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2017年7月教師退休,按那年工資標准算退休工資
教師屬於事業單位,實行新老辦法比較,限高保低。
新辦法統籌地區平均工資按照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計算,本人工資按照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計算;老辦法按照2014年9月30日的工資計算。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
《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的通知 》
人社部發[2015]28號
三、准確把握《決定》的有關政策。
(四)關於「中人」的過渡。全國實行統一的過渡辦法。對於2014年10月1日前(簡稱改革前,下同)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設立10年過
渡期,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底限高。即:新辦法(含職業年金待遇)計發待遇低於老辦法待遇標準的,按老辦法待遇標准發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於老辦法待遇標準的,超出的部分,第一年退休的人員(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員(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發放20%,依次類推,到過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員(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0%。過渡期結束後退休的人員執行新辦法。
N 老辦法待遇計發標准=(A*M+B+C)*∏(1+Gn-1)
N=2015 A:2014年9月工作人員本人的基本工資標准;
B:2014年9月工作人員本人的職務職級(技術職稱)等對應的退休補貼標准; C:按照國辦發[2015]3號文件規定相應增加的退休費標准; M:工作人員退休時工作年限對應的老辦法計發比例;
Gn-1:參考第n-1年在崗職工工資增長等因素確定的工資增長率,n∈[2015,N],且G2014=0;
N:過渡期內退休人員的退休年度,N∈[2015,2024]。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間退休的,其退休年度視同為2015年。
新辦法待遇計發標准=基本養老金+職業年金,其中,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經+個人賬戶養老金。 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1.基礎養老經=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1%,其中,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實際平均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年限。 各地根據測算形成與機關事業單位職務職級(技術等級)和工作年限相對應的視同繳費指數(樣表詳見附件),工作人員退休時,根據本人退休時的職務職級(技術職稱)和工作年限等確定本事視同繳費指數。
實際平均繳費指數=(Xn/Cn-1 + Xn-1/Cn-2 + ...... + X2016/C2015 + X2015/C2014 + X2014/C2013)/N實繳;
Xn、Xn-1、... X2014為參保人員退休當年至2014年相應年度本人各月繳費工資基數之和,Cn-1、Cn-2、... C2013為參保人員退休上一年至2013年相應年度當地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
N實繳為參保人員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年限。
2.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過度系數。 其中,過渡系數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統籌地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過渡系數保持一致。視同繳費指數由各省級地區統一確定。
3.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存儲額÷計發月數。 其中,計發月數按國家統一規定執行。
4.職業年金計發按照《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有關規定執行。
C. 2017年教師退休工資怎麼算
退休後領770元養老金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D. 在2017年2月退休教師工資是怎樣計算的退休金
養老保險領取如下: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回均工資×a+本人指答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E. 2017年代課老師的退休工資怎麼計算
代課老師退休工資的計算遵循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為:上年度全省(或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乘以(1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的和)除以2,再乘以繳費年限,最後乘以1%。個人賬戶養老金則以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來計算,計發月數根據不同退休年齡有所不同,50歲退休為195個月,55歲退休為170個月,60歲退休為139個月。
繳費年限滿15年後,每月大約可領取1000元左右的養老金。如果需要更精確的計算結果,需將所在地上年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及個人繳費數代入上述公式進行計算。
以這個公式為基礎,代課老師的退休工資計算是根據其在崗期間的工資平均值和繳費年限進行的。基礎養老金部分反映了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調整,而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則體現了個人繳費的累積效應。對於具體數額的計算,需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和所在地區的政策進行調整。
總體而言,代課老師的退休工資計算方法遵循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通用原則,通過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組合,確保了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然而,具體的計算結果還需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如所在地區、繳費年限和繳費金額等因素進行。
F. 2017年教師退休工資怎麼計算
養老保險領取如下: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內資×a+本人指數化容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G. 教師中人退休金怎樣計算
退休人員按繳費年限調整基本養老金。1、繳費年限滿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一年,每月增加一定金額。2、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退休人員(不含建設用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固定金額。3、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一定金額。
大家對我國基本的養老保險政策非常關注,因為這關繫到未來的生活來源。例如,教師關注退休金計算方式。以下是中人教師退休金計算方式和30年工齡退休工資的相關信息。
一、中人教師退休金計算方式: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二、30年工齡退休工資:
1、按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低於統籌范圍內平均基本養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員(不包括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軍隊轉業幹部、原工商業者),在按繳費年限調整養老金的基礎上,再按下述辦法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滿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繳費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繳費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汪穗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上述人員調整後的基本養老金不超過2773元/月。
2、退休金按工齡計算,每工作一年增加100元。依此類推,工齡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參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參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齡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不分高級工、中級工,還是普通工人,退休金一律平等。公務員也要不分職位高低一律平等,和工人的退休金一樣。
3、2017年12月31日前,經批准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含機關、財政全額供款和差額供款事業單位中執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費計發辦法和調整政策的勞動合同制工人),自2017年1月1日起調整基本養老金。
4、退休人員按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滿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一定金額;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退休人員(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固定金額;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一定金額。
退休金的計算方式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工齡越長,退休金領取的金額越多。我國對退休年齡政策進行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