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官職退休年齡

官職退休年齡

發布時間:2024-07-13 02:20:18

㈠ 古代職官有年齡限制嗎

有。早在周代便規定了退休年齡70歲退休,其實是約定俗成,到南北朝時期的南齊武帝永明七年(公元489年),這一人事制度才有了法律內涵。時御史中丞沈淵表奏:「百官年老七十者,皆令致仕。」

退休年齡發生變化出現於明朝。明初規定,三品以上官以本品致仕;四品以下並現職任滿三年而無大過者,可升一等致仕;若有過而不稱職者,以原級致仕。朱元璋(明太祖)當了皇帝後,對舊的人事制度作了較大調整,其中規定了新的退休年齡。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二月,朱元璋「命文武官員六十以上者,皆聽致仕」,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將退休年齡提前至60歲。但朱元璋規定的退休年齡在明代200多年間並沒有一直貫徹下去,朱棣(明成祖)登基後即恢復「70歲退休」古制。此後不斷反復,但明代退休年齡基本上是60歲以上。

然而,大部分歷朝官員一到退休年齡都自覺請辭,有的甚至年齡還不到,也主動讓賢。在古代,提前告老還鄉的情形並不罕見,只要官員提出申請,皇上一般都會恩准。明弘治年間,明孝宗就曾專門下詔:「自願告退官員,不分年歲,俱令致仕。」古代官員們提前退休的原因主要是身體情況欠佳,如唐代開國名將李靖,因傷病纏身的緣故,提前在64歲時就「告病還鄉」,被皇上恩准。

㈡ 古代官員什麼時候能退休退休制度是怎麼定下的

古代官員的退休年齡並不是統一的,從周朝開始制定了七十歲退休的政策後,後面的朝代都是七十歲退休制度,到了明清時期,退休年紀從七十歲改到了六十歲。退休這個詞最早是從唐朝時期出現的,這個詞是指官員退出朝廷回到家鄉休養晚年,但是有的官員心系朝政,而且能力強大,所以即便是到了該退休的年紀也是可以不退休的,而是繼續工作,但是工作也會相比以前輕松很多。七十歲退休這個政策一直到了明清時期才被改到六十歲。明清時期,朝廷統計了人們的壽命,為了讓朝廷官員更有效率,也讓鞠躬盡瘁的官員能夠安享晚年,於是提前了十年。後來隨著朝代發展,官員制度也出現了變革。按照能力和官職等級來制定退休年紀,總的來說,能力越大官職越高的官員退休越晚,而能力小的官員則是會被提前辭退,官職小的也是會提前退休。

㈢ 古代的官員退休後為什麼要還鄉不能留在就任的地方養老嗎

中國古代的官員都有告老還鄉養老的傳統,古代的官員退休後,都會向皇帝請求告老還鄉,回到自己的家鄉養老。這與現代人的養老方式完全不同,現代人一般長期在城市生活後,退休之後很少會回到自己的老家安度晚年。為什麼古代的官員都喜歡回到家鄉養老,而不喜歡在自己就任的地方養老呢?

因此,對於古代在京為官的官員來說,京城是天子腳下,同時也是一個是非之地,退休後遠離權力的中心能夠最大程度地保障自己的安全。同時,中國古人歷來都有落地為根的觀念,退休之後都希望能夠回到自己的家鄉養老。以上就是為什麼官員退休之後都希望能夠回到家鄉養老的原因。

㈣ 古代官員是什麼時候退休,退休之後的養老金有多少呢

古代官員像現代人一樣都是要退休的,退休之後也會有像我們現在的養老金一樣的錢發。古代官員上班的時間都比較久,正常情況下都要到老了實在是沒精力做事了才會退休,在養老金方面,朝廷也會發一定的錢給他們。

而明朝的規定是,三品以上的官員是按現職退休,四品以下的官員人現在的職位滿了三年,並且沒有犯什麼錯的話,就可以升一級退休。但是退休金卻不多,明朝初年是有規定官員退休後還是領原來一樣的俸祿,但之後又取消了。如果實在是沒錢的,會有相關部門每月給發米。

㈤ 辭官回鄉的古代官員是怎麼維持自己生活的

從這些文字記載來看,古代官員正常退休的年齡在七十歲。從這一點來看,古代封建社會的統治者似乎對官員還不錯,還允許朝廷官員退休。然而細細思考,便知道這樣的規定實在是太「過分」了。

因為古代封建社會生活水平比較落後,醫療環境極差等緣故,以至於通常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說法。也就是說,古代人能夠活到七十歲那是相當稀少的。所以說,古代統治者定下的「七十而致事」實在是有些「多此一舉」了。當然,也許那些統治者也知道這個關竅,於是自古以來便有一個約定成俗的規定,那便是官員可以主動請辭。

結語:

古代官員任職的時候,一般都有迴避原則。也就是說,官員不許在原籍或者有產業的地方擔任官職。因此不論官員在哪裡任職,必然會被安排到條件優越的官邸以供官員和家屬居住。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辭官退休,官邸就必須出讓出來,讓給繼任者居住。在南宋的時候,更有一個規定,說是官員辭官之後,不僅要將官邸讓出來,還要在三年內不得在任職地居住。正因如此,古代官員辭官之後,就必須回鄉了。

㈥ 中國古代官員的退休制度是啥樣

我國古代的退休制度僅僅限於是官吏,常見的稱謂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傳》上「退而致仕」,書中注釋說「致仕,還祿位於君」,意即交換權利於君王。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建於,形成於漢朝時期,發展於唐朝時期,完善於宋、元、明、清時期。
古代官吏退休需要達到一定的年齡條件,《禮記.曲禮》說:「大夫七十而致事。」後來的漢、唐、宋、元等朝代基本實行七十而致仕的規定,但到了明清兩朝則規定「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聽致仕」。但到達退休年齡之前也可以提前退休,如唐朝規定「老病不堪厘務者,與致仕」,意即若身染疾病或者受傷者,雖未到退休年齡也可以退休請俸;明朝亦有規定,老疾不能任事者,或軟弱無效能的官吏,可隨時勒令退休。可見,在我國古代,官吏「告老」、「告病」辭去官職,提前退休也是允許的。
「告老還鄉」就是「老病不堪厘務者」和「老疾不能任事者」主動請辭,提前申請辭去官職,回到家鄉,提前退休的情形。古代官吏提前退休比較簡單,只要官吏提出申請,皇帝一般都會准許。明弘治四年(1491年),皇上就專門下詔:「自願告退官員,不分年歲,俱令致仕。」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大清宰相劉羅鍋歲至垂年即上奏皇上,請求告老還鄉,獲得「恩准」後,便僱用小毛驢,直奔山東老家的情形深入人心。

㈦ 古代官員什麼時候退休,退休之後有養老金嗎

在唐代時候,古代官員最開始的時候是規定等到年過70的時候才給退休,但是古人那時候人的生命長度是很難活到那個年齡的,醫療條件也不比現在;於是在清朝的時候,皇帝將官員的退休年齡改為了60歲。古代的官員退休是沒有工資拿的。

從古達今,其實關於退休這個說法一直都是有的,都是到了一定年紀,人的身體素質就會下降,這時候就得退休。那麼現代的人以前退休是在50歲,現在又將這個規定延長了十年的時間。但是退休工資也不是說所有的人都會有,大部分都只是國企這種相關單位才有的。但是,在古代的時候是有退休這個事兒,但是卻是沒有退休工資發給官員的。

據說在古代的時候,一般是官做的小的,有特殊情況一般還可以提前退休。越是那些官當的大的,必須得等到一定時間才能夠。這可能是因為那些官大是被皇上器重的,就比如說在電視劇中那些老將軍,一大把年紀還在外面打仗,維護安全。

閱讀全文

與官職退休年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金不算工資的法律依據 瀏覽:327
女生內服養生的東西能吃多少種 瀏覽:835
哈爾濱老年大學健身 瀏覽:343
上海長壽路舒適堡健身 瀏覽:617
體檢請假不給批怎麼辦 瀏覽:333
老年人全身浮腫是什麼原因 瀏覽:238
孝順的簡單手抄報 瀏覽:624
明光市19年退休人員公示 瀏覽:687
染色體檢測和基因檢測有什麼區別 瀏覽:35
太申祥和國際敬老院收費標准 瀏覽:10
鹽城市退休人員工資是多少 瀏覽:447
五合五取重陽節 瀏覽:15
體檢是否貧血檢查什麼 瀏覽:480
2019全國兩會工人退休年齡 瀏覽:453
玉石長壽龜 瀏覽:316
天目虹楓養老機構 瀏覽:57
深圳老人大病醫保怎麼報銷 瀏覽:390
台州市退休職工喪葬費標准 瀏覽:131
下網職工退休如何辦 瀏覽:705
杭州企業退休養老金測算表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