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靈活就業退休和職工退休有什麼區別
一、職工退休與靈活就業退休的差異
職工退休與靈活就業退休主要存在以下不同:
1. 繳費負擔:在職員工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養老保險費用,而靈活就業人員需獨自承擔全部費用的20%。
2. 退休年齡:女性在職員工退休年齡為50周歲,而女性靈活就業人員的退休年齡消攔為55周歲。
3. 退休手續:在職員工的退休手續由單位負責辦理,而靈活就業人拿衡胡員需自行申報退休審批手續。
二、退休時間的差異
職工退休和靈活就業退休的時間不同。靈活就業人員的退休時間為男性60周歲、女性55周歲,而職工的退休時間為男性60周歲、女性50周歲。
法律快車提示:符合一定條件的個人可以享受退休待遇,包括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幹部年滿55周歲,女性工人年滿50周歲。靈活就業人員的法定退休年齡由各統籌地區的規定決定。
三、退休工資的差異
職工退休和靈活就業退休的工資存在差異:
1. 靈活就業人員僅需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相較於在職員工,少了生育、失業和工傷保險,因此也無法享受相關待遇。
2. 靈活就業人員個人需承擔一部分統籌繳費,繳費基數為年度公布的繳費基數。在單位繳納時,個人承擔8%,單位承擔16%進入統籌賬戶。
3. 部分地區要求靈活就業的女攔正性在55歲退休,而普通女工人在50歲即可退休。
4. 由於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比例或金額通常低於企業職工,因此他們的養老金待遇通常低於企業職工。
5. 國家針對不同類別的靈活就業人員提供了社保優惠和補貼政策,而在職員工無法享受如失業保險金等福利。
Ⅱ 靈活就業人員和職工退休年齡一樣嗎
不一樣。職工退休和靈活就業退休時間是不一樣。
1、靈活就業退休時間為男60周歲、女55周歲;
2、職工退休時間為男60周歲、女50周歲。
相同點:
1.無論是靈活就業人員還是在職職工,領取養老金,享受退休後的醫療待遇,都要繳納社會保險,尤其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2.靈活就業人員醫保和職工醫保的報銷比例及起付線相同。
不同點:
1.繳費主體不同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保,繳費主體單一,純粹是個人繳費,但對40,50及重度殘疾人員有養老、失業、醫療三險補貼。
2.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繳費系數、繳費金額不同
綜上所述,企業女職工50周歲退休、女幹部55周歲退休;自由職業者女職工均55周歲退休。男職工都是60周歲退休。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Ⅲ 靈活就業社保和職工社保退休年齡
靈活就業社保和職工社保在退休年齡上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主要源於兩者的參保性質、繳費方式以及享受的待遇等方面的不同。
一、靈活就業社保退休年齡規定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的社會保險,通常是以個人身份自願參加的,其繳費方式和標准也與職工社保有所不同。在退休年齡方面,靈活就業社保的退休年齡一般與職工社保相同,即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或50周歲,視具體情況而定)。然而,由於靈活就業人員的就業形式較為靈活,部分地區可能會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政策規定,對靈活就業人員的退休年齡進行適當的調整。
二、職工社保退休年齡規定
職工社保是指由用人單位為職工繳納的社會保險,其繳費方式和標准通常較為固定。在退休年齡方面,職工社保的退休年齡一般按照國家規定執行,即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幹部年滿55周歲,女性工人年滿50周歲。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調整和完善,職工社保的退休年齡也可能會有所變化。
三、兩者差異及影響因素
靈活就業社保和職工社保在退休年齡上的差異,主要受到參保性質、繳費方式、享受待遇等因素的影響。靈活就業人員由於其就業形式的特殊性,其退休年齡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和政策規定進行適當的調整;而職工社保則更多地受到國家統一規定的影響。此外,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以及養老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未來靈活就業社保和職工社保的退休年齡也可能會進一步調整和優化。
綜上所述:
靈活就業社保和職工社保在退休年齡上雖然存在一定的差異,但總體上都是根據國家政策和規定來確定的。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來說,了解並遵守當地的社保政策和規定,合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和養老計劃,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政府和社會也應關注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保障問題,為他們提供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保制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規定: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Ⅳ 靈活就業人員和企業職工退休一樣嗎
法律分析:一,企業退休與靈活就業退休:
1、在退休年齡上,是一樣的,都是男性60周歲,女工人50周歲,女幹部55周歲;
2、在退休待遇上,是不一樣的,企業退休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的個人賬戶以及統籌賬戶的金額是有區別的。
二,養老保險退休金的組成:
1、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構成;
2、即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3、其中,由於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是從90年代才開始逐步建立,因此過渡性養老金作為一種過渡性安排,不是每個人都享有的;
4、只有在《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 《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才享有過渡性養老金,即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Ⅳ 鍦ㄤ紒涓氶浼戝拰鐏墊椿灝變笟鍖哄埆鏄浠涔
鍦ㄤ紒涓氶浼戝拰鐏墊椿灝變笟鍖哄埆濡備笅錛
1銆佸湪閫浼戝勾榫勪笂錛屾槸涓鏍風殑錛岄兘鏄鐢鋒60鍛ㄥ瞾錛屽コ宸ヤ漢50鍛ㄥ瞾錛屽コ騫查儴55鍛ㄥ瞾錛
2銆佸湪閫浼戝緟閬囦笂錛屾槸涓嶄竴鏍風殑錛屼紒涓氶浼戜漢鍛樺拰鐏墊椿灝變笟浜哄憳鐨勪釜浜鴻處鎴蜂互鍙婄粺絳硅處鎴風殑閲戦濇槸鏈夊尯鍒鐨勩
鐏墊椿灝變笟紺句繚鍜岃亴宸ョぞ淇濋浼戝悗鍖哄埆濡備笅錛
1銆佺伒媧誨氨涓氫漢鍛樺彧闇瑕佺即綰充袱闄╋紝鐩稿逛簬涓婄彮鑱屽伐鏉ヨ村皯浜嗙敓鑲層佸け涓氬拰宸ヤ激淇濋櫓錛屽洜姝や篃涓嶈兘浜鍙楀埌鐩稿叧鐨勫緟閬囷紱
2銆佺伒媧誨氨涓氫漢鍛橀渶瑕佷釜浜烘壙鎷呬竴閮ㄥ垎鐨勭粺絳圭即璐癸紱
3銆侀儴鍒嗗湴鍖虹伒媧誨氨涓氱殑濂蟲ц55宀佹墠鑳介浼戱紝鑰屾櫘閫氬コ宸ヤ漢鍙闇瑕50宀佸氨鍙浠ラ浼戱紱
4銆佺敱浜庣伒媧誨氨涓氫漢鍛樼即璐規瘮渚嬫垨閲戦濋氬父浣庝簬浼佷笟鑱屽伐錛屾墍浠ヤ竴鑸鎯呭喌涓嬶紝浼佷笟鑱屽伐閫浼戝悗鐨勫吇鑰侀噾寰呴亣浼氶珮浜庣伒媧誨氨涓氫漢鍛樼殑鍏昏侀噾寰呴亣錛
5銆佸浗瀹墮拡瀵逛笉鍚岀被鍒鐨勭伒媧誨氨涓氫漢鍛樹笉鍚岀殑紺句繚浼樻儬銆佺ぞ淇濊ˉ璐存斂絳栵紝涓婄彮鑱屽伐鏃犳硶浜鍙楀埌渚嬪傚け涓氫繚闄╅噾銆
緇間笂鎵榪幫紝鍏舵℃槸鐏墊椿灝變笟浜哄憳涓鑸閮戒細鎻愬墠閫浼戱紝涓昏佺殑鍘熷洜鏄鍥犱負鐏墊椿閫浼戝氨涓氫漢鍛樻墍澶勭殑宸ヤ綔鐜澧冭櫧鐒舵瘮杈冭嚜鐢憋紝浣嗘槸鍦ㄩ庨櫓紼嬪害涓婇潰浼氭瘮浼佷簨涓氬崟浣嶇殑鑱屽伐鏉ュ緱鏇撮珮銆
銆愭硶寰嬩緷鎹銆戱細
銆婁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紺句細淇濋櫓娉曘嬬鍗佸叚鏉
鍙傚姞鍩烘湰鍏昏佷繚闄╃殑涓浜猴紝杈懼埌娉曞畾閫浼戝勾榫勬椂緔璁$即璐規弧鍗佷簲騫寸殑錛屾寜鏈堥嗗彇鍩烘湰鍏昏侀噾銆
鍙傚姞鍩烘湰鍏昏佷繚闄╃殑涓浜猴紝杈懼埌娉曞畾閫浼戝勾榫勬椂緔璁$即璐逛笉瓚沖嶮浜斿勾鐨勶紝鍙浠ョ即璐硅嚦婊″嶮浜斿勾錛屾寜鏈堥嗗彇鍩烘湰鍏昏侀噾錛涗篃鍙浠ヨ漿鍏ユ柊鍨嬪啘鏉戠ぞ浼氬吇鑰佷繚闄╂垨鑰呭煄闀囧眳姘戠ぞ浼氬吇鑰佷繚闄╋紝鎸夌収鍥藉姟闄㈣勫畾浜鍙楃浉搴旂殑鍏昏佷繚闄╁緟閬囥
Ⅵ 單位退休與個人退休的區別
法律分析:單位辦理退休和個人辦理退休的差異:
(一)女性辦理退休的年齡要求不一樣。即單位的女職工退休年齡是50周歲,女性管理人員是55周歲,而自己辦理退休的人員,屬於靈活就業人員,其女性的退休年齡是55周歲。
(二)具體辦理退休的方式不一樣。單位辦理退休,一般都是由用人單位人力資源部門的同事幫助辦理為主,職工個人只負責提交個人的相關資料;個人辦理退休,既要自己准備資料,也要自己親自到社保部門去申請和辦理。
(三)辦理的地點不一樣。單位職工辦理退休,一般是在縣級社保局的辦事大廳辦理,資料直接由退休審批科受理;個人辦理退休一般是在參保地或是戶籍所在地的縣級社保局下屬的街道或是鄉鎮社保站、社保服務中心等地辦理。
(四)申請材料要求不一樣。單位辦理退休,特別是國有企業、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在辦理退休時,都要求要提交個人人事檔案;但是靈活就業人員辦理退休,除了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人員,具有特殊工種工作年限的人要求提供個人檔案以外,一般人員下不需要提交個人人事檔案。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