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檢項目 > 再障做供者體檢需要體檢些什麼

再障做供者體檢需要體檢些什麼

發布時間:2025-01-05 06:10:41

① 什麼情況下可以採用骨髓移植來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

由於骨髓移植不易找到HLA組織配型相近的供髓者,而且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故應嚴格選擇適應證。

關於適應證,一般認為:嚴重的骨髓功能衰竭(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老年人除外),粒細胞淋巴細胞在75%以上;最好在確診後3個月以內進行;年齡在20歲以下;移植前輸血次數少者,最好未輸過血,以減輕移植後的排斥反應;尚無明顯的感染;HLA組織配型相同。

移植前的准備:供髓者多為患者的親兄弟姐妹,而親兄弟姐妹中任何一人組織配型完全相同的機會只有25%,即使HLA配型及MLC(混合淋巴細胞培養)都適合,還會有一些不知名的、次要的移植抗原可以發生免疫排斥反應,而可能導致移植的失敗。所以,移植前必須使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免疫系統處於「完全」抑制的狀態。一般是在移植前給以大劑量全身或極大劑量環磷醯胺。

骨髓移植:從供髓者多部位骨髓吸取骨髓組織(混有血液,約800ml),其中含有至少1億個骨髓有核細胞。過濾後,即作靜脈注射。移植2~3周後,如在患者血循環中出現供髓者的血細胞,說明骨髓移植已初步成功。需要注意的是,在骨髓移植後尚未「生根」

之前,患者處於嚴重感染和出血的危險之下,務必採取嚴密的無菌隔離和胃腸道、口腔、皮膚的滅菌措施,以防止細菌和黴菌感染。

如出現感染的跡象,需要多次輸注濃集的白細胞和給予大量抗細菌和黴菌的抗生素。同時,為防止出血,還需輸注濃集血小板。

骨髓移植失敗的原因:患者在移植前,由於家族供血的輸血而對供髓者主要配型已經致敏;在骨髓移植後尚未「生根」之前,嚴重的感染或出血未得到控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指移植組織成活繁殖後,其中有免疫功能的細胞對患者自身原有組織中的抗原發生免疫反應,從而損害患者的組織,如皮膚、肝臟、胃腸道等,有急性的或慢性的。約有70%接受移植的患者會發生,其中半數人會因此喪命。所以,移植後再給以大劑量氨甲蝶呤或環孢素,以抑制GVHD反應,急性時加以ALL血清,療效較好。

閱讀全文

與再障做供者體檢需要體檢些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西養老資訊有哪些項目 瀏覽:875
蔓越莓預防老年痴呆嗎 瀏覽:783
對農村基本養老問題的調查 瀏覽:427
中老年人女式褲子 瀏覽:583
老年痴呆夜間晚上嚴重 瀏覽:375
遼寧地區養老保險查看 瀏覽:757
養老院安全預案 瀏覽:68
心梗安支架最長壽命有多少 瀏覽:770
當兵3年養老金怎麼算 瀏覽:638
美國老年痴獃人口數量 瀏覽:557
老年痴呆找媽 瀏覽:416
番禺社保辦退休需要什麼相片 瀏覽:10
如何跟老人家告別 瀏覽:496
異地怎麼執行養老金 瀏覽:644
等到失去了才懂的去孝敬長輩 瀏覽:211
建立一個養老院 瀏覽:316
孝順三事 瀏覽:743
什麼花的花語是孝敬 瀏覽:888
老年人高血壓能不能輸液治療 瀏覽:53
鄭州三支一扶體檢是什麼時候 瀏覽: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