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福建省全民所有制企業職工退休養老保險暫行規定》的通知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逐步建立新的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全民所有制企業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費用,促進生產發展和社會安定,特製訂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對退休養老實行強制保險。我省各行業的省、地、市、縣屬及中央在閩的全民所有制企業(以下簡稱企業)的職工,均按本規定實行退休養老保險。第三條企業職工的退休養老保險,由各級勞動部門所屬的社會勞動保險公司(以下簡稱社保公司)經辦和管理。第二章退休養老保險的方式第四條全民所有制企業職工的退休養老保險,分別實行以下三種形式:
1、固定職工實行退休費用社會統籌保險辦法。即由企業按規定向社保公司繳納退休費用統籌基金,社保公司按統籌項目和標准,向企業撥付退休費用。退休職工仍向原企業領取退休費。
一九七一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計劃內臨時工,參照固定職工保險方式實行退休費用社會統籌保險辦法。
2、勞動合同制職工實行退休養老保險基金制度。由企業和勞動合同制職工向社保公司繳納退休養老基金,社保公司按企業和職工繳納退休養老基金的年限長短和金額多少計發養老金。
全民帶集體混崗職工參照勞動合同制職工保險方式,實行退休養老保險基金制度。
3、臨時工實行儲存積累式的養老保險。由企業和臨時工本人向社保公司繳納退休養老保險費,社保公司按實際繳納保險費的月份和金額(累計折算為年限長短和金額多少)計發養老保險金。第三章退休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第五條退休費用統籌基金、退休養老保險基金和退休養老保險費(以下統稱為退休養老保險金),按照「以支定籌,略有結余」和儲存積累的原則,實行全省統籌:
1、企業繳納職工退休養老保險金標准,按企業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統一繳納:商業經營性企業(包括糧食商業企業)按25%繳納;工業(包括商業、糧食系統的工廠)、交通和其他行業的企業按17%繳納。
2、職工本人繳納退休養老保險基金標准:實行本規定第四條第二種保險方式的職工按職工本人工資總額的2%繳納。實行本規定第四條第三種保險方式的臨時工按不少於本人工資總額的2%繳納。
工資總額的構成,以國家統計局的規定為准。
企業繳納的退休養老保險金,列入營業外支出。第六條除工交系統的企業已納入全省統籌以外,新納入全省退休養老保險統籌范圍的企業,在一九八九年一月份應多繳納一個月的退休養老保險金作為周轉金。但商業糧食企業可按半個月的退休養老保險金繳納;一次繳納有困難的,可在年內分期繳納。第七條實行本規定擴大養老保險范圍後,對新參加退休養老保險的企業,如由於繳納退休養老保險金而影響地、縣財政收入和企業承包基數較大的,可適當調整承包基數。但對已參加全省退休費用統籌的工交企業,均不再調整。具體辦法由省財政廳另行規定。第八條企業應繳納的退休養老保險金,由社保公司統一委託銀行,採用「托收無承付」的辦法,轉入所在地的市、縣社保公司在開戶銀行開設的退休養老保險金專戶。一九八九年四月一日以後,具體繳款辦法和手續由當地社保公司與企業、銀行商定。
職工本人應繳納的退休養老保險金,由企業在發工資時按月代扣,並集中繳入所在地的市、縣社保公司在開戶銀行開設的退休養老保險金專戶。第四章退休養老保險金的支付第九條固定職工和一九七一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計劃內臨時工,在退休後,按國家和省規定的下列項目和標准支付退休養老保險費用:
1、退休費或離休工資或退職生活費;
2、生活補貼費;
3、退休補助費;
4、離休幹部生活補貼;
5、主要食品、副食品價格補貼;
6、糧油價格補貼;
7、特區生活補貼;
8、離休幹部特需經費;
9、死亡喪葬補助費。
上列退休養老保險費用由社保公司按月撥給企業,由企業發給個人。
未列入上列保險項目的費用,如醫療費等,仍由原企業按規定支付。第十條勞動合同制職工和全民帶集體混崗職工退休後的退休養老保險金項目為:
1、按繳納退休養老保險金年限長短和金額多少計算養老金;
2、國家規定加發的補貼、補助費;
3、醫療補助費;
4、死亡喪葬補助費、供養直系親屬的撫恤費和救濟費。
上列退休養老保險金,由社保公司直接支付或委託有關單位發給。具體給付標准和辦法另定。
『貳』 根據2015年新的退休工資政策,1年工齡100元退休金什麼時間執行
2016年開始實施
1、工人的退休金:按工齡,每工作一年100元。依此類推工齡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參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參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齡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不分高級工,中級工,還是普通工人。退休金一律平等。公務員也要不分職位高低一律平等。和工人的退休金一樣。三年以內執行完成。
2、基本工資工人按照工人資格規定:10年工齡2000元,15年工齡2300元,20年工齡2500元,25年工齡2800元,30 年工齡3000元,40年工齡3500。
3、工齡工資:每年30元,隨著工齡增長。工齡工資的實行這不僅是對老工人的照顧問題,更重要的是鼓勵終身從是工人,有利於工人隊伍的建設和工人隊伍的穩定。
(2)2015福建企業退休金方案擴展閱讀:
2016年4月15日,人社部表示,經國務院批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了《關於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從2016年1月1日起,為2015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5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6.5%左右。
此次調整,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定額調整體現社會公平,掛鉤調整體現「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機制,可以與繳費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適當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等群體傾斜予以照顧。
『叄』 福建省企業養老保險退休後怎麼計算
福建省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 + 過渡性養老金(僅限於1995年底前參保人員)。
1、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應的計發月數;
3、995年底前參加工作且1995年底前有繳費年限的參保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按月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1995年底前繳費年限×1.3%。
福建省勞動保障廳、財政廳
《福建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改革的實施意見》
一、基本養老金的計發。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參保人員,2006年1月1日起達到規定的退休年齡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表示為: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十個人賬戶養老金
(一)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不含廈門,下同)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一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至退休時,繳費年限累計月數的尾數為6個月及以下的按0.5年計算,7個月以上的按1年計算。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計算公式為: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一年度在崗職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職工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按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確定。計算公為: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應的計發月數
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為:
退休年齡應以周歲為標准確定計發月數。
二、過渡性養老金。1。
過渡性養老金的月標准按參保人員1995年底前的繳費年限
每滿一年,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1.3%計發。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1995年底前繳費年限×1.3%。
『肆』 我國政2015年對企業並軌後退休工人怎麼調整養老金
並軌與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沒有關系
目前2015年度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工作即將進入尾聲,各省都在抓緊時間測算調整額並即將公布當地政策,但是這些都和並軌沒有關系
僅供參考:
2015退休人員漲養老金新政策
一、2014年12月31日前,經批准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含機關、財政全額供款和差額供款事業單位中執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費計發辦法和調整政策的勞動合同制工人),自2015年1月1日起調整基本養老金。
二、退休人員按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滿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退休人員(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三、按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低於統籌范圍內平均基本養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員(不包括高階專業技術人員、軍隊轉業幹部、原工商業者),在按繳費年限調整養老金的基礎上,再按下述辦法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滿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繳費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繳費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亂轎蘆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上述人員調整後的基本養老金不超過2773元/月。
四、在按本通知第二、三條規定增加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退休人員再按下列絕對額調整基本養老金: 按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月養老金低於2513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90元;月養老金在2513元及其以上,低於3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月養老金在3500元及其以上,低於4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養老金在4500元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
五、經國家或本市高階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並在退休前被單位聘用為高階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按相應管理許可權批準的高階政工師及勞動部門批準的高階技師,在按本通知第二條和第四條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20元;退休前享受教授級同等待遇的高階工程師,經國家或本市高階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為正高階專業技術人員的,每人每月再增加220元。上述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後,低於2773元/月的,補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職的高階專業技術人員)。
六、按照《 *** 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事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貫徹落實人發[2002]82號檔案精神,切實解決部分企業軍轉幹部生活困難問題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03]29號)精神,退休的軍隊轉業幹部按本通知第二條、第四條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後,低於2773元/月的,補足到2773元/月。
七、按照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戰部、財政部、民政部《關於進一步解決原工商業者生嘩帶活困難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2]9號)精神,原工商業者按本通知第二條、第四條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後,低於2773元/月的,補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職的原工商業者)。
八、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按原勞動人事部《關於建國前參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帆源待遇的通知》(勞人險[1983]3號)規定,享受原標准工資100%退休費的老工人,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40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20元。
養老金並軌是指事業單位養老金計發辦法與企業計發辦法一樣,對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沒有任何影響。
明年養老金標准正常調整。與往前沒有太大差別。
尊敬的網路使用者你好,今年年初社保局已經公布退休金提升了10%,但是每個省份提高的具體細節還沒公布,因為具體細節還沒有制定,所以暫時沒調整,按照去年的過程,今年二季度就會有結果。
每年的年底年初,企業退休人員都十分關注養老金能否上調,截至今年,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已經連續十年上調,但是養老金上調同經濟發展,物價上漲水平,國家的財力有關。2015年養老金能否上調,有賴於國家的政策。在2000年初的一段時間,也有退休金好幾年不漲的情況。所以,養老金漲不漲還要看國家的政策。目前國家還沒有出台2015年企業退休職工工資調整方案。
不能聽高層的說法,上面說一套,下面做一套,即便是上層真的撥下了很多款,一層一層的盤剝後,到最後退休工人能得到的也就沒多少了。
現實擺在眼前,得到的是漲了一個月幾十塊錢的退休金。咳~~咳~~~不多說了
當然是要調整的,這個是全國統一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前一陣的公告,2015年繼續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目前各省正在制定自身調整細則,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確認批准後方能實施的
山東省的企業退休職工2015年上調養老金10%和全國一樣。現在的細則還沒有下來不管從什麼時候漲都有從一月份開始補發的。
並軌和企業沒有關系,並軌是指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和企業並軌,企業本身是不發生變化的,具體上調多少,要根據每年的檔案通知規定執行,2017年還沒有公布調整方案。
調增方案尚未出台、估計要和往年一樣在3一4月份肯定能拿到手、所以還要等一等、到時候從1月份補起今年增漲的退休金
『伍』 福建省職工養老退休金怎麼算
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5)2015福建企業退休金方案擴展閱讀
退休金領取條件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
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陸』 福建省退休金如何計算
法律分析:福建省企業退休金的計算方法是: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 個人賬戶本息和÷120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繳納養老金時間越久,時間越長,我們得到的養老金也就越多。1.基本工資工人按照工人資格規定:10年工齡2000元,15年工齡2300元,20年工齡2500元,25年工齡2800元,30 年工齡3000元,40年工齡3500。2.工齡工資(含工齡):每年30元,隨著工齡增長。工齡工資的實行這不僅是對老工人的照顧問題,更重要的是鼓勵終身從是工人,有利於工人隊伍的建設和工人隊伍的穩定。3.工作工資:補貼按照實際按勞取酬原則;主要是鼓勵工人多幹活,特別是年輕工人精力充沛,他們多勞動多生產,並得到應有的報酬,不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對他們的鼓勵。4、績效工資:月份和年獎金(取代職稱工資)。這部分獎金,只能占工資的10%左右。大家推薦競比實績,每年年獎金,不終身制。每個工人積極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勵工作出成效,優質優得,不僅要激勵多工作,更要激勵勞動人民。5、特優津貼:全體工人公認的特別優秀工人,無名額限制,縣市以上部門高標准考核認定,象領國務院津貼領縣/市政府津貼,不終身制。主要是對那些在勞動工作在有特殊研究成果,並得到很好的推廣,可根據影響范圍的大小確定等級,或者說是以國家及,省級,地市、縣確定不同的標准,使那些有才華的工人得到應有的報酬,真正起到激勵作用。6、工人的退休金:按工齡,每工作一年100元。依此類推工齡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參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參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齡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不分高級工,中級工,還是普通工人。退休金一律平等。公務員也要不分職位高低一律平等。和工人的退休金一樣。三年以內執行完成。7、養老保險:一般要交滿15年,到退休的時候才能終生享受養老金,所以想拿養老金的人請務必在自己退休前15年就開始交。如果到退休年齡交養老保險不滿15年,那等到你退休的時候國家會把你個人帳戶上存的8%的養老金全部退給你。有關退休金領取的相關法律規定是比較明確的,一般來說,只有在職期間交納養老金滿十五年,那麼在退休後就可以按月領取退休金。隨著國家養老保險制度的落實,目前來看,個人交的養老保險年份越長,每月交納的金額越多,那麼在退休後領取的退休金也就越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2、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x繳費年限×1%
『柒』 廈門市退休金計算方法
廈門養老金計算方法:
1、基礎養老金=(個人退休時上年度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繳費年限×1%
何謂「指數」?即所有當月繳費基數與當年月社平工資的比值;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即所有指數平均值與退休時月社平工資的乘積;個人繳費年限則為視同繳費年限與實際繳費年限之和。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應的計發月數
何謂「個人賬戶儲存額」?廈門市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始建於1995年7月,現個人賬戶規模為繳費基數的8%;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始建於2010年,其個人賬戶為個人繳費(政府代繳)部分與政府補貼部分之和。個人賬戶儲存額即為職工養老保險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本息之和。養老金中個人賬戶儲存額按月領取完後,由養老統籌基金支付個人賬戶養老金。
3、過渡性養老金=[1881元×(社會平均繳費指數 0.25)×1988年12月前視同繳費年限×1.3%] [1881元×(1989年1月至1997年6月個人平均繳費指數 0.25)×1989年1月至1997年6月期間實際繳費年限×1.3%]
從上述公式可以看出,過渡性養老金僅限於1997年6月前具有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參保人員,而絕大多數本次按廈人社[2012]11號文補繳人員由於沒有經縣以上勞動部門招工後的工齡,所以無此項待遇。
4、特區補貼=30元。
此外,一次性補繳15年人員的具體待遇標準是什麼?根據《廈門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之規定,個人依照本條例規定按月享受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本市當年最低工資60%的,按照本市當年最低工資的60%發給。目前最低工資為1100元,也就是說參保人員按規定計發後實際享受的養老保險待遇不低於1100×60%=660元。
從這里可以看出,本次按社平60%一次性補繳15年72511.20元的人員,根據其年齡不同,其計算養老金從581.58元至950.78元不等,但實發養老金不低於660元;按社平100%一次性補繳15年120852元的人員,根據其年齡不同,其計算養老金從781.45元到1396.78元不等。
今年初,人社部、財政部下發了《關於2015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規定了此次調整水平按照2015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確定。4月下旬,福建省公布了今年的調整方案,人均上調206元。同時對2015年新增年滿70周歲的高齡人員增發了40元;對退休金低於2023元的軍轉幹部先調至2023元後再進行其他項目的調整。
綜上所述,我國法律明文規定了退休職工的工作時長應該和正式職工相同待遇,不得隨意壓榨,同樣享受退休金待遇以及漲工資的待遇,因此即使對於退休人員來說星期日也不應該強行剋扣工資,這樣公司就違反了我國勞動法的規定了。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切實做好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
四、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加快實現管理服務的社會化。各地要通過加強基本養老保險費征繳、財政補助等措施,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目前仍實行基本養老保險費差額繳撥的地區,要在今年9月底前改為全額繳撥。各地不得實行行業間的封閉運行,對尚未完全實行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地區,在明確保證發放責任的同時,要加大基金調劑力度,對當期發放確有困難的地區要及時實施基金調劑。對基本養老金計發標准要認真進行清理,凡屬國家規定統籌項目內的基本養老金,必須保證足額發放;統籌項目外的,應由企業根據效益情況自行確定。實行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是確保按時足額發放、減輕企業負擔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獨立於企業之外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必要條件。各地要制定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的工作方案和實施計劃,力爭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實現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或委託銀行、郵局等社會服務機構發放基本養老金的目標。要充分發揮街道辦事處、居委會和社區服務組織的作用,為將退休人員納入社區管理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