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查類風濕需要體檢哪些項目
一、實驗室檢查由於臨床科研、教學工作的開展,中醫診斷風濕類疾病,已經不能像以前那樣,可以不過問實驗室檢查指標,而是必須作為風濕病診斷和治療的重要參考,因此,在有條件的醫院,必須的實驗室檢查是必要的。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1、C反應蛋白c反應蛋白是一種口球蛋白,在正常血清中使用一般方法不易測出,標準的測定方法是毛細血管測定試驗,反應結果為「02++++」。如急性風濕熱、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活動期均可呈陽性反應。
2、紅細胞沉降率【ESR】
紅細胞沉降率又叫血沉。血沉增快是因為血漿內大而不對稱的分子如纖維蛋白原、口球蛋白等的增加,加速了紅細胞的沉降。它是測試風濕病和關節炎變活動程度的比較可靠的方法。如關節紅腫熱痛明顯。血沉增快,如關節紅腫熱痛消失,則血沉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3、抗核抗體抗核抗體是指能與細胞核或核的組成成分發生反應的一類抗體。在機體免疫功能失常的時候,體內衰老變性的細胞核由於不能被清除而成為自體抗原,這些核抗原所產生的抗體就是抗核抗體。
4、狼瘡細胞測定血清中的抗核抗體與白細胞接觸,白細胞破碎溶解形成蘇木素小體,小體被中性粒細胞吞噬,即稱為狼瘡細胞(LE)。LE細胞的發現表示有抗核抗體存在。LE細胞見於20%的狼瘡病人,但仍只能作為參考,不能作為特異性診斷依據。類風濕關節炎、硬皮病等都可能在10%左右的病人找到狼瘡細胞。
5、類風濕因子(1lF)測定類風濕因子是機體針對自身的變性IgG而生成的自身免疫性抗體,這些抗體還包括IgA、IgM、IgG等免疫球蛋白。目前臨床使用的測定方法都是測定IgG類風濕因子,而一部分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的血清中存在的IgG、IgA類風濕因子,不能用目前的方法測出,因此約有30%的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其類風濕因子始終保持陰性。
類風濕關節炎約70%左右的患者類風濕因子可呈陽性反應,並且類風濕因子的效價與病程的進展和治癒有一定的相關性,因此,很多醫生都把類風濕因子作為臨床觀察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但類風濕因子不是類風濕關節炎的特異性血清學診斷方法,所以在類風濕因子呈陽性的病例,並不一定是類風濕關節炎。
6、鏈球菌抗體(抗「o」
對鏈球菌溶血素「O」抗體的測定,是診斷急性風濕熱的重要實驗根據,抗鏈球菌「O」滴度在l:
200以上者為陽性。風濕熱的陽性率可達70%~80%且滴度較高。抗「O」測定對類風濕關節炎無多大參考價值。
7、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測定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體活性、結核相類似的一組血清球蛋白。可分為IgG、IgA、IgM、IgD、IgE五類。
2. 類風濕因子陽性和陰性,都意味著什麼
常有患者問:我去醫院檢查化驗,大夫跟我說類風濕因子高,類風濕因子是什麼? 類風濕因子陽性就是類風濕關節炎嗎?那麼,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了解下有關類風濕因子的知識。
當然不是!仍有不少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以出現陰性。臨床上有相當一部分症狀典型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甚至出現關節破壞、變形,但類風濕因子檢查一直都是正常的。造成這種情況的出現,其中的原因可能是這類病人存在其他的自身抗體,只是我們沒有檢查出來。因此,我們不能單純看到類風濕因子正常,就排除類風濕關節炎,還要結合影像學檢查,如關節彩超、核磁共振等,以便早期的發現疾病,以免延誤治療。
總之,如果檢查出現類風濕因子陽性,不要自認為就已經患上類風濕關節炎,要盡量去尋求醫師的幫助,配合醫師做相關的檢查,明確病因,才會避免對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