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員的退休工資來源於多個渠道,其中包括單位、財政和社保。單位對員工在職期間的工資進行累積和管理,並向社保部門繳納相應的養老保險費用,用於保障員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退休人員退休後,單位將不再支付工資,而是轉由財政部門負責發放退休金。同時,社保部門也會根據退休人員繳納的社保費用和退休前社保賬戶的積累,為其提供一定的基本養老保障服務。這樣的三方面的財政、社保和單位共同承擔了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障責任。
⑵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工資是由國資委撥款嗎
由國家財政支出
原來事業單位退休費由所在單位發放。現在改由中央或地方社會保障中心發放。凡是屬於國家各部委管轄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包含老人中人,下同)歸中央社會保障中心發放,凡是屬於市屬管轄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歸市級社會保障中心發放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幾種,有的由國家財政發,有的由單位發,有的國家和單位各負擔一部分。還有的通過社保發。企業員工:參加社保的由社保發;未參照社保的,企業發得出來由企業發,企業沒有錢就什麼都不發
⑶ 退休金是由當地財政發嗎
法律分析:公務員、事業單位和部分沒有改革的國企的退休金,一般是財政撥款形式發的,是由國家財政支出,通過單位賬戶發到個人。繳納社保的單位退休員工,養老金是從社保發的,它的途徑是省級社保統籌資金,由當地社保局發給本人,不經過原單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九十四條 公務員退休後,享受國家規定的養老金和其他待遇,國家為其生活和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務和幫助,鼓勵發揮個人專長,參與社會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⑷ 鄉鎮公務員退休後工資由本鄉鎮財政所發嗎
是的,公務員工資按照職務、級別、工齡等綜合測算辦最高的也就是縣級幹部,加上車補等拿6000+算是比較高的了。
2015年5月1日實行《公務員及參照管理人員工資改革方案》:
一、基本工資:
辦事員2800元;科員3000元;副科級 3100元;正科級 3300元;副處級 3600元;正處級 4000元;副廳級 4400元;正廳級 5000元;副部級 5500元;正部級 6000元。
辦事員三周年按科員對待;科員五年按副科級對待;副科級十周年按正科級對待;正科級十周年按副處級對待;副處級十周年按正處級對待;正縣級十五周年按副廳對待;副廳級二十周年按正廳級對待;初次套改以累計年限對應的職務待遇確定基本工資。
二、工齡工資:
每年60元,以虛年計算,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三、獎勵工資: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1月停發,直至考核合格的次年1月繼續發放。三年一調。
四、補助工資:
1、車補,隨工資每月發放,標准=基本工資÷5,逢一進十。
2、取暖補助,一年發放一次,標准=基本工資÷3,逢一進十。
3、出勤補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無顧不至每日扣發30元,經單位領導批準的病假、事假和國家規定的節假日等0元。三年一調。
4、山區補助,農村和山區公務員享受山區補助,標准=基本工資÷10,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5、地區差別補助,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地區差別工資。
除養老、醫療補助按現行政策執行外,公積金、獨生子女費等一切現行補助全部廢止。
五、新參加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確定方法:高中、技校、中專以辦事員確定;大專以科員確定;本科以副科級確定;碩士以正科級確定。
六、退休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退休生活費=退休前工資×80%。三年一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