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退休後領養老金多少和繳費基數有關基數指的是什麼
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的。繳費基數越高,計算基礎養老金的相關參數「平均工資指數」越高,相應的基礎養老金也越高;個人賬戶是由歷年繳費逐漸積累起來的,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是計算養老金的組成部分,職工按照本人繳費工資的8%繳費,這部分比例是要劃入到個人賬戶中的。繳費基數越高,按照比例劃入到個人賬戶的金額就越多,積累下來的儲存額也越多,養老金也就越高;反之養老金就低。
Ⅱ 社保繳費基數和退休金的關系
正常情況下,就是單位很正規的情況下,你的上年度平均工資就是你這一年度的社保繳費基數。就是這么一個關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Ⅲ 退休金是以最後一次繳費基數為准嗎
不是的!
是以你一直買的基數(最少一次)為准!
Ⅳ 假設我繳費基數是3000,那麼退休後每月能領多少養老金 請問公式中的120是什麼意思
社會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保證勞動者在年老、失業、疾病、工傷等失去勞動能力的情況下,給予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社保繳費基數是職工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其中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就是以社保繳費的儲存額為計發基數的。職工所領取的退休金水平的高低與繳費年限和繳費數額是直接掛鉤,即繳費時間越長、繳費累計金額越多,退休時所領取的養老金水平也越高,差別主要在於個人帳戶養老金部分,若職工每個月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基數低,必然影響記入職工個人賬戶的累計金額,同時也影響養老保險待遇。員工繳納社保的年限需按不間斷累計,最低為15年。(中斷繳費的時間不計作繳費年限)。
首先,從社保繳費基數來看,企業每個月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的比例為:
企業以全部職工月工資總額為基數,按18%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職工個人以本人月工資收入為基數,按 8%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企業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中,有8%的扣除是用來繳社會養老保險費的,同時,企業要為該職工上繳3%的社保養老保險費,這樣,累計到個人賬戶里的養老金就是個人當月工資的11%,因此,按其比例計算,企業為職工所繳納的基數越高(但不能超過上年度本地區職工的平均工資水平的300%),則退休時計入到該職工個人帳戶的養老保險金累計額也將越多,舉個例子來說明:
假設有一個職工到60歲退休時開始領取養老金,他60歲前一年福州市社會平均工資為3000元,那麼他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公式為:
前一年的平均工資×20%+個人帳戶累計額*1/120
套公式算即為:
3000×20%+59400×1/120=600+495=1095元。(註:①59400元是該退休人員60歲前所有繳納的社保個人帳戶累計額;②3000是前一年社會平均工資; )
如果該退休職工社保沒有繳滿15年,那麼他在退休後將享受不到每月的基本養老費,而是一次將個人賬戶累計額算息取走。
其次,從社保的繳費年限來做比較。試舉個例說明:假設一個職工每月按1000元基數繳納社保,繳費年限共為30年,計算個人帳戶養老金每月公式為:
(月繳費基數×11%×12個月×總的繳費年限)÷120
套公式計算為:
(1000元×11%×12個月×30年)÷120=330元。
如果該職工繳費年限為15年,則養老金每月為165元。兩者相差一半,如果考慮其中的利息等因素,則差額更大。因此,繳費年限的長短會直接影響養老金高低。
最後,職工在退休領取養老金時,需達到國家法定的退休年齡,即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及其以上者。凡符合上述條件的職工,經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准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養老金。
《社會保險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全文,社保查詢網
拓展資料
社會保險是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社保政策是由政府制定、用於貫徹指導社保體系構建運行的政策方案。社保政策規定,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即通常所說的「五險一金」。
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社保政策是由政府制定、用於貫徹指導社保體系構建運行的政策方案。
社保政策規定,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即通常所說的「五險一金」。
Ⅳ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不是退休後領取的退休金數額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不是退休後領取的退休金數額?
肯定不是的.
退休領取,有這樣計算養老金公式:社平工資*20%+個人帳戶*1/120之和,顯然跟社平和個人交納金額有直接關系。針對交納時間段和檔次,一般為當地最低生活水平左右。
另外,畢竟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國家推出社保的目的是解決將來的養老,醫療問題,體現社會主義的均化原則,而不是拉大差距,進而製造矛盾,所以就算交得再多,都規定了上限。
如果說想提高養老品質,建議你在購買社保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情況購買一定的商保作為補充比較好。
是這樣的,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可以多交,到時就可以多領取。同時,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現在的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女性55歲。當然從事高風險工種,失去勞動能力等特殊情況可以申請提前退休並領取養老金待遇。
Ⅵ 養老金保險繳費基數與退休時所拿養老金的關系什麼
簡單講,交的越多,享受的越多。但是,具體你退休以後有多少養老金,現在是沒法計算的,因為除了和你繳費多少有關之外,還要看你退休時當地的平均工資,你繳費的年限等等其他因素來綜合計算的。目前有一個大概的公式,可以提供給你參考一下。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Ⅶ 退休後,視同繳費年限是怎麼算繳費基數的
視同繳費年限不算繳費基數。
視同繳費年限,是指職工實際上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費,視作已經繳費的年限。因為職工沒有繳費,也就不存在計算繳費基數的問題。
Ⅷ 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和退休工資有什麼關系
繳費基數(指數)是計算基本養老金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到基本養老金的多少。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Ⅸ 退休後退休工資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退休後退休工資的計算方式:
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9)繳費基數就是退休後的退休金嗎擴展閱讀
基本養老金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發放。
第二十三條 1998年7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被保險人,其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國家規定的計發月數。
第二十四條 1998年6月30日以前參加工作,2006年1月1日以後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被保險人,除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外,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過渡辦法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制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施行。
第二十五條 2006年1月1日以後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被保險人,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發給一次性養老補償金,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第二十六條 2005年12月31日前已經離退休的人員,仍按照原國家和本市規定的標准發給基本養老金,並執行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辦法。
第二十七條 被保險人死亡後,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喪葬補助費和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
第二十八條 被保險人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最低標准,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布。基本養老金最低標准,隨本市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變動情況適時調整。
被保險人領取的基本養老金低於最低標準的,按照基本養老金最低標准發給。