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檢查結果的「陰性」和「陽性」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在醫學檢查中,一般來說,陰性代表正常,陽性代表有病或者有病毒。 「陰性」和「陽性」在醫學上使用得較多,已成為一種術語,是泛指存在與否,或用來表示某種檢查的結果。
檢驗報告單上,陰性結果表示沒有檢測到(或者檢測到的量極少)特定的物質或者是微生物,陽性表示檢測到了,強陽性表示檢測到的量很大。比如說乙肝兩對半的檢測包括了五項指標,分別代表一種物質(抗原是病毒的蛋白,抗體是你自身針對抗原反應產生的蛋白),陽性代表檢測到了。
懷孕的測試,檢測的是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簡稱HCG),女性懷孕的第七天,尿液中就能測到,使胎盤產生的。
如果這個試驗陽性,說明已經能檢測到HCG了,很可能已經懷孕,但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如果是陰性,說明沒有檢測到,但不能代表一定沒有懷孕! ---體檢表上的陰性代表沒有查到異常的症狀,陽性代表有異常症狀(大多數情況是這樣)。
(1)體檢ed陽性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陰性症狀:
精神病學術語,指的是精神分裂症核心症狀。一般人覺得精神分裂症病人既然是瘋了,必定瘋打瘋鬧,但這些都是陽性症狀,比較容易治療。
而有些病人則表現為陰性症狀,這種病人起病緩慢,無明顯誘因,即使到了最嚴重的狀態也不打不鬧。稱之為「單純型精神分裂症」,屬中醫「癲狂證」之「癲證」范疇。這種病人多有腦部結構的異常或腦萎縮導致的,生活無法自理,社會功能全面退化。
確切地說,「陰性症狀」指的是一個症狀表現群組,它包括: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或情感遲鈍、意志缺乏、社會性退縮,是正常精神活動的減退或缺失。也叫做「精神衰退」。目前醫學界尚無方法改變這種缺陷狀態。
哪些症狀的病人最終可能發展為慢性精神衰退?
思維散漫、思維破裂、情感不協調、幼稚愚蠢行為、意向倒錯(亂吃東西)、語詞新作、本能意向(性慾、食慾)亢進
一般來說,陽性(positive)代表有病或者有病毒,陰性(negative)代表正常。
「陰性」和「陽性」在醫學上使用得較多,已成為一種術語,是泛指存在與否,或用來表示某種檢查的結果。可以舉一些例子來說明:
表示體格檢查的結果時:如果某人患冠心病或范圍較小的肺結核,醫生聽診時不一定能發現問題,於是就會說心肺無陽性體征,或說心肺陰性,或寫成心肺(-)。
表示試驗的結果時:做結核菌素試驗,如局部未出現紅腫,叫OT(-),表明對結核菌無免疫力,應接種卡介苗。
表示化驗的結果時:乙型肝炎「二對半」化驗。如e抗原陽性(+),表明有很強的傳染性,如僅有表面抗體陽性(+),表明對乙型肝炎病毒已具有免疫力,一般來說沒有傳染性。
表示拍片的結果時:腎結石的成分如是草酸鈣,拍平片時影子很深,叫「陽性石」,痛風患者由於腎結石的成分是尿酸,影子很淡,叫「陰性石」。
② 體檢ep陽性是什麼意思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Epstein和Barr於1964年首次成功地將Burkitt非洲兒童淋巴瘤細胞通過體外懸浮培養而建株,並在建株細胞塗片中用電鏡觀察到皰疹病毒顆粒,因此得名。 一、生物學性狀 EB病毒的形態與其他皰疹病毒相似,圓形、直徑180nm,基本結構含核樣物、衣殼和囊膜三部分。核樣物為直徑45nm的緻密物,主要含雙股線性DNA,其長度隨不同毒株而異,平均為17.5×104 bp,分子量108。衣殼為20面體立體對稱,由162個殼微粒組成。囊膜由感染細胞的核膜組成,其上有病毒編碼的膜糖蛋白,有識別淋巴細胞上的EB病毒受體,及與細胞融合等功能。此外在囊膜與衣殼之間還有一層蛋白被膜。 EB病毒僅能在B淋巴細胞中增殖,可使其轉化,能長期傳代。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具有EBV的基因組,並可產生各種抗原,已確定的有:EBV核抗原(EBNA),早期抗原(EA),膜抗原(MA),衣殼抗原(VCA),淋巴細胞識別膜抗原(LYDMA)。EB病毒長期潛伏在淋巴細胞內,以環狀DNA形式游離在胞漿中,並整合在染色體內。 二、免疫性 人體感染EBV後能誘生抗EBNA抗體,抗EA抗體,抗VCA抗體及抗MA抗體。已證明抗MA抗原的抗體能中和EBV。上述體液免疫系統能阻止外源性病毒感染,卻不能消滅病毒的潛伏感染。一般認為細胞免疫(如T淋巴細胞的細胞毒反應)對病毒活化的「監視」和清除轉化的B淋細胞起關鍵作用。 三、EB病毒感染可以引起的下列腫瘤性疾病 1.Burkitt's淋巴瘤 EBV是英國病毒學家Epstein及Barr等在1964年首次從非洲兒童Burkitt's淋巴瘤的細胞中分離出來,與Burkitt's淋巴瘤的相關性勿庸置疑。Burkitt's淋巴瘤分為地方性和散發性兩種。前者主要見於非洲中部的兒童,病變部位多見於頜部,亦見於眼眶、中樞神經系統和腹部,小無裂B細胞為其形態特徵。幾乎所有的地方性病例都與EBV有關;而散發的Burkitt's淋巴瘤僅有15%~20%與EBV有關,近幾年又發現了許多與EBV相關淋巴瘤的新亞型。 2.霍奇金病(HD) 傳統上將其分4型:以淋巴細胞為主型、混合細胞型、結節硬化型和淋巴細胞消減型。其中混合型與EBV關系密切,病毒檢出率可達96%,而結節硬化型及以淋巴細胞為主型的檢出率分別為34%和10%。HD與EBV的關系的密切程度有地域及年齡差別。秘魯、宏都拉斯、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國家HD中EBV的陽性率高於歐美國家。在中國,90%以上的兒童HD與EBV有關,特別是10歲以下的兒童病例95%檢測到了EBV,且與組織亞型無關,許多資料顯示,IM的患兒罹患HD的危險性是對照組的5倍。 3.鼻咽癌(NPC) NPC是與EBV密切相關的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也是研究報道最多的一種,我國南方是NPC高發區,兒童鼻咽癌的早期症狀中由鼻咽原發灶所引起的症狀並不明顯,且病兒對由此引起的不適不懂申訴,加上一般臨床醫師對兒童病例認識不足,容易漏診。雖然EBV與NPC的發生關系密切,但尚無動物實驗證明單獨EBV可引起上皮性癌,無法證明EBV是NPC的唯一病因。 因此,EB病毒抗體陽性者鼻咽癌發病率較高,應定期檢查鼻咽。 (任軍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