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員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公司該如何處理
問:對於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職工如何處理?
答:(1)繼續繳費,符合條件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保的企業職工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經企業和本人申請,可繼續延長繳費時間,至繳費年限滿15年時,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個體參保人員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經本人申請,可繼續延長繳費時間,至繳費年限滿15年時,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2)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享受以下待遇:個人賬戶儲存款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實際繳費年限每滿1年再發給1個月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並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2、什麼叫繳費工資基數?繳費工資基數對基本養老金的影響?
企業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項目的實際收入計算,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企業應為職工設立工資收入台賬,逐月進行登記,經職工簽字確認,作為申報繳費基數的依據。企業應以繳費時上月職工的實際工資收入作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按月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如實申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已經按照繳費基數計征基本養老保險費以後,繳費基數不得變動。
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計算養老金時,繳費工資基數與養老金水平結合緊密,繳費工資基數越高,退休時領取到的基本養老金越多。
3、什麼叫靈活就業?享受社會保險補貼需要滿足哪些條件?申請社保補貼有哪些程序和手續?
答:(1)靈活就業,是指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沒有在任何組織中就業,也沒有領取個體工商經營執照,在社區內從事家政服務、自行車修理、修鞋、配鑰匙、再生資源回收、服裝織補、早點、學生小飯桌等其他社區服務性工作。
(2)靈活就業人員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必須按規定進行就業登記、以個體身份參加社會保險,按規定繳費基數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享受社會保險補貼的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規定繳費基數是:基本養老按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00%、80%、60%三個檔次確定一檔作為繳費基數;基本醫療按上一年成都市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
B. 用人單位繼續聘用已到退休年齡的職工社保怎樣操作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二)項、《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員工到達法定年齡,則勞動關系法定終止,應該辦理退休。
①若社保繳費年限滿15年,應該停保並辦理申請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如果企業還要繼續用工,俗稱「退休返聘」,雙方為勞務關系,可簽訂勞務用工協議,協議中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為減少風險,建議購買商業保險。
②若社保繳費年限不滿15年,不建議繼續使用,除非該員工為稀缺類人才或培養期較長的崗位。
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後,企業沒有法定義務為員工繳納社保,可由員工自己繼續繳納社保直至滿15年享受退休待遇;如個人繳納的社保不含工傷保險的,由企業購買僱主責任險以規避工傷風險。
但員工在企業入職建立勞動關系後,企業未及時為員工繳納社保,則企業應補繳這個時期的社保或與員工協商補償事宜。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一條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七條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
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
【拓展資料】
1.勞動者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後是省迪用勞動法律法規是個有爭議的詁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二)項、《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人社部門認為此類人員已到達退休年齡,則勞動關系法定終止,不再適用勞動法律法規。
但法院系統則認為:《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勞動法律法規只規定了勞動者的下限,即必須年滿16周歲,並未對上限未明文規定,對超過退休年齡人員的法律適用有以下幾個要點:
①明確勞動者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享受退休待遇的與用工單位為勞務關系,法律依據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C. 鍒伴浼戝勾榫勮鍏鍙歌緸閫鎬庝箞璧斿伩
杈為瓚呰繃閫浼戝勾榫勭殑鍔沖姩鑰呭疄闄呬笂騫朵笉灞炰簬杈為錛屽洜涓鴻秴榪囨硶瀹氶浼戝勾榫勭殑鍔沖姩鑰咃紝閭d箞鏍規嵁鍔沖姩鍚堝悓娉曠殑鐩稿叧瑙勫畾錛屽畠鏄灞炰簬涓涓鑷鍔ㄨВ闄ゅ姵鍔ㄥ悎鍚岋紝鍙緇堟㈠姵鍔ㄥ悎鍚岋紝鍔沖姩鑰呰揪鍒版硶瀹氶浼戝勾榫勭殑錛屽姵鍔ㄥ悎鍚岀粓姝錛屽姵鍔ㄨ呭紑濮嬩緷娉曚韓鍙楀熀鏈鍏昏佷繚闄╁緟閬囩殑鍔沖姩鍚堝悓緇堟錛屽姵鍔ㄨ呰揪鍒版硶瀹氶浼戝勾榫勬垨鏄渚濇硶浜鍙楀熀鏈鍏昏佸緟閬囪岀粓姝浜嗗姵鍔ㄥ悎鍚岋紝閮戒笉絎﹀悎緇欎簣緇忔祹琛ュ伩鐨勬潯浠躲
鏈夐浼戦噾浣滀負琛ュ伩
鍒伴浼戝勾榫勮杈為鏈夎禂鍋塊噾銆傛硶寰嬭勫畾錛岀敤浜哄崟浣嶉潪娉曡緸閫鍛樺伐鐨勶紝鎸夌収緇忔祹琛ュ伩鏍囧噯鐨勪簩鍊嶅悜鍔沖姩鑰呮敮浠樿禂鍋塊噾銆傚洜姝わ紝濡傛灉浠呭洜涓哄姵鍔ㄨ呭埌浜嗛浼戝勾榫勮岃緸閫錛屼絾鍔沖姩鑰呮湰韜娌℃湁榪囬敊鐨勶紝鐢ㄤ漢鍗曚綅搴斿綋渚濈収緇忔祹琛ュ伩鏍囧噯鐨勪簩鍊嶅悜鍔沖姩鑰呮敮浠樿禂鍋塊噾銆
濡傛灉鍔沖姩鑰呰揪鍒版硶瀹氶浼戝勾榫勶紝鐢ㄤ漢鍗曚綅鏈涓哄叾鍔炵悊閫浼戞墜緇錛屽姵鍔ㄨ呯戶緇鍦ㄧ敤浜哄崟浣嶅伐浣滅殑錛岃ュ姵鍔ㄨ呬粛灞炵敤浜哄崟浣嶈亴宸ワ紝涓庡叾浠栧姵鍔ㄨ呬韓鏈夊悓絳夊緟閬囥
鍥犳わ紝鐢ㄤ漢鍗曚綅鏄娌℃湁娉曞緥璐d換錛屼篃鏄涓嶄細緇欎簣緇忔祹琛ュ伩鎴栨槸璧斿伩鐨勶紝緇忔祹璧斿伩閲戱紝澶變笟閲戣繖浜涢兘鏄娌℃湁鐨勶紝涔熸槸涓嶉渶瑕佺殑錛屽洜涓洪兘鏄鎸夌収姝e父鐨勬硶瀹氶浼戝勾榫勮嚜鍔ㄨВ闄ゅ姵鍔ㄥ悎鍚岋紝閭d箞灝變笉瀛樺湪緇忔祹璧斿伩閲戞垨鑰呮槸澶變笟淇濋櫓閲戝緟閬囷紝閭d箞鍙闇瑕佷負濂規e父鐨勫姙鐞嗛浼戱紝璁╄繖鍚嶆硶瀹氶浼戝勾榫勭殑鍛樺伐浜鍙楀埌涓涓鍏昏侀噾鐨勫緟閬囧氨鍙浠ヤ簡銆
緇間笂錛屽姵鍔ㄨ呰秴榪囬浼戝勾榫勭殑錛岀敤浜哄崟浣嶅彲浠ヤ緷娉曡В闄ゅ姵鍔ㄥ叧緋伙紝鏃犻』鏀浠樼粡嫻庤禂鍋塊噾銆
銆愭硶寰嬩緷鎹銆戱細
銆婂姵鍔ㄥ悎鍚屾硶瀹炴柦鏉′緥銆嬬浜屽嶮涓鏉
鈥滃姵鍔ㄨ呰揪鍒伴浼戝勾榫勶紝鍔沖姩鍚堝悓緇堟⑩濄傝ユ潯渚嬫湭瑙勫畾鐢ㄤ漢鍗曚綅鎵挎媴鏀浠樼粡嫻庤ˉ鍋塊噾涔夊姟銆傛晠鎸夌収璐d換娉曞畾鍘熷垯錛屼緷鐓с婂姵鍔ㄥ悎鍚屾硶銆嬬鍥涘嶮鍏鏉$殑瑙勫畾錛屽洜鍔沖姩鑰呰揪鍒伴浼戝勾榫勮屽姵鍔ㄥ悎鍚岀粓姝錛岀敤浜哄崟浣嶄笉搴斿綋鍐嶈礋鎷呮敮浠樼粡嫻庤ˉ鍋塊噾鐨勯濆栬矗浠匯
D. 企業怎樣處理已達到退休年齡員工的勞動關系
終止勞動合同,如繼續用工,訂立聘用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二)項、《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應當結清工資,終止勞動合同。因此終止合同,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對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職工,終止勞動關系之後,個別人本人願意,用人單位也需要的,可以協商,訂立聘用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建立勞務關系。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一條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法釋〔2010〕12號
第七條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