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體檢時血常規是什麼東西應該怎樣讀懂血常規
常見的比較多的是觀察一下白細胞,中性分葉細胞和淋巴細胞。如果白細胞和中性分葉細胞偏高的話,考慮是細菌感染的可能性。所以每年體檢的時候,建議查得越全面越好,這樣在出現疾病端倪的時候,就能及時的進行調整,也能保護身體免受各類疾病的折磨了。反映為急性炎症,淋巴白細胞增多反映有慢性炎性,起范圍增高少見,多為白血病病人可出現這樣情況。紅細胞、血紅蛋白(血紅素)主要是看🈶️無貧血狀況。
當你肚子痛,或者感冒咳嗽等情況,到醫院看病,醫生多會開個血常規化驗,又如住院時的常規檢查,也必不可少的有血常規檢查。可見,血常規是一種重要的化驗,可以說明很多問題。但是它的意義卻無可替代,它不僅可以早期發現各種疾病的徵兆,還可以指導醫生和患者的下一步診療方向,縮短明確診斷的時間。所以,血常規檢驗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種檢查方式。
㈡ 血常規的檢驗報告書,如何才能看明白呢
無論是健康體檢,還是生病住院,最常做的一項化驗就是血常規。血常規是指通過觀察血細胞的數量變化及形態分布從而判斷血液狀況及疾病的檢查,是最簡單且最重要的常規血液檢查,故而取名血常規。很多人一拿到化驗單,看著報告單上20多個醫學術語(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箭頭上上下下的,有點懵,不知所謂。今天我們就簡單了解一下如何解讀血常規化驗報告。下面是一張常見的血常規檢驗報告:
紅細胞主要作用是給全身輸送氧氣,排除二氧化碳,但運送氧氣的功能是由紅細胞內部的血紅蛋白完成的(紅細胞計數正常值3.8-5.1*10^12/L)。血紅蛋白的主要作用是結合氧氣,協助紅細胞輸送氧氣。反映在報告單上就是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水平和紅細胞壓積這三個指標,分別從紅細胞的數量、血紅蛋白含量和紅細胞在血液中所佔體積這三個側面進行考察,它們彼此相關,但是血紅蛋白最常用。
血小板是我們的維修師
血小板是從骨髓成熟的巨核細胞胞漿解脫落下來的小塊胞質,是血液中最小的細胞成分。它的功能主要是促進止血和加速凝血,維護毛細血管壁完整性(正常值125-350*10^9/L)。血小板過多或過少均會引起凝血功能異常,醫生一般也是從生成不足、消耗過多、破壞增加等方面分析病因。血液中的血小板過少時,就要注意是否患上造血系統疾病,或者脾臟功能亢進。血小板的升高常常提示骨髓病變,或脾臟於近期被切除。而血小板異常增多的人可能血栓的風險就會增加。更細節的情況應通過反映血小板發育情況的“平均血小板體積”、“血小板分布寬度”、“大型血小板比率”來判斷。
另外,做血常規時有時還會做一項指標-C反應蛋白(CRP),CRP是第一個被認為是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的,由肝臟合成的反映全身性炎症反應急性期的非特異性標志物,正常情況下含量極微量,在急性創傷和感染時其血濃度急劇升高。可通過C反應蛋白增高來判斷炎症程度,考慮治療方案。
㈢ 血常規驗血報告怎麼看
有時間你自己可以對照一下就知道了!
血常規正常值:血紅蛋白(Hb):男性 120~160 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兒 170~200g/L
紅細胞(RBC):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兒(6.0~7.0)×10*12/L
白細胞(WBC): 成人 (4.0~10.0)×10*9/L
新生兒(15.0~20.0)×10*9/L
6個月至2歲 (11.0~12.0)×10*9/L
血小板:(100~300)×10*9/L
網織紅細胞計數: 0.5%-1.5%
白細胞分類計數
百分率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 0.01~0.05(1%~5%)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細胞 0.005~0.05(0.5%~5%)
嗜鹼性粒細胞 0~0.001(0%~1%)
淋巴細胞 0.20~0.40(20%~40%)
單核細胞 0.03~0.08(3%~8%)
絕對值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 (0.04~0.5)×10*9/L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2.0~7.0)×10*9/L
嗜酸性粒細胞 (0.02~0.5)×10*9/L
嗜鹼性粒細胞 (0~0.1)×10*9/L
淋巴細胞(0.8~4.0)×10*9/L
單核細胞 (0.12~0.8)×10*9/L
血細胞比容(Hct):
微量法 男性:0.467±0.039L/L 女性:0.421±0.054L/L
溫氏法 男性:0.40~0.50L/L(40~50容積%),平均0.45L/L
女性:0.37~0.48L/L(37~48容積%),平均0.40L/L
平均紅細胞體積(MCV):82~92fl
血細胞分析儀法 80~100fl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MCH):27~31pg
血細胞分析儀法 27~34pg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 320~360g/L(32%~36%)
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RDW-CV 11.5%~14.5%
血常規檢驗報告單內包括有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b),白細胞(WBC)及白細胞分類計數,紅細胞比容(HCT)及血小板(PL)。正常參考值在化驗單的右側都有註明,查出來的結果,除有數字外,還有符號「↑」和「↓」表示比正常參考值高了或是降低。血常規報告內容較多,各項含義不同,看報告時可分為三大塊,即紅細胞系統,白細胞系統和血小板系統。 紅細胞系統:紅細胞在人體內主要功能是攜帶氧。如果紅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比容都標有「↓」號,提示有貧血存在,組織可能有缺氧表現。如果「↑」顯示體內紅細胞增多,紅細胞增多也是不正常的。 白細胞系統:白細胞在血常規中顯示「↑」或「↓」都不正常。它的總數是局限在「正常范圍」內的,如剛出生正常新生兒的白細胞總數是(9~30)×109/L,平均是20×109/L。隨年齡增長,正常值會逐漸降低,如6月到6歲的幼兒為(6~15)×109/L,平均為10×109/L;7~12歲為(4.5~13.5)×109/L,平均為8×109/L。超過高值則疑有炎症存在,多為細菌感染,少於低值,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葯物作用,以上是指白細胞總數而言,還應進一步了解白細胞是由五種白細胞組成的,各有自己的功能,其中佔比例最多的是中性粒細胞(代表符號為N),約佔50%~70%(年齡不同,百分比有變化),主要起吞噬殺滅細菌作用。 第二種是淋巴細胞(代表符號為L),約佔20%~40%,產生細胞因子破壞細菌結構,使細菌不能生存。第三種細胞是單核細胞(代表符號為M),約佔1%~8%,產生抗體。第四種細胞是嗜酸性粒細胞(符號E),約佔0.5%~5%,機體過敏或寄生蟲感染時可增加比例數。末位是嗜鹼性粒細胞(符號B),約佔0~0.75%,各種比例如不協調,預示可能有某種病。 血小板系統:血小板(PL)約為(100~300)×109/L,主要功能是防止出血,如低於正常值可能有出血傾向。
紅細胞(RBC)
正常情況:男性: (4-5) *1012/L; 增高: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 貧血,出血
血紅蛋白(Hg)
正常情況:男性: (120-150) g/L; 增高: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 貧血,出血
白細胞(WBC)
正常情況:(4-10)*109/L 升高: 各種細胞感染,炎症,嚴重燒傷。明顯升高時應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細胞減少症,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葯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中性粒細胞
正常情況:(50-70)% 增高: 細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性感染
嗜酸性粒細胞
正常情況:(0-00。75)% 增高: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貧血。
淋巴細胞
正常情況:(20-30)% 增高: 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單核細胞
正常情況:(3-8)% 增高: 結核,傷寒,瘧疾,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血小板(PLT)
正常情況:(100-300)% 升高: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症狀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惡性腫瘤,缺鐵性貧血,外傷,手術,出血,脾切除後的脾靜脈血栓形成,運動後。 降低: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播散性紅斑狼瘡,葯物過敏性血小板減少症,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小板破壞增多,血小板生成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機能障礙,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進。
血沉
正常情況:男性: (0-15) mm/h; 增快: 急性炎症,結締組織病,嚴重貧血,惡性腫瘤,結核病。 減慢: 紅細胞增多症,脫水。
網織紅細胞計數
正常情況:(00。5-1。5)% 增高: 溶血性貧血,大量出血,缺鐵性貧血,惡性貧血應用維生素B12時。 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
㈣ 血液體檢報告單怎麼看
問題一:如何看血液常規檢查報告單 血常規的一些化驗項目的臨床意義作一簡要說明,供參考:
1、血紅蛋白(HB)
正常參考值:
男:120~160g/L(12.0~16.0g/dl)【10】
女:110~150g/L(11.0~15.0g/dl【10】
臨床意義:
增高:有生理性或病理性,在肺癌病人中較少見。
減低:可反映貧血的程度。病人的營養狀況不佳、手術後失血過多、化療後等均可出現。
2、紅細胞計數(RBC)
正常參考值:
男:(4.0~5.5)×1012/L(400~550萬/mm3)【0.01】
女:(3.5~5.0)×1012/L(350~500萬/mm3【0.01】
臨床意義:診斷各種貧血及紅細胞增多症。
增高: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肺心病、肺氣腫、高原缺氧等。
減低:手術後失血過多、化放療療引起的紅細胞減少、其他情況引起的貧血、血液稀釋後等。
3、白細胞計數(WBC)
正常參考值:(4~10)×109/L(4000~10000/mm3)【0.001】
臨床意義:
增高:急性感染、嚴重組織損傷、大出血、中毒、惡性腫瘤及白血病等。
降低:這是化療病人最常見的副作用。另外,某些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進、再生障礙性貧血等也可出現。
4、白細胞分類計數(DC)
正常血液中含有粒性、單核性和淋巴性三類白細胞。粒細胞又根據胞漿中含有的顆粒性質不同,分為嗜酸性、嗜鹼性及中性粒細胞三種。
(1)中性分葉核粒細胞(N):
正常參考值:0.50~0.70(50%~70%)【0.01】
臨床手芹意義:
病理性中性粒細胞增多:急性細菌性感染,嚴重組織損傷或血細胞破壞、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惡性腫瘤。模薯腔
中性粒細胞減少:放射線或化學葯物的毒副作用、病毒性感染、傷寒、某些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進等。
(2)中性桿狀核粒細胞(N):
正常參考值:0.01~0.05(1%~5%)【0.01】
臨床意義:用於血液系統疾病的診斷和判斷感染輕重程度等。
(3)嗜酸性粒細胞(E):
正常參考值:0.005~0.05(0.05%~5%)【0.01】
臨床意義:
增高:常見於過敏性疾病、寄生蟲病、某些皮膚病及血液病等。
減少:見於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時、大手術病情嚴重及傳染病、傷寒、副傷寒等病患者。
(4)嗜鹼性粒細胞(B):
正常參考值:0~0.01(0%~1%)【0.01】
臨床意義:
增多:常見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嗜鹼性粒細胞白血病及某些轉移癌。
減少:無臨床意義。
(5)淋巴細胞(L):
正常參考值:0.25~0.35(25%~35%)【0.01】
臨床意旦衫義:
增多:某些病毒或細菌所致的傳染病,常見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某些慢性感染,如結核病恢復期及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等。
減少:接觸放射線及應用皮質激素之後。
(6)單核細胞(M):
正常參考值:0.03~0.08(3%~8%)【0.01】
臨床意義:
增多: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急性感染的恢復期、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減少:臨床意義不大。
5、血小板計數(PLT)
正常參考值:(100~300)×109/L((100~300)×103/mm3)【1.0】
臨床意義:
減少:原發性或繼發性血小板......>>
問題二:血液檢查報告怎麼看 你可參考血常規的正常值看看wenku./...6這個值是分男性與女性的性別、成人與新生兒不一樣。從列出的數值估計是有變化的值,較大的是體現在紅細胞體系中:血液報告單上血紅細胞5.88,血紅蛋白含量 17.4,紅細胞壓積52.6閥增加,如是新生兒也能解釋。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的主要成分,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約有1/120的RBC 衰亡,同時又有1/120的RBC產生,從而使RBC的生成與衰亡保持動態平衡,所以健康成年人每3~4個月獻血200~300毫升對健康不會產生影響。多種原因可使RBC的生成與衰亡的動態平衡遭到破壞,導致RBC與Hb的數量減少或增多,或質量發生變化。
例如,連續劇烈的嘔吐、嚴重腹瀉、大面積燒傷、大量出汗等可使血漿中水分丟失,血液濃縮,從而使RBC及Hb增多。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尿崩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等,亦可致使RBC、Hb含量相對增多。
紅細胞比容增大:
①嚴重脫水(大量嘔吐、腹瀉、失水等)。 ②大面積燒傷。
③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④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症(新生兒、高原病、重症肺源性心臟病等)。 上面介紹了紅細胞(RBC)及血紅蛋白(Hb)和壓積增多的意義,僅憑一張結果不能說明什麼,要結合情況。
問題三:血清檢查報告怎麼看? 你好,看過你的化驗結果了,其中主要的異常為谷丙轉氨酶嚴重偏高,這種情況常見於肝炎患者,葯物或者長期飲酒造成的肝臟損害。
問題四:血清檢查報告單怎麼看 血液化驗報告單怎麼看 你好,載脂蛋白A1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結構蛋白,可以直接反應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載脂蛋白B則可以直接反應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發病率呈正相關,載脂蛋白(a)也可組成高密度脂蛋白,穩定其結構。
意見建議:臨床中最常用載脂蛋白A1和載脂蛋白B,前者增高後者降低說明冠心病及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率越低
問題五:如何查看血液檢驗報告單 首先糾正一下您的提問:報告表明不了症狀,可以反映是否 貧血但是不能看出有無低血壓。血壓需要用血壓計測量。
從該報告單看出,主要的異常在於血小板偏低。我們分析一下可能的情況:
1、患者本身血小板少:如果這樣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比川臨床表現有沒有出血的情況,有沒有不易止血的情況,當然有的人血小板很低仍然凝血功能正常。所以可以做一個出凝血的檢查。如果有凝血異常就要請專科醫生進一步檢查治療了。
2、患者本身血小板正常,僅僅是本次檢查出現了誤差。所以需要過幾天再進行復查,或許就正常了。這種情況多見於采血不順利,或者操作不規范,導致血小板激活聚集,這樣儀器檢測的結果就會偏低了。
但是不管怎麼樣,患者的情況並不一定是患了什麼嚴重的疾病,所以不用太擔心。進一步檢查排除不良情況就放心了。
問題六:血液檢查報告單怎麼看?有問題嗎? 50分 您的HGB在90與110之間,屬於輕度貧血。 MCV67.6、 MCH19.5 及MCHC289 均偏低,初步考慮是缺鐵性貧血,為了進一步確診,建議查一下鐵蛋白、血清鐵等,甚至骨穿(最准確的),還要查一下引起貧血的原因,盡量消除病因。
問題七:血液化驗報告單怎麼看啊 10分 MEOS是指:微粒體乙醇氧化系
醫院里的化驗單總是很讓人頭疼,一排排的英文縮寫字母和數字在平常人眼裡就像天書一般。在這里我們將告訴您如何解讀血常規化驗單,讓您下次再面對它時,就可以做到一目瞭然、心中有數。(其中的具體數值僅供參考)
1.血常規簡介
血常規包括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及白細胞分類計數4項。
a.血紅蛋白(Hb):正常男性為120~160g/L,女性為110~150g/L,新生兒 170-200g/L。
*增高: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 貧血,出血*
b.紅細胞(RBC)計數:正常男性為400-550萬/μL,女性為350~500萬/μL,新生兒為600~700萬/μL;
*增高: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 貧血,出血 *
c.白細胞(WBC)計數:正常成人為4000~10000/μL,新生兒為15000~20000/μL,6個月至2歲嬰兒為11000~12000/μL。
*升高: 各種細胞感染,炎症,嚴重燒傷.明顯升高時應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細胞減少症,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葯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白細胞增多常見於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減少常見於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病及嚴重敗血症、葯物或放射線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
d.白細胞分類計數(DC,以比值計):白細胞分為5類。
一是中性粒細胞(Gran),正常為0.50~0.70,增高或減少的原因與白細胞計數相同;
*增高: 細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性感染*
二是淋巴細胞(Lym),正常為0.20~0.40,增多時常見於中性白細胞減少、結核、百日咳等;其減少常見於中性白細胞增多;
*增高: 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
三是嗜酸性粒細胞,正常為0.005~0.05,增多見於寄生蟲病、過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膚病;
*增高: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貧血.*
四是嗜鹼性粒細胞,正常為0~0.01,臨床意義不大;
五是單核細胞,正常為0.03~0.08,增多時見於急性傳染病恢復期。
*增高: 結核,傷寒,瘧疾,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e.血小板(PLT):正常情況:(100-300)%
*升高: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症狀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惡性腫瘤,缺鐵性貧血,外傷,手術,出血,脾切除後的脾靜脈血栓形成,運動後.
降低: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播散性紅斑狼瘡,葯物過敏性血小板減少症,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小板破壞增多,血小板生成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機能障礙,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進. *
f.紅細胞沉降率: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 男性0-8mm/h, 女性0-12mm/h。
*增快: 急性炎症,結締組織病,嚴重貧血,惡性腫瘤,結核病.
減慢: 紅細胞增多症,脫水.
g.網織紅細胞計數:正常情況:(00.5-1.5)%
*增高: 溶血性貧血,大量出血,缺鐵性貧血,惡性貧血應用維生素B12時.
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
......>>
㈤ 血常規化驗單怎麼看 血常規化驗單解讀
醫院里的化驗單總是很讓人頭疼,一排排的英文縮寫字母和數字在平常人眼裡就像天書一般。我整理了 血常規 化驗單解讀,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血常規化驗單解讀
1、怎麼看血常規檢驗 報告 單
血常規檢驗報告單內包括有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b),白細胞(WBC)及白細胞分類計數,紅細胞比容(HCT)及血小板(PL)等。在報告單的右側會有正常參考值,當檢查出來的結果超過參考值時,除了能從數字上看出來,還會有符號“↑”和“↓”表示比正常參考值高了或是降低。在看血常規報告單時,白細胞、紅細胞以及血小板的數據是最關鍵的。
2、血紅蛋白及紅細胞
血紅蛋白的主要功能就是攜帶氧分子,是 血液 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血紅蛋白的正常濃度范圍在110~150g/L,如准媽媽血紅蛋白的濃度大於150g/L時,可能會出現血液中含氧量不足的情況。如果血紅蛋白與血紅細胞同時減少的話,則有可能出現急性或慢性失血,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礙和造血組織損傷、 貧血 等。
血紅蛋白及紅細胞的正常對我們的身體有非常大的影響,很多孕婦都需要做血 常規檢查 ,國內外對於准媽媽是否貧血的判斷標准也有所不同。在國內血紅蛋白的正常值是100g/L,低於100g/L為輕度貧血,低於80g/L為中度貧血,低於60g/L為重度貧血。而在國外血色素正常值為110g/L,低於110g/L為輕度貧血。低於90g/L為中度貧血,低於70g/L為重度貧血。
3、白細胞
白細胞主要有消滅病原體,保衛 健康 的作用, 孕期 白細胞有一定的上升空間,從孕7周開始增加,孕30周達到最高峰。它的正常值范圍為(5~12)×10^9/L,最高可達到(14~16)×10^9/L,如果高於孕期范圍,則表示准媽媽可能有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等。
4、血小板
血小板正常值的范圍為PLT(100~300)×109/L,如果血小板低於100×109/L,會影響准媽媽的凝血功能。
血常規檢查在全身 體檢 中是基本的體檢項目,它的意義在於可以發現許多全身性 疾病 的早期跡象,診斷是否貧血,是否有血液系統疾病,反應骨髓的造血功能等。那麼血常規化驗單的內容就充分展現了診斷結果。
血常規正常范圍
(1)紅細胞計數(RBC)(單位:10^12/L)
男4.0-5.50×10^12/L,女3.5-5.0×10^12/L, 新生兒 6.0-7.0×10^12/L。
(2)紅細胞壓積(HCT)(單位:%)
男:40-50%,女:36-45%,新生兒:36-50%。
(3)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單位:fL)
男:80-100FL,女:80-100FL,新生兒:97-109FL。
(4)紅細胞分布寬度(單位:%)
男:10-16%,女:10-16%新生兒:10-18%。
(5)血紅蛋白濃度(HGB)(單位:g/L)
男:120-160g/L,女110-150g/L,新生兒170-200g/L。
(6)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單位:pg)
男:26-38pg,女26-38pg,新生兒26-38pg。
(7)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單位:g/L)
男:300-360g/L,女300-360g/L,新生兒300-360g/L。
(8)白細胞計數(WBC)(單位:10^9/L)
男:4-10×10^9/L,女:4-10×10^9/L,新生兒1.5-2.0×10^9/L。
(9)單核細胞計數(MONO)(單位:10^9/L)
男:0.3-0.8×10^9/L,女:0.3-0.8×10^9/L,新生兒0.3-0.8×10^9/L。
(10)單核細胞比例(MONO%)(單位:%)
男:3-10%,女:3-10%,新生兒3-10%。
(11)中性粒細胞計數(NEUT)(單位:10^9/L)
男:2.0-7.5×10^9/L,女:2.0-7.5×10^9/L,新生兒2.0-7.5×10^9/L。
(12)中性粒細胞比例(NEUT%)(單位:%)
男:50-70%,女:50-70%,新生兒50-70%。
(13)淋巴細胞計數(LY)(單位:10^9/L)
男:0.8-4.0×10^9/L,女:0.8-4.0×10^9/L,新生兒0.8-4.0×10^9/L。
(14)淋巴細胞比值(LY%)(單位:%)
男:17-50%,女:17-50%,新生兒17-50%。
(15)血小板計數(PLT)(單位:10^9/L)
男:100-300×10^9/L,女:100-300×10^9/L,新生兒100-300×10^9/L。
(16)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PDW)(單位:%)
男:10-18%,女:10-18%,新生兒10-18%。
(17)平均血小板體積(MPV)(單位:fL)
男:7-13fL,女:7-13fL,新生兒7-13fL。
(18)大型血小板比例(P-LCR)(單位:%)
男:10-50%,女:10-50%,新生兒10-50%。
(19)血小板壓積(PCT)
男:0.10-0.35%,女:0.10-0.35%,新生兒0.10-0.35%。
白細胞和血小板低怎麼怎麼回事
血常規化驗單中有不同類型的細胞化驗結果,白細胞和血小板就是其中的一種,他們一旦減少就意味著有不好的病症出現。
白細胞在機體內起著消滅病原體,保衛健康的作用,它的正常值是(4-10)×109/L。白細胞的減少,常表現為 流感 、麻疹等病毒性 傳染 病及葯物或放射線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1、中性白細胞,正常為0.5-0.7,增高或減少的原因與白細胞計數相同。
2、淋巴細胞,正常為0.2-0.4,減少時表明中性白細胞增多。
3、嗜酸性粒細胞,正常為0.005-0.05,這種細胞增多意味著可能患寄生蟲病、過敏性疾病及某些 皮膚病 ;
4、嗜鹼性粒細胞,正常為0-0.0075,這一數據對人的的影響不大。
5、單核細胞,正常為0.01-0.08,增多時見於急性傳染病恢復期。
血小板的正常值范圍為(100-300)×109/L。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參與機體的止血與凝血。血小板數量過高血液會處於高凝狀態,容易發生血栓,過低則容易發生出血如鼻衄、牙齦出血、皮膚出血點或瘀斑等。
血小板減少常見於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 紫癜 ,系統性 紅斑狼瘡 ,脾功能亢進,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某些葯物所致以及血小板生成減少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 白血病 、惡性 腫瘤 骨髓轉移等。
怎麼從血常規化驗單看是否貧血
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參與氧氣運輸的一種蛋白質,鐵、葉酸、維生素B12是其合成的重要原料。正常男性為(120~160)g/L,女性為(110~150)g/L。血紅蛋白也是檢測人體是否出現貧血問題的重要依據。
血紅蛋白低於正常水平稱之為貧血,不同原因導致的貧血症狀及反應也是不一樣的,貧血為危害也有很多,可見於多種疾病。
1、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缺鐵性貧血, 營養 不良性貧血。
2、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礙性貧血。
3、各種急性、慢性失血所致紅細胞丟失過多如嚴重外傷失血、潰瘍病出血、月經過多、 痔瘡 或 肛裂 出血。
4、紅細胞破壞過多引起的各種 溶血 性貧血。
5、惡性腫瘤細胞侵犯骨髓,如各種白血病、骨髓瘤、骨髓轉移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