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退休人員工傷後工資怎麼算
退休人員工傷後工資的計算方式如下:
1、工傷病人退休後,其工資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等養老金之和構成;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根據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得出;
2、退休返聘人員在工作中受傷,若單位已為其繳納工傷保險費,則一般認定為工傷;
若未繳納,則可要求單位依法承擔責任;
3、退休返聘人員若已開始領取養老金,在工作中受傷一般不算工傷,因其與單位建立的是勞務關系;
4、工人摔傷後的誤工費根據誤工時間及實際收入計算;
有固定收入者按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無固定收入者按最近三年平均收入計算。
工休人員的工傷待遇:
1、工傷保險待遇的組成:工傷保險待遇通常包括醫療費用、傷殘津貼、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工傷康復費用等;
2、醫療費用報銷:工傷人員在規定的醫療機構治療時,其醫療費用可以按規定比例報銷;
3、傷殘津貼的發放:根據工傷人員的傷殘等級,發放相應等級的傷殘津貼;
4、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對於達到一定傷殘等級的工傷人員,可以一次性給予傷殘補助金;
5、工傷康復費用:為了幫助工傷人員恢復工作能力,提供必要的康復治療費用支持;
6、停工留薪期的工資支付:在停工留薪期內,工傷人員可以按照規定比例領取工資;
7、喪葬補助金和遺屬撫恤金:在工傷人員不幸身故的情況下,其直系親屬可以獲得喪葬補助金和遺屬撫恤金。
綜上所述,退休人員工傷後工資的計算方式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等養老金之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根據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得出。對於退休返聘人員在工作中受傷的情況,若單位已繳納工傷保險費,則一般認定為工傷,若未繳納,則可要求單位承擔責任。對於已開始領取養老金的退休返聘人員,在工作中受傷一般不算工傷。對於工人摔傷後的誤工費,根據誤工時間及實際收入計算,有固定收入者按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無固定收入者按最近三年平均收入計算。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三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
『貳』 工傷四級傷殘退休後的工資怎麼算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專,保留勞動關系,屬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