,已經影響了正常生活,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心律失常葯對症治療。我們平時更應該關注血壓、血糖、血脂水平,以及是否肥胖和吸煙,他們是誘發心臟病的高危因素。
三、乳腺增生
一次體檢下來,10個女性中有8個查出乳腺增生。很多朋友一聽到這個名字整個人都不好了,「乳腺為什麼突然增生了,以後會不會變成乳腺癌啊?」其實大可不必擔心!
乳腺增生並不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率,也不會導致乳腺癌。乳腺增生常見於20多歲並且沒有生育過的女性以及處於更年期前後的女性。經期前或者情緒不佳時,女性由於體內激素的變化,乳房會有疼痛,有時會摸到一些包塊,有時乳房會變大等,這些其實都是正常的生理過程。每天保持良好心態,少吃含激素較高的食品,堅持適量運動可有效緩解乳腺增生。
四、慢性淺表性胃炎
據調查顯示,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檢出率達80%~90%。在醫院,只要你接受胃鏡檢查,幾乎無一例外都會得到這么一個最輕級別的診斷:慢性淺表性胃炎。這是因為,人每天的進食都會使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機械性、化學性的刺激,當進行胃鏡觀察時,看到粘膜出血,就會下這樣的判斷。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當眼睛看東西時間久了,會出現紅血絲一樣。如果沒有不適症狀,病例報告僅僅是輕度炎症,沒有腸化和上皮內瘤變,沒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淺表性胃炎可以不用治療。
但是如果檢查結果是慢性萎縮性胃炎,則一定要警惕,有可能發展為胃癌,需要定期用胃鏡密切監測。記得要對我們的胃好一點,不要暴飲暴食,少吃高油高鹽食物,更不要飽一頓餓一頓。
五、甲狀腺結節
體檢中查出的甲狀腺結節大多數是良性的,只有大約5~15%是甲狀腺癌。事實上,1厘米以下的「甲狀腺結節」完全不必太擔心。當在B超檢查時發現:有沙礫樣鈣化、結節為低回聲、結節邊緣不規則、橫截面顯示前後徑大於左右徑等徵象時,才需要進一步檢查排除是否為甲狀腺癌。即便是不幸患上甲狀腺癌,和其他癌相比,也是一種比較溫柔的癌症,預後相對較好。
六、子宮肌瘤
據統計,30歲以上的女性約20%有子宮肌瘤,即每5個女性中就有一個中招。但「子宮肌瘤」非「腫瘤」,多數是良性的。專家介紹:如果近絕經期、肌瘤較小、沒有症狀,已經妊娠且肌瘤沒有發生紅色變性等情況,可以觀察等待,每3~6個月復查一次即可。注意不要亂吃滋補品,像是胎盤、黃鱔等。不過,未生育的女性,如果有子宮肌瘤,直徑達到4厘米時就要考慮手術。
七、盆腔積液
盆腔積液聽起來很可怕,但和宮頸糜爛一樣,通常也不需要治療,這些液體可以起到潤滑和保護盆腹腔器官和組織的作用。專家表示:幾乎每個女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積液,一般女性都在3厘米以下。3厘米以下可以視為正常范圍,如果沒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狀,是不需要治療的。如果遇到排卵期、月經期或者月經剛結束的時候,積液可能會略有增多,但如果沒有其他任何異常,即使稍微多於3厘米也沒什麼問題。
看完以後,是不是覺得心裡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呢,很多時候大家都是被名字唬住了,事實並沒有那麼可怕。科學的檢查和評估。既不過分擔心,也不盲目樂觀,才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當然,也別忘了每年定期體檢哦!
王者之心2點擊試玩

閱讀全文

與體檢報告哪些病不用治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退休人員職業類別 瀏覽:346
50歲腦出血開顱手術 瀏覽:673
養老院割籃子音樂 瀏覽:792
養老保險重 瀏覽:223
成都智慧養老有哪些 瀏覽:231
長虹公園門口的養老機構 瀏覽:877
武威農村六十歲養老金每月領多少 瀏覽:728
中國老年人慢性病2013 瀏覽:616
合肥瑤海老年大學 瀏覽:145
養生店都有什麼 瀏覽:738
重慶民營養老院政府補貼 瀏覽:340
學校如何調查父母收入 瀏覽:846
葉酸體檢194怎麼回事 瀏覽:692
老年大學校總課程表 瀏覽:982
平安養老保險微保 瀏覽:168
瑞慈體檢c套餐什麼價格 瀏覽:921
寶鋼集團老幹部養老院 瀏覽:961
河南50歲健身女神 瀏覽:681
中老年人胃痛是怎麼導致的 瀏覽:292
體檢報告哪些病不用治療 瀏覽: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