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社保怎麼查
1、搜索關鍵詞【上海社保】進入上海社保網站:http://rsj.sh.gov.cn
2、點擊進入社保登記界面。
3、在網站,找到「常用服務查詢--->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查詢」,
4、彈出登錄界面,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登錄查詢。
5、用戶名一般為身份證號碼,密碼一般為6位數字。首次申請密碼或遺忘密碼,可以攜帶本人身份證件到就近的街道社區事務受理中心或就近社保分中心自助機上申請辦理。
6、登錄成功後,點擊「城保個人繳費」
7、歷年繳費記錄,頁面底部,有一行「累計繳費月份」。通過這個月份,即可核實工齡,調整相應福利待遇。
8、完整的社保繳費記錄,可以列印出來。
法律依據:
《上海市社會保險費征繳實施辦法》
第四條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本市社會保險費征繳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所屬的勞動監察機構,具體負責社會保險費繳納情況的監督檢查。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具體負責社會保險費的征繳工作,並受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的委託,進行與社會保險費征繳有關的調查、稽核。
第五條 保險費實行集中、統一徵收。
繳費單位、繳費個人應當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社會保險費不得減免。

2. 上海社保查詢個人賬戶怎麼查
1、窗口查詢。持卡人帶好身份證和社保卡到上海社會保險局或分局,就能查詢到個人社保明細。
2、電話查詢。持卡人可以撥打上海社保查詢電話12333根據語音提示查詢到個人賬戶信息,或者是直接進行人工咨詢就能查詢到個人社保賬戶明細了。
3、網站查詢。登錄到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保個人繳費查詢、養老金發放查詢、聯系信息變更、養老金模擬計算器等相關信息都可以查詢到。沒有登錄過的用戶按照新用戶注冊完成相關步驟後,就能登錄查詢。
4、微信/支付寶查詢。微信/支付寶到城市服務項中找到社保,完成相關的信息填寫和綁定後就能直接查詢到明細,這是幾種方法中最便捷的方法。
3. 上海市社會保險查詢的途徑有哪些
上海社保卡個人賬戶查詢可以通過網上查詢、電話查詢、窗口查詢的途徑來進行查詢。社會保險屬於強制性的保險,用人單位有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的義務,不可因任何原因而拒繳。
一、上海市社會保險查詢的途徑有哪些?
【1】網上查詢:直接登錄上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網站,輸入個人身份證號碼及賬戶密碼登錄之後就可以查詢個人社保卡的賬戶余額了。需要注意的是,在登錄查詢之前是需要注冊好個人賬號的。
【2】電話查詢:直接撥打上海市社保服務熱線進行查詢,可以根據語音提示進行操作。
【3】窗口查詢:攜帶社保卡及身份證直接前往社保局進行查詢。
二、社保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是勞動者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退休後,從政府和社會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償物質幫助和服務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
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必須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新的參統單位(指各類企業)單位繳費費率確定為10%,個人繳費費率確定為8%,個體工商戶及其僱工,靈活就業人員及以個人形式參保的其他各類人員,根據繳費年限實行的是差別費率。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勞動者,繳費基數在規定范圍內可高可低,多交多受益。職工按月領取養老金必須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且已經辦理退休手續;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了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的繳費義務;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
中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幹部55歲,女職工50歲。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個人繳費滿15年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市(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個人賬戶養老金由個人賬戶基金支付,月發放標准根據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20。個人賬戶基金用完後,由社會統籌基金支付。
醫療保險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根據財政、企業和個人的承受能力所建立的保障職工基本醫療需求的社會保險制度。所有用人單位,包括企業(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等)、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都要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由基本醫療保險社會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構成。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賬戶構成。
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其中:單位按8%比例繳納,個人繳納2%。用人單位所繳納的醫療保險費一部分用於建立基本醫療保險社會統籌基金,這部分基金主要用於支付參保職工住院和特殊慢性病門診及搶救、急救。發生的基本醫療保險起付標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符合規定的醫療費,其中個人也要按規定負擔一定比例的費用。個人賬戶資金主要用於支付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葯店就醫購葯符合規定的費用,個人賬戶資金用完或不足部分,由參保人員個人用現金支付,個人賬戶可以結轉使用和依法繼承。參保職工因病住院先自付住院起付額,再進入統籌基金和職工個人共付段。
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單位及個人,必須同時參加大額醫療保險,並按規定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大額醫療保險費,才能享受醫療保險的相關待遇。
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也稱職業傷害保險。勞動者由於工作原因並在工作過程中受意外傷害,或因接觸粉塵、放射線、有毒害物質等職業危害因素引起職業病後,由國家和社會給負傷、致殘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養親屬提供必要物質幫助。工傷保險費由用人單位繳納,對於工傷事故發生率較高的行業工傷保險費的徵收費率高於一般標准,一方面是為了保障這些行業的職工發生工傷時,工傷保險基金可以足額支付工傷職工的工傷保險待遇;另一方面,是通過高費率徵收,使企業有風險意識,加強工傷預防工作使傷亡事故率降低。
職工上了工傷保險後,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標准報銷。另外,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工傷參保職工的工傷醫療費一至四級工傷人員傷殘津貼、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生活護理費、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輔助器具等、工傷康復費、勞動能力鑒定費都應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的,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的制度。各類企業及其職工、事業單位及其職工、社會團體及其職工、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國家機關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職工都應辦理失業保險。失業保險基金主要是用於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城鎮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其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1%繳納失業保險費。無固定工資額的單位以統籌地區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基數繳納失業保險費。單位招用農牧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當前中國失業保險參保職工的范圍包括:在崗職工;停薪留職、請長假、外借外聘、內退等在冊不在崗職工;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的下崗職工;其它與本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包括建立勞動關系的臨時工和農村用工)。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失業人員按照有關規定具備以下條件的失業職工可享受失業保險待遇: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的,其次不是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還有已經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生育保險
生育保險是針對生育行為的生理特點,根據法律規定,在職女性因生育子女而導致勞動者暫時中斷工作、失去正常收入來源時,由國家或社會提供的物質幫助。生育保險待遇包括生育津貼和生育醫療服務兩項內容。生育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繳納的生育保險費及其利息以及滯納金組成。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生育發生的醫療費用、職工計劃生育手術費用及國家規定的與生育保險有關的其他費用都應該從生育保險基金中支出。
所有用人單位(包括各類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都要參加生育保險。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統一繳納,職工個人不繳納生育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由用人單位按照本單位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0.7%繳納。享受生育保險待遇的職工,必須符合以下三個條件:用人單位參加生育保險在6個月以上,並按時足額繳納了生育保險費;計劃生育政策有關規定生育或流產的;在本市城鎮生育保險定點醫療服務機構,或經批准轉入有產科醫療服務機構生產或流產的(包括自然流產和人工流產)。
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保險對象范圍限於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保險內容範圍限於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