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公務員納入社保退休

公務員納入社保退休

發布時間:2025-02-07 21:20:49

『壹』 公務員及事業單位納入社保什麼時間開始

事業單位人員從2014年10月開始個人交保險的。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同時決定,統一提高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再次提高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養老金並軌正式啟動,這意味著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將告別「免繳費」時代。
改變
人手發放一張社保卡
此次國務院明確養老金「並軌」在全國范圍同步實施,機關與事業單位同步改革,這意味著全國所有按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的工作人員,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體制內人員」,總數近4000萬的龐大群體都將啟動改革。
長期以來,這部分人及其單位不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養老吃的是「財政飯」。而改革將改變這一局面:今後這些人群將參照企業等城鎮從業人員繳納養老金,並將發放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從單位養老轉向社會化養老。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貳』 為什麼公務員不用繳納社保,而且退休金又很高

公務員該不該交社保?
這是一個由來已久的話題。據報道,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官員在11月17日表示,公務員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勢在必行,但何時正式納入社保體制,尚無具體時間表。
先看一些背景。早在2010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就有不少媒體在關注公務員要不要交社保的問題。當時廣州《信息時報》報道說,一位在退休前以4000元為基數繳納社保金的企業職工,每個月個人需要繳納320元社保,退休後每個月只能拿到1183元。
但是,在工作時不需要繳納一分錢社保金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卻可以領取高得多的退休金。該報道稱,以當時廣州市的待遇,一般科員退休時都有3000多元,而副科級有4000多元,正科級5000多元,副處級則有7000元左右。因此,即使是一直以科員身份工作到退休,其退休待遇都比企業職工多出兩三倍。
這樣的狀況確實讓人感覺不公。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希望將公務員納入社保體系,是為了達到兩個目標:一是充實現有的社保基金,緩解日漸入不敷出的社保的資金壓力;二是讓公務員領取和普通職工一樣多的退休金,從而緩解公務員和企業職工退休者的收入差距。
這兩項目標,第一個是不值得追求的,第二個目標,則是不需要將公務員納入社保體系,就可以達成的。
要讓公務員繳納社保,我們得問一個問題,公務員的工資收入從何而來?答案眾所周知:來自納稅人。同樣道理,如果公務員參與繳納社保的話,這筆交社保的錢也只能來自納稅人。要削減公務員工資總是很難的。我們很難期望,在將公務員納入社保系統後,可以先讓公務員減薪,然後再給他們交社保,更大的可能是,納稅人得額外為公務員承受社保負擔。
所以為充實社保基金而將公務員納入社保體系,實質是由政府財政補貼社保基金。但是,如果只是希望政府財政補貼社保基金的話,完全不必繞這么大一個圈子,直接將財政資金注入社保基金即可。繞這么一個圈子,只是讓資金在多重周轉中增加了浪費和腐敗的可能。
事實上現在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自2000年以來,就有超過4000億元資金來自中央財政撥付。我們設想,如果這4000億資金,要先交給公務員,然後再由他們交到社保基金,那是會讓錢變多,還是變少?筆者認為後者的可能性要更大。所以說,通過讓公務員交社保的辦法充實社保基金,是一個不值得追求的目標。
至於第二個目標,通過參與社保體系,拉低公務員和企業職工的退休金差距,這也是不用將公務員納入社保計劃就可以達到的。若認為公務員退休金太高,我們大可直接降低他們的退休金,而不必來繞社保制度這樣一個大圈子。
當然,要直接降低公務員退休金,這本身是很難的。普通百姓要求降低公務員退休金,一般也就在口頭上說說而已,但公務員卻有極大動力去阻止降低退休金。比如,沒多少百姓會為了降低公務員退休金而天天找政府,甚至去靜坐、遊行,但那些退休公務員,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卻可能這樣做。其中原因,是百姓過於分散,即使能成功讓每個公務員降低1000元退休金,分攤到百姓個人頭上的收益也不會有多少。但對公務員就不一樣,每降低100塊退休金,對他就帶來100塊實實在在的影響。
然而,如果要求直接降低退休金那麼難的話,要求通過將公務員納入社保,從而降低他們的退休金,也將面臨同樣的難度。因為社保制度並沒有那麼玄乎,足以「迷惑」公務員,讓他們漠視自己退休金的變化。
要真正降低公務員退休金,一個可能的辦法,看來只能是循序漸進。那就是像已經實行的社保改革一樣,「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已經退休並開始領取社保的公務員,基本維持當前水平不變,而對於未來才退休和加入公務員團隊的人,則逐步削減其退休金,若他們覺得公務員退休金太低了,那完全可以不幹公務員。反正今天中國公務員的收入已經偏高了,什麼職業都可能缺人手,但公務員是不會缺的。
不過,說公務員沒必要加入社保體系,根本原因還是社保制度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好。社保制度並不能產出更多財富,並不是我們往裡邊投入兩塊錢,等若干年後就可以多出一塊錢。如果社保制度有這么神奇的話,我們當然應該歡迎公務員加入,好讓他們一道享受這種好處。社保制度並沒有這么神奇,就今天中國的社保制度來說,它更多的是一種轉移支付,是將工作中的年輕人財富轉移給了已經退休的老年人
當然,也有很多網友之所以要求公務員交社保,其實是對社保制度提出的一種質疑:如果社保制度真的這么好,為什麼要將公務員排除在這個體系之外?如果社保制度沒這么好的話,為什麼要把它強塞給普通百姓?不得不承認,這是主張推行現行社保制度的人不可迴避的一個問題。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叄』 公務員退休金也納入社保了嗎

是的
國務院
《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國發〔2015〕2號
二、改革的范圍。本決定適用於按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的工作人員。
四、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本決定實施後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詳見附件)。
本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辦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指導實施。
本決定實施後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處理和基本養老金計發比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令第13號)執行。
本決定實施前已經退休的人員,繼續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標准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仍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離休費,並調整相關待遇。

『肆』 公務員退休後現在納入社保後怎樣計算退休金

公務員退休金存在著一定的誤解,社會上普遍認為公務員的退休金非常高,並且不用繳費就可以享受保障,事實情況是這樣的嗎?
一、目前我市公務員分兩類,
1、一類是公務員改革前的綜合管理類公務員,其工資、福利、保險、退休金以及錄用、培訓、獎勵、辭退等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2、一類是聘任制公務員,則與企業員工一樣,購買社保,但其社保屬於單獨建制,也就是說,聘任制公務員同樣也需繳納社會保險,退休後領取養老金,但領取的養老金不從企業養老金中拿錢,並不影響企業員工的權益和利益。
二、方法/步驟
公務員退休收入計算公式如下:
公務員退休收入=(退休前工資+崗位津貼)×X%+各地方退休福利待遇+住房補貼。
其中X%的規定是:
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
年限滿30-35年的,按85%計發
年限滿20-30年的,按80%計發
年限滿10-20年的,按70%計發
年限在10年以下的,按50%計發
其中,退休前工資主要由四部分構成:基礎工資、工齡工資和職務工資、級別工資。
前兩者只是退休前工資的小部分,通常公務員退休前工資主要支持部分還是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所以,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是全額計發,而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則需要按工作年限進行一定比例換算後計發,也就是X%.
相對企業員工工資存在的較大波動性,公務員工資不存在波動性。對此,企業則按其職業生涯中的繳費工資水平來衡量和計算,而不僅僅按其退休時的工資水平計算,而公務員養老待遇主要按其退休時工資水平來核定。
三、注意事項
雖然公務員享受的退休保障較高,但是相比其他職工缺少了失業保險,社保等等,另外由於計算方式的不同,公務員退休金與其他職工退休金是不可進行比較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伍』 公務員納入社保 退休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不同人群不同角度有不同觀點。不過,從大局來看,應該是利大於弊,我認為最大好處就是,公務員養老納入養老保險,幾年以後,退休金逐步和企業持平,或者略高於企業一點,就會大大減少報考公務員的人數。現在報考公務員,至少60%以上看重公務員不交社保退休金很高,優秀人才爭當公僕對於國家來說,確實是一種浪費,優秀人才應該在科技領域、尖端技術等方面發揮自己的能力。公務員養老納入養老保險,更有利於人才流動,想想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人一旦離開單位,幾乎是寸步難行,什麼糧食關系、戶口、住房問題全是單位說了算,結婚還必須單位同意,看看現在,有錢就可以買糧食,戶口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住房可以買賣,宣誓就可以結婚。我認為公務員沒有養老保險才是最後一道枷鎖,只要實現全民社保,全國流動轉移,就解決了包括公務員在內的所有公民的後顧之憂,公務員沒有養老保險,一旦開除或退職,一無所有,連民工都不如,民工還可以買養老保險。相信並不是所有公務員都想干一輩子,公務員養老納入養老保險,公務員退出機制很好解決,大不了辭職換個單位繼續繳納社保即可,我相信通過公務員養老納入養老保險,逐步使公務員成為一個平常的職業,不再使公務員成為幾十比一乃至幾百比一的報考競爭的特殊人群,我們的整個社會就會更加和諧,我們國家的優秀人才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職位,發揮自己更好的作用。因此,公務員養老納入養老保險,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公務員養老納入養老保險的弊端呢,那當然是對於那些混日子混到退休拿高退休金的人不利,我想,這部分人應該是極少數吧。我是一名公務員,我有很強的工作能力和各種特長,但是,我不想干一輩子公務員,我就期望公務員養老納入養老保險,我應該會離開公務員隊伍,去尋找屬於自己更好的空間。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陸』 公務員退休從何時由社保發退休金

2014年10月1日以後退休的公務員工資歸入社保賬戶。

公務員工齡與退休工資簡介

(一)公務員工齡的計算

1.公務員的工齡是從任命為公務員之日所屬月份到退休或死亡之日所屬月份的年數(不滿1年時,每個月按1/12計算)。

2.退休的公務員、軍人、私立學校教職員(不適用公務員年金法,軍人年金法,私立學校教員年金法者除外。)重新任命為公務員時,按照本人意願,根據以前的年金法計算的工齡或服役時間可以與第1項的工齡合並計算。

3.任用為公務員以前的符合兵役法的現役軍人或不是志願而任用的下士官的服役時間可以計入第1項的工齡。

4.給予退休津貼時,除了因下列情況以外的離職期間,需從工齡中減去其1/2。
(1)因公負傷、職業病;
(2)按照兵役法服役時間;
(3)被國家機構,外國機構臨時僱用;
(4)執行其他法律規定的義務工作時間合並計算的工齡。

(二)工齡的合並計算

1.要求合並計算工齡者,需把工齡合並計算申請書通過所屬機關首長遞交公務員年金管理機構。

2.被批准進行工齡合並計算的公務員,需把當時領取的退休待遇(根據公務員年金法、私立學校教員年金法、軍人年金法的有關規定受減發或取消待遇等限制,按照不受限制的情況下應領取的待遇辦理)或保險儲金加上總統令所規定的利率退還給公務員年金管理機構。

3.根據第2項規定,需返還的退職待遇,可以分期付款。這時應加算總統令所規定的利率。
4.一次性返還原領取的退休待遇的,返還金需在接到合並計算通知書30日以內付清。分期付款的,需要從接到合並計算通知書的下個月開始,在領取月薪時交付給保險儲金徵收機構。

5.分期返還金的,採取按月付款的方式,根據下列規定任選次數:
(1)合並計算的工齡不滿5年者,可分12次付清;
(2)合並計算的工齡過5年,不滿10年者,可分36次付清;
(3)合並計算的工齡為10年以上者,可分48次付清。

6.進行工齡合並計算者在中途退休或死亡時,公務員年金管理機構可以從其退休(死亡)待遇中扣除尚未付清的返還金。

7.按照第2項規定計算利率時,需從決定支付退休待遇之日所屬月份至申請工齡合並計算之日所屬月份按年為單位計算。若按第3項規定分期付款加算利率時,需從批准工齡合並計算的下個月到分期付款結束的月份計算。每次付款額需按次數平均。

8.被批准進行工齡合並計算者,要求取消全部或部分合並計算時,或滯納6個月以上返還金時,公務員年金管理機構可以按照本人意願,取消全部或部分合並計算的工齡,或取消已交付返還金以外的合並計算的工齡。

9.取消全部或部分合並計算的工齡的公務員重新要求合並計算的,須把工齡合並計算書通過所屬機關首長遞交公務員年金管理機構。

10.根據第8項規定取消全部或部分工齡合並計算者,根據第9項規定重新進行合並計算時,返還金應加算總統令所規定的延滯利率。

11.上述第7項利率的計算適用當年全國銀行定期存款利率中最高利率。在上述第4項規定的期限內未交付返還金者,在滯納期間以全國銀行當年1月1日的貸款最高利率為准,確定延滯利率

(三)公務員的工齡工資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秦德文提出增加國家公務員工齡工資的建議,由政策規定的每年1元提高到每年5至10元。他認為,目前每年1元的標准不能與社會經濟發展保持同步,增加工齡工資有利於淡化官本位觀念,調動基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可類比於技術職務工資,彌補工資總額中「經驗工資」的不足。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柒』 公務員退休後現在納入社保後怎樣計算退休金

1.公務員退休收入計算公式如下:
公務員退休收入=(退休前工資+崗位津貼)×X%+各地方退休福內利待遇+住房容補貼。
其中X%的規定是:
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
年限滿30-35年的,按85%計發
年限滿20-30年的,按80%計發
年限滿10-20年的,按70%計發
年限在10年以下的,按50%計發
其中,退休前工資主要由四部分構成:基礎工資、工齡工資和職務工資、級別工資。
2.前兩者只是退休前工資的小部分,通常公務員退休前工資主要支持部分還是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所以,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是全額計發,而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則需要按工作年限進行一定比例換算後計發,也就是X%.

閱讀全文

與公務員納入社保退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京統籌退休養老金多少 瀏覽:631
石家莊市老年大學怎麼樣 瀏覽:22
北京老人醫院在哪裡 瀏覽:380
國家對農民養老的政策有哪些 瀏覽:97
農村養老保險戶口遷移 瀏覽:918
父母總覺得無聊怎麼辦 瀏覽:389
麗水養老金每月領多少 瀏覽:789
2015福建企業退休金方案 瀏覽:592
軍隊轉業團級幹部企業退休 瀏覽:113
長壽餐廳隔牆多少錢 瀏覽:656
家境不好對方父母不同意怎麼辦 瀏覽:199
80歲的角膜能用嗎 瀏覽:801
全國最大的養老運行機構 瀏覽:153
感恩孝敬為主的手抄報 瀏覽:505
常規體檢去哪裡便宜 瀏覽:55
重陽節看望爺爺奶奶的作文 瀏覽:114
90歲老人肺癌吐粉色血絲 瀏覽:819
養老保險交費幾號到賬 瀏覽:741
農村養老交五千 瀏覽:453
洋縣有幾個敬老院 瀏覽: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