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沒有交社保怎麼退休工資

沒有交社保怎麼退休工資

發布時間:2025-04-10 15:07:44

1. 從沒交過社保,老了怎麼養老還有機會領退休金

一、交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第一種適合絕大多數人的,那就是直接去交城鄉居民養老,它最大的好處就是支持一次性補繳。


如果說你已經50多歲了,哪怕之前一個月社保都沒交過,只要在60歲的時候一次性補繳上,退休後馬上就可以正常領養老金了,以後國家養老金漲了你的也跟著漲。


而且它的繳費檔次選擇很多,從幾百塊到幾千塊都有,總之,就是交得越多領的越多。


二、以靈活就業身份,交職工社保


這種方式交的錢雖然現在會比居民養老多一點,但是好處是你退休後,領到的養老金和單位交社保的人是差不多的。


這個就基本沒辦法一次性補繳了必須最少交滿15年才行。但它還有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隱藏福利,那就是國家對這部分人群其實還會發一筆補貼,叫靈活就業補貼。像廣州每年能拿到7200塊,最多可以連續領5年。


三、買商業養老保險


同樣也是現在交錢,等你到了約定年齡後每年可以從這個賬戶里領錢。相當於養大了一隻金雞,以後能下蛋,而且年年都能下,年年都能領。


那麼商業養老保險的優勢是什麼呢?


1、它領錢時間比較自由


像社保養老金是必須你退休後才能領。但商業養老金就不用非得等到退休,比方說你想早點退,就可以把領錢時間設置成50歲這樣的話,年滿50之後就可以開始按月領錢了,比別的老頭老太都早。


2、它的門檻比較低


不用很多錢都能買,繳費時間也比較靈活。你可以一次性繳,也可以年繳,比如分3年5年10年這樣交完,最低1000元就可以買。


3、最後領的錢不會低於自己交的錢


我知道很多小夥伴對以後自己能活多大歲數比較不樂觀,就會擔心這錢白交了。那萬一不幸提前去世了,交社保的人,家屬是只領回他個人養老賬戶余額那部分。但商業養老金,基本上最後領的錢不會低於自己交的錢。


總的來說呢,社保和商業養老保險其實並不是一個非要二選一的東西,他倆其實是能夠很好地互補的。咱們在考慮養老問題的時候,最關鍵的就是那會兒你每年到手的錢夠不夠花。


如果你覺得社保養老金太低,不夠你花,想老了之後每個月還能有一筆穩定的錢,那有條件的,在社保外再補充一份商業養老保險,老了自然會省心很多。自己過得舒舒服服的,也不給兒女添麻煩。

2. 92年以前的城鎮職工沒有交過社保,為什麼還能領取退休金

這個問題極其不精確、不準確、不人道

工人每月領到十幾塊錢、幾十塊錢的微薄工資,無怨無悔為國家效力。創造的價值大部分貢獻給國家和社會,整個社會受益 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守舊的,其中一些人有權享受養老金福利,這是法律規定的。怎麼會有「他們還能領養老金」的說法呢?這不是不人道嗎?難道他們只有創造經濟成果的義務,沒有享受經濟成果的權利嗎?!需要說明的是,92年前,程真員工領取養老金(養老金)。他們不是白士先生。他們是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一代人。他們賺的錢進入國庫,由全社會分享 我們年輕人不應該拿老年工人的養老金做例子

3. 事業單位正式編制沒有交社保,有退休金嗎

沒有交社保,退休時候是沒有退休金的。

(1)社會保險是指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規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3)沒有交社保怎麼退休工資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規定: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4. 沒有交社保老了以後怎麼辦

沒有交社保老了以後的解決方法如下:
1. 選擇交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年交費一次,累計交費滿15年,達到退休年齡後領取養老金。
2. 若曾有單位繳納企業養老保險但未滿額,可要求補繳。
3. 與單位解除合同後,停止單位繳納社保,個人可繼續承擔社保費用,保持保險連續性。
社保的補充保障措施:
1、個人儲蓄:通過定期存款或購買理財產品,為退休後的生活儲備資金;
2、商業保險:購買養老保險、健康保險等商業保險產品,以補充社保的不足;
3、投資理財:通過股票、基金、房產等投資方式,增加財務收入,為老年生活提供資金支持;
4、家庭支持:依靠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員的支持,解決老年生活的經濟問題;
5、社會福利:了解並申請政府提供的社會福利和救助,如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等。
綜上所述,對於未交社保的老年人來說,解決方案包括選擇繳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補繳不足額的企業養老保險或在與單位解除合同後個人繼續繳納社保費用,以確保在達到退休年齡後能夠領取養老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5. 一農民工在一家私營企業工作近30年,但公司與個人都沒有交養老保險的,他的退休養老怎麼辦

企業可以給員工買的保險大致可以分為3類,基礎險(五險一金),補充險,其他團體險
身份證號是看不出來農村鄉鎮的,不過拿身份證復印件可以看出來
農村戶口的可以是農民工
轉帖的一些參考資料
1、「全部金額的一半由公司交納,另一半則由員工自己承當」,的做法是錯誤的。依照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以上年度全部職工月平均工資總額的20%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職工個人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6%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2、這個公司錯了,應當依法糾正。無論是到了那個公司都應當依法繳納。
3、這屬於社會保險的養老保險。
4、應當一直繳納到退休前(男60周歲,女55周歲)。
5、如果中間停交的要進行補交,並要繳納日萬分之五的滯納金。中間不能退。到退休時總交費不足15年的給退回個人所交的那部分。
5、在外省工作的可以通過勞動部門轉回當地。
6、沒有工作的單位的,由街道辦事處負責辦理,全部個人交費。社會保險知識問答
一、什麼是社會保險,它包括哪些內容?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的,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對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和失業的勞動者,給予物資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二、社會保險費的征繳范圍
根據《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及自治區人民政府有關規定:
(1)基本養老保險: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個體工商戶及其幫工,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
(2)基本醫療保險: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社會團體及其專職人員。
(3)失業保險: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事業單位及其職工。
(4)工傷保險: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
(5)生育保險:城鎮各類企業及其職工、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及其職工。
三、哪些職工不能中斷養老保險繳費?
(1)國有企業下崗職工進入企業再就業服務中心期間,由再就業服務中心負責將應由企業和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一並按月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繳納。下崗職工不論以何種方式實現再就業或不再就業,均應繼續參加養老保險,本人再就業前後的繳費年限可以連續計算,並按規定享受相應待遇。
(2)職工所在企業改制後,社會保險關系不中斷,按規定繼續參加社會保險。改制(改組)企業分流到私營、個體等經濟實體就業的職工,應繼續參加養老保險,繳納養老保險費。職工在企業改制(改組)前後的繳費年限連續計算,並按規定享受相應待遇。
(3)自謀職業人員領取一次性安置費後,應辦理檔案託管,原養老保險關系依然保留。同時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享受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統一制度規定的同樣養老待遇。
(4)對繳費滿15年但未達到退休年齡的人員,仍應繼續參加養老保險,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如中斷繳費,在達到退休年齡確定基本養老金待遇時,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基數只能按本人中斷繳費當年全區職工平均工資確定;多次中斷繳費的,扣減中斷繳費的全部年份,推算出基本養老金發放的年份,並按推算後的年份當年全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確定其待遇。
四、逃避或拒繳社會保險費應負哪些法律責任?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以專章的形式對社會保險征繳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可能存在的違法行為,應給予處罰的種類和幅度都予以明確,而且處罰的對象主要是責任人員個人而不是單位。例如:繳費單位未按照規定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變更或者注銷登記,或者未按照規定申報應繳納社會保險數額的,《條例》規定,除由勞動保險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外,可視其違法情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負責人員給予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對繳費單位偽造、變造、故意毀滅有關帳冊、材料、或者不設帳冊,以此手段逃避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條例》規定,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負責人員處以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罰款。此外,《條例》還規定繳費單位逾期拒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征繳。
五、職工參加養老保險的權利和義務
職工享有參加養老保險的權利和義務,並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權利,職工必須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履行繳費的義務。職工有權向企業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查詢有關政策及本人繳費情況,有權監督企業為職工投保。
六、怎樣辦理參加養老保險的手續?
新辦理參加養老保險的單位、個體工商戶,要到南寧市社會勞動保險事業管理所(市鯉灣路10號柳沙大廈四樓),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手續,同時提供本單位的營業執照副本、企業法人代碼證或組織機構代碼證、開戶銀行及帳號,填報參保職工及離退休人員花名冊、身份證號碼、職工本人一寸免冠正照、職工個人的情況、參保人員供養直系親屬情況等相關資料。
七、單位和職工個人按什麼標准繳納養老保險費?
用人單位以上年度全部職工月平均工資總額的20%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職工個人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6%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後每年提高0.5個百分點最終達到本人繳費工資收入8%為止。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用人單位每月在工資中代為扣繳。
八、職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如何確定?
作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工資收入,按國家統計局的規定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崗位技能工資、加班工資、各項津貼、補貼和獎金等。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每年根據職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核定其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如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60%確定繳費基數;如月平均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以上的,超過部分不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也不作為退休時計發養老金的基數。
九、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如何建立?
我區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的時間,統一規定為1996年7月1日;個人帳戶按被保險人繳費工資基數的11%計入。個人繳費全部記入個人帳戶,其餘部分從企業繳費中劃入。
十、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怎樣繳納養老保險費?
根據國家有關政策,下崗人員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並簽定協議後,由中心代繳養老保險費,進入中心三年後,仍未重新就業的,轉到失業保險機構享受失業救濟待遇。失業人員的養老保險由失業人員自己繳納,繳費年限連續計算。繳費標准按個體工商戶標准繳納,計入個人帳戶的比例與養老金的計發仍按國有企業職工同樣辦法執行。
十一、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應如何計發?
(一)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凡單位和職工個人繳費累計滿15年及以上的,按以下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
(1)1996年6月30日前參加工作的,1996年7月1日後退休的,退休時基本養老金分四部分計發;
第一部分為基礎養老金:按退休時上一年度全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計發。
第二部分為個人帳戶養老金:按退休時個人帳戶儲存額除以120計發。
第三部分為過渡性養老金:實行個人帳戶前(1996年6月30日前),單位和職工本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滿30年及其以上的,每滿1年發給職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1.4%;繳費滿20年不滿30年的,每滿1年發給職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1.3%;繳費滿15年不滿20年的,每滿1年發給職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1.2%;實行個人帳戶前繳費不滿15年,但個人帳戶前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含補繳年限)的,每滿1年發給職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1.1%。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是指:實行個人帳戶前4年,職工繳費工資占當年全區職工平均工資比重的平均值,與退休時上一年全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乘積。
第四部分為過渡性調節金:實行個人帳戶前(1996年6月30日),企業和職工本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①滿30年及其以上的,發給95元;②滿20年不滿30年的,發給90元;③滿15年不滿20年的,發給85元;④實行個人帳戶前不滿15年,但個人帳戶前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含補繳年限)的,發給80元。
(2)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後(1996年7月1日以後)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和城鎮個體工商戶,退休時基本養老金分兩部分計發:
第一部分為基礎養老金:按退休時上一年度全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計發。
第二部分為個人帳戶養老金:按退休時個人帳戶儲存額除以120計發。
(二)實行個人帳戶前(1996年6月30日)參加工作繳費累計不滿15年的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按其實際繳費年限計算,繳費每滿1年發給2個月上年全區職工月平均工資,另將其個人帳戶儲存額全部發給本人,一次性支付,此後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三)實行個人帳戶後(1996年7月1日)參加工作,單位和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此後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十二、基本養老金(退休金)是否一成不變?
職工退休後領取的基本養老金,從退休下一年起,每年七月一日,按上年全區職工平均工資增長指數的50%增加基本養老金,當年如國家和自治區有規定增加離退休職工待遇時,高於本人按全區職工平均工資指數的50%增加的部分,給予補齊,全區職工平均工資指數負增長時不作變動。
十三、個體勞動者及自由職業者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有關規定
1、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手續如何辦理?
應持個體工商營業執照、身份證及本人一寸免冠正照,到市社會保險機構[桂春路南二里勞動保障大廈一樓(埌西菜市場斜對面,金州大廈旁)]辦理登記,領取《職工養老保險手冊》,核定繳費基數並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辦好首次參加保險手續。以後每年的保費可按半年或一年繳納。
社會保險機構將為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建立養老保險個人帳戶,並在次年參保人員繳費時發放上年度的個人帳戶對帳單,由本人核對確認後簽字,粘貼到《職工養老保險手冊》上。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以《職工養老保險手冊》作為計算退休待遇的依據。
2、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如何確定?
(1)繳費基數以上年度全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300%劃定上下限後分為若干檔次,由參保者根據本人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一個檔次繳費,一定一年不變(繳費年度全區統一為當年的7月至次年的6月止)。
(2)繳費比例為18%,其中業主全部由本人繳納,從業人員(即雇員和幫工)本人繳納8%,其餘由業主繳納。從業人員本人繳納部分由業主從其工資收入中代為扣繳並向社會保險機構繳納。
(3)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在稅前列支,不計征稅費。
3、繳費年限如何計算?
個體勞動者在從事個體經營之前已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年限可與從事個體經營時繳費年限及個人帳戶儲存額合並計算。同樣,個體勞動者被聘用或招用到各類企業工作並參加養老保險的,其在個體勞動期間所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年限和個人帳戶儲存額亦可合並計算。
4、如何申辦退休手續?
凡參加社會養老保險,並按規定年限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個體勞動者,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攜帶本人身份證、戶口簿、《職工養老保險手冊》,到社會保險機構申辦退休手續,由社會保險機構審定批准後,次月享受退休養老待遇,養老金委託銀行開設個人儲蓄專戶代發。
5、養老待遇如何計發?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時,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及以上的養老待遇,按國有企業職工同等待遇計發。
6、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後有什麼好處?
個體勞動者參加社會養老保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累計15年及以上的,即可以和同等條件的國有企業職工一樣享有以下權利:
(1)能從社會保險機構按月領到養老金,真正實現老有所養。
(2)養老金與社會平均工資掛鉤,使自己晚年生活更有保障。
(3)享受每年養老金自動調整,即每年7月1日按全區社會平均工資增長幅度的50%調整養老金。
(4)退休人員死亡後按政策規定實行火葬的,可享受以下待遇:
①發給死者親屬喪葬補助費,其標准為本市上年度職工4個月的月平均工資;
②發給死者供養直系親屬一次性生活困難補助費,即以死者當月養老金為標准發給8個月的生活困難補助費;
③根據供養直系親屬的不同情況,從死亡的下個月起,每月按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30%發給救濟費。救濟費每年7月按照本市上一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增長率的50%調整一次。
7、參保人員在何種情況下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一次性支付基本養老金,同時終止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累計繳費不滿十五年的,業主本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本息、從業人員本人個人帳戶儲存額本息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2)退休前或退休後死亡的,業主在從事個體經營期間,其未領取的本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本息,一次性支付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從業人員為個體工商戶僱用期間未領取的個人帳戶儲存額本息,一次性支付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3)業主及從業人員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出國或到港澳台定居的,業主本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本息,從業人員個人帳戶儲存額本息,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止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十三、辦理社會保險須知
1、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繳費單位持營業執照、批准成立證件或其他核准執業證件,到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領社會保險登記表,繳費單位根據登記表的內容逐項填寫後報送社保經辦機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登記表進行審核合格後,予以批准登記,發給繳費單位社會保險登記證。
繳費單位的社會保險登記事項變更或繳費單位依法終止之日起30日內,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社會保險登記手續。
2、申報繳費
繳費單位應當在每月5日前,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繳費申報手續,報送《職工參加社會保險增減情況花名冊》、《離退休人員情況變動月報表》,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參保人員變動情況核定單位當月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同時委託銀行聯網劃收。
3、社會保險費繳費標准
(1)養老保險:
單位以全部職工月繳費工資總額為基數,按20%計繳;職工個人按其本人月繳費工資收入的6%繳納,每年增加0.5個百分點,直至個人繳費占本人繳費工資的8%為止。個人繳費部分由單位代為扣繳。
(2)失業保險:
單位按工資總額的2%、職工按本人工資收入的1%計繳。
(3)工傷保險:
根據不同行業,單位每月按繳費基數0.5%—1.3%計繳。實行工傷保險浮動費率制度,每年7月浮動一次,浮動的標准及辦法按桂政勞險字[1996]59號文規定執行。
(4)生育保險:
單位每月按繳費基數的0.8%計繳。
(5)醫療保險:單位按工資總額的6%、職工本人按本人工資收擴的2%計繳。
4、其他有關規定
單位必須於每年6月前提供本單位上年度工資統計年報表和財務主要指標表給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並如實填報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收入花名冊(工資以元為單位,最高不得高於全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最低不得低於全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60%)。核定的工資標准作為本年7月至次年6月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單位必須按時足額交納社會保險費,如逾期仍不繳納的,除補繳欠繳數額外,從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滯納金。滯納金並入社會保險基金。對情節特別嚴重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依法對直接責任人處以罰款。
十四、養老金社會化發放
1、什麼叫養老金社會化發放?
養老保險金社會化發放是發放養老金的一種方式,主要指企業和個人按規定向社會保險機構按時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社會保險機構委託銀行、郵局、社區等社會服務機構或社保機構直接向符合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
2、為什麼養老金要實行社會化發放?
實行養老金社會化發放是黨中央提出的建立獨立於企事業之外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具體體現,是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的有力保證。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必然會有企業破產、有企業經濟陷入困境,為了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不受到企業經濟狀況的影響,就必須要實行養老金社會化發放。
3、實行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的原則是什麼?
實行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的原則以離退休人員就近、方便和發放安全等為基本原則。
4、養老金社會化發放應包括哪些項目?未列入統籌的待遇如何發放?
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的項目為已列入社會統籌部分。離退休人員未列入社會統籌項目的其他待遇,仍由各用工單位按規定政策發放。
5、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後企業是否就不管離退休人員了?
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只是改變社會統籌部分養老金的發放方式,原單位未列入社會統籌項目的部分還由單位發放,並且在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沒有完全建立之前,離退休人員的生、老、病、死等還暫由原單位負責管理。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後,離退休人員與原企業的關系仍不變,企業仍有責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碰到的各種困難。
6、實行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後,離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有關規定
(1)我市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的時間統一定為每月15日,如遇節、假日則提前。
(2)養老金實行專用存摺管理,不得自行銷戶,以便社保機構能准時將養老金劃撥到戶。
(3)離退休人員在指定的銀行、郵政局所屬的任一儲蓄所辦理第一次取款手續時憑本人身份證可更改專用存摺預留密碼,換上本人的密碼。
(4)離退休人員發現養老金專用存摺丟失或遺忘密碼,可採取以下方式向銀行或郵政儲蓄所掛失。
口頭掛失:離退休人員可先到住地附近的儲蓄所填寫口頭掛失申請單或電話形式向開戶所辦理口頭掛失,掛失後須在5天內,憑本人身份證到開戶所辦理正式掛失手續,否則口頭掛失無效。
書面掛失:離退休人員亦可持身份證、戶口簿等直接到開戶所辦理書面掛失。
屬存摺掛失的,應提供戶名、帳號、開戶時間、余額、住址等情況;屬密碼掛失的,需提供專用存摺,並填寫一式三聯的掛失申請書,要保管好掛失申請書回單聯。
「存摺丟失掛失申請書回單聯」,由單位勞資員送市社保機構蓋章、登記備案,作為重新開戶的依據。
辦理書面掛失手續7天後,離退休人員憑經社保機構蓋章的「掛失申請書回單聯」及本人身份證明,回開戶所辦理掛失解付手續。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6. 達到退休年齡但未交社保會有退休金嗎

按照《關於貫徹國務院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決定的通知》(版粵府[2006]96號)有關權規定,參保人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但未達到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可一次性領取個人賬戶儲存額,同時終結養老保險關系。其中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且養老保險費全部由個人繳交的參保人,還可享受一次性養老保險待遇,所需費用從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中支付。一次性養老保險待遇標准為: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月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但未達到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本省戶籍參保人,可以不申領一次性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參照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的費基、費率繼續繳費,直至達到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金條件時止。

7. 城市裡那些沒交社保的人,退休後沒有養老金怎麼辦

根據政策 ,現階段65歲以上的老人沒參加過工作 ,沒有趕上政策去交養老保險,可以領取免費的城鄉居民基礎 養老金,每月不到200塊錢 。他們要想過好日子,除了有點兒積蓄,還要靠兒女們接濟。上了八十歲的城鄉老人還有高齡補貼。
總之不交養老保險,怎麼說都是吃虧 。其實前幾年有政策 ,是一次性購買養老保險 ,有些老人 也許是手頭拮據 ,也許是徘徊觀望,錯過了那個時間 ,於是他們就只能領取基礎養老,還有的人申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以後的政策不好說,估計也就是如此。 反正現階段 有政策能繳養老保險還是繳吧,好歹退休後,有一份生活保障,還不必為難兒女 。

8. 60歲以後沒交社保的人能領養老金嗎

不能。
一、社保繳納與養老金的關系
社會保險是國家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而設立的制度,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多個方面。其中,養老保險是專為退休人員設計的一項保障措施,其資金來源主要依賴於參保人員在工作期間的繳費。個人在工作期間按照一定比例繳納養老保險費用,形成個人賬戶和統籌基金,用於日後退休時領取養老金。
二、養老金的發放條件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領取養老金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首先,參保人員必須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通常為男性60周歲、女性55周歲(根據不同地區和政策可能有所差異)。其次,參保人員必須累計繳納社會保險費用滿一定年限,一般為15年及以上。只有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個人才能在退休後按月領取養老金。
三、未繳納社保的後果
對於60歲以後未繳納社保的人來說,他們將無法享受養老金待遇。這意味著他們在退休後將面臨更大的經濟壓力和生活困難。此外,未繳納社保還可能影響到其他社會保障待遇的享受,如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
綜上所述:
60歲以後沒交社保的人是不能領取養老金的。社保繳納與養老金的發放密切相關,個人在工作期間應當積極參保並按時繳費,以確保在退休後能夠享受到應有的社會保障待遇。對於未繳納社保的人來說,他們應當盡快了解相關政策和規定,積極補繳社保費用,以減輕退休後的經濟負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規定: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三條規定: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閱讀全文

與沒有交社保怎麼退休工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退休金交了15年可以拿錢嗎 瀏覽:939
養生買什麼樣的黑芝麻糊好 瀏覽:453
關於孝敬父母的成語加解釋 瀏覽:759
廣東中考體檢查什麼 瀏覽:369
和老年人互動的主持稿 瀏覽:809
鄉鎮出席省先進敬老院事跡 瀏覽:913
孫女太孝順 瀏覽:883
湖北養老保險用哪個軟體人臉識別 瀏覽:426
50歲男頭疼 瀏覽:543
中國皇帝斷命為什麼日本皇帝長壽 瀏覽:704
哪些情況下能拒絕贍養老人 瀏覽:208
老年人吃什麼含鋅高 瀏覽:8
廣州婦科體檢項目哪個醫院好 瀏覽:650
齊齊哈爾老年大學的學費是多少錢 瀏覽:414
提前退休自己繳納社保 瀏覽:555
孝敬鎮副鎮長 瀏覽:911
老年人腳腫發涼怎麼回事 瀏覽:236
有哪些是好的養老項目 瀏覽:720
2018年企業退休金最新消息 瀏覽:886
孝敬老人的感人音樂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