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中人如何計算退休費
根據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和人社部、財政部的規定,當前,機關事業單位「中人」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
其中,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實際平均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年限。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1)事業單位的中人退休金怎麼拿擴展閱讀:
退休費也稱退休金、養老金,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退休費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從2005年開始至2015年,盡管國家連續第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但由於受養老金水平差異較大、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影響,社會各界並不「領情」,相反,卻是對養老金替代率連年下降的不滿和質疑。養老金占工資比例連降九年,已跌破國際警戒線。
根據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政策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金的人員,必須全部符合以下三個條件,退休後才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金:
一是在城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並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二是個人繳費年限滿15年;
三是履行繳費義務且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包括特殊工種,政策性提前退休和病退)。
在各種經濟類型的企業單位工作的人員、進城務工人員、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按國家規定參加養老保險並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達15年及以上者,在達到規定的退休年齡之後,經辦理退休手續並被批准後,即可按月領取退休費。
需要說明的是,繳費15年是最起碼的必備條件,如果繳費不夠15年是不能享受退休費的。但也不是只繳15年,而是繳費年限越長,到時領取的退休費越多。
需要注意的是,退休費並非交滿15年就可以不交了,繳費滿15年,僅僅是領取基本退休費的一個基本條件,只要職工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仍處於就業、有收入狀態,就要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貳』 機關事業單位已退休的中人退休金怎麼辦
您好!我國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並軌是從2015年10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的。按回照相關政策,對答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維持原待遇不變;對改革後參加工作的「新人」,用新制度計算養老待遇;對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加發過渡性養老金,並設置10年過渡期,實行新老計發辦法對比,就高不就低。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對於「中人」的養老金金額,按照新舊兩種方案測算,按照測算結果金額高的那個數據發放,其中的差額,由國家財政補貼。謝謝閱讀!
『叄』 在事業單位退休有企業經歷的中人增補工資的政策
在事業單位退休且有企業經歷的中人,其增補工資的政策主要依據的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的相關規定。這部分人群在退休時,如果符合“中人”的條件,即2014年10月以前參加工作,且在2014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間退休,那麼他們的養老金待遇將會按照新老辦法對比計算,並執行“限高保低”的原則。
具體來說,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如果高於老辦法,那麼高出部分將會逐年按比例遞增發放,這一比例隨著過渡期的推進而逐步提高,直至全額發放。這種計算方式旨在保障“中人”的養老金待遇不降低,並逐步縮小他們與企業退休人員之間的待遇差距。同時,對於在過渡期內退休的“中人”,不少地方採取了預發養老金的方式,但預發金額往往低於實際應發金額,因此存在差額。這部分差額在養老金重新核算後,將會一次性補發到位。
例如,甘肅省高台縣就針對2022年度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中人進行了重算補發工作,補發總金額高達900多萬元,平均每人補發近5.9萬元。這充分說明了政策的具體實施和補發力度。類似的情況也在湖北麻城市等地發生,這些地區的退休“中人”都切實感受到了政策帶來的溫暖與實惠。
總的來說,事業單位退休且有企業經歷的中人增補工資的政策,是在確保社保制度平穩過渡和公平可持續的基礎上制定的。它體現了國家對這部分人群的關懷與尊重,也是社保制度不斷完善和改革深入推進的見證。隨著更多地區加快養老金重算補發的步伐,相信每一位符合條件的退休人員都能享受到應有的待遇和尊重。
『肆』 24年後退休的中人怎麼算退休金
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按握做照2024年10月作為一個分界線,分為老人、中人和新人三個層次來進行計算,中人的養老金計算最為復雜,因為他們以前沒有繳納養老保險,但是也不得不給他們計算,導致很多2024年10月之前退休的中人們對自己到底拿多少養老金很迷茫。『伍』 機關事業單位已退休的中人工資什麼時候兌現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中人,自批准退休的次月起,養老金開始兌現。新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如果高於老辦法的部分,會按每年遞增10%的方式逐年兌現。這項改革於2014年10月1日起在我省實施,標志著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全面改革。
所謂的「中人」,是指改革前已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員。他們不再沿用原有的退休費計算辦法,而是採用與個人繳費掛鉤的新基本養老金制度。同時,他們必須強制繳納職業年金。中人退休後的養老金由基本養老金和職業年金兩部分構成。
基本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基礎養老金根據上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個人歷年繳費工資和繳費年限決定,繳費年限越長,繳費水平越高,基礎養老金就越多。個人賬戶養老金則由個人歷年繳費水平和繳費時間決定,個人賬戶積累越多,個人賬戶養老金就越高。過渡性養老金則根據退休時的職務職級和改革前的視同繳費年限確定。
對於高於老辦法的待遇,第一年退休的人員(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員(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發放20%,以此類推,到過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員(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0%。過渡期結束後退休的人員將執行新辦法。
退休金的籌措方式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企業提取退休基金,交給獨立的信託機構管理,在職工退休時,由信託機構從退休基金中支付退休金。另一種是未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企業自行籌措資金支付退休金,這種方式相比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職工的退休金保障程度較低。
『陸』 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退休金
事業單位的職員,由於薪資比較高,更為重要的是此種類型的崗位比較穩定,故而不少人會選擇此種崗位。一、事業單位中人退休金何時落實?(一)「老人」待遇標准計發。符合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單位中2014年9月30日(含)前已退休且原屬於編制內的人員(即「老人」),繼續按照國家和自治區規定的原待遇標准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機關事業單位中離休人員仍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統一規定發給離休費,並調整相關待遇。(二)「新人」待遇標准計發。2014年10月1日後參加工作的人員(即「新人」),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二、退休金的領取條件是怎樣的1、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地的,當地領取。這點很容易理解,就是在戶口所在地交養老保險的,就在戶口所在地領養老金。2、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地的,在累計繳費滿10年的地區領取。即不是在戶口所在地交的養老保險,那麼就在繳了養老保險10年以上的地方領養老保險金。3、不在戶籍地,且繳費不滿10年的,轉回上一繳滿年限地領取。即你在N個城市工作過,退休前所在地繳納養老保險未滿10年,那就回到你上一個繳滿10年養老保險的城市領養老金。4、如果你在所有待過的城市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都不滿10年,那就回戶口所在地領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所謂法定退休年齡,就是指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並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按照相關規定,我國目前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即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養老金和退休金區別還是很大的,並不是每個單位都會在勞動者退休後發放退休工資,而養老金是可以每個人領取的,不過需要繳費十五年。事業單位中人退休金何時發放?不管是何種類型的崗位職員,在退休之後,就可以領取養老保險金,事業單位的職員也不例外。與其他類型的職員不同,事業單位的職員的服務對象,是人民,故而對於那些實施了侵權行為的職員,會受到的處罰也是比較重的。
『柒』 事業單位中人退休金計算方法案例
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工資計算方法是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即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事業單位退休年齡一般是男性60歲,女性55歲。
事業單位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如下: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其中,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實際平均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年限。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基礎養老金是按照上年度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繳費化工資之和的平均值作為基數,每繳費一年發給1%的基礎養老金。比如上年度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為6000元,平均繳費指數為1,每繳費一年的基礎養老金就是60元,假如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是40年,每月的基礎養老金就是2400元。
過渡性養老金是按照上年度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月平均工資乘以視同繳費指數,乘以視同繳費年限,乘以視同繳費系數。比如上年度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月平均工資為6000元,視同繳費指數為1,視同繳費系數為1.3%,每一年視同繳費年限的過渡性養老金就是78元,視同繳費年限為30年,每月的過渡性養老金就是234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為個人賬戶余額除以139,假如個人賬戶是5萬元,除以139,每月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為359.71元。
退休中人在退休人員這個群體中處於一種比較特殊群體,養老金的計算也是非常特別的。其特別之處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養老金計算的原則是保低限高;二是養老金採用新老兩種辦法對比計算;三是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高出老辦法計算的部分,有一個10年的過渡期。
年金等於個人賬戶除以139,假如職業年金個人賬戶為8萬元,除以139,每月職業年金為575.54元。
按照上面的計算辦法,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為基礎養老金2400元,過渡性養老金為234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為359.71元,職業年金為575.54元,合計每月養老金為5675.25元。
假如老辦法計算的養老金是每月4000元,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是5675.25元,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比老辦法計算的養老金每月多1675.25元,在2022年辦理退休,新辦法計算高出老辦法計算的部分是按照80%的比例計發,退休後每月養老金為5340.2元。
按照老辦法計算的養老金,是按照本人退休前的一個的工資總額和工齡的比例來計算的,只要工齡達到30年以上的就能享受原工資待遇的90%。同時還要加上退休前國家規定的各種補貼和津貼等,還要計算上按照國辦發(2015)3號文件增發的養老金,從2014年10月起開始增發。這三個部分加起來的總和就是按照老辦法退休後的養老金。
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是按照國發(2015)2號文件、人社發(2015)28號文件規定的辦法來計算的。分為基本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個部分。基本養老金分為IE額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三個部分。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退休中人的養老金,按照人社發(2015)28號文件的規定,是按照新老兩種辦法對比計算,採取保低限高的原則,新辦法計算高出的老辦法的部分要按照10年過渡期的比例計發,2014年10月到2015年12月為第一年,發放高出部分的10%,到2024年9月計發高出部分的100%。也就是事業單位的退休中人,要到2024年才能拿到新辦法計發的全額養老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九十三條:公務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本人自願提出申請,經任免機關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滿三十年的;
(二)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滿二十年的;
(三)符合國家規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第九十四條:公務員退休後,享受國家規定的養老金和其他待遇,國家為其生活和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務和幫助,鼓勵發揮個人專長,參與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