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退休職工退休金多少錢
市人力社保局2018年6月29日發布《2018年北京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調整後, 北京市2018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月人均 近4000元 ,同比上年每月人均增加210元。
詳細解讀
(一)企退人員養老金普漲45元後多繳多得
1、定額每人漲45元。 按照國家要求,每名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5元。
2、與繳費年限掛鉤。 2018年繼續實行與繳費年限掛鉤普遍增加基本養老金的辦法,其中:
繳費年限滿10年及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元;
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
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5元。
3、與養老金水平掛鉤。 通過採取低者高調、高者低調的方式,保障待遇水平偏低的人員能夠適當多增加基本養老金。
具體來說,將退休人員2017年年底前的月基本養老金由高到低劃分三檔:
5270元(含)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
3770元(含)~5270元之間的每人每月增加50元;
3770元以下每人每月增加60元。
同時,為了兼顧公平,針對少數退休人員按與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後低於下一檔的,還將進行差額補足。
[舉例]
2017年底滿64歲的李大爺,全部繳費年限37年,2017年的基本養老金為每月3775元。按照第二檔標准,應上調50元,與原養老金相加為3825元。但2017年12月養老金低於3770元的第三檔人員上漲60元後,部分人員會達到3830元(3770+60),高過李大爺的3825元,所以再對李大爺提高5元,使他達到第三檔的最高額3830元。在與養老金水平掛鉤的調整中,李大爺實際每月增長55元。再加上定額調整和繳費年限調整,李大爺每月養老金共增加211元,達到每月3986元。
(二)三類人員額外享受政策傾斜
1、高齡退休人員再補貼
針對退休時間早、年齡偏大的退休人員,為了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基本生活水平,自2007年起,本市在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時均向高齡退休人員適度傾斜。
2018年對這部分人繼續補貼,凡在2017年年底前已經年滿65周歲及以上的高齡退休人員,在按照上述的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進行調整後,再次享受到40元至70元四個檔次的傾斜政策,即:
65至69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40元;
70至74周歲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
75至79周歲每人每月再增加60元;
80周歲以上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
在此基礎上,為了體現對退休時間早、連續工齡和繳費年限長的退休人員的進一步政策傾斜,2018年新增了對65周歲以上退休人員中繳費年限滿30年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元。
[舉例]
2017年年底年滿80周歲的張大爺,全部繳費年限40年,2017年的基本養老金為每月4900元。調整後,2018年月養老金漲了290元,為每月5190元。具體演算法如下:
4900+45(定額調整)+3×40(按繳費年限增加)+50(按與養老金水平掛鉤分檔增加)+(70+5)(高齡增加)=5190(元)
2、建國前參加革命的老工人繼續增加養老金
目前,本市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普遍在80歲以上,國家規定他們可享受100%退休待遇,此次調整仍將按往年辦法,以參加革命工作時間為標准,每月增加425元至395元。
3、三類人員不低於平均水平
本市還將保證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原工商業者、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調整後不低於全市養老金的平均水平。
按照定額調整、與繳費年限掛鉤調整和與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後,上述人群中基本養老金低於調整後每月3959元全市養老金平均水平的,補足到平均水平。
最新消息
2019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5%
2019年3月13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於2019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從2019年1月1日起,為2018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 總體調整水平為2018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 5% 左右 ,預計將有1.18億名退休人員受益。
Ⅱ 公司代繳社保十五年和不上班個人繳十五年,退休養老金一樣嗎
公司代繳社保十五年和不上班個人繳十五年,退休養老金一樣嗎?其實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的小夥伴,因為在現實社會中有很多人是在職人員,但有很多人是自由職業人,這兩個不同的人群,勢必會有這樣的疑問存在。
除此之外,在職人員的社保費用一共包括5個險種,第1個是養老保險,第2個是失業保險,第3個是醫療保險,第4個是工傷保險,第5個是生育保險。但是社會自然人只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也就是說,我們在享受養老退休金的時候,不能夠享受在職人員的失業險,醫療險和工傷險,只能夠享受醫療和養老保險,所以這個金額不一樣。
總而言之,只要你交的社保費用高,到了可以享受退休養老金的年齡所享受的賬戶儲存額就越高,相反就少。
Ⅲ 交社保21年可領多少養老金
社會養老保險繳納了21年退休金,一般的情況下能領到1300元左右吧!
就那了20幾年的社會養老保險,退休時間辦理退休手續,一般的是能夠領到1300元左右的退休金,另外,如果是男職工的話,應該補交醫療保險達到25年的
Ⅳ 教師的職稱對退休後的工資有多大影響
這肯定是有關系的,高級職稱要比初級中級職稱的待遇要好很多。中小學教師退休工資30年(不含30年)工齡以下退休時按基本工資的80%辦理退休待遇,30年—35(不含35年)年85%,35年(含35年)以上90%。
2014年9月30日以前教師退休工資計算方法:職務(崗位)工資、級別或薪級工資、10%津貼三項之和*90%(35年以上工齡90%,以下85%)+教齡工資+生活補貼+住房補貼+獨生子女(10元)+個人賬戶工資(個人上交的統籌金),(其中崗位工資由職稱決定,影響其他各項指標),個人賬戶工資源帶(與職稱有關)根據個人上繳統籌金的多少,按10年發放給退休教師。住房補貼=(前三項之和*90%+生活補貼+獨生子女10元+教齡津貼)*13%,住房補貼跟職稱有關系。
教禪宏師不同職稱工資標准不同,退休時薪級工資相差不大,崗位工資和10%津貼有差距,生活補貼、住房補貼、個人賬戶工資等都跟職稱有聯系,而且賀裂冊影響較大。
我們地區2014年10月1日以後退休的教師,由於2017年對「中人」實施了臨時調整工資辦法(中級職稱教師395元/月,高級職稱教師519.8元/月),所以,同時退休的其他條件相同,中級職稱教師與副高職7檔教師工資相差1000元左右
Ⅳ 2021年北京市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方案
法律分析:按照國家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本市繼續為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含退職、退養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這是本市第29次增加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也是2016年以來第6次同步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1)定額調整基本養老金每名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0元。(2)掛鉤調整基本養老金與繳費年限掛鉤:2021年繼續實行與繳費年限掛鉤普遍增加基本養老金的辦法。其中,繳費年限滿10年及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元;對於不足整年的余月數,每月增加0.2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5元。與養老金水平掛鉤:按照退休人員2020年底前的月基本養老金水平,以2020年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5786元)為基準線劃分兩檔,5786元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5786元(含)以下每人每月增加55元。通過採取低者高調、高者低調的方式,保障待遇水平偏低的人員能夠適當多增加基本養老金。同時,為了兼顧公平,針對少數退休人員按與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後低於5841元的,還將進行差額補足(僅限於調整前月養老金水平在5786元以上的退休人群)。(3)適當向高齡退休人員傾斜針對退休時間早、年齡偏大的退休人員,為了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基本生活水平,自2007年起,本市在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時均向高齡退休人員適度傾斜。2021年繼續堅持這一做法,對在2020年12月31日(含)之前已經年滿65周歲及以上的高齡退休人員,在按照上述辦法進行調整後,再次享受40元至70元四個檔次的傾斜政策。即:65至69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40元;70至74周歲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75至79周歲每人每月再增加60元;80周歲以上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在此基礎上,繼續對65歲以上退休人員中繳費年限滿30年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元,以體現對退休時間早、連續工齡和繳費年限長的退休人員進一步傾斜。(4)兩種特殊的調整方式一是繼續單列調整企業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目前,本市企業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普遍在80歲以上,國家規定他們可享受100%退休待遇。此次調整仍將按往年辦法,以參加革命工作時間進行調整,即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355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325元。在上述兩檔標準的調整基礎之上,他們還享受高齡退休人員的傾斜政策,本次調整合計將普遍增加395至425元/月。二是保證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原工商業者調整後不低於全市養老金的平均水平。按照定額、與繳費年限掛鉤增加基本養老金和與養老金水平掛鉤增加基本養老金後,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原工商業者基本養老金低於調整後全市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平均水平的,補足到平均水平。同時,在2020年12月31日(含)之前已經年滿65周歲及以上的高齡退休人員,還享受高齡退休人員的傾斜政策。本市機關事業單位2020年12月31日(含)之前退休的人員,也將按照上述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和調整標准進行調整,並於6月底前發放到位。
法律依據:根據《北京市最低工資規定》要求,為保障勞動者基本生活,自2021年8月1日起,本市調整月最低工資標准。其中,月最低工資標准從2200元調整到2320元,增加120元。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25.3元/小時,非全日制從業人員法定節假日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59元/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