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都是企業同在2020年退休為什麼工資相差六.七百元
養老金不是說同一年退休就一樣,還要看個人的繳費年限、繳費水平、退休年齡等條件。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都是企業,同在2020年退休,為什麼養老金相差六七百元呢?
首先要澄清,你的一個誤區,你可能認為同一年退休的退休人員養老金都應該一樣,但其實這是個誤區,盡管是同一年退休,但不同的人養老金也是不一樣的,相差六七百元也是正常的。
為什麼呢?
其實只要你了解一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計發辦法就明白其中的原理了。
對於企業退休人員來說,養老金待遇包括兩大部分,分別是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這兩部分的養老金該如何計算呢?我們來看一下人社部公布的計發公式。
從這個計發公式可以看出來,退休時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是影響養老金的一個關鍵因素。
當然,你們是同一年退休,如果是同一個地區的話,這意味著退休時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這個條件也是一樣的。
你可能基於這個認識認為養老金差距不應該那麼大。
但其實通過公式還可以看出,除了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之外,影響養老金多少的還有更關鍵的因素,包括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繳費水平,退休年齡。
其中繳費年限和繳費水平與養老金呈現正比關系。繳費年限越長,繳費水平越高,養老金水平就會越高。
退休年齡與養老金是呈現反比關系,退休年齡越晚的話,養老金就越高。因為退休年齡越晚,所對應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就少。
按照人社部公布的養老金計發月數表,60歲退休對應的是139個月,55歲退休對應的是170個月,60歲退休對應的是195個月。
所以養老金有三個重要的原則,一是多繳多得,二是長繳多得,三是晚退多得。
了解了其中的原理,我們就明白了,為什麼你們的養老金差距六七百元了?
雖然退休時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一個樣,但對方的繳費水平如果比你高,繳費年限比你長,退休年齡比你晚的話,他的養老金就會要比你高。
畢竟現在養老金的計發已經不是搞大鍋飯和平均主義了。而是要體現出效率和激勵的機制。鼓勵大家多繳費,長繳費,晚退休。這就是其中原因所在。你理解了嗎?
樓主您好,都是企業同在2020年。退休工資為什麼相差六七百?其實退休金待遇的高低,並不是說同在一個企業單位,並且是同一年退休就一定會獲得相同養老金的待遇。因為我們養老金的待遇,他並不是說是跟你的企業單位有關系,其實不會考慮企業單位的因素,它只會考慮你自身的參保條件來決定自己退休金的待遇。
也就是你個人的累計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和 社會 平均工資這三大主體條件,最終來確定我們養老金的待遇。當然你的累計繳費年限越多,那麼實際上自己養老金的待遇水平也就會更高。反之自己的養老金待遇就會比較偏低。所以在這種前提下那麼實際上,雖然是同一個單位同一年退休,只能夠保證一個條件,那麼就是 社會 平均工資這樣的一個條件。
但是剩下的一些主體條件,比如說累計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還是要因個人而異來決定自己養老金的待遇,當然你的退休金和別人的退休金差距六七百塊錢,那麼看看是不是自己的繳費年限比較少,或者是平均繳費指數比較低所造成的原因,實際上這都是很正常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在計算退休金的過程中,那麼都是按著完全統一的方式來計算的,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合理的。
確實存在這種情況。
去年曉梒同時給兩位同事辦退休,一位退休金3000多,而另一位退休金還不到1000元,可以說連當地最低工資都沒達到。
接下來由曉梒為大家深入解析「 同一年退休為什麼退休金差了七、八百? 」
現行的退休條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即男年滿60周歲, 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養老保險的繳納年限滿15年,就可以享受退休待遇,不過在待遇這塊享受高標準的話「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影響養老金的因素養老金的待遇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基礎養老金,二是個人賬戶。
即: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養老金;
而影響養老金的多少則看繳納年限的長短,繳費基數的多少,退休地的 社會 平時工資以及退休時的年齡都是影響同一年退休,養老金的不同的原因。
01 繳納年限,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15年是養老保險的最低年限要求,而每增加一年的繳費年限,意味會影響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個人賬戶的余額也會隨之而增加,最終能領多少個人養老金。
02 社會 平均工資
我國各地區的經濟情況並不統一,按國家統計局於5月15日發布的《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90501元》,其中明確指出, 東部地區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年平均工資為104069元,每個月8672元,而東北地區則相對較低月平均工資不到6000元。 也就是與 社會 平均工資越高,那麼基礎養老金也就越高;
同樣 社會 平均工資還影響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多少,而影響個人養老金。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受當地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而設置上下限的。比如: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是6000元,那麼他的下限就是6000元的60%,反之上限則是6000元的300%。
03 退休年齡
為什麼說退休年齡影響養老金呢?
因為在個人養老金計算時,除了看個人賬戶的余額,其次還要看計發月數,比如:50歲195個月, 55歲170個月,60歲139個月。這塊全國統一。
同是企業同在2020年退休,養老金相差六、七百很正常。退休後養老金能拿多少主要是繳納年限和繳費基數還有就是不同地區的職工 社會 平均工資等等。例如:男60歲退休,女50歲退休,男女相差10歲,男多交10年的養老金,都在2020年退休,兩人的養老金會一樣嗎?再例如:兩人同在一個企業同樣的歲數,同在2020年退休,但兩人工資高低不一樣,一人多交養老金,而另一人少交,退休後領的養老金也不一樣。所以,養老金能領多少?是多交多得,長交多得。
樓主您好,都是企業同在2020年退休。但為什麼工資相差六七百塊錢呢?其實這是一個很正常的問題,你既然和你的同事相比較,那麼就說明你和同事之間,在養老保險的參保條件上面一定有不一樣的地方。所以才造成養老金待遇的差距。養老金待遇的差距是根據參保條件來決定的,也就是累計繳費年限和平均繳費指數,還有 社會 平均工資這三大主體條件來確定的。
我們每個人和每個人之間都不可能擁有相同的參保條件,因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你們倆在同一單位工作的若干年,即便工作年限是一樣,但很有可能 社會 平均工資也不一定是相同的,所以說這些原因都是導致,我們養老金待遇不同的根本原因,你們兩個在同一年退休,並且是同一個單位,只能夠保證一點的就是 社會 平均工資是完全一致的。
但是平均繳費指數和累計繳費,年限不一致的話,也會影響到我們養老金的待遇所,以說這個養老金的待遇她是很多的因素所組成的,還有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的部分,如果說退休年齡不相同,或者說個人賬戶的余額不相同,也會影響到養老金待遇的偏差,所以每個人和每個人之間是有很大的條件,不同的所以最終計算出的結果也是有所不同的。
這個應該是很正常的情況,沒有什麼好糾結的。
職工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具體計算公式為: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社平工資+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2x繳費年限ⅹ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養老金賬戶內儲存額 計發月數。
從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可以清楚地了解,退休時能領取多少養老金要受好幾個因素的制約,即繳費基數的高低丶繳費年限長短丶繳費金額多少丶個人賬戶儲存額多少丶退休地上年度社平工資高低丶計發月數等等。這些因素互相制約,直接影響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水平。
由此可見,僅管兩個人都是企業職工,而且同是2020年退休,可卻並不代表兩個人的繳費基數丶繳費年限丶繳費金額丶計發月數等因素都相同。要知道,在兩個人退休地丶繳費基數丶繳費年限丶退休地社平工資丶計發月數都不相同的情況下,按照養老保險「多繳多得丶長繳多得"的原則,同樣是企業職工,同樣在2020年退休,每個月的養老金相差六丶七百元是很正常的事。
都是企業職工,繳納的都是職工社保,同在2020年退休的為什麼養老金相差六七百呢?
職工社保並不是同一年退休的,養老金待遇就是相同的,這里影響養老金待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繳費年限、繳費標准、退休齡等等,這些因素都是影響養老金待遇的關鍵,同一年退休的,只是你們計算養老金時的 社會 平均工資一樣而已。
1、退休年齡
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退休年齡越早,領取的養老金也就越少,這個是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有關的,在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中: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余額/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就是和退休年齡有關的,退休年齡越早,計發月數越多,比如55歲退休的計發月數是175個月,60歲退休的計發月數是139個月,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退休年齡越晚養老金就越多。
2、繳費年限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繳費年限越長領取的養老金也就越多,這個是和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有關的:
基礎養老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平均繳費指數工資)/2*繳費年限*1%
其中繳費年限越多,最後的基礎養老金也就越多,同理繳費標准影響的是平均繳費指數,這個也是影響基礎養老金的重要因素,所以繳費標准越高,最後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會越高,然後大家基礎養老金也就越多。
最後綜合來說:只是同一年退休的話,只是上年度的 社會 平均工資相同而已,其他的幾個因素不同的話,最後的養老金待遇肯定也是不同的,所以同一年退休的,養老金相差六七百元是非常正常的事。
繳費多少是根據工資所得來的,工資不一樣,繳費就不一樣,最後養老金就不一樣
關健是你每月交養老金是多少,單位交養老金,工齡是多少,總計養老金有8萬元,才能拿到4仟多元,你到你們單位或人社局去查你總共交養老金多少錢就行了。
兩個人同時都拿著自己的存摺到銀行去取錢,但是能夠從銀行里取出來的錢數卻不一樣,為什麼?因為他倆當初存進去的錢數不一樣。
❷ 同樣的退休年齡和繳費年限,男性和女性拿到的養老金會一樣多嗎
是一樣多的,這取決於他們的養老金的基數差距,基數越大,拿的越多。
❸ 養老保險女,男繳費同樣15年退休工資一樣
退休時的養老金就是根據統一公式計算標準的。
退休年齡不同時尺御洞,養陵枯老金標准也不同,與性別拆手無關。但退休年齡與性別有關。
❹ 知道工人退休工資偏低,是什麼原因
隨著物價的不斷提高,也有不少人反應自己的退休工資越來越感覺入不敷出,目前來說,企業退休員工的工資低,這個也沒辦法解決,只能是等著每年退休金上漲了,因為員工的退休工資主要是由你在職的時候,你的社保繳費基數,社保的繳費年限以及你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綜合來決定的如果你正常提供勞動時,社保的繳費基數低,社保的繳費年限也少,那麼註定你退休以後,養老金要比別人低一些,所以說,為了讓自己能夠領到比較高的退休金,我們還要從下面幾點入手。
第一,繳費基數低,導致的退休工資低,因為養老保險的繳費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繳費基數越高,退休待遇越高,繳費基數是通過影響我們的進出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進而影響到我們的退休金。
第二,繳費年限少,導致了退休工資低,在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中,基礎養老金是直接和繳費年限掛鉤的,如果按照社會平均繳費基數繳費一年,可以領取1%的退休上年度平均工資,如果是15年就可以領取15%。而如果繳費30年的話就可以領取15年的兩倍,所以說繳費年限長的話,領取的養老金更多。
第三,個人賬戶貶值,也會導致退休工資低,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社會平均工資增長速度非常快,過去二三十年多是維持10%以上的速度增長,實際上2016年以前各個省市統一公布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的時候,各地的記賬利率明顯沒有那麼高,所以也會產生個人賬戶的養老金與社會平均工資相比貶值的非常厲害,不過,隨著以後我們的發展轉為高質量的發展,社會平均工資的增長速度會進一步減緩,但是記賬利率上升的話,相對社會平均工資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貶值速度就會越來越慢了。
第四,缺少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導致了退休的工資低,我們國家從2004年5月開始實施了年金制度,不過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國家是強制性納入職業年金計劃的,但是企業人員參與率並不高,如果實施了年金計劃,最高籌資比例高達本人工資的12%,其中本人繳納4%,單位繳納8%,相當於個人賬戶養老金的1.5倍,也會是將養老金上提30%到50%。
除此以外,我們在有能力的時候,也要盡力積攢一定的積蓄,多一點理財意識,通過獲取一定的收益來彌補養老金不夠花的情況。
❺ 企業男性職工退休金比企業女職工退休金高嗎
必須得高的。
第一,工齡不同。男職工退休年齡是60周歲,女職工退休年齡是50周歲。
第二,各自繳納社保年限不同,至少男職工比女職工多繳納10年社保養老金,所以男職工比女職工退休金要高。
❻ 同齡的男女為什麼交的養老保險不一樣
因為繳費工資和退休年齡有區別。
養老金多少涉及到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當事人繳費年限、退休年齡、退休時個人賬戶余額、歷年繳費基數、當地歷年社平工資等諸多因素,每個人情況不一樣,其養老金自然有差別。
男職工與女職工同繳25年基本養老保險費,會因為以下情形不同而區別:
1、繳費工資不同;
2、不再同一省、或直轄市、自治區;
3、參加工作時間不同;
4、不再同一時間退休,上年度統籌地區社會平均工資不同;
5、退休年齡不同,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不同從而導致享受額度不同。當前,企業職工退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構成:1、基礎養老金 = 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2、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國發[2005]38號文件實施後退休的參保人員屬於「中人」。由於他們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很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按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規定計算。以四川省為例: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年限×1.3%(計算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