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國養老金怎麼算
生活在德國——養老金怎麼算
薪酬指數
一直有工作的居民每年都會從德國養老保險方面獲得相應的Entgeltpunkte(薪酬指數),薪酬指數=工資/德國平均月收入。工資越高的人群,獲得的Entgeltpunkte(薪酬指數)也越高,所將獲得的養老金金額也將越高。
退休金單位值
根據聯邦統計局的數據,目前德國居民的平均月收入為稅前3022歐元,這個收入的金額也就是德國目前的退休金單位值( Rentenwert) 的計算標准。目前德國每個退休金單位值為西德 30,45歐元,東德28,66歐元。
由於經濟情況的變化和居民平均收入的'變化,過去幾年中,發放養老金的參照標准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所以,這樣的數據也只是一個參考,並不完全准確。在未來的幾十年中,養老金的金額也有可能會增加。比如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德國退休金單位值( Rentenwert)為西德39.58馬克,合計20.23歐元;東德15.94馬克,合計8.1歐元,與現在的德國退休金單位值相差較大。
養老金估算
如果稅前月收入為1000歐元,他們工作滿一年,可以從德國養老保險方面獲得0,33 個Entgeltpunkte(薪酬指數)。謹記, Entgeltpunkte(薪酬指數) 取決於個人的工資水平和交納養老金的年限時長。如果工作滿45年,每月稅前收入1000歐元,直到2061年,每月獲得的養老金金額為453歐元;如果稅前月收入為2000歐元,工作滿一年,可以在德國的養老保險方面獲得 0,49 個Entgeltpunkte(薪酬指數)。工作滿45年後,每月大概可以獲得約680歐元的退休金。
那麼最高的退休金有多少呢?
根據2016年1月制定的 Bemessungsgrenze 規定,德國每月最高的退休金金額的計算標准為每月稅前收入 6200歐元。也就是說,稅前收入在6200歐元以上的人群,退休金金額還是按照6200歐元計算。
但是,如果工齡為40年的人群,其每月的稅前收入都高達6200歐元,這樣的人每月可以獲得的稅前養老金金額也只為2498歐元,最高的退休金金額為每月2811歐元。如果,再計算其他的因素,比如在職培訓和休產假等,每月獲得的稅前養老金金額也有可能下降為2600歐元。也就是說,如果想獲得每月2811的養老金收入,必須從20歲開始,每月的稅前收入就高達6200歐元,並且連續45年交納養老保險。
㈡ 德國社保交多少年可領退休金
根據德國的提前退休制度,繳納社保滿45年的人可在63歲提前退休並領取全額退休金
國養老金體系具有高度福利性,主鋒帆要體現在高替代率方面。一直以來,德國的替代率保持在70%。德國的職工退休後,每月還可以領到養老金,而養老金的多少主要取決於職工投保時間的長短和原先工資的高低。比如,一個退休職工有40年的投保時間,平均每月就可以領到相當於凈工資的約63%的養老金;有45年的投保時間,平均每月就可以領到相當於凈工資的約70%的養老金。德國福利主要包括失業救濟、退休金、傷殘撫恤金和向配偶子女支付的遺囑撫恤金。當被保險人滿足工齡要求並達到標准退休年齡,或因殘疾無法工作時,可獲得養老金。若退休職工去世後,其配偶一般可以繼續領取60%的養老金,配偶及子女可享有遺囑撫恤金。
退休金計算方法: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金計算方法: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戚亂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有獨生子女證的,增加養老金總額的5%。
退休金是國家按照社會保險制度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給貨幣形式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六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銀仔雹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本人。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直接向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繳納社會保險費。
㈢ 世界各國退休金一覽表
世界各國退休金都是不一樣的,平時聽到待遇最好的國家是:法國、德國、英國、希臘、義大利。
1、法國
法國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59.4歲,男59.5歲,女59.4歲。法國2010年新生兒預期壽命為81.6歲。在法國,工作滿40年就可以領取,全額養老金,即退休前工資的80%。
㈣ 德國人退休後能拿多少退休金
據《參考消息》1月10日報道,各國退休制度各有不同。
退休制度,各有不同
各國的退休制度千差萬別。在澳大利亞,人們早早就開始為退休儲蓄資金。義大利和德國提高了退休年齡並削減了福利。以下是一些重要國家的退休制度:
美國:高度依賴社會保險
美國退休制度的核心是社會保險。社會保險金是通過按月向勞動者和雇員征稅獲得的。保險金為每月平均1269美元。社會保險金是2/3的退休人員的主要收入來源。美國人只要年滿62歲就可以領取社會保並模險金,但要到更薯肆高的年齡才能足額領取———出生於1943-1959年的人要年滿66歲,此後出生的人要年滿67歲。許多人還依靠企業養老金。不過,企業正在以類似401(K)(由雇員和僱主共同繳費建立起的完全基金式養老保險制度———本報注)的計劃取代企業養老金。這些計劃需要雇員自己儲蓄和投資。
日本:養老金替代率過低
日本的養老金分為三部分:勞動者通過一個由他們自己繳納部分費用的基金領取每月大約6.6萬日元(657美元)的固定養老金;他們還基於個人收入領取第二項養老金,這完全是由他們自己繳費的;他們還可以繳費加入其他自願參加的計劃。他們可以在繳費25年後開始領取固定養老金;在繳費40年後有資格領取全額福利。固定養老金和基於個人收入的養老金加在一起,平均只相當於退休前收入的大約25%。許多日本老人從事帶有優厚福利的終身工作,積蓄頗豐。但是,在經濟停滯和企業裁員的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勞動者要想存錢就很吃力了。
德國:退休年齡逐漸提高
德國的退休制度在許多人看來是非常優厚的,但也在逐漸收緊。二戰後的經濟繁榮讓退休人員過上了舒適的生活。德國人可以在65歲時拿到全額退休金。不過,這條年齡線在逐漸提高。1964年之後出生的人可能要到67歲才能退休。該制度提供的退休金相當於平均稅後工資的58%。養老金是通過工資稅籌集的。養老金與一個人的工作年限掛鉤。不過,目前由於退休人員相對於在職人員的比率在上升,所以養老金的水平有所下降。收入極低的退休人員還有一項額外福利作為安全保障。許多為大僱主工作的人還能領取企業養老金。
英國:制度設計繁瑣復雜
英國政府的養老金制度旨在保護退休人員免於窮困潦倒,而不是讓他們生活優渥。英國退休人員只有38%的收入來自政府養老金,遠低於德國和義大利的水平;英國退休人員有26%的收入來自企業養老金。英國有著多級的國家養老金制度,靠工資稅籌集資金,高收入者要多繳稅。第一級是基本的國家養老金。繳費30年以上的英國人可以每周領取110.15鎊(177.34美元)的養老金。無論繳費多少,所有退休人員領取的這筆養老金數額都是一樣的。所謂的二級國家養老金更能反映雇員的收入水平。復雜嗎?的確。即將出台的法規將打造單級國家養老金制度。
巴西:慷慨超出發展水平
20世紀80年代,巴西推出了慷慨的政府養老金制度,但該國的富裕程度還不足以踐行這一制度。該制度通過工資稅籌集資金;高收入勞動者的繳費金額比較高。巴西人只需繳費15年,就可以在男性65歲、女性60歲的時候領取全額養老金。如果繳費達到30年,男性可以在53歲時退休。如果繳費達到25年,女性可以在48歲時退休。對領取平均水平工資的巴西人來說,該國養老金相當於他們以往稅後收入的97%,遠高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69%的平均水平。隨著人口老齡化絕手緩,巴西在支付這些養老金時將會非常吃力。
韓國:老年人貧困率高企
韓國的退休金制度很吝嗇,而且越來越吝嗇。政府項目根據平均收入和繳費年限發放養老金。60歲可以領取全額養老金;2033年,年齡將提高到65歲。2008年,一般退休人員拿到的政府養老金相當於平均稅前收入的一半。不過,這個數字將逐漸降低到2028年的40%。雇員和僱主必須各繳納工資的4.5%作為退休基金。自由職業者可以選擇繳納最高為工資的9%的金額。企業也提供401(K)式的養老金、遣散費或個人退休金賬戶。勞動者可以同時拿到政府和企業發放的退休金。不過,許多韓國老人處境艱難:他們比預想的更長壽,但卻沒有為晚年生活積蓄足夠的資金。許多人還指望退休後靠子女養老———由於年輕勞動者更願意自己生活,所以這種制度正在逐漸瓦解。該國的老齡貧困率在發達世界居於首位:45.1%,而經合組織國家的平均水平為13.5%。
丹麥:與在職工資差不多
丹麥提供基本的政府養老金和輔助福利。如果人們的收入增加,能夠領取的輔助福利就會減少。政府養老金是通過稅收籌集資金的。還有一種政府養老金靠個人繳費。此外,有90%的全職勞動者領取企業養老金。一般退休人員領取的養老金接近在職時的稅後工資的95%。最低的養老金是每年7800克朗(1400美元)。退休年齡為65歲,將從2024年開始提高到67歲。
㈤ 德國人幾歲開始領退休金
2012年1月1日,德國開始實施將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67歲的法規。
新法規針對的是1947年以後出生的人。對於1947年出生的人,2012年的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零1個月。1948年出生的人,退休年齡將再增加1個月。
1958年出生的人,退休年齡提高到66歲。1958年以後,每晚出生一年,退休時間延長兩個月。這樣,到1964年及以後出生的人,法定退休年齡將提高到67歲。
(5)德國平均退休金擴展閱讀
德國退休年齡規定的演變
德國規定退休年齡的那部法規制定於1957年,當時的出發點是預計德國人口出生率將不斷提高,而現實則走向了預測的反方向。近年來,德國雖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但出生率很低。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過去10年,德國大多數年份都處於人口負增長狀態。
聯邦統計局預測,到2060年,德國人口將從現在的8500萬下降到6500萬。人口出生率持續降低,老齡化趨勢便愈發嚴重。1991年,平均4個德國就業者養活一個退休人員,而預計到2030年,就得每兩個就業者養活一個退休人員了。
德國養老保障制度已有120多年的歷史。自有這一保障以來,實行的就是即收即付的政策,即由當前的工作者繳納養老保險金以支付已經退休人員的養老金。
但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重,上班族的負擔也日益沉重。這樣在兩代人之間就產生了一個是否公平的問題。為了維持代際之間的相對公平,現實的解決途徑就是延長退休者的年齡。
另外,由於德國人均壽命逐步提高,退休者領取退休金的年限也越來越長。統計顯示,在過去的40年裡,德國人平均領退休金的時間增加了7年,達到約17年,給保險公司造成的壓力越來越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提高退休年齡成為德國政府不得已的選擇。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 延遲退休,德國人不搞「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